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奴 跨時代的創作樂手

2021-02-19 北京靜思書軒

◎莊奴小檔案
‧前北平中華新聞學院畢業
‧1952年,以「英雄愛國上戰場」榮獲五四文藝獎
‧1953年,在報上投稿,被作曲家周藍萍發掘,邀請為電影「水擺夷之戀」作主題曲「願嫁漢家郎」,紅極一時
‧著名作品屈指難數,有王藍著作改拍而成的戲劇「藍與黑」,鄧麗君主唱的「小城故事」、「原鄉人」等多首歌曲。
‧接觸慈濟後,因認同慈濟所從事的社會工作,在證嚴上人邀請下,致力於慈濟歌詞創作,作品眾多,有「大家來做阿彌陀佛」、「小菩薩」、「心願」、「大愛走過三十年」、「靜思」……等,深為慈濟人喜愛。


記憶成為創作泉源


莊奴誕生在北京(出生時稱北平)。在那裡,傳統、豐富的中國文化資產,是他信手可得的學習泉源。

他會和同學利用空檔暢遊西山、頤和園、北海等文化古蹟,冬天打雪仗、秋天賞楓景、夏天觀蓮花,春天,則三五邀伴,四處玩耍;獨自靜處時,他會借本書,翻越北平圖書館的石欄杆,跳到隔壁南海公園的草地裡,找株垂柳,席地而坐,和他心愛的「文學」約會。

年齡稍長,在自身意願與父母鼓勵下,遷往大後方讀書,繼而從軍;親睹強敵侵略、歷經八年抗戰、跟著顛沛流離……

這段畢生難忘的記憶,讓莊奴由一個純拙少年,成長為滿腔熱血的壯碩青年,也使他有著一顆早熟、敏銳的心。這,無形中亦奠定了他日後寫歌的深厚基礎。

在大陸期間東遷西徙的生活,更加堅定莊奴不論身處何時何地,皆能靜心寫作;曾任記者工作,對他文筆的磨鍊也幫助頗多。

涵泳於寫作之樂的莊奴,對己要求極嚴,不只隨手取紙、埋頭就寫,還把各方舉辦的徵文比賽當做磨鍊的機會,如此聚沙成塔,他的創作功力更加雄穩了。

「剛來臺灣時,軍隊每年都有參展活動,為了使作品達到一定水平,我要求自己篇篇全力以赴,每年一定拿冠軍;於是這也變成我創作的原動力。」這樣的訓練,使「得獎」一事對莊奴而言,漸漸變成是水到渠成;作品一投出去,他的注意力便即轉到下一篇創作上。

曾經,在一場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莊奴:為什麼你六十歲了,還能寫出很年輕、俏皮的歌曲?莊奴回答:第一,我曾經走過年輕;第二,我現在還在讀書;第三,我還在看、還在學習;第四,我還在「吐絲」(指創作)。他指出,創作是人生經驗的累積,多看、多聽、多想是最佳良方。


慈濟豐富創作內涵

晚年,與慈濟結識、與佛接近,使莊奴感到欣慰。

「摸索了這些年,在寫詞路上,也漸漸為自己開闢出一些道路,」莊奴說:「但一進慈濟世界,發現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碰面或在一起做事,『感恩』二字總是不離於口。」這景象讓他心有所觸,遂寫下「感恩」一詞──

和風慢慢的走過園林
為花木帶來無限溫馨
靜思精舍響起一片
響起一片感恩
細雨輕輕的走過草原
為大地灑下無限滋潤
靜思精舍響起一片
響起一片感恩

嚴格說來,莊奴並無宗教信仰,但在他的作品中,卻不時可發現一位創作者隨時省思的習慣,正如「問心」中的一段──

我曾一個人在探尋
何處是慈濟的大門
經過那靜思的指點
發現精舍就是芳鄰
我曾反反覆覆的在追問
什麼是慈濟的誘因
經過那靜思的查證
一切善念來自善心

這是莊奴嘗試從不同角度,解答自己的好奇和疑惑,也道出心中對慈濟人、慈濟事的領悟。

有回,精舍志工早會上,常住師父邀請他和大家分享心得,他用了兩句對聯,交代自己這幾年的感觸──

跟時間賽跑的人
圓慈悲為懷的心


美善付諸創作行動

平日,從古典文學、翻譯小說到介紹山水風光的節目,都在莊奴涉獵範圍之內;他也相當關心社會脈動,愛看報紙,會和他人討論社會公眾大事。

1992年健康幼兒園林靖娟老師為救娃娃車上的小朋友,不幸遭烈火吞身,莊奴和王建勳知道後,被她的義行感動,立刻提筆創作「永恆的真善美」,一個寫詞、一個譜曲,送到電臺播放,表達對林老師由衷的追思。

