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真的飽了」,3歲女孩被奶奶逼著吃飯,午睡後再沒醒來

2020-12-24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種愛叫做「媽媽覺得你冷」、「爺爺奶奶覺得你還沒吃飽」,大人總是心疼自己的子孫的,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吃飽穿暖中就透露出了長輩對幼小孩子綿軟的愛意。

很多爺爺奶奶也喜歡私藏好吃的、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吃掉,就為了留給孫子孫女。然而,過度的疼愛有時反而顯露弊端,甚至結果讓人難以接受。

01

「我真的吃不下了」,奶奶逼著3歲孫女吃飯,孫女午睡卻一睡不醒

妍妍今年3歲了,是老張家的長孫女,平時一直和爸爸媽媽居住在城市裡,有些嬌生慣養,吃不了什麼苦。為了增進妍妍和老一輩的感情,讓爺爺奶奶享受兒孫繞膝的快樂,豐富妍妍的童年生活,同時鍛鍊她的獨立性,讓孩子品味生活的不易,寶爸寶媽一番深思熟慮後覺得在暑假的時候將孩子送回老家生活一段時間。

農村的一切事物在妍妍眼裡充滿了新鮮感,追雞趕鴨、剖玉米、下地採摘果蔬……玩得樂不思蜀,寶媽看孩子不哭不鬧,還很高興,就放心趕回城市裡辦急事,把孩子單獨交給爺爺奶奶看管一天。

第一天忙完匆匆往老家趕,卻接到孩子奶奶的電話,不停地喘著粗氣、帶著哭腔說孫女午睡後再沒醒來,怎麼叫都沒反應,已經在醫院了,還不知情況如何。

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妍妍的生命,據醫生告知,妍妍吃了不少東西,午睡前還一個勁說:「奶奶我真的飽了,吃不下了」。

可是奶奶覺得孩子沒吃多少,一直強迫孩子吃下一大碗飯,隨後未經消化就催促孩子睡午覺,引發食物倒流,釀成苦果,寶媽淚流不止,接受不了事實但又沒辦法指責老人的不是。

02

給孩子吃太多會有何不良影響?

孩子的腸胃相對比較脆弱,飲食過量會造成腸胃的負擔,若飯後直接讓孩子入睡,食物就會在胃中積壓,無法消化,引起肚子疼或者腸絞痛,而年幼的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的異常反應缺乏基本的認知,也不能直接準確的表述出自己的感受,只能通過哭鬧以示自己的不適。

家長不明就裡,以為孩子不懂事,哄不好,過分的責罵或者到點吃下一餐又催促孩子進食,只會引發惡性循環,腸胃持續不堪重負,引發更嚴重的炎症,極度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

老人在帶娃時,尤其在吃飯的問題上應該注意些什麼?

1.不可強行逼迫進食或者讓孩子放開吃

有些家長,總是唯恐孩子餓肚子,在吃飯時不停地給孩子夾菜餵飯,還一個勁地念叨多吃點才能長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補充營養最重要,的確,保持膳食纖維的正常攝入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

但是物極必反,量多就會引發質變,一切以吃飽為宜,不可過度進食。有些孩子,碰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吃不停,家長也沒有嚴加控制,導致孩子吃得過撐,飽腹感強烈同樣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2.不要吃得過快

