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2021年1月6日,備受矚目的"2021智通財經資本市場年會"在中國改革開放標誌地、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腹地——深圳隆重啟幕。
據悉,本次年會報名參評的港股上市公司達700多家,市值超過20萬億港元,佔當前港股總市值的1/2,超過9成為港股通企業。
就行業而言,既有石化、金融、汽車等傳統產業,又囊括了晶片、網際網路、生物基因等引領中國經濟轉型的新興產業。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百福控股CEO王小龍先生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並在上午的金港股頒獎盛典環節,發表主題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黃金時代》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在中國餐飲市場現狀、資本市場表現、投資熱點及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睿智之言。
中國餐飲行業的池子是否夠大?
王小龍認為,目前中國餐飲行業尚處於"水大魚不大"的現狀,而這種狀況正在迅速發生轉變。
餐飲資本化趨勢已開始獲得市場認同,近兩年的行業現象不斷驗證百福5年前的判斷,海底撈登陸資本市場後市值已成功突破3400億港元,九毛九市值突破350億港元!喜茶、蜜雪冰城、和府撈麵等多個品牌不斷融資成功,均標誌著中國餐飲行業成為值得長期、大量投資的行業。
從改革開放以來至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突破4萬億人民幣。若無疫情影響,2020年大概率會突破5萬億人民幣。中國餐飲行業經歷40多年的長期快速增長,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餐飲市場。
目前中國人均餐飲消費為美國的18%,若中國人均餐飲消費達到美國100%,行業規模將增長5倍並超過20萬億人民幣,其規模甚至超過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這必將在十幾年內發生。
王小龍認為:中國餐飲行業的總體消費規模將在3年內超過美國。
中國餐飲行業雖體量巨大 但企業遠未到增長天花板
從中美兩國代表性餐飲品牌對比來看,以2019年為例,麥當勞的年銷售額為1002億美元,海底撈的年銷售額為38億美元,說明中國餐飲業行業集中度很低,其中差異巨大的原因在於,中美兩國城市化程度、人均居民收入水平、產業生態成熟度的差距較大。
王小龍認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驅動因素具有長期性和可持續性,以中國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和年輕一代消費支出的提高,十年內必會出現年銷售千億的中餐品牌。
中國餐飲行業是否有機會彎道超車?
王小龍認為,中國餐飲行業彎道超車跡象已經很明顯,主要是所處市場環境發生了有利的變化:
1.標準化。傳統中餐的發展取決於訓練有素的廚師數量,相對西式快餐標準化程度低。而中央廚房的興起,把食材加工成半成品配上調味包配送到門店,讓非廚師專業的人員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就能學會菜品製作,還有智能廚房設備的創新研發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操作的標準化。
2.供應鏈。過往很多餐企受限於社會供應鏈體系的落後,而無法滿足跨區域的快速擴張。近年來,隨著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升了跨區域的配送效率,供應鏈的專業化分工使餐飲品牌的全國發展得到有力的支持。
3.專業人才。早年傳統的餐飲創業者大多是廚師起家,或是選擇不多迫於生計進入門檻較低的餐飲業。
現在這個時代不同,很多素質較好的人才開始進入餐飲業,比如百福控股投資的諸多餐飲品牌,不少有很好的學歷背景,或是在騰訊、百度或是寶潔等背景出來對創立品牌有熱情的創業者,再加上過去30年,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培養出了一大批的職業管理者,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戰略眼光都有很大提升。
4.資本化。過往資本是不太看餐飲行業的,認為它們體量小且不規範,做大的企業不多,由於不能上市而沒有價值實現的途徑,資本基本是不願意投資的。
而隨著海底撈、九毛九等品牌的上市,餐飲企業逐步得到資本市場認可,行業投資熱度開始上升,2020年餐飲行業吸引的資本金額已超過過往5年的總和。
本土餐飲品牌快速崛起的時代是否已到來?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最活躍的網際網路應用人群和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推動本土餐飲品牌快速成長迭代。
餐飲行業近兩年日異月殊的變化,也反應了底層的深刻變革正逐步對快速成長的本土品牌帶來價值的質變。
王小龍認為,本土餐飲品牌因收益於市場趨勢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變化而正在快速崛起:
第一是新用戶:以95、00後為代表的Z世代用戶已逐漸成為主流消費人群,從而培育了一批有逼格的一線城市品牌,如喜茶、西少爺等
而對新生消費品牌充滿好奇的廣大小鎮青年,則催生了擁有上萬家店的蜜雪冰城茶飲等品牌,雖然後者在一線城市幾乎見不到。
第二是新內容: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以微信公眾號、微博、小紅書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臺,以B站、A站為代表的二次元平臺。
渠道的多樣性可生產更多的新內容,大大提升了企業與消費者溝通效率與用戶體驗。百福投資的精品咖啡Seesaw是這種小眾品牌的典型代表,再比如快速崛起的太二酸菜魚等。
第三是新關係:以數位化技術的應用,通過智慧型手機與用戶產生深度互動,改變了傳統餐飲的門店經營模式,從門店經營轉型為數位化用戶經營。如近幾年興起的瑞幸咖啡、比薩瑪尚諾等。
第四是全渠道多場景: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餐飲行業場景不再局限於門店堂食,利用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結合,可以實現堂食+外賣+新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多場景的用戶觸達,大大突破了門店經營的邊界。
例如:Seesaw 既在門店賣手衝咖啡,也可以通過平臺和小程序實現外賣,還可以在電商平臺或小程序賣掛耳咖啡、冷萃液等新零售產品,變成全方位的精品咖啡品牌而不再是小眾品牌。
而遇見小面一方面嘗試門店24小時的經營模式,同步在電商平臺推動小面和酸辣粉等包裝食品的新零售業務。
如何把握餐飲行業的投資機會?
從市值上看,中國餐飲上市公司個體和整體市值都遠小於美國,美國百億美金市值的餐飲企業接近10家,而中餐除海底撈外,無百億美金市值的品牌。
王小龍認為,隨著中餐行業規模的成長,餐飲企業的價值提升空間是巨大的。
由於餐飲行業涵蓋了製造業、服務業、零售業等多個行業,管理複雜度較高,其對基礎運營管理能力要求極高,同時還要建立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數位化能力,從而無法像網際網路公司那樣做到一日千裡,因此需要投資者具備長線思維。
王小龍認為:中國餐飲行業正迎來全新的黃金時代,從二級市場看餐飲行業標的,需要評判公司品牌、業態模式、基礎運營能力和數位化能力;而從一級市場看,投資者要兼具投資和運營能力的長線思維,才可能系統性把握住投資機會。
百福控股(01488.HK)作為弘毅旗下專注餐飲的產業及資本平臺,首創投資和運營管理雙輪驅動的獨特商業模式,堅持長期主義的思維,沉下心來打造系統性賦能能力,同步踐行"把經典變流行"的品牌年輕化改造以及扶持一大批新銳品牌的快速成長,以把握行業的系統投資機會,從而實現品牌運營和戰略投資相組合的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