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再次來襲。
第2季第1集《中國路》,於9月30日首播。掛壁公路、高速公路、高鐵……總有一個讓你忍不住驕傲地說——「這就是我愛的中國!」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央視推出的又一國際紀錄片品牌,《超級工程》第1季共5集,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播出,展現了中國的五大「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
而於國慶前後播出的《超級工程Ⅱ》,共4集《路》、《橋》、《車》、《港》。
讓鄉村「條條大路通羅馬」,讓天塹變通途,讓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統和高鐵網絡,讓回家的路不再漫長……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人用雙手創造的中國紅吧。
《中國路》就講述了這些從零走出「中國道路」的故事。
懸崖上人工開鑿的掛壁公路
位於太行山腹地的錫崖溝村有一條掛壁公路。它80年代人工用錘子、鐵鍁在絕壁上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如今規整的錫崖溝掛壁公路,為這個與世隔絕,不足300人的小村莊開出一條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當年數以億計的中國人都有著共同的渴望。
從1988年中國擁有第一條高速公路開始,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中國高速公路裡程爆發式增長到12萬公裡,超過美國和加拿大,躍居世界第一。
國慶來了,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也再次來襲。
第2季第1集《中國路》,於9月30日首播。掛壁公路、高速公路、高鐵……總有一個讓你忍不住驕傲地說——「這就是我愛的中國!」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央視推出的又一國際紀錄片品牌,《超級工程》第1季共5集,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播出,展現了中國的五大「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
而於國慶前後播出的《超級工程Ⅱ》,共4集《路》、《橋》、《車》、《港》。
讓鄉村「條條大路通羅馬」,讓天塹變通途,讓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統和高鐵網絡,讓回家的路不再漫長……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人用雙手創造的中國紅吧。
《中國路》就講述了這些從零走出「中國道路」的故事。
懸崖上人工開鑿的掛壁公路
位於太行山腹地的錫崖溝村有一條掛壁公路。它80年代人工用錘子、鐵鍁在絕壁上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如今規整的錫崖溝掛壁公路,為這個與世隔絕,不足300人的小村莊開出一條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當年數以億計的中國人都有著共同的渴望。
從1988年中國擁有第一條高速公路開始,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中國高速公路裡程爆發式增長到12萬公裡,超過美國和加拿大,躍居世界第一。
三峽庫區飛躍天塹的大橋
重慶,正在建設中的駙馬長江特大橋,又稱萬州長江四橋,是三峽庫區跨度最大的懸索橋。
它將一跨過江,避免在水中建設橋墩,以最大程度保護三峽庫區的環境。
長達1050米,重量相當於3個艾菲爾鐵塔的橋體,就這樣懸吊在百米高空。
憑空建橋,考驗建造者的不僅有大風突然來襲的自然環境,還有高空作業的危險。這條鐵絲木條網道是工人們唯一的施工平臺。
萬裡長江公鐵第一隧
對於武漢這個被長江隔開的城市,地鐵7號線三陽路越江隧道顯得意義重大,在路網規劃中也非常有代表性。
這條公鐵兩用過江隧道,直徑15.2米,使用盾構機開掘,建成後上走汽車下走地鐵。
紀錄片中有一個場景:地上地下的工人們合力將盾構機的牙齒——刀盤一次性吊裝到44米深的工作井內。
單是讓「鋼鐵巨霸」立起來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有時就要耗費數小時。
盾構機,屬於高端裝備製造。中國在該領域曾遠遠落後於西方,但通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已經達到自主研發製造的水平。
2015年7月2日10時,由我國自主研發,被稱為「遁地神器」的超大型盾構機「天和一號」,衝出洞口,標誌著南京緯三路過江南北雙線隧道成功貫通。
不斷輸送能量的「黑色鋼鐵巨龍」
今天的中國,汽車保有量全球排名第二,但永遠不可能走美國「車輪上發展」的路。對於大宗貨物運輸,重載鐵路的優勢更加明顯。
長653公裡的大秦鐵路,承擔著全中國鐵路1/4的煤炭運量,如同大動脈從「煤都」大同出發為整個東部輸送血液。
這條「西煤東運」的重要通道,從2002年到2010年承載量提升了3億噸。
以300公裡時速連接城市的高鐵
高鐵,越來越成為中國人出行的首選。原因很簡單:它既能滿足快速、大流量的客運需求,人均百公裡的能源消耗又僅僅是飛機的1/12。
2011年,投資2209億元的京滬高鐵全線通車,不僅連接起北京和上海、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圈,還覆蓋了全國近1/4的人口。
350多列CRH380高速列車,以300公裡的時速運行,1318公裡最快只需4小時。5年以來,京滬高鐵已運送了4.9億人次。
這背後是辛勤的鐵路工作人員。每到深夜列車停運,與汪巍一樣的工人就開始工作,測量、檢查每一處岔道,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讓天塹變通途,路與橋密不可分。第二集《中國橋》就講述了那些解決無數難題,帶我們跨越山和大海的橋梁。
比如為讓高鐵跨越長江,修建的南京大勝關大橋。它也是世界首座設計荷載最大的六線鐵路大橋。
還有橫穿陽澄湖,跨越180多條道路的丹昆特大橋。
短短30年,從早期的「即使再偏遠的鄉村也要通上公路」,到目前佔全球高鐵裡程60%、全程2萬公裡的高鐵網絡,路網幾乎覆蓋所有村莊,將整個中國變成一個龐大的「一日經濟圈」。
而這一切,還遠未結束。
厲害了,我的國!
公眾號「工程建設標準化」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文體不限,與工程建設相關即可。投稿郵箱:mail@bzh.org.cn。點擊這裡加入工程建設標準化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