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021-02-19 凱紫的詩詞之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凱紫的詩詞之美每晚推送】


點擊上方收聽凱紫讀詩

來源 | 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

有一種遺憾,是明明相愛,卻天涯相隔……

有一種遺憾,是沒有勇氣,請你留下來……

有一種遺憾,是一見傾心,卻杳無音信……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遺憾,總有一些沒有說出口的故事,和一些沒有說出口的深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容若《浣溪沙》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容若《木蘭詞》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贈去婢》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縷衣》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的《節婦吟》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李煜《虞美人》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古詩十九首》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黃景仁《綺懷》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柳永《晝夜樂》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虞美人·聽雨》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陳陶《隴西行》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 陸遊《沈園二首》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蝶戀花》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晏幾道《鷓鴣天》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給凱哥投稿哦


本文授權轉載自「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公眾號。詩詞世界,國內最大的詩詞分享與教學平臺,轉載請聯繫詩詞世界。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有人說他是「晚唐一隻多情的蝴蝶」。沒錯,他就是李商隱。李商隱的初戀,名為柳枝,是洛陽城一位富家小姐。她偶然間看到了李商隱的《燕臺詩》,便心生愛慕,粉箋傳情,以表愛意。兩人見面交談,柳枝驚其才華橫溢,李商隱見其明眸皓齒。她一見鍾情,他心神蕩漾。至此,二人相愛,互表情意,並相約共度佳節。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惆悵了.那麼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這兩句詩表達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五十的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間用的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一詩道破天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教授通過字詞訓詁來剖析詩人曲致的情感。「可待」非是「可以等到」,而作「豈待」或「不必等到」解,有反問否定意味,類「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用法;「只是」亦非「只不過是」的轉折式表達,而應譯為「就在」,類「只在此山中」的用法;「惘然」非是「迷惑無知」,亦非一般的「惆悵傷感」,而是「如幻影一般的不真實感」。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 《錦瑟》
  • 《大約在冬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後也循環過一段時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跟著詩詞去旅行|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NO.104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晚唐時期著名詩人。這首《錦瑟》便是他極負盛名的一首詩,也是最難理解的一首詩,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詩的題目雖為《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際上等於是一首無題詩。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解析深入靈魂的情詩名句
    若是擱在往常時刻,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都是情侶們,可由於今年疫情嚴重,大家閉門不出,所以誰也虐不到誰了。相信大家在家待著都很無聊,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什麼時刻都不能忘記學習呀,尤其是馬上要進入中考高考的學生黨。下面為大家總結幾句作者認為較好的詩句,多才多藝的朋友們,歡迎評論總結你認為最好的情詩。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大話西遊》: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所以我記得那時即便是在觀影過程中哭了,也單單只是小少女的淚點太低而已。 十幾年後,當我再看這部電影,我的眼睛已不像當初那樣澄澈,我的靈魂已不像當初那樣輕盈,我已歷經了許許多多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我已經不太會哭了,更多的是心痛、嘆息和理解。
