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陽雲聖,最受郭班主寵愛的乾兒子,也是班主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江西人,班主曾贊:江西一省的靈氣都在這孩子身上。
因為德雲社自帶招黑的體質,也給當年郭班主當年收陶陽為義子,京劇神童投身德雲社引來一番熱議:都說是郭班主和梨園行搶人了,唱京劇的陶陽入了個相聲道兒等於是毀了大好的前途,然而事隔十一年再看,怎麼看,那都是一條最好的路。
京劇神童雛形初現
1997年出生的京劇小神童,因為從小跟著爺爺聽戲,對戲曲有了濃厚的興趣,5歲跟著外出打工的父母去了大連,為了他的興趣,父母給報了大連京劇團少兒班。
在學校中小陶陽展現出過人的戲曲天賦,學什麼都有模有樣,學京劇半年的小陶陽去參加首屆東三省「老萬杯」票友大賽,便獲得了優秀選手稱號,尤其在2006年8月央視主辦的小梅花獎戲曲大賽中奪得金獎之後,陶陽的名字在業內各名家、票友中叫響,京劇神童陶陽開始被各方演藝公司關注,各種演出合同不斷。
變成了搖錢樹的「王陶陽」
在四處演出的過程中,小陶陽有了一批追隨者,其中一個叫王福忠。
王福忠來自瀋陽,他找到陶陽之後以教導陶陽繼續學戲為名,把陶陽帶離了父母。
陶陽父母都來自江西農村,家裡除了爺爺是戲迷,沒有人懂戲,突然來了個自稱能幫助陶陽成名的人,一家人將信將疑,幫兒子在瀋陽師大附小交了四千元學費(學京劇)之後仍在大連打工,陶陽留給王福忠照顧。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僅上了沒幾天學的小陶陽就被王福忠辦了退學,然後開始了四處演出,為王福忠賺錢,居然還被王福忠改了姓,稱「王陶陽」。
退學與改姓,這哪一點都是做父母不能接受的,更何況跟著王福忠生活的小陶陽還一直被王福忠教唆著不要搭理父母,於是陶陽自己和父母的聯繫越來越少,最後乾脆到了父母找不到孩子的地步。
天津大戲院門口搶回來的孩子
2007年1月15日,因陶陽爺爺病重,父母往王福忠處,想帶兒子回家看望病重的爺爺,王福忠不讓,甚至讓他三個兄弟將前來要兒子的陶陽父母按在地上打罵,並威脅:「再要孩子,我弄死你全家」。
此前陶陽父母曾經去王福忠處要過一回孩子,不但沒要到,還被王福忠抓住衣領要打,最後陶陽的父親頭撞到暖氣片造成了輕微腦震蕩。
回到家的陶爸陶媽失去了兒子的消息,難過又沮喪,與親戚朋友們商議,決定去把孩子搶回來。
2007年1月21日,陶陽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有演出,這個消息是天津的親戚告訴陶爸陶媽的,他們得了消息特意提前兩天於1月19日抵達天津,開始在中國大戲院附近踩點準備搶人。
1月21日陶陽演出結束大概8點半,有戲迷在劇院門前要和陶陽合影,當快門正要被按下之際,陶陽被父母及親朋好友「搶」走。
這次「搶孩子」事件並不順利,不僅被趕上來的王福忠攔下撕扯,最終還引來了警察的介入,天津小白樓派出所的民警同志負責處理此次案件,在了解案情經過之後,雖然已經確定陶爸陶媽的父母身份,卻因為小陶陽一直不鬆口願意和父母回家而陷入僵局,直到小陶陽趁無人注意,偷偷溜出派出所玩耍,被大伯看到並抱走,小陶陽自此終於離開了那個號稱要幫他成名的「王老師」。
陶陽拜師郭德綱
回到老家之後的陶陽陷入了迷茫,和村裡的孩子一起玩,再找不到那種心底散發出來的快樂,雖然家鄉的山水風景都很好,但是小陶陽已經見過了不一樣的世界,他知道屬於他的世界一定不是在這裡,什麼時候,才可以遇到一個懂他的人?
他甚至開始想念和王福忠在一起的日子,雖然沒有太多自由,但是畢竟可以唱戲。
郭爸爸的出現很及時,因為在一次在天津排節目時認識了陶陽,驚為天人,2007年5月,陶陽被「搶」回家之後四個月,被德雲班主邀請到北京演出,陶爸陶媽起初也不放心,害怕又有一個王福忠第二,於是決定由陶媽陪著孩子上北京,郭班主給安排了吃住,看著郭家人對小陶陽的熱情,陶媽懸起的心終於放下。
2007年10月,在徵得陶陽父母同意後,陶陽被德雲郭班主收為義子,帶在身邊,也是在同年,郭班主還幫助陶陽家一家四口都在北京安定了下來。
從這時候開始,小陶陽終於有了正常的生活,和真正的快樂。
2009年6月12日,11歲的陶陽和趙雲俠、李雲傑、嶽雲鵬、閆雲達、寧雲祥、朱雲峰一起拜師,入德雲社雲字科,為了表示對他的偏愛,郭爸爸不但沒有像當初的王福忠那樣給他改姓,更是允許他保留陶陽的本名,不取藝名,後為了寫入家譜,郭爸爸請于謙老師為他取名「陶雲聖」。
被相聲耽誤的京劇神童?
