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此時的南京一改連日的陰雨和寒冷,陽光燦爛。
此時的我將延後兩期寫秦文公Piye(皮亞)的「硬漢Tough Guy秦人小說(電影劇本)提綱」,因為,我在用軟體整理秦文公Piye(皮亞)的世襲表時,完全破解了《史記》兩個本紀與古埃及努比亞王朝的王表,可以一一對應了。
加上中國出土於陝西寶雞太公廟一帶的「秦公鍾「銘文辨析。我此文形成:1、史書記載(史記,古埃及歷史);2、出土文物(中國的「秦公鍾「與大量古埃及大秦國的文物和碑文記載);3、地理位置解析;
答覆讀者留言
抱歉,我這篇文章還會很亂、很雜。另外我沒時間和你爬山。
但我保證以後我寫相關的學術論文、做PPT時,會條理清晰。
並且向你保證,也許中國業界的專業大家中,許宏都不一定能完全get到論文的全部意思。更不用說挖了1萬多座殷商墓的考古專家,他們居然沒想到腰坑殉狗(阿努比斯冥神)是古埃及的傳統。這一代努力工作的專業學者很大可能,因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誤導,荒廢一輩子學術生涯!
這夏商周斷代工程框定了2000年以後,中國考古人凡是挖到公元前2070-前1600年的古遺址,就說是夏朝,結果至今沒挖到文字證據和實物證據。但這些哥們一下子挖出很多古文明,3500~3300BC凌家灘;,良渚3250BC-2150BC,石家河文化2600BC-2000BC;三星堆二期2800BC~2000BC;陶寺文化主體來源於廟底溝二期2450—1900。而且這些早於夏朝(2070BC)整整千年的古國比如良渚,宮城以及水利設施比殷墟還要宏大。用黃帝、虞朝來解釋。但是史書上是記載黃帝的,他下面要好幾代才到了大禹,大禹的兒子啟在公元前2070年這年限上等著這幫孫子,抽他們的耳光。最近,河南省又在搞2個古蹟點的」考古大躍進了「,(筆者註:怕此言論誤傷及殷墟等其他河南省考古點,我就點名」二里頭「和」陶寺「遺址吧。你們發掘有文字證據麼?你們目前的考古發掘,我可以根據郭靜雲老師的資料,作解如此:商朝可能是通過神木石峁進入中原的(中))
而其他的學者,目前大多在做踏實的工作,陝西所謂」戎墓「的發掘更證實了我提出的西周從古埃及東遷洛陽的學說。01
—
在古埃及努比亞的大秦國王表
2021年1月27日第1版
我調整的
執政年代
《史記》記載844BC—
822BC
秦仲,嬴秦仲,「大夫」
844BC—822BC
澤拉(Zerah)
我本人據《聖經》史料推測
年代:他戰死於872BC-837BC
821BC—
778BC
秦莊公,嬴其,「西垂大夫」
821BC—778BC
阿拉(Alara)
(維基)
777BC—
753BC
秦襄公(諸侯),嬴秦開,
777BC—766BV
卡西塔(Kashta)
(維基)無確切年代
(東北論文)776BC—753BC
753BC—
716BC
秦文公(諸侯),名未詳。
765BC-716BC
皮亞(Piye)
(維基)744BC—714BC
(東北論文)753BC—712BC
715BC—
704BC
秦憲公(秦寧公),嬴立,
715BC—704BC
沙巴卡(Shabaqa)
(維基)714BC—705BC
(東北論文)712BC—698BC
703BC—
690BC
秦出子,嬴曼,
703BC—698BC
舍比特卡(Shabitqa)
(維基)705BC—690BC
(東北論文)698BC—690BC
690BC—
664BC
秦武公, 嬴說,
697BC—678BC
塔哈爾卡(Taharqa)
(維基)690BC—664BC
(東北論文)690BC—664BC
664BC—
653BC
秦德公,嬴嘉,
677BC—676BC
《史記》「德公生三十三
歲而立,立二年卒。」
坦塔蒙(Taharqa)
(維基)664BC—653BC
(東北論文)664BC—656BC
此時,中國的秦國與古埃及的努比亞大秦國,王表不對應了!秦宣公,嬴恬,
675BC—664BC
阿特蘭勒瑟(Atlanersa)
(維基)
(東北論文)656BC-643BC
秦成公,嬴載,663BC—660BC秦穆公(秦繆公),嬴任好,
659BC—621BC。
1、此表中紅色部分為幾乎不需要調整的,目前維基上努比亞王表與中國《史記》推算的執政年代幾乎完全吻合。
2、人名的中文翻譯:主要採用《埃及四千年》中譯本,Shabitqa因為用語涉嫌罵人,改用東北女研究生的翻譯。疑似秦仲Zerah的翻譯者為我本人。
3、東北論文指的是東北師範大學楊鐵蘭2008年5月的碩士學位論文《論古代埃及的努比亞王朝》。
4、英國人喬治 羅林森(1812-1902)所著《古埃及史》,中有《聖經》描寫的Osorkon二世(及我所謂的周厲王872BC-837BC)我作如下描述:
穆王西徵之後,敘利亞迦南的猶太人重新建國,猶太國王名字叫Asa,他組織了58萬民兵「猶太的子民」軍隊。厲王組織了「100萬「僱傭軍在內的軍隊,300輛戰車,由一位庫施將軍Zerah指揮。埃及軍隊被猶太人打敗,一直追擊到Cerar,埃及喪失了對迦南地區的殖民統治。庫施將軍Zerah可能陣亡於此戰。老實交代我的資料來源
感謝東北師大的楊鐵蘭同學
此楊同學在豆瓣上的碩士論文被我稱為」東北人解析西北人的學術論文「
我解析此文的主要資料來自我手上有的3本英國人寫的埃及史,維基和百度查詢,東北師範大學楊鐵蘭2008年5月的碩士學位論文《論古代埃及的努比亞王朝》,這文章是我百度搜中國人研究努比亞大秦國的最詳細的研究成果。
她省了我太多時間去查西方埃及學相關的研究,對我的幫助如同」閒敘春秋「公眾號解析東西周。我要在此感謝楊同學。當然還要感謝東北師範大學郭丹彤老師。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教授李曉東,這本書翻譯者?
