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n陳晨superman丶晨今天
肩關節疼痛,在各種年齡段的各種人群中都很常見,然而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大多數人並不很清楚,一言蔽之「肩周炎」,這往往會耽誤治療。其實,造成肩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肩峰下撞擊症候群。
肩峰下撞擊症候群是肩關節常見疾病,約佔門診以肩關節疼痛為主訴病人的44%一65%。發病人群十分廣泛,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十歲兒童都有可能身患此病。令許多患者費解的是「我沒有撞到哪裡,為什麼醫生說我是肩峰下撞擊症候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肩峰是肩胛骨的邊緣,在肱骨頭的上方。肩關節正常活動時,尤其是向上抬胳膊的動作,肩峰下的滑囊將肩峰和肩袖、肱骨頭隔開,避免直接發生碰撞和磨損。當手臂上舉時,肩峰擦過或撞擊肩袖的表面,長此以往因肩袖、滑囊反覆受到損傷,造成組織水腫、出血乃至肌腱斷裂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就是肩峰撞擊綜合症。
如何評估肩關節疼痛
肩峰撞擊試驗
在肩關節上方,肩峰、喙突及喙肩韌帶組成「喙肩弓」,其與肱骨大結節及肩袖的摩擦、撞擊也是引起肩袖損傷的常見原因。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還有一些針對肩峰下撞擊的檢查,在此一併介紹。
1. Neer 徵
檢查者立於患者背後,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隻手保持肩關節內旋位,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後使患肩前屈過頂,若誘發出疼痛,即為陽性。該檢查的原理是人為地使「肱骨大結節」與「肩峰前下緣」發生撞擊,從而誘發疼痛。
圖Neer徵檢查示意圖
2. Hawkins 徵
檢查者立於患者後方,使患者肩關節內收位前屈 90 度,肘關節屈曲 90 度,前臂保持水平。檢查者用力使患側前臂向下致肩關節內旋,出現疼痛者為試驗陽性。該檢查的原理是人為地使肱骨大結節和岡上肌腱從後外方向前內撞擊「喙肩弓」。
圖Hawkins徵檢查示意圖
3. 疼痛弧徵(pain arc syndrome)
患臂上舉 60°~120°範圍內出現肩前方或肩峰下區疼痛時即為陽性。該檢查的疼痛由損傷的肩峰下間隙內結構與「喙肩弓」之間摩擦引起。
圖疼痛弧徵檢查示意圖
肩關節損傷有哪些?
1、肩袖損傷
每年在國內因肩關節問題求醫的超過千萬,在年齡超過40歲的肩關節損傷患者中,肩袖損傷是一個最常見的原因。肩袖是在肩關節前面、上方和後麵包繞肩關節的肌腱組織,可穩定肩關節。肩袖能舉起手臂,拿超過頭頂高處的東西。外傷和反覆的上舉活動及長期的肩峰撞擊易造成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後易出現肩關節持續疼痛,做上舉或外展肩關節活動時加劇,影響肩關節功能。肩袖損傷後易出現肌無力,上舉外展手臂時乏力;肩關節出現夜間疼痛,患側側臥時尤甚,嚴重影響夜間睡眠;活動肩關節時存在摩擦感或彈響,肩關節活動受限。
2、肩峰撞擊症候群
肩峰撞擊徵由肩袖和肩峰的過度摩擦引起。當經常參與一個需要上舉手臂的活動時,可能會發生撞擊問題。肩峰有三型,一般三型肩峰的朋友易發生肩峰撞擊症候群。症狀類似肩袖損傷。如果不經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較嚴重的肌腱損傷,引起肩關節功能障礙。
3、肩關節不穩、習慣性脫位
肩關節由於活動或暴力,脫出原來正常位置,這種情況叫做不穩定,有的可造成肩關節完全脫位。當肩關節出現不穩定抬起手臂時,肩關節會產生疼痛,同時也可能感覺到肩關節要滑出正常位置。
4、凍結肩
凍結肩即傳統的狹義上的肩周炎,女性多於男性。多為中、老年患病。逐漸出現肩部某一處肩周炎痛,與動作、姿勢有明顯關係。隨病程延長,疼痛範圍擴大,並牽涉到上臂中段,同時伴肩關節活動受限。如欲增大活動範圍,則有劇烈銳痛發生。嚴重時患肢不能梳頭、洗面和扣腰帶。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點,後期範圍擴大,感覺疼痛來於肱骨。
5、盂唇損傷
最常見包括SLAP損傷,是指肩胛盂緣上唇從前向後的撕裂,累及肱二頭肌長頭腱附著處。以及Bankart損傷,是肩關節盂唇前下方在前下盂肱韌帶複合體附著處的撕脫性損傷。因肩關節前脫位引起,是造成習慣性前方不穩定和脫臼的基本損傷。
6、肱二頭肌長頭腱損傷
肱二頭肌長頭腱起於盂上結節,隨後斜行跨越肱骨頭,進入由肱骨大結節和小結節匯合形成的結節間溝。肱二頭肌長頭腱儘管位於關節內,但受摩擦與牽拉非常容易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損傷包括腱病和撕裂,腱病是指由於長頭腱長期遭受磨損而發生的退行性改變,分為原發性腱病和繼發性腱病,以繼發性腱病最為多見。
腱撕裂常表現為部分或全部撕裂,與外傷和腱實質變性有關。早期肩前方疼痛,並向上臂放射,後期肩關節運動受限;舉重物或上肢過頂時疼痛加重;可伴有夜間痛;繼髮長頭腱斷裂者,上臂出現「大力水手徵」。
如何訓練改善?
1.加強肩袖肌群訓練。
2.提高肩關節靈活
3.減少關節不對位
試一試這些練習,因為它們已被證明可以專門針對岡上肌和岡下肌。一如既往,如果您的症狀惡化或無法改善,請務必諮詢康復服務提供者。
動作一:Y形上舉
肩胛骨上旋轉的練習,流暢的肩胛活動有助於讓你肩膀避免夾擊的風險!
採用俯臥姿勢:單手持啞鈴然後進行Y字型上舉,留意肩胛骨活動
動作二:側臥肩外旋
改善肩外旋肌肉(岡下肌,小圓肌)肌力,幫助你更好的穩定肩膀
採用側臥姿勢,建議大臂內側夾住一個毛巾,屈肘90度 然後進行肩外旋練習
動作三:俯臥90 / 90肩旋轉
經典的動作,強化肩外旋肌群,讓你的肩膀更流暢
利用啞鈴,採用俯臥姿勢,肩部外展90度屈肘90度,然後進行肩膀外旋的動作
動作四:肩胛面側舉
在肩胛面進行肩外展運動,有助於你的肩膀更流暢進行運動,它主要強化我們的岡上肌,抬起啞鈴和地面平行就好。
關注這個百家號吧~
我怕你下次找不到我了
學習是智慧的升華,分享是知識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