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轉債市場風雲再起,過去一周,大批可轉債盤中因大漲臨時停牌,市場成交額遠超以往,多只可轉債成交額達到其正股成交額的百倍以上!
圖片來源:雪球
市場上有打新股熱(新股申購),最近又掀起了打新債熱,可轉債行情大熱,相信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那麼局長就來說一說可轉債。
首先,何為可轉債?
可轉債即「可轉換公司債券」。其實就是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以把可轉債看作「債券 + 股票期權」的組合,持有人不僅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市面上可轉債的結局絕大多數都被轉換成了相對應的股票,所以說白了,可轉債有點像是披著債券外套的股票。
為啥可轉債這麼受追捧?
滿足了市場炒作需求
現階段A股市場資金炒作情緒持續蔓延,資金紛紛湧向操作空間大,彈性強的領域,可轉債的「T+0」及無漲跌幅限制正好滿足了市場的炒作需求。
兼具股性和債性,「進可攻退可守」
和純粹的債券相比,投資者多了一項選擇權,就是在一段時間後能以規定的價格轉換給公司的股票。正是因為可轉債兼具股票性質和債券性質,在熊市行情下可以當成風險較低的債券使用,在牛市行情中又有機會低價轉股博取溢價收益。
信用申購,「打新」無門檻
2017年的9月8日,證監會將可轉債的申購模式,由以前的資金購買,改為了信用申購。信用申購,換句話說就是資本的買賣,不需要建倉,也不需要資金,憑信用就可以。廣大投資者可以選擇空倉先申購,中簽了再繳費,大大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
可轉債轉股怎麼個轉法?
申請轉股的可轉債總面值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每張轉債(100面額)可轉為「100/轉股價」份正股。申請轉股最後得到的股份為整數股,當尾數不足1股時,公司將在轉股日後的5個交易日內以現金兌付。例如:10張可轉債,所轉正股股價為44元,1000/44= 22.73,可轉股22股,兌付0.73x44 = 32.1元。
可轉債,
債轉股,
優先股,
傻傻分不清?
可轉債是一種債券,是上市公司拿來間接股權融資的工具。而債轉股則是一種債務重組的方式,一般是公司債還不上了,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把債權人把債權轉為股權;
優先股類似於債券,可享受公司支付的固定股息,並先於普通股進行剩餘財產分配。可轉債與優先股相似,都是一種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其服務的對象都是以保守投資者為主。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均可轉為流通股,並可由發行方贖回。如果說可轉債是偽裝成債券的股票,則優先股可以比作偽裝成股票的債券。
可轉債現價低於轉股價值 ,一定會賺錢嗎?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轉股溢價率,轉股溢價率指的就是當前可轉債價格與實際價格的比值。計算公式為:轉股溢價率=轉債價格/轉股價值 -1,轉股價值=(轉債面值/轉股價)*正股價。溢價率為正,表明可轉債的成本比轉股所得價值高,轉股的話會賠錢;溢價率為負,則轉股價值高於轉債成本,可以套利賺錢。
這時候小夥伴兒該問了當溢價率為負數,買入不就可以賺錢了嗎?
「NO!」 看下圖
圖片來源:雪球
我們把轉股溢價率從低到高排序,然後篩選出溢價率小於零的可轉債。
上圖中紅框框出來的就是未到轉股期的可轉債,溢價率倒是挺誘人的,不好意思,在轉股期到來之前你無法轉股,無法實現及時套利。綠框框出的是臨近贖回期的可轉債,大家都在瘋狂賣出或者轉股,市價接近贖回價,操作一波很可能還掙不夠手續費;
那麼上面藍筐的兩個呢?我們來觀察一下它們的溢價率,或者直接比較一下現價和轉股價值,然後會發現差價很小,要知道可轉債轉股次日才能確認股份,你能保證次日股票一定上漲嗎?
通常溢價率負數是出現是在債券上市半年內,沒到轉股期,無法轉股,等轉股期到來,溢價率怎樣就未可知了。
投資可轉債
這幾點仍然要注意
及時售出,謹防強贖
可轉債贖回條約:如果公司 A 股股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 130%(含 130%),或本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未轉股餘額不足人民幣 3,000 萬元時,公司董事會有權按照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換公司債券。
如果所持可轉債觸發贖回條約,持有人一定要及時出手,否則有可能高價買的可轉債可能被公司低價收回,血虧啊。
公司風險,不可忽視
隨著市場的開放,發行可轉債門檻逐漸降低,可轉債評級也有所下降;前段時間某豐股份就被「st」警告,其發行的可轉債也被暫停上市。未來註冊制改革全面實行,面臨退市風險的企業增多,投資者們如果不擦亮雙眼,否則萬一踩雷,虧的還是投資者自己。
好了說了這麼多,就是告訴大家,可轉債不是一般人玩兒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麼複雜,還是交給基金經理吧!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