在莊奴的作品中,也經常可見大自然潛移默化的足跡,如「綠遍天涯香四方」中寫道──

小星星也有惻隱心
月亮更俱古道熱腸
時常在漫漫的黑夜裡
為人間放光芒、放光芒


以孩子心聲創作兒歌

1993年,第十屆「國際熊貓節」在四川成都舉行,邀請大家一起為即將瀕臨絕種的熊貓寫歌,藉此喚醒社會大眾保護動物的善心。莊奴也參加了這次的徵詞比賽,且榮獲第一名──

大熊貓、小熊貓,可愛的乖寶寶
寶寶眼睛看著我,希望我對她好
大熊貓、小熊貓,一天比一天少
倘若再不關心她,她就要不見了
熊貓不見了,誰來逗我笑
誰在一旁聽我唱歌、陪我樂逍遙

「在孩子的世界裡, 最熟悉的就是花啊、草呀、鳥兒、蜜蜂、蝴蝶、螢火蟲等小動物,大人要懂孩子的心,就要從他們熟悉的事物著手,才易打入孩子的心靈。兒歌也是如此,能寫出孩子心中的話,自然就能引起共鳴。」


以真情感受創作「手杖」

前幾年,莊奴因中風住院,妻子擔憂不已,日夜陪在他的身旁;出院後,她也陪著他風雨無阻地到醫院做復健。這分真情莊奴感受在心底,化作「手杖」一詩,送給了妻子──

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
感謝你靠緊我的身旁
從此不再覺得恐慌
是愛心給了我力量
當無情的風雨交加時
有你的扶持,不再彷徨
我最愛看你的笑臉
淚光裡閃耀著希望
你,就是我的手杖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杖
這輩子有了你
我才能豎直脊梁、挺起胸膛
你,就是我的手杖
生命裡時刻不離的手杖
這輩子有了你
才懂得相依為命、地久天長

風風雨雨,走過人生,如今,對愛情,莊奴和妻子也有了自己的定義──愛情就是奉獻。


回首創作來時路

近年,莊奴把創作範疇延展到大陸,從長江、三峽、黃河、嘉陵山水,到萬裡長城、重慶古都、奇山勝巖……紛紛成為他筆下內容。希望透過文字、歌曲的口口相傳,把美麗故國昔往詳細記錄,讓世人在短短數分鐘之內,即能體會到先人偉大的足跡,與生長土地上值得學習的、悠遠的故事。

回首來時路,對於人生,莊奴認為,專業知識有可能滿,但做人不可能滿,所以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

對於文人,他卻以為,文人一定要有傲氣,以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若一個文人沒有傲氣,就不能稱為文人。

對於創作,他也有自己的見解:「我只是比你們早生幾十年,當你們到達我這個年齡時,成就可能比我高很多!」莊奴鼓勵有心學習的後進。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368期 撰文:何惠卿)

----
北京靜思書軒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大街118號花市棗苑甲3-7號
電話:010-51005558
網址:http://www.jingsi.js.cn
微博:http://weibo.com/jingsibj
微信號:jingsibj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29683
分享: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

