老媽遊記:九份/基隆/野柳 臺灣紀行 (七)看世界(總138期)

2021-02-07 羽舒走天涯

        2019年9月23日,今日正好秋分。我出差歸來,拍完了央視《二十四節氣》紀錄片的秋分故事。老媽幫我帶了一周貴貴,接送他上下學,督促他完成作業,我一回家,貴貴一氣兒喊了十幾個「媽媽」。老媽鬆了口氣說,「你終於回來了,再不回來,我都要頂不住了。」辛苦74歲老媽了,每次出差回來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激。好在每次出遠門回來,貴貴都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很多。我不在時,老媽總會跟他說,「外婆老了,弄不動你了,你什麼都自己管好自己啊。」其實,孩子越大就越需要獨立空間,我常離開一段也好。

       一年級第三周了,貴貴的進步好大。寫自己筆畫複雜的名字「李居翰」越來越自信。學校要求每天自己記錄作業,他也越記越整齊。每天晚上睡前還自己主動照著記錄本檢查一遍是否把當日作業全部完成。自己收拾小書包也顯得十分嫻熟。開學第一個星期,好動的貴貴總被老師罰站,我成了班主任重點「約談」的家長。隨後我跟貴貴認真談了好幾次,告訴他自控力才是長大的標誌,貴貴聽了也很努力,現在,老師也開始越來越信任他,真是看著孩子一點點進步。目前階段養成好習慣最重要,這可比他小時候單純帶他看世界更需要長期的引導和訓練了。

   

成都 · 秋分時節的桂花糕

外婆陪孫孫完成一年級語文的自願朗讀

   

九份/基隆/野柳    臺灣紀行 (七)看世界(總138期)


張凱/文



        2015年11月7日,乖孫兒差三天「年滿」兩歲五個月,我們的臺灣自助行接近尾聲。

       從太魯閣回到花蓮的民宿已近傍晚,急忙收拾行李,趕往火車站,乘坐台鐵前往東北方向基隆附近的九份。當晚的民宿已訂好。這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這個名叫九份的小地方有什麼特別,我們在臺灣的最後一站為什麼選它?女兒道:「你沒看過電影《悲情城市》嗎?就是在那兒拍的。」

     「哦……」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方知道這是個與一部獲獎電影有關的地方。那麼,不管怎樣,還是值得去看看的,至少,遂了女兒的願吧。

       後來回到北京,上網查了查,才曉得《悲情城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侯孝賢執導,梁朝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臺灣「二.二八」事件後一個家庭四兄弟的人生命運,曾獲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九份,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城也因這部影片而一夜成名。「日據時代」,人們在這裡開採金礦,後來礦藏挖掘殆盡後沒落……

       我們坐台鐵在一個名叫「瑞芳」的大站下了車。天晚了,開往九份的公交已收車,多虧房東開車來接站,否則在這曲裡拐彎的小山道上即使叫了的士一間間辨認門牌號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房東四十多歲,斯斯文文,清清秀秀。幫我們卸下行李,簡單交代了幾句,走了。留給我們一套乾淨整潔樸素的兩層小樓民居。冰箱裡有為我們準備的早餐——恰好夠三人吃的牛奶、麵包、果醬、少量的蔬菜水果。實木方桌上有一大筐法式麵包,壓著一張紙條:請勿動。看來這是個細心直爽的人。一樓客廳兼起居室裡有一個方方正正有四五級臺階的木質浴池,用布幔隔開,估計很少用(灌滿它得用多少水啊)。二樓是臥室兼書房,不少書呢,就那麼隨意堆放著。這辦法不錯,用不著整整齊齊碼放在書架上,書是供人閱讀的,不是擺給人看的。

       我驚奇地發現床上用品的花色品種居然和我們家的一模一樣,大概也是在「宜家」淘來的吧。

       第二天,早早起床逛小山城。晨風,分不清是山風還是海風,輕輕吹拂,舒服極了。山城的街道又窄又陡,房屋順應山勢,鱗次櫛比,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給人一個奇怪的感覺——像是走在一個個屋頂上。那獨具一格的依山傍海的景觀令人擊節稱奇。

       太陽升起,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一位撐著太陽傘的女士獨自在山道走著,嫋嫋婷婷,裙裾飄飄,看不出國籍,向我們微笑點頭,我們也微笑致意,雖同路,雙方卻都不說話,我喜歡這感覺。直到一幫吵吵嚷嚷的活潑的日本中學生打破這清晨美妙的寧靜。他們三三兩兩,拍照,吃零食,嘻嘻哈哈,和普通的中國孩子沒什麼兩樣。

