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總是肚子疼,家長心急送醫,檢查結果讓奶奶後悔莫及
案例分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是原則,孩子想要什麼,撒個嬌,家長心軟就同意了,但是其實這樣的寵愛往往是過了度,變成了溺愛,甚至有時候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有位奶奶就差點因為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
這位奶奶平時兒女上班時間很忙,沒有空照顧孩子,帶孩子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奶奶頭上。奶奶平時對孫子也是非常寵愛,也很樂意幫兒女帶孩子,跟孫子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最近一段時間,4歲的孫子總是喊肚子疼,缺乏育兒知識的奶奶每次都只是幫孫子揉揉肚子,但是孫子的情況始終沒有變好。面對這樣的情況,奶奶趕緊告訴了孩子家長,家長心急將孩子送醫,但是檢查結果卻讓奶奶後悔莫及。
原來孫子平時很喜歡吃一種"寶塔糖",這種糖很是便宜,奶奶平時也儘量少給孩子吃,但是架不住孩子的撒嬌,加上奶奶平時對孫子有些溺愛,因此就同意給孩子吃了。誰知道孩子越吃越多,而這種三無產品裡含有大量的細菌,導致孫子的腸道裡長滿了蛔蟲,才會一直肚子疼。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家長溺愛孩子,捨不得拒絕孩子的一切要求,縱容孩子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卻沒有考慮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會害了孩子,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溺愛孩子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1、 讓孩子變得自私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會讓孩子變得過度的自我,習慣了向他人索取,而不懂得付出。而有的孩子甚至不懂感恩,覺得別人對自己好都是應該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自私的"白眼狼"。
2、 讓孩子變成"巨嬰"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會讓孩子習慣了什麼都是家長包辦好的,這樣的孩子缺乏動手能力,長大之後會變成"巨嬰",離不了父母,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所以,為了避免溺愛孩子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引起重視,意識到一味地溺愛孩子並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家長應該找對方法,正確教育孩子。
父母應該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沒有人是有義務對你好的,別人對你好,是出於他們的善良和對你的喜歡,你應該學會感恩,在別人幫助你的時候應該向別人致以感謝,並學會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別人。
其次,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許多家長在家裡什麼都不讓孩子做,怕孩子磕傷碰傷,其實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沒有動手能力,將來出社會也很難獨立生活。家長應該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請孩子和加家長分擔家務,並告訴孩子,這是你應該做的,而不是在幫爸爸媽媽,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家庭裡,就要承擔起經營好這個家庭的一份責任。
最後,多和孩子溝通
許多孩子變得不願意傾聽別人的想法,很大原因是家長平時缺乏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家長親自把傾述的大門關閉,孩子又要怎麼傾聽呢?家長應該積極和孩子溝通,交流彼此之間的感受,並告訴孩子,在生活中,應該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見,不能一意孤行。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了心事,家長也應該幫孩子排解煩惱;孩子出現不正常的心態,家長也能及時幫孩子轉正。
小結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法控制的,永遠都想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孩子,想要讓孩子得到世界上的一切。但如果沒有控制好度,這樣的愛就會變成不合理的,變成會害了孩子的溺愛。所以家長們應該學會理智,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讓自己過度的愛變成了對孩子的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