相關焦點

  • 21.莊奴:「老北京人」關於創作小城故事、甜蜜蜜的故事
    >「行雲流水五十年,吟風弄月歌三千」這句詩是莊奴對自己創作生涯的總結,而不為人知的是,有著詞壇泰鬥美譽的莊奴,當初步入樂壇竟然是因為迫於生活壓力。為了不讓本報社的同事知道這件事,所以為自己取了筆名用以投稿,而這個響徹華語樂壇的筆名,則引自宋代詩人晁補之《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的「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莊奴出色的詩詞一經刊登,廣受報刊雜誌追捧,同時也引起了音樂製作人的關注,著名的作曲家周藍萍對莊奴十分欣賞,並與其聯合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姑娘十八一朵花》,莊奴也以此為契機正式步入樂壇。
  • 莊奴逝世最新消息:莊奴家屬發出訃告(內容全文)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臺灣「旺報」消息,被譽為華語歌曲「詞壇泰鬥」,並曾創作鄧麗君名曲《小城故事》、《甜蜜蜜》歌詞的莊奴【莊奴今晨逝世】,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與世長辭,享壽95歲。
  • 向經典致敬——莊奴
    CCTV4《中國文藝》周末版《向經典致敬》莊奴(完整視頻)莊奴走了。
  • 家國情懷 歌緣天下——莊奴音樂追思會_華龍網
    1953年以歌詞創作為人作嫁,筆名莊奴,寓意用筆耕回報大眾,逐漸彰顯盛名,膾炙人口,經典歌歌曲不勝枚舉:《甜蜜蜜》、《小城故事》、《壟上行》、《原鄉人》、《風從哪裡來》、《踏浪》、《又見炊煙》、《冬天裡的一把火》、《小村之戀》、《走過咖啡屋》、《情鎖》、《今天不回家》………等等。
  • 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
    到臺灣後,莊奴在軍隊擔任編輯,當時薪水微薄,為了餬口,他多方投稿,賺點稿費以改善生活。著名的作曲家周藍萍非常欣賞莊奴,鼓勵他從事歌詞創作。宋人晁補之的詩《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中有:「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
  • 莊奴:「沒有鄧麗君,就沒有我!」
    」(此曲前幾年曾被張學友翻唱),萬沙浪的「風從那裡來」、「海鷗飛處」,還有江玲的「我的小妹」、沈雁的「踏浪」、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等等,都是出自莊奴的筆下。莊奴的與鄧麗君有著不解之緣,鄧麗君出道前參加比賽,就是由他擔任評審,後來莊奴與鄧麗君再也沒見過面,但2人當起筆友通信,保持「亦師亦友」好交情。去年莊奴還在Facebook上分享這些經典歌詞背後的故事。
  • 莊奴逝世 聽他「小城故事」念他「甜蜜蜜」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2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平中華新聞學院。1949年到臺灣後,莊奴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 費玉清昨日表示,「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歌永遠被人們傳唱。」據悉,莊奴的靈堂安放在沙坪垻新橋安樂堂,目前只允許親屬及好友入內悼念,13日起接受公眾悼唁。
  • 莊奴、古月重慶「再相逢」 回望歲月筆耕不輟
    莊奴、古月重慶「再相逢」 回望歲月筆耕不輟 2014-06-15 19:28: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重慶6月15日電 題:莊奴、古月重慶「再相逢」 回望歲月筆耕不輟  中新社記者 韓璐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 《甜蜜蜜》詞作者莊奴去世 曾執筆鄧麗君80%作品
    莊奴一生創作歌詞作品數千首,卻因「永遠站在歌曲演唱者的背後」而不為聽眾熟知,晚年生活陷入困窘,這也成為老人畢生的遺憾。   華語樂壇有「詞壇三傑」之說,除了大陸的喬羽、香港的黃霑之外,就是堪稱「泰鬥」的莊奴。莊奴原名王景羲,出生於北京,早年的他並未想過要從事歌詞創作。青年時,他考取當時的中華新聞學院,抗日戰爭期間曾到大後方參加抗日。
  • 璧山區授予著名詞曲作家莊奴、古月榮譽市民稱號
    原標題:璧山區授予著名詞曲作家莊奴、古月榮譽市民稱號 莊奴(中)、古月(左一)榮獲璧山區榮譽市民稱號 通訊員 連宏宇 攝  重慶日報訊(記者 王偉 實習生 譚睿達)8月25日,曾創作過《小城故事》、《甜蜜蜜》等千餘首膾炙人口作品的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
  • 莊奴辭世留千首歌曲版權 經紀人辦音樂會還夙願
    莊奴辭世留千首歌曲版權 經紀人辦音樂會還夙願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上海熱線娛樂訊:詞壇泰鬥莊奴作詞60年,一直被譽為華語音樂界的泰鬥人物
  • 天命之年的青澀之戀 紀念莊奴(六)
