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短短十四字,道盡人間多少無奈事!這兩句曾被評價為:無奈之美韻,寫實之離情!
詩人李商隱是在什麼背景下有感而書,寫下這千古名句呢?這一切都離不開李的初戀。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xī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晚唐著名詩人。
唐文宗大和元年,十七歲的李商隱到玉陽山(今濟源市境內)當道士,暫住於玉陽山東峰的玉陽觀中。因為玉陽山是道教聖地,會有很多皇室成員來此修道。在東峰對面的西峰,有一座靈都觀,當時裡面住著一群女道士。裡面就有一位當道士的公主和一群陪同她當道士的宮女。其中有一個宮女姓宋,年輕貌美,多才多藝。
在當時,由於玉陽觀和靈都觀同為道觀,距離又不遠,清修之人多有往來,李商隱與宮女宋氏一見鍾情,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裡,兩個少年男女迅速陷入了愛河。此後,兩人常就著月色在山谷中偷偷幽會。期間,李商隱寫下了一首傳唱後世的無題詩:
無題
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
這是戀愛約會中,久等意中人不至的內心真實寫照:我那位住在神仙洞府中,名字叫做寶燈的仙人啊,你怎麼還不來啊?我們約好要共飲的玉液瓊漿,都已經結成了冰。你為何在這月光和雪景輝映的晚上,獨自一人在瑤臺上觀賞呢?
不用說,在當時森嚴的身份條件限制下,這樣的愛情註定沒有結果。後來,宋氏懷孕了,眾人知情後,將李商隱逐出道觀,宋氏被遣回宮中。此後,李商隱和宋氏再也沒有見過面。宋氏在宮中苟且偷生,想把孩子生下來,可最終被公主派來的人將胎兒打掉。
李商隱知道後,提筆寫下了《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裡雲羅一雁飛。
新春,我穿著白袷衣悵然地臥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著雨絲凝視紅樓,我倍覺冷寂;珠箔般雨滴飄打燈籠,獨自歸返。你在遠路,到春晚應更悲悽傷感?只有殘宵能夢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環情書已備好,怎麼才能送達;只寄希望於萬裡長空,飛來鴻雁。
宋氏的後續已經沒有了更多記載,想必她過得相當悲涼。
多年以後,李商隱舊地重遊。面對昔日修道之地,往事歷歷,如在目前,而心愛的人卻是音信全無。滿懷的感傷只能化作詩歌,寫下這首《錦瑟》:
錦瑟無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引用了四個典故,首先是 莊周夢蝶,語出《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蝶後醒來,不知是莊周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周,比喻像蝴蝶般自由,現實與夢境傻傻分不清。
望帝啼鵑,出自《禽經·杜鵑》,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滄海鮫淚,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海中一尾美麗的鮫人(人魚)望著岸邊垂淚,點點落淚化作明珠,飄落海中。
藍田日暖玉生煙,則是出自《搜神記》中楊伯鏞的人指點種玉而最終抱得美人歸,此句用日暖和玉生煙,表達的是楊伯鏞和徐氏女心有靈犀,相互感應的美好愛情。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大海裡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與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咱們下期在做賞析。
關注我,帶你領略千年詩詞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