       進入一條窄窄的小巷,全是店鋪,賣什麼的都有,有點像後來我們去的摩洛哥或耶路撒冷老城大馬士革門裡的那種集市,只是規模小些。商業化來得好快啊。

       得趕去臺北桃園機場了。回屋取行李,再沒能見著那位清瘦的房東,不能當面向他表示感謝——這海邊山道小樓的一夜很寧靜,住得很舒服。

       倚靠著坡道同時也是街道的低矮的護牆,眺望腳下的大海,九份太值得一來,不光是因為《悲情城市》。

       山頂公交站人山人海,遊覽者眾。提著行李擠上公交想都別想,臨時決定打電話叫了個出租,司機很快到,不一會兒就把我們送到了火車站。


       回程匆匆。臺北是起點也是終點。總覺得有什麼地方意猶未盡。對,基隆還沒去呢。這也是我們決定二次赴臺的原因之一。

      很早以前聽過一首女聲獨唱,二炮文工團張爆默的《鼓浪嶼之歌》,裡面有一句:什麼時候才能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2016年6月初,我們真的來到了基隆港——那是後來跟團遊的最後一站。導遊么哥告訴我們,基隆港離浙江寧波很近,他有時接團會到基隆來接,來臺灣不一定坐飛機,也可以坐船的。

       在一個名叫野柳的景區轉悠,經過帶鹹味兒的海風的風化,加上海水的侵蝕,巖石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成各種奇特的形狀——海龜、公雞、魚、花環……最絕的是女王頭,仔細端詳,真的很像埃及豔后。總之,你就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吧。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觀我覺得全世界也屈指可數了,然而光顧的遊客並不多,看來旅行景點的推廣也離不開一個「宣傳」。



 




      乘車回臺北,逛士林夜市,旅行團乾脆把團餐餐費發放給大伙兒。我們買了盒快餐滷肉飯,55臺幣折合人民幣10元,挺美味。餘下的錢還買了鮮榨果汁和很多水果。

       最後一晚宿汽車旅館。第二天的早班機經香港回北京。真有些倦鳥思歸了。

       五點半起來收拾行李,六點準時開車。這次導遊么哥沒學說那句著名的「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而是趕緊交代注意事項。很快到桃園機場。明白了為什麼昨晚宿汽車旅店,因為離機場近。其實這種旅店很實用很方便的,除了需要爬樓梯(因為它是上下兩層結構,下面為停車庫,上面住人)房間裡洗浴設施空調彩電一應俱全,與普通旅社沒什麼兩樣。送我們到機場的司機換了位五十多歲的老伯,據說是公司車隊隊長,被替換下來的年輕司機在花蓮下了車,向全車人禮貌的揮手道別,導遊么哥告訴我們,這小夥子可能又想往北京跑啦,他的新娘是你們北京姑娘。團友們不約而同地一聲「哦……」多少意味盡在不言中。

       2016年初夏的這次跟團遊,刨去乘飛機的一天行程,掐頭去尾在臺灣呆了七天。從臺北到臺中(實為臺西)到臺灣最南的墾丁,再到臺東花蓮,臺東北的基隆,再回到臺北,整整繞臺一周。寶島的風物人情僅僅是走馬觀花。民眾對我們還算友好,但也僅限於一般的禮貌,這也許源於他們地域文化中的含蓄低調。但我作為一個普通旅遊者的眼中看不出他們有多麼想要「回到祖國的懷抱」。我有一種隱約的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不會和大陸越來越疏離呢?會不會覺得國民黨蔣介石帶去的巨額財富對臺灣的開發建設惠及臺灣的種種都是該的呢?蔡英文的臺獨班子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多大關係呢?要知道「有奶便是娘」有時也是人之共性,就這麼不冷不熱地拖下去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在香港機場轉機。香港機場比臺北桃園機場大好幾倍。需等兩個半小時,我們再去熟悉的候機大廳兒童樂園。乖孫兒和幾個阿拉伯模樣的小孩你追我跑,後又加入幾個亞洲模樣的孩子,孫孫慷慨拿出他的玩具,幾個孩子不論大小都圍著他轉,除了善意,還得有實力,別人才會追著你。小孩如此,大人呢,國家之間呢?……

       到北京了。天灰濛濛的,迎接我們的是霧霾。三歲的孫孫嘆口氣說,「終於到家了,霧霾也跟來了"。我對他說,這些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畢竟這裡才是我們的家。















