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天在廣場鍛鍊的大媽今天吐槽道:孫子今年上大班,開始學習拼音。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讓孩子回家書寫拼音音節,並拼讀音節。結果為了這點作業,家裡「大鬧天宮」了。因為老兩口都不會拼音,就是以前學過,也早已還給了老師。
不管怎樣,還是要輔導孫子書寫拼音字母。剛開始,孩子定不下神來寫字,大媽又吵又吼,好不容易才讓孩子坐在桌邊,拿起了筆。可是,孩子怎麼都不能把字母寫進三線本的格子裡,不是太大了,就是太歪了。大媽邊嘟囔著,邊幫孩子擦掉剛寫過的字母。
這時孩子不幹了,生氣地把本子扔了。大媽也生氣了,一邊拾本子,一邊拍打孫子。當然,大媽不會真打孫子,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那種。孫子也知道奶奶平常很疼愛自己,於是藉機和奶奶打鬧起來,一來緩解寫字的疲勞,二來反抗奶奶的「壓迫」。結果作業沒完成,拼音也沒讀成。
大媽發出感慨:這可怎麼辦啊!我又不會拼音。聽到這,大家紛紛吐槽到:現在的孩子真難帶。管他吃,管他喝;還要管他接,管他送;最要命的是還要管他學習。現在的老師是給孩子布置作業,還是給家長布置作業?
我聽到這裡,心想: 這難道只是大媽不會拼音的問題嗎?是完不完成作業的問題嗎?
想到這,我就回憶起這一年以來,她小孫子在廣場的種種表現。
大媽是我們廣場模特隊的頭,天天晚上七點左右要來廣場,帶我們一群大媽們走模特步。四歲多的小孫子常常跟她來廣場玩。因為小孫子的爸爸媽媽要上班,沒法帶他。
一開始我們走我們的模特步,小孫子自己在旁邊拍皮球。時間一長,小傢伙湊熱鬧,就在我們行走的隊伍中拍皮球,有時拍著拍著就坐在隊伍行走的地上拍皮球。大媽看到了,就把他扯到一邊去,並吼一嗓子:「一邊拍去。」
有時,她小孫子還會拿著蘆葦杆,用蘆葦花那一頭蘸著路邊水池裡的水,在地上畫著玩。一開始還是好好畫的,畫著畫著,他就把蘆葦花上的水甩向走模特步的人。大媽看到了,馬上跑過來,一邊喊著,一邊用瑜伽棍拍打他的屁股,想把他趕到一邊去。
小傢伙一邊叫著:「不疼不疼。」一邊穿梭在行走的人群中,推這個奶奶一下,再推那個奶奶一下。大家看在他奶奶的面子上,也不好說什麼。
大家看到這些,感覺沒什麼,不就是小孩子在調皮嗎?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他這是在試探他奶奶的底線,一次又一次。當他發現,他每次犯錯,或不聽奶奶的話,奶奶的反應只是叫、吼,頂多拍打他幾下,像撣灰塵一樣,沒有實質的東西。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奶奶的話可聽,可不聽,完全由他做主。
當孩子發現這一現象後,他就用此法去試探他爺爺,他爸爸媽媽。我們知道,現在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無比疼愛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犯錯,也只是咋呼幾下,不痛不癢的。
結果,孩子宏觀了。這家我說了算呀!
我可以讓大人給我買我想要的任何東西,不買我就哭,我就鬧,反正他們纏不過我,反正他們遷就我。大人的話,我可以聽,也可以不聽。不聽話,他們最多打我,反正打我又不疼。
時間一長,孩子在家長的一次次嬌慣中,產生錯誤的處理事情的觀念,並且做事越來越會肆無忌憚,並且慢慢養成刁蠻任性的壞習慣。
就像美國著名心靈導師迪帕克·喬普拉說過的:「孩子今天現在的樣子不是剛出生時嬰兒的樣子,而是被大人放在一個錯誤的容器裡擠出來的變形的樣子。」
現在有些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長輩們的教育就是如此。
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長輩們活生生把孩子養殘了!養變形了!
那麼我們新晉的爺爺奶奶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送上一句話,大家就明白如何去做了。「如果您想培養一個『無賴』,那就盡情地去縱』他、
『遷就』他;如果您想培養一個很『棒』的孩子,那麼面對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您就要堅持用愛的原則、愛的理由拒絕他。」
1、首先,應該孩子做的事,當孩子不願去做時,家長必須用心平氣和的語氣告訴他,這件事是他的事,必須由他自己獨立完成,比如拼音作業等。並且告訴孩子,如果有困難,可以尋求大人幫助。如果不願完成應該做的事,後果自負。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獨立完成自己事的空間和時間,不能擅自插手孩子正在做的事。這叫互相尊重。這叫愛的原則。
2、對於孩子故意做些不尊重人的事時,大人應該用沉穩的語調、嚴肅的表情、認真的態度告訴他,這個行為是必須杜絕的,不被允許的。這時,孩子會馬上明白,他做錯了。因為,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他從大人的表情、語調裡察覺出絲絲涼意,很不舒服。那麼下次,他就不會做了。所以,家長應該巧妙利用「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查查呼呼,雷聲大,雨點小的愚蠢做法。
3、做家長的必須學會用平穩的語氣跟孩子說話。因為當孩子面對家長的大吼大叫時,為了表示他們的不滿,有時他們也會吼回去。經常吼叫會使得孩子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選擇大聲吼叫來宣洩,由此養成了孩子的暴脾氣。這是家長一點一點教出來的,多麼可怕的現象呀!
所以,家長同志們,無論你出於什麼原因,對孩子大吼大叫,或是想捍衛作為父母、長輩的權威,還是想掩蓋自己的心虛?那麼從今天起,請你用平穩的語氣與孩子說話,這樣才能樹立你的威嚴,並培養出擁有好性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