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張嘉譯「改名」上熱搜:眾多明星飽受困擾的強直性脊柱炎你了解嗎?

2021-02-13 StillYoga健康體態管理中心

8月6日下午,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發布首支預告片,眼尖的網友發現,沉寂多時的張嘉譯悄悄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張嘉益」

大部分都認為,張嘉譯作為大滿貫視帝,事業蒸蒸日上,在中國的男演員之中知名度非常高,此次改名的舉動應該取的是身體健康,但求無恙之意。


抖音上都在模仿的「社會步」

背後卻是張嘉譯因「強直性脊椎炎」受的苦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2018年的時候,抖音上曾經興起過一次模仿張嘉譯走路的熱潮。

最初的模仿者表示,之所以學著張嘉譯走「社會步」,是覺得他在劇中走路一步一晃,駝背探頭還「拽裡拽氣」的模樣很有意思,有種「大哥」的感覺。

的確,一提到張嘉譯,很多人都能夠第一時間想到他「獨具特色」的走路姿勢:略微駝著上半身,脖子隨著步伐的節奏一晃一晃的,遠遠看去,自信之中帶著三分灑脫,頗有一種「爺」的味道。

但是,熟悉張嘉譯的人都知道,他這麼走路並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因為他年輕時就患上的關節病。

在《開講了》的節目中,張嘉譯曾經公開解釋過自己的走路姿勢如此「扭曲」的原因:因為自己自25歲起就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

因為這個病,他自年輕時背部便僵硬得厲害,過去拍戲不管多早,他都得比其他人早起半個小時,通過澆熱水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疼痛,直到背部慢慢能動了,才穿上衣服趕去拍戲。

上了年紀之後,他的病情更加嚴重,不僅沒有辦法在演戲的時間裡保持背部的挺直,更是被記者拍到參加聚會全程駝背直不起腰,甚至在離開的時候都是被人攙扶著,疑似病情加重。

不止一個「張嘉譯」

周杰倫、蔡少芬也都飽受強直的困擾

張嘉譯的強直性脊柱炎讓很多人「視為畏途」,除了張嘉譯之外,飽受強直困擾的人並不在少數。

比如伴隨我們每個人中學時代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22歲時就因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先後接受了九次手術,並因為當時的醫療科技的不發達,25歲時就由於強直性脊柱炎而全身癱瘓,雙目失明。

美國新聞界的巨人諾曼·卡森斯也曾經歷過因強直性脊柱炎高燒不退,渾身疼痛,隨後脖子、手臂、手掌、手指和雙腿都逐漸喪失活動能力在治癒之後,他根據自己與強直性脊柱炎抗爭的經歷,撰寫了暢銷全球的著作《笑是治病的良藥》。

大家都熟悉的天王周杰倫也曾因為患有強直無法入伍,後來也因為這個病,在演唱會中途不得不暫停表演下臺服用止痛藥

2016年,「周杰倫歌迷網官方微博」還曾發微博記錄了周杰倫和叫獸易小星的一段對話,在對話中提及自己的強直性脊柱炎,周杰倫消極的表示,「治不好的,唉,老人家了。」

除此之外,飾演《甄嬛傳》中皇后娘娘的女明星蔡少芬也曾在節目中自曝:「曾因強直性脊柱炎一度被診斷很難生育」,而且一度嚴重到「連呼吸都疼」

而名人只是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

據統計,中國大概有450萬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發病率大約在0.26%左右,換句話來說就是,每1000個人裡面,就有2-3個人可能成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受害者。

從病理學上看,強直性脊柱炎還有可能誘發急性單側「虹彩炎」,其症狀包含眼睛紅腫、疼痛、視力模糊、畏光等,或出現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無症狀的輕微血尿或泡沫尿)、主動脈閉鎖不全或傳導阻滯、罕見的上肺部纖維化等……可謂是從內到外,影響到身體的方方面面。

這一點從張嘉譯的身上也能夠看得出來:背完全無法挺直不說,在一些需要微微彎腰的動作的時候,張嘉譯的上半身也總是出現過度前彎,脖子過度伸展,仿佛隨時要支撐不住,撲倒在地。

