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大家庭的希望和未來。當寶寶出生時,他就被寄予厚重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平安長大。但總會有各種不易被發現的疾病影響孩子。比如,蛔蟲。事實上,一般寶寶在兩歲左右是會經常出現蛔蟲的症狀的。當你的寶寶出現以下症狀,寶媽們就需要注意了,要多多留意孩子身體以及行動的細微變化。
那到底是哪些症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腹痛是最為常見且明顯的症狀
腸道蛔蟲多見於小孩,若孩子經常喊肚子痛,尤其是以臍周為主,且寶寶喜歡媽媽去揉按,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懷疑是不是寶寶腸道裡有蛔蟲了,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2.孩子會有輕微咳嗽
蛔蟲幼蟲較小且比較少的時候症狀較為輕微,可能會有咳嗽,乾咳。一般寶媽都會認為孩子著涼感冒了,但實際上吃了感冒藥還沒好,可能就是寶寶肚子裡有蛔蟲了。寶媽儘量不要自己憑感覺給孩子餵藥,經過醫師指導更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3.寶媽發現寶寶不愛吃飯,且厭食偏食時
很多時候當寶寶挑食不吃飯時,父母都會認為是寶寶吃了太多零食,以至於不吃飯。有的寶寶確實這樣。但當寶寶體內有蛔蟲時,也會有這樣的症狀。蛔蟲會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寶寶自然就食欲不振了,寶媽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寶寶不聽話的表現,而要更加仔細觀察寶寶變化,看有沒有別人餵給寶寶零食之類的東西。如果寶寶不僅挑食,對零食也沒有想法,那就建議寶媽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4. 孩子發育比同齡人遲緩
大量蛔蟲寄生時,會奪走孩子身上的營養,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讓孩子對食物的吸收與消化造成障礙。所以即使孩子每天正常飲食,甚至吃鈣片之類的營養品,可能都會讓孩子生長發育遲緩。
5.孩子睡覺會有小動作
當寶寶睡覺突然喜歡趴著,且伴隨磨牙,流口水,睡夢中經常會被驚醒等症狀時,寶媽需要重視起來。不要相信民間的風俗,覺得是孩子被嚇到了,叫叫魂就好。我們現在是民主科學的社會,要及時帶孩子檢查。
6.孩子身上會有騷擾症狀
有時候寶寶覺得肛周瘙癢,不停抓撓。那可能是蛔蟲在產卵,寶媽不要掉以輕心,不要總認為是帶尿不溼帶的。不要太相信自己的主觀臆斷。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預防孩子蛔蟲感染?
蛔蟲多發季為秋季,本就是易感冒著涼季節。寶媽們要多多對餐具進行消毒,俗話說「病從口出」,要多對寶寶喜歡啃咬的玩具進行消毒,更要督促寶寶飯前便後勤洗手。而且寶寶的衣物儘可能與大人的分開清洗。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儘量遠離小動物,防止蟲卵進入體內。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寶寶能夠平安健康長大,希望寶媽們能夠不要老是相信那些所謂的土方法,孩子有不舒服時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交由醫生診斷。也不要自己判斷後直接買驅蟲藥餵給孩子,希望寶寶們健健康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