德雲社是個相聲團體,進了德雲社,或多或少就會和相聲發生關係。
拜師進入德雲社的京劇神童陶陽很自然開始說相聲,外行人不懂,開始詬病一心為了孩子鋪路的郭班主:耽誤了小神童、和梨園行搶人……殊不知班主一心都是在為孩子不久就要到來的變聲期做打算。
倒倉對唱戲的孩子極為重要,倒過去了便是祖師爺賞飯,代表你可以繼續吃這碗飯,但凡是沒倒過去的,基本這一輩子再和唱無緣。都知道張雲雷倒倉倒了六年,可以想像個中的艱辛。
學習相聲的好處就是,即使將來倒倉沒有倒過去,孩子好歹還能繼續站在臺上,有一門吃飯的手藝,即使不能以唱戲為生,說學逗唱,學唱也還能是孩子在舞臺上的一門強項。
果然十四歲的時候,小陶陽迎來了變聲期,期間大概有大半年時間情緒低落到封閉自己,不和任何人聯繫。
好在有陶爸陶媽的陪伴,不能唱戲的日子裡,還可以說相聲。
雖然也有關於未來的迷茫,但小陶陽終於在充滿關心與愛的環境下,度過了倒倉的四年。2014年底的一天,郭爸爸找他去北展唱一出《斬蕭何》,郭爸爸給提前準備好了服裝行頭,告訴他在臺上只管放心唱,演出竟然出乎意料地圓滿。
小陶陽在這次演出之後,開始找回自信,重拾了過往對京劇的熱愛。
麒麟劇社的絕對主角
2016年8月郭班主成立大麒麟劇社,都說是班主這是專門給陶陽成立的,這說法有一定道理。
大麒麟劇社成立之後,郭班主領銜主演的次數不多,陶陽才是大麒麟劇社的絕對主角。
大麒麟劇社成立之初並不景氣,最慘的時候一場演出甚至只賣出9張票,為了減少虧損,劇社曾從開始定的一周演四場,改為一周兩場,2016年11月,大麒麟劇社剛剛成立三個月便因為虧損不斷決定停演,停演長達7個月之久。
停演期間陶陽也說相聲,但是仍斷不了對京劇的念想。
從四歲起,他就認定了自己就是幹這個的,中間經歷倒倉、倒倉歸來,現在連京劇社都有了,難道京劇真的沒有人愛聽?
經過與陳書桐等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計,他們打算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再幹上一票。
2017年7月6日,陶陽、陳書桐幾個,在徵得郭班主同意後,終於將麒麟劇社帶到天津演出。這次演出從宣傳到賣票,他們全部自己一手包辦,最後計算收入,刨開成本,居然參加演出的每個人都能落下2000元盈餘,算是空前的成功。
這是麒麟劇社在停演7個月以後的第一次演出,也是麒麟劇社扭虧為盈,火起來的轉折。從那以後,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好像找到了方向,倒騰演出的勁頭也更足了,2017年10月,麒麟劇社重新回到北京三慶園演出,並開始實現逐步盈利。
從那以後,德雲社的相聲劇場裡能看到陶陽的機會越來越少,當年的那個京劇神童已經找到了他的路。
後記:
如今的陶陽已經找到了他的人生,可是也還有人在嘆息當年的神童跟錯了師父,入錯了行,當時如獲名師指點,便會如何如何。
別說沒有如果,就算是有如果,那麼當年的名師又在哪裡呢?當陶陽被父母接回家中,眼看就要荒廢,來解救他的也只有郭班主,郭爸爸而已。
跟著郭爸爸的陶陽有最好的平臺,最好的資源,最高的關注度,包括拜師麒派京劇大家趙麟童先生,這一切,都是郭爸爸給陶陽最好的安排。
其實記得當年被稱為是京劇神童的不止陶陽一個,魏玉慧、劉小源,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和陶陽不一樣的是,她們都沒有遇上郭德綱。
遇見郭德綱,是陶陽一生的幸運,郭爸爸的出現,讓陶陽的童年從此可以幸福,人生也因此有了著落,更重要的是,跟著郭爸爸長大的陶陽如今有了屬於他自己的夢想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