周杰倫近兩年的「顏值裂變」也和他的強直問題脫不了干係。

尤其是在他發胖之後,整個上半身都變寬了很多,因強直性脊柱炎而無法挺直的背部看起來更駝。

預防與改善

離「強直性脊柱炎」遠一點

目前,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大部分醫生都普遍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與我們的遺傳、環境、習慣等多個因素有關。

在沒有家族遺傳史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人可以通過前期養成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來規避掉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風險。針對於想要改善強直性脊柱炎病症的人來說,選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於病情控制。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血液造成水腫現象,尤其是在發病或者背部出現晨僵的早期階段,日常飲食中應儘量少吃辛辣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胃腸道及泌尿道的感染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一大誘因,故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多喝溫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除此之外,油膩也是增加血液流通受阻機率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飲食習慣中,應儘量培養清淡飲食的習慣,少吃甚至不吃油膩食品

坐、立、臥姿很重要。

首先,要保持身體直立,避免長期彎腰、屈曲,不要長時間採用一種姿勢,適當變換體位,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預防脊柱畸形。

其次,睡覺時儘量睡硬板床,採用仰臥或俯臥位,避免側臥,特別是屈腿側臥位。雖然屈曲位可減輕疼痛,但易導致駝背畸形。再次,站立時要抬頭、挺胸、收腹,必要時可背靠牆站立以保持良好姿勢。坐位時應直背硬靠椅,上身保持挺直,髖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和沙發,避免彎腰過久,引起脊柱畸形。

首先,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越運動越利於病情控制。因為運動可以緩解症狀,防止脊柱和關節殘疾,增強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提高生活質量

已有醫學研究顯示,經過6個月運動明顯提高患者自信心和關節靈活性,改善關節功能。患強直性脊柱炎的體操運動員很少出現脊柱強直和殘疾,這就與他們長期鍛鍊和運動有關。  

其次,運動強度、項目因病情而異。必須要強調的是,強直性脊柱炎的運動要謹慎地進行,且運動項目、強度隨病程和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病程比較長,已出現了駝背、脊柱平直、擴胸受限等情況時,應強調背部運動和擴胸運動,且因脊柱活動度差,易於合併骨質疏鬆,要避免衝撞性劇烈運動。