    他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歌曲,很多我們熟知的華語樂壇的經典老歌都出自他的筆下。為紀念莊奴老先生,文藝之聲微信公眾號近期每天將推出紀念莊奴專輯,歡迎您關注閱讀。《踏浪》這首歌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這首臺灣民謠最初是電影《我踏浪而來》的插曲之一,後來經女歌手朱逢博引入內地,從此廣為傳唱。
  • 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推薦好書:《增廣賢文》
    推薦人:莊奴    推薦人介紹:莊奴原名王景羲,臺灣著名詞作家,1921年生於北京。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1949年到臺灣後,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莊奴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3000首,至今筆耕不輟,被稱為「與時間賽跑的老人」。鄧麗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壟上行》、《甜蜜蜜》、《又見炊煙》等;費翔演唱的《冬天裡的一把火》等歌詞都出自莊奴之手。
  • 莊奴:寫鄧麗君的歌,念故土的情(上)
    作為音樂界的圈外之人,我很慚愧,竟一直都不知莊奴這個名字,直到作曲家張卓婭跟我談起這位人生坎坷的老詞人,我才開始關注他。兩岸隔絕了這麼多年,鄧麗君的歌聲是早早飛越了海峽,起初在大陸被封禁、卻又私底下紅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街頭巷尾的流行曲。而詞作者莊奴卻是籍籍無名,等到兩岸開放互通之後,他才終於能夠回到夢牽魂繞的故鄉。
  • "它就是我心中的小城" 莊奴《小城故事》贈璧山
    原標題:"它就是我心中的小城" 莊奴《小城故事》贈璧山   昨日,重醫附一院青槓老年養護中心,莊奴老先生講述他對璧山的印象。  記者 張路橋 實習生 程雯麗 攝莊奴老先生書寫的「我心中的小城,璧山」  重慶商報訊(記者 付勖)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昨日,記者從璧山縣獲悉,《小城故事》詞作者93歲高齡的莊奴老先生將《小城故事》歌詞贈與璧山,對此莊老說,因為璧山就是他心中的「小城」。
  • 莊奴: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人
    今日凌晨,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老師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提起莊奴,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應該沒有人不熟悉鄧麗君的那首《甜蜜蜜》,是的,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出自莊奴之手。鄧麗君對於七十八十年代的人的意義,絕不比今天的周杰倫之於九十年代的人意義小,而莊奴可以說就是助攻鄧麗君站上樂壇頂端的人,《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這些紅遍兩岸三地的歌曲都是莊奴寫給鄧麗君的。
  • 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今晨去世,《甜蜜蜜》、《小城故事》這些歌詞全部出自莊老……
    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留下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他當過記者、演過話劇、最後卻在音樂創作上才華盡展……忘不了,甜蜜蜜,壟上行。絲絲小雨裡,幾時再見,小城故事。歌詞雖暖,可在莊奴自己看來,寫詞的生活,卻是帶著幾分清苦之意,他曾自己寫過一首打油詩,打趣寫詞生涯——「半杯苦茶半杯酒,半句歌詞寫半天;半夜三更兩點半,半睡半醒半無眠……」從偶一結緣到如今,莊老已創作五十載,作品超三千篇,人們都贊其為「與時間賽跑」,而他將自己一生的創作總結為「行雲流水五十年,吟風弄月歌三千」「歌詞不能太長、太難,我們是為千千萬萬普通人寫歌,
  • 《甜蜜蜜》作詞人莊奴逝世 寫詞六十載作品超過三千餘首
    莊奴原名王景羲,與喬羽、黃沾並稱「詞壇三傑」。他的筆名其實是取自宋朝晁補之所寫: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從此,他便以「莊奴」為名,作曲寫文。莊奴和喬羽做客《藝術人生》    人生如夢,太多的情愫需要用歌詞表達
  • 回顧莊奴一生經典作品 再現人間「真善美」
    【解說】莊奴原名王景羲,1922年出生於北京,與大陸的喬羽、香港的黃霑並稱「詞壇三傑」,是臺灣樂壇「泰鬥級」詞人。其問世作品超過3000餘首,《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見炊煙》《冬天裡的一把火》等歌詞皆出自莊奴之手,成就了鄧麗君、高凌風、鳳飛飛等多位音樂巨星。
  • 莊奴鄧麗君有一面之緣 老先生這幾年過得很快樂
    深圳晚報記者 趙偉君 與喬羽、黃霑並稱華語詞壇三傑的莊奴,2016年10月11日凌晨去世,是今日娛樂圈最大新聞。在莊奴合作過的眾多歌手中,鄧麗君與其淵源最深。鄧麗君曾說「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這些莊奴作詞的鄧氏經典,首首都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