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軍師,你我身邊的軍師
前幾天,成都新都區一位12歲的女孩小佳因為突然腹部劇痛,被送進了當地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可把家人嚇壞了。結果顯示,今年只有12歲的小佳膽囊竟然有25顆大小不一的結石,並且伴有慢性膽囊炎。
和其他很多膽結石患者不同的是,小佳身材消瘦。據她的家人介紹,小佳自幼就不喜歡大魚大肉,連雞蛋都很少吃,所以這次被檢查出孩子患上了膽結石,讓他們一家人都感到驚訝。
不過,在交談中,小佳家人透露的一點信息引起了醫生注意。據了解,小佳雖然不喜歡大魚大肉,但對各種新鮮蔬果也興趣了了,反倒是對辣條、牛肉乾這些零食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抱著零食宅在家裡看電視上網,也不喜歡運動,而且還經常不吃早餐。
小佳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時都是奶奶在照顧。對於唯一的女兒也是很溺愛,平時經常也會通過「微信紅包」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花。而這些零食中油脂含量很高,還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香精等,經常食用,會對未成年人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小佳的飲食特別不平衡 ,「長出」膽結石也是很正常的。
正常情況下,切除膽囊是可行的治療方案,但孩子今年才12歲,如果將膽囊切除了的話,勢必會對孩子的正常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最後醫院採取保守治療,採用了治療結石、保住膽囊的方法。
家長們,你的孩子喜歡吃零食嗎?
其實,像小佳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武漢一12歲小女孩小女孩家住美食街附近,父母平常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孩子平日裡經常把燒烤,丸子和油炸的雞排當做正餐。兩年前發現老是心窩痛,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膽囊多髮結石。後來手術取出膽結石,細數之下竟然也有100多顆!令人咋舌!
因為多數小兒膽石症屬於隱匿性的,有症狀也不典型,所以家長時常會忽略。當孩子出現心窩部疼痛,伴有腹脹、厭食、燒心等消化道等症狀時,常會被家長當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痙攣。
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上醫院看醫生,做B超檢查,以早確診,早治療。
小小年紀為何會得膽結石?1、孩子愛吃大魚大肉、糕點甜食、精米細面,不吃粗糧蔬菜。
會致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高,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也隨之上升,從而促發膽結石形成。
2、寄生蟲感染。
多見於衛生條件比較差的邊遠山區鄉村的兒童。一旦蛔蟲進入膽道,蟲卵和死亡的殘體便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繼之細菌、膽紅素、脫落上皮細胞等便圍繞該核心沉澱下來,逐漸形成膽結石。
3、家長盲目過多地給孩子補鈣。
易導致鈣質在膽囊內沉積,凝聚成結石。
4、孩子吃飯無規律,飢一頓飽一頓。
既打亂了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響膽囊的收縮和膽汁排出,膽汁黏稠度增加,易引發膽石症。
5、孩子不常活動,精神緊張,情緒不穩。
這樣的孩子胃腸道蠕動緩慢,不利於膽汁的正常排洩,滯留於膽囊內濃縮變稠而形成結石。
如何預防?
兒童膽石症重在預防,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
第一,家長要教育孩子飯前便前便後都要先洗手,不吃生冷和不乾淨的食物,以防寄生蟲感染。如果發現有腸道蛔蟲症患者,要及時徹底地進行驅蟲治療。
第二,倡導孩子多活動,少靜坐,不過量進食動物性的脂肪和糖類,少吃精製類食品。平時鼓勵孩子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和粗糧,注意飲食結構、均衡營養。
第三,除了規律飲食外,還要讓孩子多喝水和多運動。因為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運動又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這兩種方法都有助於孩子把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此外,結石病如果能及早發現的話,還無需動手術。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廣州微軍師
商家福利:
微軍師現回饋廣大商家,免費接入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更有有機會參與支付寶立減最高999元活動!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