瑜伽中的體式訓練,是非常推薦的改善練習方式。能夠活動我們身上的多處肌肉,不僅能夠保持脊柱的延展性預防強直疾病,也能夠在強直性脊柱炎的初期,起到改善的作用。

體式分享:斜板式

「體式要點」

1/ 手腕對齊肩膀,保持身體在一條直線上

2/ 注意啟動核心、臀肌及肩部力量

3/ 保持5個呼吸

相關焦點

  • 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登熱搜 五十歲天命之年才改名有必要嘛?
    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登熱搜 五十歲天命之年才改名有必要嘛?時間:2020-08-07 1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登熱搜 五十歲天命之年才改名有必要嘛? 近日,張嘉譯改名張嘉益上了熱搜,五十歲天命之年才改名,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個有必要嗎?
  • 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疑似祈求健康,強直性脊柱炎你了解多少?
    近日著名演員張嘉譯改名為「張嘉益」,消息一出迅速上了熱搜。
  • 明星改名不是稀罕事,張嘉譯50歲改名為何上了熱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昕在娛樂圈,明星改名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不過改名通常都是一些沒有太大名氣的小明星,想通過改名的方式重新在娛樂圈發展,以獲得更多機會。但成名已久、已是一線的明星改名,就不太常見了。張嘉譯就成了中年一線明星改名的第一人。演了大半輩子戲,今年已經50歲的張嘉譯,居然改名了。
  • 50歲的老戲骨張嘉譯改名張嘉益,他忽然改名的原因是什麼?
    老戲骨張嘉譯忽然改名成了張嘉益,其工作室名字也改成了張嘉益,算是證實了這個事情,那麼到底為啥50歲的張嘉譯會忽然決定改名字呢?下面也為大家一一道來。因為張嘉譯之所以走路會這樣,完全是因為他患上了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所以並不是張嘉譯走路比較豪橫,完全是因為有病在身,而且張嘉譯都已經嚴重到走路都疼痛的感覺,張嘉譯曝出的近照也都是彎腰駝背,這也顯示他身體狀況方面,或許並不是很好。很多網友也猜測他改名可能是經過高人的指點,要知道娛樂圈很多明星其實都還是比較信這個的,甚至有些明星就是因為改名之後才大火的。
  • 張嘉譯改名張嘉益 改名背後的真相讓人淚目
    近日,演員張嘉譯突然改名為張嘉益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讓很多網友都十分的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張嘉譯改名背後的真相讓人淚目,一起來看一下。1張嘉譯改名張嘉益8月7日,「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的話題被刷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為什麼要改名字呢?
  • 張嘉譯為何改名為張嘉益?淺析背後的原因
    改名為「張嘉益」的消息瞬間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們的熱議。2、他的事業紅紅火火,作為魅力大叔,熱度和人氣高居不下,根本無需改名來改變星途。3、別的明星改名都是剛進入娛樂圈或者年輕時改名,張嘉譯已經50歲了。4、張嘉譯比張嘉益這個名字更好聽。
  • 老戲骨張嘉譯改名「張嘉益」上熱搜 新名字大有來頭
    有細心的網友在演員表中發現,主演張嘉譯的名字變成了「張嘉益」。在大家懷疑是烏龍事件的時候,網友們又發現工作室官方認證也用了「張嘉益」這個新名字,官方實錘,引發大家熱議,也成為了熱搜前十大熱門話題。據了解,這已經不是張嘉譯第一次改名,早在1997年馮鞏主演的電影《埋伏》裡,張嘉譯就用過張小童這個名字。
  • 張嘉譯改名上熱搜,盤點那些改名的明星們,李易峰原名與詩鬼重名
    >改名上熱搜,引來一翻議論。大家初次看到,還以為《在一起》片方打錯名字,原來是張嘉譯真的改名了。張嘉譯改名為張嘉益,「益」表示「好」,有益,富裕,身體健康。一直以來,張大叔走路經常駝背,總是一步三晃,那不是因為他老了,而是他得了強直性脊柱炎。或許改名,就是為了身體健康。
  • 50歲爆紅大叔竟然改名字!張嘉譯變張嘉益,到底因為啥?
    ❤️喜歡今天的八卦嗎?戳右邊關注我們,明天還有更精彩的!導語:50歲爆紅大叔竟然改名字!張嘉譯變張嘉益,到底因為啥?張嘉譯改名字了!張嘉譯已經50歲了,還那麼紅,為啥要改名?這不合邏輯呀。不過,對於張嘉益50歲了還堅持改名的原因,網友也十分好奇,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因此,不少人結合張嘉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紛紛猜測改名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明星改名大都是為了走紅。
  •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張嘉譯的強直性脊柱炎,和油潑麵的關係很大
    這個病叫做:強直性脊柱炎,會導致背總是挺不直、脖子前傾、肢體僵硬……在國內,很多明星都患有這種病,比如:張嘉譯、蔡少芬、周杰倫……蔡少芬新婚不久,被診斷出強直性脊柱炎,醫生說還可能癱瘓,而且這種病是可以遺傳的。
