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不講乾貨,我們來聊聊易烊千璽。dei,就是這位把從小學生到老阿姨都迷得不行不行的00後。(文末有小小的福利喲~)
說到《朋友請聽好》這檔節目,由何炅、謝娜和易烊千璽三個人建起廣播小站,為全國的聽眾朋友們排憂解難。就在不久前播出的一期裡,易烊千璽跟謝娜隨口了幾句英文,別的先不說,這股土渣味,放在弟弟身上竟然有股蠢萌的感覺是怎麼回事..畢竟有顏又有才說啥都是對的。所謂「國內明星說英語必上熱搜」,「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的趙麗穎,「鬧太套(not at all)」的黃曉明,包括娜扎說出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英語口語水平,都被一眾網友批評,看來大家認為作為公眾人物的藝人都需要給大家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但這期節目一出,#易烊千璽說中式英文#雖然飄上了抖音熱門,卻沒有受到廣大網友的嚴厲監督,而是各種調侃:
同樣一口接地氣的中式英語,為什麼千璽弟弟卻沒有被推上風口浪尖?
因為人家英語其實很好啊!
早在17年的十月,易烊千璽受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博士的邀請,作為中國青年代表亮相日內瓦世衛總部,他就在現場發表了《擁抱不同,用關愛消除歧視》的英文演講。流利的英文,不凡的氣度,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的魅力」。標準的英文發音,連坐在旁邊的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都被徵服了,在聽到千璽清晰的英文後,他摘下了同傳耳機,連連點頭。
千璽的中式英文只是在綜藝節目裡發揮了娛樂至上的幽默感,在現實生活卻不止在世衛組織發表演講,在聯合國發表的全英演講也是毫無壓力,可謂是現代正能量青年偶像!
所以,你有想過為什麼自己學了那麼多年,卻還是一口讓人費解的「中式英語」嗎?
小編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件囧事:有一位年輕人在遇見了一位外國朋友,當時一起玩得很開心,所以想一起合影留念。然而一激動發現自己一句英語也說不出來,憋了半天蹦出個photo,結果外國朋友說了句:拍照嗎?唔..隔著手機屏幕都感受到那股尷尬。明明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在關鍵時刻卻一句也說不出來。仔細想想這種事情並不是個例,包括現在很多父母也學習了多年英語,一旦要派上用場,你會發現開不了口,甚至胡亂蹦中式英語。對於中式英語,百度百科給的解釋是:受漢語思維方式或文化的影響而出現的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英語。
也就是說,即使你背熟了單詞、語法,發音也正確,但卻還是把英語單詞用中國語法連接成句子,最後便是不倫不類的語言。
在我大天朝遍地中式英語的原因到底是啥?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輸入的聽力不夠。
現在很多孩子在接觸英語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沒抓好方法,不僅會在網絡上自學「中式英語」,也極有可能走上和父母同款「啞巴英語」的道路。
我們自己這一代的英文教育盲點,就是聽得不夠多,不夠熟悉,以至於英文聽力普遍不好。一種語言連聽都聽不好,就更別要開口說了。——@汪培珽想要打破中式英語這個魔咒,就得從根源解決問題:過聽力關!
都說語言的聽是「輸入」,說是「輸出」。大思英語早早就發現,在孩子的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聽懂,只有聽多了才會說,在能聽會說的基礎上,讀和寫的能力培養會更加容易。
所以要想真正地掌握語言,就必須在英語語言環境裡,沉浸式地進行大量地輸入的訓練。
大思英語的課程正是做到了這一點↓
海量聲音+圖片的場景設計
置身在純英文環境之中
讓孩子真正聽懂英文
實時對錯反饋
讓孩子在猜猜猜的過程中逐漸聽懂英語
通過測試生成新課程
把寶貴的時間集中在還聽不懂的內容上
隨時隨地上線學習
給孩子創造個性定製學習計劃的空間
積分排行系統
實時記錄孩子走過的每一步,便於家長監督
對戰PK 段位升級
用遊戲化激勵模式,吸引孩子勇往直前
不少孩子在培訓班學了幾年的英語,仍然聽不懂,不會說,而在大思英語平臺上每天堅持練20分鐘聽力,他們的英語聽力能力在幾個月內就會有明顯的提升。而這也是因為在大思英語科學的課程設置裡,所聽的每個句子都是可以被理解、被吸收的。「哪有什麼一夜成名,有的只是百鍊成鋼。」——這是外界對易烊千璽的評價。
從剛出道的懵懂羞澀的小男孩成為新一代偶像,迎來了屬於他的「黃金時代」,這一路甘苦自知。
學英語也一樣,想要真正聽懂並開口說地道的英語,少不了一路的堅持不懈,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經歷和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畢竟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