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的獨播網劇《慎點》涉嫌抄襲的作品包括日本動態漫畫《暗芝居》,日本電視電影《尖叫:六個夢中驚醒的恐怖故事》,《萌芽》雜誌創意作文大賽一等獎作品《虛空假面傳說》,2014年bchorrorchallenge恐怖短片大賽最佳導演獎作品《lightsout》等。海外作品因為缺少追責主體而屢屢成為抄襲重災區。
暑假歷來是超級網劇們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在《老九門》《誅仙青雲志》和《幻城》三部大作的強壓之下,細分題材領域依然存在著以小博大的機會,例如主打驚悚題材的《慎點》。
截至目前,這部由騰訊視頻的獨播網劇播放量已經過億,對於一部只有VIP會員能夠觀看,且單集時長僅有四分半的泡麵番而言,已經非常不錯。
然而,在光鮮數據的背後,卻是抄襲的爭議。數娛夢工廠發現,網劇《慎點》涉嫌抄襲的作品包括日本動態漫畫《暗芝居》,日本電視電影《尖叫:六個夢中驚醒的恐怖故事》,《萌芽》雜誌創意作文大賽一等獎作品《虛空假面傳說》,2014年bchorrorchallenge恐怖短片大賽最佳導演獎作品《lights out》等。
對此,騰訊視頻對數娛夢工廠回應稱,《慎點》雖然打著騰訊視頻的logo,卻並非騰訊視頻出品的網劇,而是走的內容採購渠道。對於數娛夢工廠記者提出的採訪要求,騰訊視頻方面以「負責人正在度假」為由進行了拒絕。
《慎點》的出品方、可為影業對於網劇涉嫌抄襲的指控向數娛夢工廠回應稱,該劇導演希龍認為「驚悚片的套路大同小異,變換的是各種道具和場景」,因此網劇《慎點》並不存在抄襲。面對記者「為何會產生獨創性表達方面的高度重合」的追問,可為影業方面以不方便接受採訪為由予以拒絕。
那麼,可為影業的」涉嫌抄襲「到底是有意為之還是無能為力?一部涉嫌抄襲多部作品的網劇又是如何繞開出品方可為影業與平臺方騰訊視頻雙方的防抄襲審核機制的呢?
(以下兩個視頻分別是《慎點》和《暗芝居》,內容存在高度雷同)
(《慎點》第一季第一集《辦公室的印表機》)
(《暗芝居》第一季第四集《紙》)
從創作層面來看,《慎點》的多集作品的確在內容上與多部海外作品存在高相似度。一般而言,創作層面包括敘事角度和敘事方式,故事核心,故事布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尾)。
以《慎點》第一季的第一集《辦公室的印表機》與《暗芝居》第一季的第四集《紙》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兩部作品存在以下相同點:
左為《慎點》劇情截圖,右為《暗芝居》劇情截圖
而以《慎點》第一季的第三集《深夜來電》與《暗芝居》第一季的第七集《矛盾》進行對比,同樣可以得出相同結論:故事同樣是以某位女子在深夜接到去鬧鬼醫院探險的朋友的求救電話開始,隨著對話的繼續,衍生出男性被附身和女性被附身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琢磨不透的女主最終開門,發現門外站著被附身的男性友人的故事。故事的細節電話,門,醫院完全一致。
左為《慎點》劇情截圖,右為《暗芝居》劇情截圖
除此之外,《慎點》涉嫌抄襲的集數與對應原作分別如下:
《慎點》第一季第四集《催眠》涉嫌抄襲日本電視電影《尖叫:六個夢中驚醒的恐怖故事》中的《接觸》;
《慎點》第二季第七集《搭車》涉嫌抄襲葡萄牙靈異車禍事件;
《慎點》第二季第十四集《燈》涉嫌抄襲2014年bchorrorchallenge恐怖短片大賽最佳導演獎作品《lights out》;
《慎點》第二季第十八集《操縱時間的少年》涉嫌抄襲《萌芽》雜誌創意作文大賽一等獎作品《虛空假面傳說》。
