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相聲界,德雲社稱老二,估計沒幾個人敢稱老大。而德雲社的創始人、相聲大師郭德綱,你就算沒聽過他的相聲,也肯定聽過他的段子。
姜昆曾經炮轟郭德綱,說他的相聲惡俗,說他敗壞了老一輩藝人辛辛苦苦撿回來的文雅藝術。
年少的時候不懂,也曾跟著姜昆笑話過郭德綱的俗。
等到長大了再聽郭德綱,才發現他不是惡俗,他只是俗氣,一種煙火氣。
他用自己從底層一路攀登的喜怒哀樂,向眾人展示最真切的生活,講給人們最雋永深刻的道理。
01 遇到困難,要過得剛
郭德綱早年開德雲社那會兒,場子不景氣,最困難的時候都快揭不開鍋了。
為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只要不犯法,郭德綱什麼活兒都接。
有一次,他去參加一個電視臺的私人生活展示活動。
節目要求他住在商場的一個透明玻璃櫥窗裡48小時,期間吃喝拉撒都得在裡邊解決,甚至還被要求配合觀眾。
玻璃櫥窗就在人來人往的臨街大道旁,郭德綱像被關在動物園柵欄裡被人觀看戲耍的猴子一樣,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路人被陸續吸引了過去,隔著櫥窗,他們對裡邊的郭德綱嬉笑著,打趣著,挑逗著。
炎熱的夏日,郭德綱在悶熱的櫥窗裡,時而搖搖扇子降降溫,時而配合著路人學大猩猩,時而躺在墊子上發發呆。
《大話西遊》裡,紫霞仙子指著遠處的孫悟空說,&34;
而此時,郭德綱就像一隻仲冬裡蜷縮在角落忍受嚴寒的狗,飽嘗辛酸。
節目結束後,郭德綱拿到了幾千塊錢的報酬,不僅暫時解了吃飯問題,還給德雲社帶來了一線生機。
後來,紅遍大江南北的郭德綱再次提到這件事時,雲淡風輕地說,節目中途自己也曾經崩潰過,一度想到要放棄。
但後來慢慢平靜下來想,要錢就得放下面子,要成功就得吃得了苦,就得和苦難剛一剛。
如此,才能度過困難,才能絕處逢生。
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把困難無限放大,不敢和困難正面對剛。遇到一丁點問題,就打退堂鼓,覺得天塌了總有高個子抗,自己吃那個苦太不划算。
有了困難不想辦法克服,怕辛苦怕勞累,一邊說服自己身邊的誰誰誰不都這樣得過且過,一邊看到別人成功了又後悔自己沒有努力,悔不當初。
但是,時間並不會等人,機會也一去不再。
不想吃苦,最後等來的只能是家人跟著自己一起受苦。學區房買不起,給不了孩子更好的教育;醫保交不起,父母生病了湊不到治療費;鮮花買不起,夫妻過不了浪漫的生活。
人活在世上,就有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誰也不能作弊。
剛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磨難,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
遇到了,不要逃避,迎難而上,挺一挺,剛一剛,天大的事也就扛過去了。
走過崎嶇,不遠處就是坦途。
02 苦中作樂,過得剛好
郭德綱一路走來,歷經坎坷。德雲社經營慘澹的那幾年,郭德綱沒有倒下去。
他後來的成功靠的不光是吃苦耐勞的意志,還有苦中作樂的好心態。他從不把苦難當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剛去北京那幾年,郭德綱的日子過得十分緊巴,住在陰暗狹小的出租房裡,吃著最便宜飯食。
有段日子他連房租都交不起了,為了省吃儉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自製了一道很能頂餓的飯菜:掛麵煮久變成糊糊,他就著幾根大蔥、一勺大醬吃,還挺香。
艱苦如斯,郭德綱還能樂呵呵地說:糊糊面讓我補充了碳水化合物,大蔥讓我補充了豐富的維生素。
那幾年,郭德綱就是這麼苦中作樂過來的。他說,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風雨踏歌行。
再泥濘的路上也有好風景,再苦難的日子裡也有甘甜味,野菜根、茄子把、豆腐泥,沒有好肉好菜,大蔥裡也能發現維生素的美。
人生這條長滿荊棘的路上,最難的不是吃苦,而是苦中作樂。
苦難能激勵人前行,苦難也能摧毀一個人的銳氣。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苦艱難,很多人一開始,還會覺得&34;
時間一久,就如祥林嫂一般,把苦難掛在嘴邊念念不忘。
結果,苦難成了心魔,日子過成煉獄。
沒有好的心態,不會苦中作樂,就算熬過去了又能如何。眼中無光,心如枯井,最後只能像沒有靈魂的機器一樣踽踽前行。
擺好心態,人生路上誰還不摔幾個跟頭呢。碰上傷心事了,路邊還有野花可以欣賞;遇到挫折了,便利店還有兩塊五的小酒;此路不通了,還能聽到巷子裡的鳥叫聲。
要知道,山阻石攔,大江仍舊向東流去;
雪辱霜欺,寒梅依舊向陽花開。
苦難只是暫時的,人生卻是自己的。苦中作樂,風雨當歌,彩虹就在不遠處。
03 享受生活,過得好
郭德綱回顧他的經歷,說,人生路上,他不僅趟得過滿地荊棘,也能欣賞燈彩佳話、花團錦簇。
他將自己的半生經歷寫下了《過得剛好》,包括自己對待世界的方式,以及那些別人不理解的漫罵他都在傳記中做了解釋,並且雲淡風輕,別人的評價對這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來說其實算不上什麼。
傳記中,用郭德綱特有的幽默風格,記錄下了他對於人生的態度。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在裡面你可以學會郭德綱的沉穩、處變不驚,也可以學會對一切保持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的人生準則。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