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VIP陪練講到了小提琴的選購方法,有粉絲在後臺留言,希望出一期古箏的避坑指南。來啦~安排上!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戈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
弦的音色
一、琴碼
一張已調好音的古箏,彈起來有一定的彈性,左手做上下滑音時,琴碼不會走位挪動。
二、音準
古箏是一根根弦調音的,好象不會有音不準的問題。音準問題出現在左手按滑音時,左手不能或很難按滑出小三度音。彈3mi弦,左手按滑到5so,如果聽力不好,可以藉助電子調音器測一下這個5音是否到位。6弦按滑到1也同樣檢查一下。
三、音韻
古箏的最大特點是以韻補聲,也就是左手在琴碼左方的按、滑、吟、揉等功夫。這些都是在右手彈弦後,左手利用餘音做出來的,要是餘音不足,如何以韻補聲?
右手彈1do弦,左手按滑到2,停在2,聽一聽這個2是否清晰、持續的時間是否夠長。
右手彈弦,左手做回滑音。回滑音持續的時間較長,整個回滑過程能清楚聽到音的變化,而且左手完成動作離弦後,仍能聽到餘音。
四、雜音
無論是右手彈或左手修飾時,都不應出現任何雜音。 建議購買時如果聽到雜音,乾脆不要這臺。至於產生雜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弦本身的問題:鋼絲外纏的尼龍有破損,則需換弦;
看箏首琴盒裡,會不會因為上弦的功夫不到家,導致弦頭留的過長,這長出來的一截受震動而產生雜音?
看箏碼,箏碼頂端跟弦接觸的那個小小的部位,水平看過去有一個小小的凹槽,那個凹槽會不會有雜物?凹槽是不是過寬?或者過窄卡住弦了?
箏盒的蓋子與箏體不能很好的吻合,發出雜音?可以在箏盒內部周邊貼上膠布防震。
箏盒裡儘量少放雜物。
五、發音
古箏的發音跟人說話發音一樣,好的古箏就如同一個播音員,發音清晰、清脆明亮、音量充足、穿透力強。
古箏發音常見的毛病:聲音鬆散、音量過小、捂著發聲(像人用手捂著嘴巴說話)等。
初學者恐怕比較難分辨音色的好壞,這有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面底板,尤其是面板來選擇。在同一個檔次或者價位裡面,儘量選擇面板木紋平均、順直的。
用料·工藝
一、用料
古箏用料大部分是木料,另有少量金屬配件。
木料
古箏最重要的部位是面板。面板為桐木,桐木並不是貴价木材,但需先放置一年以上才能使用。
檢查面板有否蟲蛀、疤節、腐爛等;拼板處應緊密,看不出間隙;油漆不應太厚,以薄為佳;木紋清晰,高級古箏在高音區應選用木紋緊密的桐木,低音區則用木紋較疏的桐木。
至於邊板、琴頭、琴尾等部位,高級古箏會用紅木,有些貴价古箏更會用上紫檀木。貴木頭的特點是重、沉,紫檀木尤甚。如果一個古箏要價甚高,但拿到手上又覺輕飄飄的,自然不合理了。
金屬配件
這些配件看似不重要,但卻以小見大。打開琴頭的弦軸盒,檢查弦軸是否不鏽鋼製品,一些偷工減料的琴在出售時已開始鏽蝕了。
好的琴弦經過長時間使用才會生鏽,新琴的琴弦絕不應該生鏽。
二、做工
古箏是膠合成的,所以不應該發現釘子或釘孔。然後把古箏放在桌上,看看是否平穩,不會出現歪斜的情形。最後檢查底板的穿弦孔,必須光滑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