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文 / 郝曼寧 圖 / Yoan Boselli 設計 / 楊珊 書法 / 鄒巍
2016 年,臺北被評為「世界設計之都」,這樣的殊榮並非浪得虛名。 臺北人對於文創事業的熱情總是無以遮攔,從百貨公司、文創園區到市井街巷, 有他們的地方,就有設計改變生活的火光。
越老越年輕
大稻埕/迪化街
由舊日臺灣鳳梨大王葉金塗宅邸改建的臺北城 大酒店就守在大稻埕的東邊,1926年穿越而來的紅磚牆,繁複精美的巴洛克式雕花、臺灣風格洗石子的地面依然服務著1到3層,再以上,便是所謂的「未來感」新派建築,收容著臺北過客的異鄉夢。
這裡是大稻埕,19 世紀20年代全臺最大的布帛、南北貨、包材、中藥和茶業批發零售中心,在日治時代配合「市區改正」計劃,形成了華麗的巴洛克街區建築風格,直到今天,還是當時的模樣。
印花樂的印花布有手作的溫度,也有新穎的臺味。三位創始人是從小玩大的好朋友,也是學習美術的同行。
島內旅行、在地生活是這些絹版手工印花布料的靈感來源。臺灣八哥、烏鷲等臺灣珍稀鳥 類、鐵花窗、老屋地磚、彩色玻璃等臺灣元素,經過絹版設計,被印在有厚度、親膚質感的純棉帆布上, 再做成「響應時代號召」的電子產品包套以及沒那麼響應時代號召的布書衣,或是乾脆扯一塊布去,拿到隔壁的永樂市場3層裁縫鋪去做一身色彩明豔、創意十足的「臺灣衣」。
大稻埕得名自此處一處晾曬稻穀的廣場,而「埕」 便是「空曠的廣場」之意。由歷史建築改造為複合式創 意空間的「藝埕」系列就是一條走進歷史、聯結未來的新線索。
民藝埕的大門有日本風情,卻藏著臺灣心。最經典的「街屋」建築格局,三進兩天井,可以從西邊的迪化街一段,從店中穿過三個不同的創意空間,來到東邊的民生西路362巷。
從明朗的上午,到慵懶的傍晚, 大稻埕的小酒館不做夜間生意,7點準時關門,已經算「超 長待機」。南街得意開在民藝埕的二層,獨享挑高的屋頂、 疏朗的格局。
臺灣的茶館自然數不勝數,而要在百年建築裡品茶學茶,除了要有精選的全臺茶葉,還要有「玩樂話閒」的狀態和氣氛才可以。當你穿街數十步來到擁有布市情人糕餅店和永樂春風茶室的合藝埕,老屋裡的原始磚牆和售餅小姐閒時現場縫製的手工布花會無聲地向你訴說臺式傳統糕餅所寄予的歲月深情。
樓體外立面 被雕刻成「屈臣氏大藥房」的小藝埕是真的曾經被屈臣氏獨家「佔據」過,可以想見當年的藥房在這片街區的興旺與輝煌。
這裡的「小」顯得有滋有味,1920s書店、ASW英式紅茶、思劇場、爐鍋咖啡、好攸光刻所、布物設計和臺灣物產伴手禮店都躋身於這間曾經的「藥房大樓」裡,三層空間,容納著小而美的七個夢。
北街的寧靜氛圍和熱鬧的南街相比顯得更加低調, 穿過迪化街一段,來到涼州街北的稻舍,會首先被那番完全活化老米行的現實場景所打動。
葉守倫作為老米行的第五代傳人,雖然沒有繼續家族米行的生意,卻在迪化街北街悄悄租下一間別人的老米行,一面做臺式創意料理,一面將第一進前廳作為獨創展演空間,像是臺灣米的博覽會,又似老物產的懷舊園地。
職人共和國
松山煙廠
還沒走進日常生活,就知道這裡和 其他的獨立咖啡館不太一樣。松山煙廠文創園外圍的小巷裡隱藏了漂亮的茶室、咖啡店,可以供進出的訪客停留歇腳, 也可以在這個氛圍下開發出完全開放的創意平臺。
一樓的畫廊空間與咖啡座遙相呼應,正在展出臺灣插畫師2017 年的插畫年曆作品,地下一層的選品店集中了來自法國、日本、瑞典及臺灣獨立設計品牌的生活好物,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讓設計和文創更好地服務於生活。
在臺北文創界的大本營——松煙文創大樓,誠品生活可以算作一家文創精選集合店。位於2樓的Expo是誠品旗 下的自有文創品牌,意在鼓勵年輕的獨立創作人和設計品牌。
每年,誠品主辦 的「少年頭家」計劃都會選出有想法的新銳設計者,並邀請他們加入Expo 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的創作,同時也會和他們合作,設計一切合作款文創產品。
在這個「店中店」的集合空間裡,把他們最具個人風格的時尚單品匯聚在一起,每個衣架代表了一個臺灣設計師、一個獨立品牌,所以這裡不但是間商鋪,更是代表了「誠品審美」的「時尚展廳」。
