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6年12月13日張惠妹發行的專輯《姊妹》。
《姊妹》是張惠妹發行的第一張國語專輯,並藉此出道,由陳志遠監製,於光彥、張雨生、馬毓芬、鍾興民、吳大衛、陳復明製作,從「五燈獎」過五關斬六將走出的山地女孩張惠妹,有豐富的Pub演唱經驗,被資深音樂人陳志遠引上歌壇就引人注目,1996年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 《姊妹》,張雨生為張惠妹量身定做了主打歌《姊妹》,這首歌融匯了國語歌壇非常前衛的世界音樂元素,歌曲的和聲是張惠妹的媽媽王玉妹即興編寫的,而伴唱的是張惠妹的妹妹和表妹,因此這首《姊妹》可以看作張惠妹清亮、狂野唱腔的更深層展現。專輯中有6位製作人合力打造了張惠妹,其中張雨生大膽地採用了原住民式的和聲、節奏性的編曲來展現她歌聲中的爆發力,最為人所稱道。這張專輯臺灣銷售累計121萬張,全亞洲累計400萬張,成為臺灣最暢銷的10張專輯之一。
專輯《姊妹》,於光彥、張雨生、馬毓芬、鍾興民、吳大衛、陳復明製作(上圖)
專輯內頁(上圖,以下圖片均由阿濤大哥提供)
《原來你什麼都不要》,鄔裕康作詞,郭子作曲,李伯傑編曲,於光彥製作,江建民吉他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馬毓芬、李寶琦和聲。陳秀雯、馬景濤、鄧萃雯、林韋辰、邵美琪、黃仲昆、林偉、商天娥、巫奇、秦沛、鮑起靜、李香琴主演的超視港劇《再見豔陽天》片頭曲,原曲是潘越雲的《誰辜負誰》,達夫作詞,錢幽蘭編曲,收錄在潘越雲的專輯《該醒了》。一首傷感抒情的專輯開場慢歌,這次經鄔裕康重新填詞後,張惠妹讓這首歌大紅大紫。有人發現,張惠妹的版本是1996年發行的,但是潘越雲的版本是1997年發行的,怎麼可能潘越雲的是原曲呢?其實潘越雲的這首《誰辜負誰》在1995年已經錄製完成,原本收錄在專輯《該醒了》當中。只是因為飛碟唱片被華納唱片收購而被迫推遲了發行日期,期間原曲由曲作者郭子授權詞作者鄔裕康重新填詞重新取名《原來你什麼都不要》並被張惠妹演唱,一炮而紅。「我知道這樣不好」,張惠妹的第一句唱腔出來就牢牢抓住了人心。歌曲中描寫了求而不得得愛情,沒有愛的溫柔和呵護只會更讓人心痛,責任和憐憫是愛裡最不需要的東西,只想得到愛但愛的人那裡沒有,因為他不愛你。
歌詞《原諒你什麼都不要》(上圖)
《姊妹》,
張雨生作詞、作曲、製作、吉他演奏,
王繼康編曲,
張惠妹的母親
王玉妹和聲編寫,
王玉妹、
張惠妹的兩個妹妹
張惠英、
張惠春、表妹
陳秋琳和聲。這首歌是
張雨生為
張惠妹量身定做的,讓我們聆聽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女聲,歌聲的爆發力,超高的聲音辨識度,讓原本具備流行特質的《姊妹》又增添了新的活力。結合本土的山地情歌和國際舞曲的《姊妹》讓
張惠妹成為歌壇的黑馬,作品有深度卻不失商業的親和力,
張雨生的音樂才華獲得全面的肯定。這首歌是臺灣音樂史上非常具有原住民符號的一首流行經典,也是妹妹
張惠春第一次走進錄音棚與家人一道給姐姐
張惠妹進行配唱錄音的作品,體現著姐妹情深及家族凝聚力的一首歌,具有特殊的意義。2016年,是《姊妹》發行20周年,也是
張惠妹出道20周年的日子,
張惠妹重新編曲並翻唱了當年成名曲《姊妹》,
小安編曲,
小安和
張惠妹製作,
張惠妹將心中的感恩和感動全部唱入字裡行間。紀念20周年的翻唱版《姊妹》,又被稱為《姊妹2016(平行宇宙版)》在12月13日當天正式曝光。這個版本不同於20年前
