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小鐵繼續颱風演義。在22日一整天中的重頭戲當然是「安比」登陸了,安比於22日午後在上海崇明登陸,對於「安比」路徑的追蹤算是比較準確的,不過「安比」也只在上海擦邊而過,真正影響的是江蘇省境內。
(上圖:西太平洋颱風四國演義)
然後在21日的時候各大氣象機構預測的「悟空」的出生以及它的路徑。在昨天小鐵的分析文章中曾引用歐美氣象機構的數據,預判了這個「悟空」的登陸點,到了今天它的路徑和登陸點更加明確了,他很有可能重走「安比」的路線。
「安比」未來24小時路徑概論預報圖,預計今天中午出江蘇省然後進入山東省
「臺灣以東熱帶低壓」未來24小時路徑概論預報圖,這就是小鐵前幾天預測的「悟空」,看來他還沒有出生就要流產了。所以「悟空」的稱號或將保留給下一個颱風。
上面這個是「山神」的復活體,它已經在22日晚上8點前登陸海南東方市,未來可能重新進入北部灣,然後生成熱帶風暴後再登陸廣東省雷州市境內。不過對於這個復活體的命名,小鐵目前還不知道,他是會接著用「山神」,還是給他「悟空」的名稱呢?這個也許只有等他升級為熱帶風暴以後才知道吧。
除了「安比」、「臺灣以東熱帶低壓」以及復活的「山神」,在太平洋深處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威脅的新的颱風胚胎,小鐵在第一張圖上已經做了標記,對於這上小胚胎,歐美給它的暫定名稱為15W。
小鐵為什麼要說這個15W有威脅呢?請看下面兩張圖
這個是瑪莉亞的路徑。
這個是15W的路徑。我們發現了它的出生地跟「瑪莉亞」是在同一個區域內的,都處在太平洋深處,那裡擁有巨大的能量,所以它具備生成強颱風,或者超強颱風的潛力。從目前的預測數據看,15W未來走的可能是跟「瑪莉亞」不同的路線,雖然從上圖看,它也有機率沿著「瑪莉亞」的腳步前行,但是更大的機會是會往東北走去日本的。
當然,對於這個15W的走向,現在做預判有點早,不過一兩天之後應該就會有結果了,小鐵也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