相關焦點

  • 老媽遊記:臺灣紀行(二)士林官邸/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 ——看世界(總第133期)
    2019年5月22日,《老媽遊記》的臺灣紀行終於再次更新。
  • 老媽遊記:花蓮—太魯閣—花蓮 臺灣紀行 (六) 走世界(總137期)
    整個暑假老媽都帶著貴兒在威海度過,我偶爾出個一周兩周差,拍了片子帶回威海剪輯。小傢伙就每天到我工作室在我身邊安安靜靜做自己的事兒:看書、畫畫、寫字、聽廣播、看動畫片、上網課、做手工。。。挺忙乎。有時,我趕工緊,母親帶他下樓踢球,他會念叨著要來給我送飯。真是個小暖男。
  • 老媽遊記:日月潭和清境農場——臺灣紀行(三)看世界(總第134期)
    每到六、七、八月,都是紀錄片人最忙碌的拍攝季。6月3日出發前我是提前好幾天跟兒子說了媽媽要出差。臨走前的晚上,兒子似乎表現出一種強作淡定的焦躁。一會兒說:「媽媽,你明天就要走了,我們一起再讀本書吧。」一會兒又說,「媽媽,要不我們再一起玩會兒球吧。」 每分每秒都怕浪費咯。臨睡又要求我陪在他身邊。第二天一早叫他起床上幼兒園,貴兒突然緊緊摟住我脖子,大聲哭了起來。
  • 臺灣基隆廟口少賺7成 野柳遊客數雪崩
    野柳地質公園受新冠肺炎影響甚巨,外籍遊客趨近於零,負責經營公園的新國際空間有限公司總經理相當無奈,只能期盼疫情早日結束。(張睿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向來人潮滿滿的基隆廟口夜市和野柳地質公園等知名景點,今年都因新冠肺炎大受影響,基隆廟口還受到網絡謠言中傷,生意驟降7成;野柳地質公園過去遊客以大陸、韓籍等觀光客佔大宗,疫情爆發後,來客數直接「雪崩」,減幅高達9成5,整座園區空蕩蕩,情況慘不忍睹。
  • 臺灣遊記7:臺灣旅遊攻略
    在旅遊的最後,寫一下臺灣的旅行攻略,與我而言是一種總結,與別人而言,算是一些可以借鑑的經驗,儘管文章的章法距離人們所謂的旅遊攻略,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還是想寫一寫,畢竟這樣做無論如何,讓我去臺灣旅遊的這個事情也算有個了結,否則,之前每天忙裡偷閒所寫的那五六篇遊記,真的就變成了流水帳。
  • 那一年父親生日的臺灣行——溫情的九份山城
    歡迎來到飛飛鳥的世界。飛飛鳥是個很喜歡分享的人,這裡將會有美食、美景、美人和美物,凡是飛飛鳥眼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將在這裡呈現。這一期裡同樣有雨,而且是大雨,是颱風天中的臺灣野柳、小雨中的九份山城。           國慶的同一天,也剛巧是父親的生日,一直有著希望祖國統一情懷的父母,每天的電視頻道都聚焦在港澳臺一類的節目,因此在那一年的國慶,送給父親的禮物,就是陪父母去一趟他們嚮往已久的臺灣。去臺灣的那些天,幾乎每天都在下雨,雨傘、雨衣是隨身必備之物。      這天的第一站是野柳。
  • 臺灣九份,《千與千尋》的鬼城原型
    老闆把茶陶畫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藝術氛圍很濃。他家有很獨特的炭火茶藝,旁邊有魚在水溏中遊,這邊大家圍坐在炭火旁喝茶聊天很有氣氛~根據九份出生的當地人憶述,戲院有自己的昇平歌仔戲團。除了歌仔戲,其他戲劇種類很多,如日本的新劇、默片、日本片及閩南語、國語電影、西洋電影等等。@蟈蟈向南飛:坐在木椅子上看老片,時空不錯亂都不行,眼睛看的和腦海裡閃現的回憶完全同步啊。
  • 小蔥帶你看臺灣(第六期)
    上一期小蔥偷懶沒有編輯,這一期就得彌補過來(欠下的債總得還!)而且這裡的任何一本書籍都是可以先看再購買。在這裡逛上整整一天真的毫不誇張(我和貓貓球就做到了!從小說到漫畫整整看了好幾層樓才罷休)地址:臺北信義區松高路11號,坐地鐵便可到此地。平溪是臺灣天燈的發源地。傳說在平溪,天燈的施放傳統始自道光年間,福建安溪移民陸續到達文山地區開墾。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屬於臺灣省新北市萬裡區,位於臺灣島東北是一個深入海中的岬角。也叫野柳岬.野柳半島,野柳因為其別具一格的海蝕地貌形成的奇石怪巖而聞名於世。野柳位置此地原名龜吼,有人說形似一對巨龜,一對我是沒看出來,一隻是挺像的還是一隻尖嘴的鱷龜。
  • 一封來自太平洋的信-臺灣環島自駕遊記