張雨生製作的首版《姊妹》那般青春熱情,轉而呈現的是更貼近
張惠妹現在的心境,配上
陳鎮川為她所寫的口白,娓娓道出對歌迷的感謝和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平行宇宙版《姊妹》MV以「如果
張惠妹沒有唱《姊妹》,她的人生會是如何」為命題展開。MV中的
張惠妹開著一臺20年前出廠的老車,穿行在燈紅酒綠的臺北夜市裡。她平均幾周去一次大賣場,補充生活必需品;有一個長情陪伴的寵物;有時加班加得晚,能夠看到車窗外的清潔隊清掃街道……正如導演
羅景壬所說:「人在某一個時間,某種機遇下的抉擇,將改變她的一生。」
歌詞《姊妹》(上圖)
《解脫》,姚若龍作詞,許華強作曲、編曲、吉他演奏,馬毓芬製作、和聲編寫、和聲。這首歌以放手為主題,把愛情中的無奈唱得淋漓盡致。歌詞最能代表男女主人公的心情——解脫,是懂擦乾淚看以後,找個新方向往前走。歌曲安慰了眾多失戀的人們,在愛情裡要懂得放手,讓自己解脫,擦乾眼淚後繼續往前走。
歌詞《解脫》(上圖)
《衝動》,於光彥、餘玫明作詞,鍾興民作曲、編曲、製作,倪方來、黃中嶽吉他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馬毓芬、李寶琦和聲。這是一首快歌,張惠妹深具爆發力的嗓音使得這首歌十分有力度,這是一首極其適合Pub氛圍的作品,由張惠妹唱來毫不費力。
歌詞《衝動》(上圖)
《水藍色眼淚》,張雨生作詞、作曲、製作,鍾興民編曲,倪方來吉他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和聲。曲風帶有R&B的味道,歌曲開頭的吉他掃弦很有張雨生的特點。張惠妹以她天生爆發力極強的嗓音唱著讓人熱血沸騰的歌曲,在女歌手的煽情和嘆息聲中氣勢如虹。雖然有人評價張惠妹獨特的山野氣息隨著時代變得模糊,但是她用一張又一張優秀作品,穩固著華語天后的地位。
歌詞《水藍色眼淚》(上圖)
《剪愛》,林秋離作詞,塗惠源作曲編曲,馬毓芬製作,倪方來吉他演奏。這首歌是音樂人塗惠源寫給妻子黃綺珊的,但是後來兩人離婚,塗惠源將這首歌曲拿給張惠妹唱。這首歌雖然描述的是有些感傷情緒的情歌作品,但歌曲的烘託上還是給人以希望的表現手法,那份鐫刻在往日情懷裡的動人故事,由此也成為你我值得託付的旋律。之後黃綺珊也翻唱了這首歌,她的版本是經歷過風雨後熟女的味道,是真的用生命和感悟去唱。但是我更鍾意梁靜茹的翻唱,梁靜茹的聲音永遠那麼溫暖動聽,即使歌曲裡儘是悲傷和無奈,但卻能被她的清亮溫暖治癒,把愛剪碎了,卻也把破碎的心縫合了,這種隨口一唱就能聽見故事的聲音,用至深的情感打破悲傷,誰聽了不跟著心碎。
歌詞《剪愛》(上圖)
《背叛》,胡如虹作詞,吳大衛作曲製作,王繼康編曲,王利綺助理製作,江建民吉他演奏,歐愛倫薩克斯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馬毓芬、謝文德、吳大衛、王利綺和聲。這樣的中版情歌在日後張惠妹的專輯中經常出現,而且水準都不錯。人生是一段未知的旅途,收拾好一切,隨時準備走上新的一程,讓自己面帶微笑面對迎面而來的每一個人。愛過與未來無關,不斷的遺忘給自己一路好心情。
歌詞《背叛》(上圖)
《愛到不能收》,王中言作詞,許華強作曲,何國傑編曲,馬毓芬製作、和聲編寫、和聲,江建民吉他演奏。這是一首略微不同於其他情歌的作品,副歌部分不是十分明顯或者說是副歌部分並不朗朗上口,但是卻極為耐聽。張惠妹的演唱也是很內斂的那種,但是其中又有一些很濃烈的東西,聽起來很過癮。
歌詞《愛到不能收》(上圖)
