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決爺爺奶奶管不了,父母管不著的留守兒童
工廠復工後,大量的農民工又要離開家了,走上打工之路,孩子的教育和學習就留給了爺爺和奶奶。爺爺奶奶成為孩子的監護人,負責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但是爺爺和奶奶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監督也存在了很多的問題。現在對孩子來說,爺爺和奶奶管不住孩子,孩子很容易學壞,因為從小爺爺奶奶都是嬌慣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自己愛幹嘛就幹嘛。爺爺奶奶除了照顧他的生活,其他的也管理不了。爺爺奶奶基本上沒有文化,在學習上無法輔導孩子,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問題,自己不知道要怎麼做。只能請教老師,這樣使孩子對學習者失去的興趣和耐心。
-
90後的留守兒童們都長大了,您們卻成了孩子!致我的爺爺奶奶
而使我們獲得了一個新名詞—留守兒童。90後的我們處於一個尷尬的年代,同時也是留守兒童最多的年代;父母的外出使爺爺奶奶成了我們童年最多的記憶。記得小時候貪玩,和村裡的小孩在山裡亂竄玩耍卻迷路了,幾個小時候爺爺奶奶在山裡找到迷路的我們時的焦急和心安;趕集時總會買當時我們最喜歡的包子和零食送到學校門口看著我們開心的吃著;下雨降溫了時,總有那麼一個人站在教室門口給我們送上一件外套。
-
富德生命人壽內蒙古分公司2020年溫暖399位鄉村留守兒童
五地聯動 持續關愛貧困、留守、失親兒童為持續推進「關愛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小海豚計劃」項目宗旨,富德生命人壽內蒙古分公司5月1日至11月30日在烏蘭察布、通遼、赤峰、呼和浩特和鄂爾多斯中支五地開展主題為「放飛夢想 讓愛翱翔」的「小海豚計劃」之「夢想小海豚」公益活動。
-
留守兒童的悲哀
最近應該小朋友爺爺去世了,他的父母親應該是回來了,這兩天孩子身上終於穿上了一件新衣服。應該也洗澡了,頭髮也順,乾淨了。還好,他的父母還有點「良心」想著回來給孩子買件衣服!可是孩子的爺爺也永遠回不來了,再也沒人接孩子放學了!其實我自己也是留守兒童,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當時也是七老八十了,根本不會懂得很好的照顧我,能吃飽就行,畢竟那時候都窮嗎,也的確是吃飽就行了。
-
「我不想在奶奶家」,三歲女兒滿臉的「委屈」,是留守兒童的無奈
隨著廣州的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了廣州這座一線大城市;有些人是迫於生活的無奈,有些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夢想;雖然在廣州工作面臨的是比在老家需要花費更大的生活成本,但是在廣州不僅工資比老家高、就業市場也比老家更廣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背井離鄉「廣漂」的原因所在;這些現象的形成也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出現。
-
奶奶推孫女進糞坑淹死,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為之?
「兩孫女被奶奶推入糞坑溺亡」這樣的新聞讓人觸目驚心。一切跟「死亡」掛鈎的事,都足以震撼我們的心靈,感慨人類的脆弱。這次的事件更讓人覺得性質之惡劣且不可思議:奶奶殺害了孫女?而且是推入糞坑這樣毫無人性的做法。
-
「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
她怯生生地站出來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陳佳夢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鳴。原來,這些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拿到零食的孩子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把零食帶回去與家人共同分享。放學後,記者跟隨陳佳夢前往她的家。
-
酒泉紅十字楊柳志願服務隊——特別的愛暖了留守兒童心
酒泉紅十字楊柳志願服務隊——特別的愛暖了留守兒童心每日甘肅網5月9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 陳燕)近期,酒泉紅十字楊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分批到肅州區銀達鎮、金佛寺鎮、果園鎮等地,看望了20多名留守兒童,並送去學習用品和一些現金。當志願者到金佛寺鎮觀山口村5組時,已是13時許。
-
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
她怯生生地站出來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陳佳夢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鳴。 原來,這些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拿到零食的孩子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把零食帶回去與家人共同分享。 放學後,記者跟隨陳佳夢前往她的家。 只見她熟悉地穿過學校門口的村道,又走過一泥土路,指著不遠處的房子對記者說:「第二個屋子就是我家。」
-
兒童勵志電影《一樹繁花》:正確的人生觀,是留守兒童成長的動力
因為家有一兒一女,也因為職業原因,我總喜歡看兒童題材的電影,尤其是教育題材的。這一方面,印度電影做的特別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印度的教育大片,像《起跑線》、《嗝嗝老師》等,直視教育制度下的低層人民,非常現實。
-
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對於孩子的性格有什麼影響?