如果你是深度設計愛好者,不妨把住宿地點訂在藏 於松煙文創大樓裡的誠品行旅。有了這裡作為休憩落腳點,你的松煙「文創設計之旅」才算是不虛此行。
巷弄裡的設計師
中山路/赤峰街
雙連捷運站附近的中山路/赤峰街是臺灣作家舒國治最喜歡的散步區域之一。中山路,這處70 年代臺北文青流連的「洋氣一條街」,如今的發展趨勢則是樹狀的「街巷生長」。
以赤峰街為首的「巷弄風情」被潮人、設計師們的小夢想澆開了花,昔日平凡無奇的市民生活街區如今早已成為獨立、安靜、個性好店在喧譁的中山商圈旁安身立命的沃壤。
Sienna 革手作的主人Sienna和她的鄰居們一樣,租了一間小巷裡的房子做店和工作室。小小的空間,掛滿了她親手設計製作的各式皮件。從樣式經典的復古款到別出心裁的小玩意,Sienna 的工作桌就在店裡的角落,所有的皮件都來自這裡。
一個人的店,招呼下客人,做做東西,生活簡單,卻充滿樂趣。沒有忙碌的店員、 醒目的招牌和推廣文案,一個人一家 店,設計、製作、售賣都在這裡完成, 把自己的想法都實現,就是把理想與現實同時照顧好。
從這裡出發,按照 Sienna的建議去一一拜訪她的鄰居,就是漫遊探索中山路和赤峰街的最恰 當的方式。
小器這個品牌在赤峰街,已經有了小器公園店、小器藝廊、小器食堂、 小器梅酒屋、小器28、小器生活料理教室等不同的「據點」,各司其職, 互不打擾,又總像是住在一條街上的 各家親戚,即使樣貌不盡相同,卻一 脈相承,氣質統一。
不只是風景
新北
臺北市到新北市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如果你可以再從容一點兒,奢侈一點兒,記得留出至少一天一夜,從無數次出現在文藝作品中的臺北車站出發,從區間火車開始,去探訪設計之都邊緣的自然靈感來源。
第一站可以搭乘火車去猴硐。不管愛貓與否,都值得在這裡下車,探訪一下這個以貓為主題的生態聚落。火車站的過街天橋被真假貓咪所佔據,這座「貓橋」是猴硐的臍帶,串聯起山上的貓村和礦山遊覽區。
一座早期以礦業為生的山城小鎮,如今卻成為「貓觀光」的特色目的地。人貓共用的「貓橋」為貓設計了玩耍用的特製跳臺,椅凳下還有供貓躲藏小狗追逐的空間。
從瑞芳火車站前往九份,可以等到白天的遊人離去,再悄悄出門走上老街。九份茶坊同時也是一間藝廊,年長的店員會跟你介紹每一件陶器的設計靈感,只要從臨街的第一進大屋推門下樓,便可以進入隱藏在其後的清淨空間。
探訪九份的方式有很多種,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想辦法避開盲從的人流。沿街的很多店鋪都有「蹊徑」,從各條攀山的主幹線隨意逃離,往往可以找到只屬於你的九份體驗。
天氣晴好的夜晚可以找一間景觀優越的茶樓看雲,從夕陽向晚開始,坐到繁星滿天。在大多數人被叫賣聲和老街上的喊話聲包圍的時候,你會很慶幸自己坐在迎風的角落,靠山面海,等山城的雲和燈火層疊上演。
擁恆文創園區位於基隆,與九份相距不遠,可以在回程順路尋訪。這處以自然山林為基礎,將山水、人文、藝術組合在一起,將墓園發展成了觀光項目,成為臺北人家周末出行的新選項。
回到市區,還可以留一天時間走走寶藏巖藝術村。這個被稱為「寶村」的地方是臺北文化的特區,來自各個國家的駐村藝術家們和「寶村」的村民生活在一起,創作、展覽、將自己的各種奇思妙想在這裡變成現實。
這個生活著的藝術家村落從不打烊,晚上留下看一場駐村劇團的演出,然後在老屋改建的設計旅宿過夜,身在其中,也許你早已忘記自己身在異鄉。
🚕
You May Also Like
慢遊 | 這種倫敦式的浪漫,大概能虜獲全世界的芳心吧
目的地 | 水燈節,給自己一個重返清邁的理由
挑食 | 沒有一隻鴨可以活著出南京,沒有一個南京人可以空著手走出滷菜店
你眼裡的臺灣是不是也如此有風格?
歡迎通過評論留言的方式和我們分享。
每周我們會在文章評論區推選出2位金牌點評人!
只要你連續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
就有機會獲得來自《時尚旅遊》的神秘禮物 。
每周一將公布上周名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