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外賣行業興起,小夥辭去十幾萬年薪工作送外賣,這個行業到底有...

2020-12-23 騰訊網

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從網上購物到網上訂餐,讓我們享受到了一種足不出戶就能衣食無憂的生活。隨著快遞外賣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到這個行業,大街上隨時隨處可見的快遞員和外賣員成為了各大城市繁華熱鬧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據了解,當今兩大外賣行業的巨頭: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他們的外賣騎手有將近80%的人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進入外賣行業呢?

首先,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對外賣行業的需求量巨大;其次,在這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只需手機輕輕一點,不用出門就可以輕鬆解決吃飯問題,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再者,外賣行業入行門檻較低,不論學歷不論資質,只要有車有時間就可以輕輕鬆鬆開始工作;最後,人口過多必然也會造成就業難度增大,工作難找求職不易,倒不如外賣起手自由隨時上班。

95後的小張如今是一名外賣騎手,然而早在兩個多月以前,他還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拿著每個月兩萬,年收入超過十萬元的工資。據了解,他之所以會放棄在外人看來如此不錯的工作是因為覺得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太累沒有自由,再加上經常熬夜導致頭髮快掉光了,便選擇辭去這項工作送外賣。這樣的事情並不稀奇,相比於20年前嚮往大城市而選擇進城務工並進入製造行業的農民工,如今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農民工也都投身於外賣員的行業。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外賣員的總數已高達700多萬人。