孩子進食過快,往往沒有咀嚼好食物就吞咽了,增加腸胃蠕動負擔,不利於消化,同時由於吃得太快,並未能夠真正的品嘗到食物帶來的美味,味蕾不受觸動,長時間如此,可能吃飯只是種形式,對美食完全提不起興趣,引發食欲不振。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老人帶娃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吃飽飯後睡了個午覺,卻再沒醒來,醫生的話讓奶奶痛哭
    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吧,3歲孩子吃飽飯後睡了個午覺,卻再沒醒來,醫生的話讓奶奶痛哭。也是很值得更多的有娃家庭需要注意的地方。01、過於疼愛孫輩反而害了孩子舂聰是一位很可愛的孩子,年紀雖然很小,卻是家裡的開心果,也就是這樣的情況,當家裡人得知孩子再無法被挽救回來時,真是天崩地裂般的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事實。由於家裡的大人都比較繁忙,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照顧到年幼的舂聰,於是年僅3歲的舂聰便由奶奶主要看管了。
  • 「奶奶,我肚子好撐」,3歲男童被奶奶追著餵飯,午睡中沒了呼吸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一直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奶奶為了能夠讓小朋友更好地吃飯,常常都是連哄帶勸。這天到了吃午餐的時間,奶奶像往常一樣,一邊餵孩子吃飯一邊催促小朋友快點吃,當碗裡的飯還剩下一小部分的時候,小朋友告訴奶奶自己吃飽了,肚子好撐,可是奶奶卻不以為然,並覺得孩子是在逃避吃飯,便硬生生的追著孩子餵完了碗裡最後的飯菜。
  • 2歲女娃挑食不吃飯,奶奶無奈舉起木棍,女孩含淚把飯吃完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可謂是絞盡腦汁,甚至有些家長用錢作為籌碼,他們答應孩子只要這頓飯好好吃就會獎勵多少錢,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剛開始孩子可能還會接受,到後來真的就會變成「我對錢沒有興趣」這種狀態,家長也會頗為無奈。
  • 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同事小玲有個3歲的兒子,最近不知怎麼了,變得越來越挑食。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兒子總是沒吃幾口就飽了,兩口子真是既焦慮又擔心。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 是奶奶帶大的狗子,就沒有不胖的!金毛:我飽了,奶奶:不你沒有
    是奶奶帶大的狗子,就沒有不胖的!金毛:我飽了,奶奶:不你沒有,金毛是非常溫順的犬種,它們有時不僅對主人很溫順,對小偷也很溫順,如果二哈真的知道領地方進村,金毛就會知道給小偷倒茶。一位網友養了一隻金毛,最近因為出差,把狗寄養在了奶奶家,老奶奶一再點頭,笑眯眯地一定要照顧孫女的狗,於是網友向老奶奶道謝後,把狗糧拿到老奶奶家,對老奶奶說只能吃這個就回去了。於是金毛開始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金毛:奶奶我吃飽了,奶奶:不你沒有!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本後,發現她「不是我奶奶」……
    偷窺到這篇「生日祝福」時的我,早已過了二十歲的年紀。我努力回想卻怎麼也想不起,20歲生日那天,我有沒有給奶奶打一個電話?奶奶從不會主動給我打電話,她生怕打擾到我。看到這句話時,我的眼淚直愣愣地往下流,我意識到:就像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女孩」一樣,奶奶也會一直在心裡覺得自己是個「姑娘」。我好恨自己是她的孫女,無法保護這個「姑娘」這一輩子免受暴力和苦難。我要永永遠遠地記住這個美麗聰慧、勤勞大方的姑娘,永永遠遠。奶奶的日記本很奇妙,從前往後翻,能看見老太太瑞華;從後往前翻,能看見小姑娘瑞華。
  • 「你跟奶奶親還是外婆親」,女孩的回答很現實,奶奶卻變了臉
    01「你跟奶奶親還是跟外婆更親」,聽到孩子答案後奶奶卻變了臉琳琳已經四歲了,因為爸爸媽媽都需要上班,所以琳琳一直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到了奶奶家之後,才發現孩子的姑姑也在,因為琳琳很少見到老人,所以對奶奶還有一些陌生,奶奶給琳琳做了一桌子好吃的,一家人就這麼吃上了飯。因為奶奶家也沒有什麼琳琳喜歡的東西,所以吃飯的時候,琳琳就稱自己想去遊樂園。這個時候姑姑突然問琳琳:「你跟奶奶親還是跟外婆親?」
  • 「奶奶在,家就在」16歲的魚臺女孩姚思琪是奶奶的「右胳膊」
    16歲的姚思琪目前就讀於魚臺縣第一中學,每周最後一節課下課鈴響起時,她幾乎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的。不是貪玩,而是惦念。住校一周,家中獨居的奶奶,是她最大的牽掛。打從有記憶起,奶奶就是最大的依靠。姚思琪還未出生時,爸爸因車禍去世,媽媽在她出生後不久改嫁。