  • 50歲張嘉譯素顏照曝光,滿頭白髮顯憔悴,改名叫張嘉益真的有益?
    近日,有網友曬出了一段在飛機上偶遇張嘉譯的視頻,並且兩人拍了合照。照片中,在照片中,50歲的張嘉譯素顏出鏡,滿頭白髮,鬍子也沒有刮,看上去非常憔悴。今天,「張嘉譯改名」上了熱搜。原來是由張嘉譯和周一圍主演的電視劇《在一起》發布了第一支片花,不過卻有眼尖的網友發現片花上竟然把張嘉譯的名字寫成了張嘉益,懷疑是字幕寫錯了,便紛紛吐槽劇組怎麼做事這麼不認真,連主演的名字都寫錯。
  • 50歲老戲骨張嘉譯改名原因,近期狀態曝光,頭髮花白,臉色憔悴
    近日,抗疫劇《在一起》發布了預告片,由張嘉譯等人主演的《生命的拐點》也公布片花,片花的演員表中出現了「張嘉益」,對此很網友紛紛留言糾正:是張嘉譯並非張嘉益。而最後得到的回覆卻是:「改名張嘉益,沒打錯」。
  • 張嘉譯為健康改名?狂跩「社會步」的背後,他受了多少苦?
    「張嘉譯改名」就此實錘,迅速上了熱搜。年輕時候,張嘉譯跑過9年龍套。為了磨鍊演技,他在拍打戲時不用替身,實打實地在水泥地上被摔來摔去。結果在25歲時,就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最近他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人們發現,這位剛50歲的老戲骨,極富魅力的中年男人,頭髮卻花白一片。他把名字改成「張嘉益」,也是希望身體能益發健康吧。
  • 50歲張嘉譯又改名了,新名字曝光引爭議,明星改名趣事真多
    觀眾還沒吐槽完,張嘉譯官方工作室帳號就緊跟著把認證和名字改成了「張嘉益工作室」,坐實了張嘉譯真的是改名。萬萬沒想到演了大半輩子戲,今年已經50歲的張嘉譯,居然改名了。也有網友表示大概是因為張嘉譯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所以改名是求個安慰吧,「益」字聽起來寓意好。
  • 50歲張嘉譯近照蒼老憔悴,改名為"張嘉益"引熱議,疑似求身體健康
    50歲張嘉譯近照蒼老憔悴,改名為&34;引熱議,疑似求身體健康眾所周知,明星們雖然在舞臺上光鮮亮麗,但背後要承擔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還要面對全國觀眾鋪天蓋地的輿論,身體健康也逐漸下降。他的社會步一度成為眾人爭相模仿的對象,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這社會步的背後是患上了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只能這樣走路,而他的背近幾年是越來越駝了。
  • 男星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登熱搜
    網友發現一個新劇片花的演員表中,張嘉譯的名字已經顯示為張嘉益,而且其工作室也從「張嘉譯工作室」更改為「張嘉益工作室」,引發網友紛紛猜測,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網友非常好奇張嘉譯改名的原因,認為張嘉譯已經50歲了,此番改名很有可能是算命後想要更好的運氣。
  • 對青年男性「情有獨鍾」,強直性脊柱炎是種什麼病?
    看看下面的內容~  說起風溼病,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其實不然,有一種風溼病,不但年輕人會得,還特別偏愛年輕男性,它就是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說起AS,大家可能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張嘉譯、周杰倫、蔡少芬這幾位明星大家熟悉嗎?他們都深受此病困擾。
  • 50歲張嘉譯又改名,新名字引熱議,圈內明星改名樂趣多
    「張嘉益工作室」,坐實了張嘉譯改名的事實。萬萬沒有想到,已經50歲,演了大半輩子戲的張嘉譯,居然改名了。22歲,張嘉益因為拍戲患上了強性脊柱炎,從那開始他就直不起腰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嘉益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到現在為止,他每天都要靠著熱水衝洗僵直的後背才能活動。
  • 50歲張嘉譯突然改名竟是為了健康?對此官方也沒有做出回應
    近期一度瘋傳張嘉譯的病情加重,不少網友猜測改名或是為健康,受到高人指點?畢竟張嘉譯已經非常出名了,他應該求的不是名氣。起初大家在戲裡看到他走路的樣子,還以為是他的表演設計,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生病了,從25歲到50歲,他被這個病痛折磨了25年,而且這兩年他的病好像越來越嚴重了,整個人看上去很蒼老,含胸駝背的情況也更加重了。
  • 50歲張嘉譯惡疾纏身,近照蒼老異常,為身體健康改名但求心安?
    近期,突然就冒出一個熱搜,老戲骨張嘉譯改名了,現在他叫張嘉益。據說這也不是他一次改名了,最初進入演藝界是,他用的是本名張小童。事業不溫不火,改名成張嘉益後,多年的龍套生涯才畫上了句號。無人不知《蝸居》中的&34;,只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入行14年了,是個39歲才出名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