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2 23:14:52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期,可轉債的暴漲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10月22日,可轉債繼續瘋狂。截至收盤,正元轉債暴漲176%,銀河轉債漲73.22%,智能轉債漲31.30%,13隻轉債漲幅超10%。具體來看,正元轉債成交額為101.2億元,藍盾轉債成交額也超100億元。還有,在當日可轉債的「熔斷潮」中,近20隻可轉債盤中臨停,其中,萬裡轉債、哈爾轉債、正元轉債、銀河轉債等臨停兩次。
「很多可轉債已經脫離了基本面,由於是『T+0』交易,專業投資者不會在可轉債上停留太長時間,尤其是對那些基本面偏離程度比較大的債。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沒有很強的投機交易能力、博弈能力,建議謹慎對待和參與。」富利達基金投資總監樊繼浩稱。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劉國梅製圖
投機資金偏好可轉債
近幾天的可轉債可謂瘋狂,價格波動非常兇猛。
作為點火這輪可轉債炒作的起爆器,藍盾轉債10月19日大漲64.10% ,10月20日大漲13.07%,10月21日大漲27.50%。對於公司可轉債的大漲,10月19日晚間,藍盾股份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波動風險提示公告,近期,公司和部分子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柯宗慶先生、柯宗貴先生因涉訴事項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懇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還有如萬裡轉債10月21日暴漲72.41%,10月22日盤中最高衝至507元,短期漲幅十分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多隻轉債盤中價格出現大幅回落。如藍盾轉債早盤最高漲至525元,收盤跌至360.5元,殺跌幅度達31.3%。還有搞尾盤偷襲的,如同德轉債。
可轉債作為市場一個投資工具,具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首先,可轉債市場不設漲跌幅限制(但存在臨停);其次為「T+0」交易;第三整體規模較小(或剩餘規模較小);第四,目前可轉債相對股票交易成本較低,不收取印花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正是由於有「T+0」交易、市值小等特性,可轉債很容易被市場的投機資金盯上,短期內出現大幅炒作的現象。
監管層提示交易風險
今年,資金對可轉債的炒作就屢屢發生。3月,可轉債有過一輪遊資拉動、瘋狂爆炒的行情,當時橫河轉債作為爆炒標的之一,一度由於超高換手率和波動率,導致深交所下發關注函並且要求公司對於該情況進行風險提示。8月,市場再度出現可轉債瘋狂炒作的現象。事實上,期間有很多可轉債的漲幅已完全脫離公司的基本面,價格波動非常大。因此,很多可轉債短期爆炒後都是「一地雞毛」,不懂風險而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
「可轉債是『T+0』交易,市場上很多資金喜歡短期波動大的投資品種,從而參與進來炒作。很多投資人就喜歡這種短線博弈,我身邊就有些朋友在做這個。目前,可轉債的規模、成交量、賺錢效應等很容易吸引大量跟風資金進來,資金越活躍,賺錢效應越大,從而越吸引更多資金。還有,近期可轉債大漲跟市場環境有一定關係。目前A股市場投資機會不多,投機資金總會找出路,於是就會流入可轉債這個地方。」樊繼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樊繼浩判斷,目前來看,可轉債的行情是階段性的,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轉債可能會「熄火」。不過其作為市場的主題投資品種,後面還會有反覆炒作的機會。
對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可轉債,監管層也在不斷提示風險。近期,很多投資者就收到了券商的簡訊、彈窗提示等多渠道的通知,要求儘快籤署可轉債交易風險揭示書。根據滬深交易所的相關規定,自2020年10月26日起,投資者參與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申購、交易的,應當以紙面或者電子形式籤署《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風險揭示書》。即使是已經參與可轉債交易的客戶,仍要進行重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