    ,但是可能是因為距離太近的原因,之前想去的願望一直不太迫切,總覺得臺灣這個地方只不過是主食以外的一道小菜,隨時都可以去,但是,這次去了臺灣之後我發現我錯了,歐美固然是硬菜,而臺灣,其實才是真正的主食,距離近,又好玩兒又好看又好吃的地方,對於我來講目前也只有臺灣和日本,這兩個地方我覺得都是可以經常去的地方,再加上臺灣跟大陸同宗同源語言和文化相通,臺灣人熱情好客,吃,住消費都相對較低,真的是個好地方,我有點後悔沒有早點來臺灣玩兒
  • 【臺灣】攻略&遊記
    手機拍的!不過小編還是挑選了幾張,把覺得還不錯的照片都認真做了修飾。閱讀全文之前,希望你們能播放小編為你們準備的歌曲—陪你度過漫長歲月,小編覺得這首歌曲搭配這篇【攻略&遊記】再好不過。就像歌詞裡唱的:未來多漫長 再漫長 還有期待 陪伴你 一直到 故事給說完。旅行中,有一個知心、溫暖的陪伴,大抵是再幸運不過了。ta可以是戀人、朋友亦或是家人。
  • 直到這世界徹底癱瘓 剩下自己在遊玩#臺灣
    就在一周前,他剛剛結束了臺灣16日遊回來。沒錯,這次還是一個人。在浦東機場的咖啡店,我本著一名任性編輯殘留的職(好)業(奇)素(心)養(理)「採訪」他,為什麼常常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他給我的回答是,「覺得如果因為要和身旁的人交流而分心,我會喪失和這個世界交流的能力。」
  • 民宿圈網紅帶你逛吃臺灣(一)▏九份
    | Photo ©基山街踏入九份,只有曲折錯落的石板路;因為臨山靠海,與基隆遙遙相望,形成了典型的山城建築。| Photo ©九份山頂(遠遠地望過去,對面基隆的海藍的很純淨),也有黑暗料理的冬瓜檸檬草,別捉急,接下來的遊記會提到~
  • 寶島臺灣(3)---野柳的 「女王頭」
    野柳海濱奇石---香菇石群我不知道 「野柳」,也沒想過有一天竟可以親手撫摸了這些臺灣 「望夫石」其實 「野柳」 離臺北不遠,基隆港往北一點:在臺北坐火車到基隆,再打個計程車,不一會就到。走過木棧道,直奔海邊,就置身於大片 形狀各異的 蜂窩狀的 風化石 之中,與明信片中的並無二致。
  • 【臺灣新體驗│再增8.20團期】跟著課本遊日月潭,清境農場的小綿羊超萌!
    ,抵達後前往參觀【九份山城】:位於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的中心,這裡早年因金礦而繁榮,也因金礦的衰敗而沒落。後來因為《悲情城市》再度出名,而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曾以九份山城為原型,電影裡大紅燈籠的狹窄街道、湯婆婆的澡堂、絕壁石階都被認為是以九份老街為藍本,也增加了其童話色彩。最後參觀【基隆廟口夜市】,自費品嘗各色臺灣小吃。(晚餐自理)九份山城
  • 松下GF7:從基隆九份到臺北101
    行程安排是上午去基隆九份,午飯後回到臺北市區自由活動,晚上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臺北101或者夜市看看。其實我對於九份還是滿期待的——儘管之前來臺灣時已經去過一次,但當時遇到大雨所以沒有能拍多少東西。沒想到原本看天氣預報說今天會是晴天的,但到了基隆依然又是陰天,所以只能利用GF7的濾鏡功能逛逛拍拍。下午趁著小夥伴們在太平洋百貨購物,我跑去建國高架路下的假日花市看看。
  • 想遊玩臺灣,不妨先認識基隆,熱門地點驚奇萬分的城鄉風貌
    導語:臺灣北部古稱「雞籠或「淡水,直到清光緒元年,沈森梳奏請添設合北府。才有「臺北之名。至於臺北縣。則是在日殖初期設置的,後來廢縣置廳,到了1920年又廢廳置州,直到光復後,才將「臺北州」改回為「臺北縣。臺北縣圍繞於臺北市四周,兩面臨海。
  • 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野柳
    野柳位於新北市萬裡鄉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長約1700米,所以稱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島。又因其開關,遙望如一對海龜,蹣跚離岸,翹首拱背而欲遊,故也有野柳龜之稱。
  • 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九份老街遊記
    》理察·帕克消失的地方恆春有《海角七號》裡阿嘉的家要門票看來自己還是挺鍾情墾丁的...沒想到過去這麼久還能記這麼清楚hhh然後往北推進花蓮打卡必出海觀鯨海豚再往北九份因為山頂俯視感覺真的很好所以決定在山頂住雖然上下山會有些累但是老街啊夜市的話一定要去逛定了一個日本老闆開的民宿非常棒!
  • 臺灣電影製片廠——九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