但父母終究為了生活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只給幼小的孩子留下揚長而去的背影。年紀小的哭得撕心裂肺,妄圖用哭泣來挽留將要離去的父母;稍微懂事的將不舍放在心裡,默默計算著下一次相聚的時間。 這類小朋友,我們稱之為——留守兒童。
-
慈利縣第二屆留守兒童夢想節暨通津鋪鎮關愛兒童之家授牌儀式舉行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慈利縣融媒體中心實習記者 任紫露)12月19日,慈利縣第二屆留守兒童夢想節和通津鋪鎮關愛兒童之家授牌儀式在通津鋪鎮通津浦村舉行,來自全縣的70多名社會愛心人士用愛心和行動助力留守兒童們實現夢想。這次留守兒童夢想節是由縣民政局、縣壹祿福公益慈善協會聯合主辦。
-
嘉禾縣關工委舉辦關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紅網嘉禾分站(通訊員 王繼國)12月10日上午,在嘉禾縣石橋鎮周家村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室,爺爺奶奶們聽了講座後,紛紛到臺前圍著講師袁傑文稱讚,一位爺爺動情地說:「袁老師,你剛才講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情,我們確實沒有做好呀,決不能再當著孩子的面去打麻將了。」
-
留守兒童從12歲起被爺爺性侵,家人未發現,直到女孩懷孕8個月
對於每個平凡人而言,最大的幸福就在於家的溫暖,那些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的人是我們一生都應該尊敬和深愛的人,這樣的人既可以是父母,也可能是爺爺奶奶,總之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離不開這些人的無私關懷,所以養育之恩往往是大過生育之恩的。
-
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
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第十五期 2020-11-30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伊琍為留守兒童發聲背後,是中國697萬兒童的悲劇人生
01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上,馬伊琍曾說:「所有打工父母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對於常年為生計在外漂泊的人們,親情抵不過生存的欲望。」這句看似波瀾不驚的話背後,卻是中國幾百萬留守兒童的悲劇人生。根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其中,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
-
「我絕不向命運低頭」丨從留守兒童到教師,她跨越逆境向陽而生
謝晴晴照顧爺爺。紅網時刻記者 譚倩 衡陽報導中國最牽動人心的總在最柔弱、最貧瘠的地方——農村,而農村中最柔弱、最牽掛人心的地方,無疑集中在「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在與留守兒童相關的新聞中,有太多讓人無法承受的傷痛,那些碎片般的悲劇,只是我國600多萬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的教育管理問題,正越來越被社會各界關注。
-
留守兒童,你也是我心中最大的痛
今天,在某知名媒體平臺上讀了一篇寫留守兒童的一篇文章,讀著讀著,我早已藏在心底的痛被一下子勾起了,影響的我一整天沒了好心情。他說昨晚打遊戲到一點才睡……我給他奶奶打電話,他奶奶說,孫子不和她不在一間房裡誰,她也管不住孫子。唉,留守兒童啊!這就是農村留守兒童啊!悲哀!」讀到這裡,我心裡一陣劇痛,原來各地的留守兒童幾乎一個樣子,原來我們的農村教師都這麼難!
-
關注留守兒童:他們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
在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留守兒童們每天都盼著過年,因為爸爸媽媽只有過年才能回家。大人們過完年外出打工來年新年才回來,成了這個村子習以為常的事情。即將成為「童伴媽媽」的俄木克羅是村子裡幼兒園的一名老師,談到留守兒童,她說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們很抗拒跟外界交流,但他們很堅強。
-
愛心奶—— 溫暖留守兒童的心
從後續的報導來看,他是留守兒童,母親很早就走掉了,父親在很遠的地方打工,四五個月才回來一次,這個男孩和他的姐姐,由奶奶撫養。 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說:上學很冷,但還是喜歡上學,有同學和老師。一時間,「冰花男孩」成為了各大媒體爭相關注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