對於涉嫌抄襲的指控,製片方可為影業方面表示並不認可。《慎點》導演希龍回應道:「驚悚片的套路大同小異,變換的是各種道具和場景。大部分驚悚片的反轉都會借用類似《羅生門》的技巧,用切入的第三視角擾亂觀眾的觀影體驗,達到驚悚片的特殊效果。」
一家網大電影公司的發行總監在接受數娛夢工廠採訪時認為:「視頻網站對於作品抄襲的界定比較困難,例如原先的抄襲僅限於橫向層面,如網文抄襲網文。但現在,跨界抄襲的出現(如網劇抄襲動漫,網大抄襲短劇),內容審核的難度大大增加。在內容高速進步的同時,目前的內容審核機制並不能對全渠道抄襲的作品進行有效審核。」
據悉,可為影業為可為互娛旗下子公司,可為互娛的創始人王可為前中手遊CMO,可為影業的負責人正是網劇《慎點》的導演希龍。希龍此前的履歷顯示,其對於影視行業的經驗主要停留在IP運作層面。
可為影業方面向數娛夢工廠表示,網劇《慎點》是可為影業操盤的第一部作品,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瑕疵。
對於作品抄襲與否的界定追究還是要回到法律上來。
上海錦天城律所資深律師董文濤在接受數娛夢工廠採訪時表示,版權法不保護思想,但保護具有獨創性的表達。但對於思想和獨創性表達的界限,往往很難進行區分。
在這種時刻,創作細節層面的元素往往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為越是細節性的元素越能夠證明原作方的獨創性表達。在《慎點》第一季的第一集《辦公室的印表機》與《暗芝居》第一季的第四集《紙》中,二者同樣使用了印表機作為驚悚事件發生的核心推進要素。印表機作為獨創性表達元素,大大增加了《慎點》抄襲的可能性。
同時,套路借鑑並不涵蓋載體轉換,《慎點》對於《暗芝居》動畫轉真人的翻拍並不能改變侵權的事實。董文濤認為,抄襲侵害的是作品的複製權,而改變載體侵害的則是作品的改編權。因此,對於可為影業方面提出的「借鑑」的說法,同樣站不住腳。
隨著國內立法對於版權保護的日益重視,對於抄襲作品的懲罰力度正在逐步提升。例如去年於正《宮鎖連城》被判抄襲瓊瑤《梅花烙》罪名成立,賠償500萬人民幣計算,版權抄襲的懲罰金額天花板也隨之被提升至500萬量級。
然而,由於抄襲作品的起訴方只能是版權擁有方和相關權益的代理方,因此抄襲方向轉向了不容易追責的國外作品。以此次涉嫌被侵權的作品《暗芝居》為例,優酷只擁有獨播權,版權仍歸東京電視臺所有,優酷並不能追責。其他被侵權方由於版權方尚未進入國內,作品也只是在字幕組層面進行傳播,要想追責更是因為缺乏主體而無從談起。
視頻網站對於作品抄襲的懲罰力度與國外相比同樣欠缺力度。事實上,大多數被證實抄襲的影片最終會進行下架處理,同時罰沒一定的分成受益。但涉及具體合作層面,並不會斷絕CP方與平臺方的合作。
圖為《慎點》的劇照
曾拍攝網劇《不,相信星座》的新銳導演闌君告訴數娛夢工廠,這種短篇驚悚泡麵番的創作難度並不低,相比於連貫的線性故事,對於編劇的創新能力和玩「梗」要求反而更高。
而擔任最後把關的視頻網站,對於作品抄襲的界定同樣困難重重。比如如何界定抄襲與借鑑的區別,影片「借鑑」比重多少算是抄襲,缺乏技術和數據支持,最終大都以審核人員的經驗判定。
「抄襲或許能夠帶來短時利益,但一旦背上抄襲罵名,想要洗白可不容易,因此抄襲本身其實是與製片方和平臺方的長期利益相悖的。誰都想打造出原創爆款作品,但問題是,在現在漏洞百出的審核機制面前,你並不知道編劇交上來的劇本和你最終拍出來的網劇是否是抄襲的。」前述某公司的網大發行總監認為。
數娛夢工廠現已覆蓋新浪微博、虎嗅、鈦媒體、界面、百度百家、新浪創事紀、今日頭條、搜狐、騰訊、網易、DT財經、藝恩、一點資訊等。
內容交流與資源合作請聯繫:
shuyumg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