  • 親弟弟出生後 5歲女孩改口管奶奶叫媽媽
    親弟弟出生後 5歲女孩認奶當媽 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一胎焦慮」表現,家長和孩子都有問題  為生二胎,父母給老大寫了保證書;13歲女孩用自殺逼媽媽放棄二胎……近日,網絡上曝出一系列父母想要生二胎,遭老大強烈反對的新聞。而二胎帶來的煩惱在我們身邊也有。
  • 我的奶奶
    奶奶退休後,偶爾還整理一下她寫的書稿,還幫一些她帶的學生改改稿,她喜歡用稿紙,一個格子裡寫一個字,字寫得遒勁有力。我小的時候,家裡請了個保姆專門照料我,是徐州人,我們叫她「老阿姨」。老阿姨特別慈祥,為了護著我敢跟我舅舅對峙。記得有一次我突然不見了,大家找半天也沒找到,後來我舅舅終於發現我了,原來我站在工作區的警哨旁邊,學解放軍站崗。
  • 奶奶,奶奶!
    晚飯後我扶著他鍛鍊溜達,他突然說難受的不行,我尚不以為意,根本想不到他會是心臟出了問題,因為之前一點也沒有這方面的徵兆,躺回到炕上沒兩分鐘人就不行了。當時奶奶正坐在炕裡,她也跟著大聲喊爸的名字,但也只能眼看著兒子咽下最後一口氣,卻無能為力。攙著奶奶去另一個屋子的時候,奶奶哭著說,你爸爸也走了,這回家裡就剩你媽我們娘倆兒了!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 我的爺爺奶奶|楊亞茹返鄉畫像
    那次我跪在爺爺奶奶墳前,虔誠到了迷信的程度,或許是我那時的慘樣被天上的爺爺奶奶看到了,那次上完墳回城裡,我的狀態倒是一下子好了很多,直到現在我都隱隱地相信真的是他們在保佑我。不過每次想起這件事,感激之餘我也會感到滿心的愧疚,我這在城裡長大的孫女只有在遇事不順、迷茫無助時才會想起回老家看看,才去記掛去世多年的二老。關於家鄉的記憶大多都停留在小時候。
  • 爺爺去世後,奶奶成了植物人,臨終前醒來一句話,眾人愣住了
    爺爺剛滿14歲時,就用幾鬥米和一對銀鐲作聘禮,把19歲的奶奶娶了過來。奶奶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大家庭裡,19歲時已出落的婷婷玉立,心靈手巧,雖不懂琴棋書畫,但針線活做得極好,繡的香囊,做的手帕,納的鞋墊,都一流的手工活,要是現在,那就得申遺。爺爺早年有個妹妹,卻因生病夭折了。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他倍受寵愛,除了上學堂就是吃喝玩樂了,況且14歲還是個孩子。
  • 湖北一12歲女孩沉迷遊戲,用奶奶的3萬元積蓄給遊戲充值
    近日,湖北荊州的一名12歲女孩因為沉迷遊戲,用了自己奶奶辛苦攢下的積蓄。近日,湖北省荊州市12歲女孩小夢在網上花了3萬多塊錢買遊戲裝備。據小夢的姑姑胡女士稱,當時是小夢的父親登陸了小夢的社交軟體,隨後發現軟體中的聊天記錄,孩子付了錢,因為銀行卡一直在小夢姑姑的手上,所以孩子父親就來找胡女士拿銀行卡,到了銀行一查詢,發現銀行卡裡的3萬多塊錢不翼而飛。
  • 爺爺奶奶別怕,有我在呢
    sayings:  @少博  奶奶今年大概七十五歲了,我已經有些記不清她的年齡和姓名,儘管我曾經和她一起在鄉下度過了很長一段少年時光。  我爺爺去世的很早,父親和母親也在我極小的時候外出務工,只留下我和奶奶相依為命。
  • 《季春奶奶》讓我想起了天堂裡的奶奶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只要有一個堅定的夥伴就可以了。這便是人生,我願意做你的夥伴。你就按照你的所願活下去好了,奶奶 願意給你做任何事」《季春奶奶》無意中看到這個韓國電影,被劇情深深吸引。韓國催淚電影,重細節重親情一如往常。季春奶奶,讓我想起了天堂裡的奶奶。一樣的慈祥一樣的堅定。
  • 電影《季春奶奶》真假孫女都是奶奶的愛
    小女孩問奶奶:「奶奶,是天空寬還是大海寬?」奶奶說「大海寬」。小女孩不解的問:「為什麼呢?您有去過天的盡頭或者海的盡頭嗎?」奶奶回答:「沒去過也知道,活得久了,自覺就知道了。」這一老一少兩個人,就是季春奶奶和她的5歲的孫女慧智。一 走失慧智的爸爸去世了,媽媽也改嫁了,她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是一名海女,靠常年在海上潛水打撈過日子。
  • 「奶奶褲」還是留給奶奶穿吧,我真的不推薦!
    時尚圈真的是個神奇的存在,前有「老爹褲」、「媽媽褲」才圈粉無數,這個秋冬又火了「奶奶褲」,據說被無數時尚公號捧為比闊腿褲還更氣質更實穿更時髦!呃,黨老師必須站出來說:我真的不推薦「奶奶褲」!「奶奶褲」究竟是個啥?
  • 奶奶的從業經歷之:蔡媒婆的故事
    還有一次,我奶奶發現蔡媒婆領著一個女孩,跟一個男孩在鎮子上的酒樓裡面吃飯,我奶奶一看不對勁啊,這個女孩不是上個月剛跟另外一個男孩訂婚了嗎,而且彩禮錢都收了男方的,而且也是蔡媒婆牽的線啊,也沒聽說他們倆談崩了啊?這可是說媒這個行業的一大忌諱啊,而且是頭等忌諱!
  • 再憶我親愛的奶奶
    但奶奶卻不一樣,自她從接生婆手中接過我起,我就成了她的掌中之寶。我小的時候,父母忙工作,我便成了奶奶的拖油瓶,跟著奶奶的腳後跟轉。奶奶細心呵護著我,陪伴著我,入學的小書包,是奶奶幫我縫製,羊角辮兒也是奶奶幫我紮起,我在奶奶近似溺愛中一天天長大。我十三歲那年,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本地醫院束手無策,遂轉入大醫院治療,治療好多天仍不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