《認真》,張方露作詞,陳志遠作曲,王繼康編曲,吳大衛製作,王利綺助理製作,江建民吉他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馬毓芬、謝文德和聲,原曲是張惠妹和張雨生演唱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鄔裕康作詞,何國傑編曲,收錄在張雨生的專輯《兩伊戰爭》裡,臺視八點檔連續劇《新新包青天》片尾曲。儘管張惠妹和張雨生的合作比較多,但是張惠妹和張雨生合作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竟然成為兩人唯一的對唱,因為張雨生在1997年英年早逝。《認真》聽起來便很親切,雖然這首歌的水準遠遠不能與《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相比,但是卻讓我很有好感。
歌詞《認真》(上圖)
《空中的夢想家》,楊立德作詞,陳志遠作曲編曲,陳復明製作,江建民吉他演奏,馬毓芬和聲編寫,馬毓芬、黃怡、謝文德、陳子鴻和聲,一貫的旋律優美,成為1996年剛開臺的飛碟電臺的臺歌。這首歌也是每個懷揣人生夢想者的內心共鳴,就如同那些飄蕩在空中的音符,在來去匆忙間給無數人以安慰和動力,在不同的時空旅行中,帶給你最溫馨的守候與陪伴。據說在臺灣地區大家首先聽到張惠妹的歌聲便是這首歌,而這首歌也有多個版本配合不同的時段播放,遺憾的是那些版本現在我們都沒有聽過,我們更多人聽到的就是專輯中的版本。這首歌很簡單,簡單的讓人覺得她不會有太多人關注,可是正是這首歌讓我們聽到了最直接的張惠妹。或許也是因為歌中極為向上的主題,每每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會想到這首歌。遺憾的是,現在的張惠妹已經不在唱這樣的歌了。「I'm a dreamer on air,dreaming on air with you(我是空中的夢想家,和你一起在空中做夢)」這樣的歌曲,這樣的歌者讓我感到溫暖。
歌詞《空中的夢想家》(上圖)
《姊妹》這張專輯為當時身為新人的張惠妹打造多首經典曲目,也給歌壇打入了一針強心劑。既能跳又能唱的張惠妹藉此專輯走紅,給人無法忘懷的美好,無可替代的精彩。在這張專輯中,充滿香草氣息的音樂很吸引人,張惠妹沙啞卻不失清亮的嗓音特別討好聽眾。這張專輯用親情感染著愛音樂的人們,也許當時的臺灣女歌手都太過溫柔,而生猛的張惠妹給人一種真實感,讓人拒絕不了她的熱情。張惠妹的音色清澈透明,音域遼闊寬廣,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穿透人們的耳朵,直達心底。 專輯《姊妹》奠定了張惠妹的風格走向,無論是動感的快歌還是抒情的慢歌都極為貼切張惠妹本身的特質,讓人聽起來酣暢淋漓。同時這張專輯編曲、詞曲都很整齊,一推出就深受歡迎,張惠妹的爆發力和剛柔相濟的詮釋使該片突破了百萬大關,奠定了她日後的天后地位。
感謝阿濤大哥所提供的照片。好了,就講到這裡吧,關於這篇文章,如果我講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遺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講。歡迎大家來關注「阿豪音樂坊」公眾號,阿豪會在這裡向你們講述關於港臺歌曲和藝人的故事,帶你們走進港臺音樂的海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