  • 【只是當時已惘然】當時,應該從相遇算起……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梁公羽生的《雲海玉弓緣》大約是我小學三年級時候讀的,那時還不知道李商隱,只覺得最後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真是全書的點睛之筆,理智在哪裡?感情是什麼?朦朦朧朧,似懂非懂,只覺說不出的難過。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命運卻要他扮演孫悟空,至尊寶只是個過渡罷了。蜘蛛精來了,白骨精來了,菩提老祖來了,牛魔王也來了……都是棋子,安靜地立在命棋盤的中央。他的路線是早定好的:(1)一個人給他三顆痣(2)戴上緊箍咒(3)打敗牛魔王(4)西天取經。可憐的至尊寶什麼都不知道,認認真真做山賊,還愛上了白骨精,想和她結為百年之好。所有的事都瞞著他接二連三地發生。
  • 50句遺憾詩詞: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有一種遺憾,是明明相愛,卻天涯相隔……有一種遺憾,是沒有勇氣,請你留下來……有一種遺憾,是一見傾心,卻杳無音信…………在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遺憾,不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今天,我們來看看詩詞中的遺憾,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故事,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深情……1、此情可待成追憶
  • 《少年派》大結局錢三一未表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有許多人說這個編劇不好,把理想和現實,故事和童話表現的太過真實太過離譜,甚至有人diss編劇人品,但是我想說現實往往更加殘酷。有人說故事就應該美好,現實就應該殘酷,但是事實是故事很現實,現實更殘酷。只有經歷了才懂得,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事後才知道那時候說出來就好,只是當時已惘然。
  • 唐琬: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郎才女貌,情投意合,本應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只落得「此情可待成追憶」,這樣的境遇實在叫人無比惋惜,就好比梁山伯與祝英臺、焦仲卿與劉蘭芝……今天的故事也是一段令人悲傷遺憾的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是南宋愛國詩人、文學家陸遊,女主角正是陸遊的髮妻唐琬。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可待追憶?可待之人?
    我不是在選太子妃,我想求的,是相濡以沫的夫人,可待的意思,不應該是可待追憶,而是,請你,再等等我。」相信很多人不喜歡等待,甚至對等待是很不耐煩的,劇中的女主費盡千辛萬苦,最終等到了她的可待之人,毫無疑問,結局是很令人欣慰和滿足的。回到現實生活中,這樣需要等待的愛戀,有多少在最後卻成為了追憶呢?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當時的房價也就2000塊錢左右,貸款了十多萬塊錢,每個月還款1000多塊錢,從農村出來,總是覺得不想背負太多的外債,在2007年的時候,就把銀行的貸款一次性全部換完了,之後就過自己的小日子,從來沒想過去買房,或者投資,可能天生就不具備投資的頭腦。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原來金庸筆下正是自己的人生……
    他結過三次婚,一輩子暗戀一個人,這一生有別人對不起他,也有他對不起別人,正應了他在《笑傲江湖》裡寫的一句話:其實都是有情人,只是很多事情,終將都被淹沒了。他當時結識了兩個風雲女子,一個後來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另一個則是他一生的白月光。先來說白月光,她叫夏夢,生於上海,被亦舒師太稱為「最完美的女人」。不光有盛世美顏,而且還有淡然的處世哲學。20歲出頭的年紀,已是長城電影公司的臺柱子,風靡整個香港。
  • 此情可待成追憶,驚豔名篇背後,為你揭秘個中緣由,60秒即可了解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短短十四字,道盡人間多少無奈事!這兩句曾被評價為:無奈之美韻,寫實之離情!詩人李商隱是在什麼背景下有感而書,寫下這千古名句呢?這一切都離不開李的初戀。不用說,在當時森嚴的身份條件限制下,這樣的愛情註定沒有結果。後來,宋氏懷孕了,眾人知情後,將李商隱逐出道觀,宋氏被遣回宮中。此後,李商隱和宋氏再也沒有見過面。宋氏在宮中苟且偷生,想把孩子生下來,可最終被公主派來的人將胎兒打掉。李商隱知道後,提筆寫下了《春雨》: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血色星期一》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話說這劇當時我好像是實時追番了的,但是只追了2、3集的樣子。現在打開看,haruma真是意氣風發帥氣逼人,我當時也覺得帥但是看過就忘了,並不會特別放在心上。我忽然覺得我以前色厲內荏罵別人眼瞎原來都是有原因的呀,那些話完全可以反甩給我自己呀,嚶嚶嚶,以後要注意留口德呀。
  • 此情可待成追憶,愛情永遠讓人悲傷,10句悽美感人的愛情名言
    唐詩裡面就有很多的愛情經典,那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李商隱的《錦瑟》,這首詩情感細膩,詩人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得感人肺腑,尤其是最後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把那種無奈,還有對於愛情的嚮往展現得淋漓盡致。讀懂了這樣的作品,自然就懂得了愛情,也就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
  • 《阿娘使道傳》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部電視劇我2012年看了遍,很喜歡,當時略感拖沓和散漫。兩年後,再次找出來回味的時候,我讀懂了戲中留白間的精彩。愛情戲要怎麼拍?衝突,表白,相擁,幸福?NO,NO,要真的這樣拍,就是大陸拍的古裝劇,穿著華麗麗的戲服,卻沒有古人的精髓,讓人感到骨子裡面感情的冰冷。古人的愛情基調是克制的,是隱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