這些外賣騎手的平均月工資能達到8000左右,對於一些入行多年的老騎手月入工資甚至高達上萬元。其實外賣員的月收入差距也很大,相比於老騎手,新入行的騎手因為業務不熟練等問題月收入4000多也很常見。總之,雖然外賣行業在興起,但相比之下還不算是一個穩定工作,作為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還是很重要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鎖定全市外賣、快遞行業!
    為加強我市外賣、快遞行業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管理,降壓預防事故,營造良好的通行秩序,下周一起(12月21日)深圳交警將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暨外賣、快遞行業集中整治行動。執行三個「一律」一律扣車一是在電動自行車禁行區域駕駛未信息化備案的民生行業電動自行車有違法一律扣車;
  • 當外賣行業湧進58萬名騎手……
    但由於企業尚未完全復工、消費者信心恢復需要時間、外來務工人員未完全歸位等原因,外賣消費並沒有跟隨外賣配送員人數激增而提高。  不僅在中國,「轉行送外賣」也成了多個地區多個行業的共同現象。比如泰國民航飛行員開始加入外賣騎手隊伍;俄勒岡州脫衣舞俱樂部等娛樂場把送外賣作為維持運營的新手段;還有日本計程車司機、喜劇演員、演員選擇去送外賣維繫生機;臺灣大批被放無薪假的員工,紛紛成為外賣小哥。  那麼問題來了,疫情當前,不少行業受到影響,就業人數隨著行業總體業務量縮減而減少,為什麼外賣行業能承載58萬人的湧入?  外賣行業承載力上限在哪?
  • 大量年輕人在送外賣、送快遞、跑滴滴,該問責誰呢?
    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發抖音,的確有不錯的收入,對於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的確能解決生存問題。但是,如果說這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未來,那麼,我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未來,我們這個民族也沒有未來。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在從事高科技行業,他們在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又如何呢?為何給大家的感覺是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而從事高科技行業的年輕人卻很少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高科技公司對人才的要求高。
  • 送快遞送外賣越來越多,這屆年輕人都被生活套牢沒有夢想了嗎?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進工廠做工人,卻喜歡跑滴滴跑快遞送外賣之類的工作,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說到到外賣,現在在網際網路的作為下很多人都改變了生活方式,加上每天繁忙的工作,下班後很疲勞,回到家就想好好休息睡覺,都不想去做飯,如果是單身更加不願意做,大家都比較願意去點外面,網上點一下就送到家,很方便。
  • 送外賣、送快遞,卻成「沒前途」?
    有人說工作難做,但近年來我國很多工廠都遭遇「招工難」的問題。甚至為了招工不少工廠都給出了豐厚的「補貼」,甚至還打出「進廠就給錢」的口號。一些工廠在招工時直接「表示」,月薪將達到6000左右,甚至給出了更高的薪資待遇。
  • 為什麼在中國大火的外賣行業,卻被日本人深惡痛絕?
    外賣行業剛興起的時候,一個全職外賣員的月收入大概是40萬日元(約人民幣2.6萬)但一個行業的迅速興起,必然伴隨著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外賣配送員的職業成為了「日本人最討厭的工作人員」之一。
  • 速凍食品以及外賣行業!你怎麼選擇!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不斷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時間在廚房忙碌著準備飯菜,反而依靠著外賣來解決日常的飲食問題。因此,多年來,我國的外賣行業需求一直在不斷的增長。對於外賣的配送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時間做飯,選擇去定外賣,我們稱之為「懶人經濟」。
  • 貴陽申通快遞員哭訴,送快遞送外賣的都很危險
    貴陽申通快遞員哭訴,送快遞送外賣的都很危險,別看不起我們。馬先生則持有不同的態度,他認為,順豐也不會個個都送了,人工成本的漲幅過快,利潤空間卻不斷壓縮,不只是快遞而已,基本上的行業都是如此,你看到有幾個吃飯的老闆對服務員說謝謝還有笑臉的。
  • 韓國外賣行業亂象:平均每年10個孩子死在送外賣途中!
    「平均每年10個孩子死在送外賣途中!」近日,韓國外賣行業亂象引發媒體關注。
  • 外賣小哥「拿命送餐」撞上公交車!上海擬立法發放外賣專用牌照
    來源:上海法治報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訂餐平臺的興起,快遞、外賣配送員數量日益增加,快遞外賣電動車闖紅燈、逆行、超速等行為時有發生,成為了馬路安全的隱患。儘管上海警方一直堅持綜合治理,但部分管理措施因缺乏一定的法律支撐。為改變現狀,本市開展了頂層設計。
  • 加油站開始賣菜,大廚去送外賣
    食品行業都能抗疫治病了,專業治病的醫藥企業是不是也得向美食界發展呢?疫情期間,囤方便麵是不少人的選擇。999感冒靈就看中了這個商機,推出了兩款雞湯拉麵,一款是蟲草花雞湯口味,另一款是草本豬肚雞口味,聽起來就十分健康。有了主食,蔬菜問題當然也要解決。「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菜到後備箱」,位列全國便利店規模之首的中石化兩萬七千餘家易捷便利店開始了跨界賣菜。
  • 外賣行業能做多久,你要做好哪些打算
    有無經驗的大學生,有家庭困難的社會小青年,也有中年失業大叔,有男有女,條件幾乎不限,只要你有意願,就可能申請加入。投資少與從事其他行業的投資相比,跑外賣只需要一輛小電摩和基本的安全防護裝備就行,不需要門面,不需要人脈,不需要輸複雜營業手續,對於普通民眾都能接受,外賣算是小投資,大回報,風險小的行業。
  • 爭分奪秒的城市跑男: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在貿大附近為月薪1100元的工作發傳單時,王利剛發現送快遞的月薪能有2000元。去面試,老闆先問能不能吃苦,王利剛立下志向,早日成為月薪「萬元戶」。  頭一年過年,他拿回家8000元,村裡人都說「這孩子不錯,挺爭氣」。薪水隨著電商興起年年上漲,2012年他給家裡蓋了大平房,2015年快遞業光景好,他賺了十幾萬元。
  • DJ和健身教練轉做外賣小哥背後:行業新一輪大戰或開始
    當前,中國人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長全民寒假,更有一次讓人記憶深刻的網際網路流量井噴,在這場網際網路的狂歡之中,估計外賣產業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產業,在的大家都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外賣幾乎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最愛,但是也正是外賣產業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任何人都可成為外賣小哥,而萬物皆可外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之後到底會何去何從呢?
  • 科技早報|「木蘭」當事人回應項目造假 外賣快遞行業將被限用塑膠袋
    新版「禁塑令」出臺 外賣快遞行業將限用塑膠袋據《新京報》消息,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快遞、外賣等禁用或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此外,企業違規行為將被列入失信記錄,塑料汙染治理重點問題將被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 送外賣的李老師辭職了,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老師能幹些什麼
    近日,四川巴中的李老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利用節假日送外賣,會引起網友的熱議。而李老師看到之後說:兼職外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血糖比較高,送外賣四處跑動,可以鍛鍊身體;二是可以增長見識,順便增加一點收入。
  • 外賣騎手踐行文明出行 走文明路 送暖心餐
    江先生快遞、外賣行業的「小哥」們是城市中流動的「擺渡人」,是連接商家和萬千市民群眾的「紐帶」,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動窗口」,一言一行既體現著個人素質,也代表著行業風尚。梁俊峰是土生土長的江門人,今年是他從事外賣配送行業的第5個年頭。身穿黃色制服,每日穿梭在江門的大街小巷中,電動車尾的送餐箱跟隨著城市的律動行走跳躍,也見證了他每個日夜的奔走。工作性質決定了梁俊峰每天都要爭分奪秒。
  • 負債纍纍,走投無路,可以從事的三個行業,堅持下去總會上岸
    1.送快遞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絡上購物,雙十一、雙十二等等購物狂歡節,更是讓快遞行業擁有了海量的訂單,於是快遞行業也成了一個高收入的行業。快遞行業一般是寄件提成的,也就是說你送的快遞越多,那麼你的收入就越多,而且這個行業沒有任何的門檻,沒有學歷要求,只要你能夠吃苦耐勞,對地形熟悉就可以輕鬆入門。
  • 對外賣行業簡餐料理包的一些看法
    網傳視頻中,標註為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的馮紅武稱,槓崗香料理包行業在全國排在第一梯隊,日產量達到40萬份,其中超過50%做外賣,在華東地區一個月的銷售額達到一千多萬元,主要消費群體是白領和學生。又是外賣行業 ,外賣行業再次難逃責難。外賣就是低價小作坊生產出來的低價不衛生的垃圾食品的形象再次深入人心。
  • 35歲男人沒技術、沒學歷、除了保安、送外賣和快遞員,還能做什麼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困難的是我內心深處愧疚,感覺虧欠媳婦,父母,兄弟姐妹,孩子,自己內心那種折磨,也想過死給他們一個交代,可是自己不甘心,到底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我還是在迷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