這是我所說的3本英國人書中的一本,教全面了解當今西方人埃及學如何發展來的
東北師範大學的老師們嚴謹治學、育人,值得我尊敬。相比河南省目前2個考古點的」考古大躍進「,那些人能稱得上是學者麼?今後的學術成就肯定都不如東北師大楊同學的碩士論文。
另外,我再反覆再交代一遍:
我頭腦裡都是蘇三老師、羅靈傑羅法老、兵策儒劍的東西,以至我隨口一說,比如黃帝蠍子王3300BC,就是兵策《發現夏朝》裡的東西。我解析《穆天子傳》用的標題《古埃及夏朝學說的焊點:西周的《穆天子傳》》,後來發現」鷹蛇之夏「公眾號裡兵策老師有大致相同的題目表述。當然解析內容和最終結論完全不同。他的「埃夏說」認為西周公劉時就遷到中國這兒了。
曾經的」鷹蛇之夏「公眾號臨時工編輯的我,受影響太深!
我解析西周古埃及地理、努比亞大秦國用的是維基高解析度的古埃及地圖,在我解析的地名上,孟菲斯為亳,底比斯為濮,阿拜多斯為陽城,等等,都是來自我解析屈原離騷時,兵策老師發給我的PNG圖片:
原文在「鷹蛇之夏」公眾號上首先發表:
從埃夏說看楚文化之三:屈原《離騷》中的吉薩金字塔之旅
我在兵策老師原圖上PS的屈原在古埃及的旅行路線圖
我解析《穆天子傳》開始新解出的西周、大秦國的地名,則完全是我個人解的,網際網路是有證據的,解析過程可以查詢。
感謝前輩先進,不僅曾經對我有指導,對我現在的公眾號文章上的引用也「睜隻眼閉隻眼」。蘇三老師對我未經她審核、評論她學說的文章(裡面有較尖銳的評論),沒有任何指責,還轉發她的朋友圈。
簡要解析我此文的大秦國王表
(待續)
先看中國境內的出土文物
1、秦公鎛(Qin Duke Bo)即秦公鍾,
春秋時期擊奏體鳴樂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今陳倉區)太公廟出土,共發掘8件,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專家目前估計為秦武公時製作。
「閒敘春秋「公眾號:「秦公鍾,出土於陝西寶雞太公廟一帶,基本上就是前面提到的平陽城周邊,顯然這裡是秦國定都於此後,秦伯的一處墓葬區。」
寶雞器物銘文:
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賞宅受國。烈烈文公、靜公、憲公不墜於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蠻方。公及王姬曰:餘小子,餘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盩和胤士,鹹畜左右。々允義,翼受明德。以康奠協朕或(國), 盜(肇)百蟄,具即其服,乍厥穌鍾雲 音鉠鉠 ,以皇公,以受大福,屯魯多 ,大壽萬年。秦公才(在)立(位), (膺)受大命,眉壽無疆,匍有四方其康寶。」
2、宋代手抄的第一件秦公鎛(Qin Duke Bo)及銘文:北宋仁宗年間1022AD-1063AD在陝西發現。上面來自我掃描的柯馬丁《秦始皇石刻》一書,第一件秦公鎛,宋代就有發掘,與寶雞博物館的樣子都不一樣,文本更能證實大秦國在古埃及的蠻夏之地。柯馬丁認為此器物可能為秦共公(608AD—604AD)或秦桓公(603AD—577AD)。我鍵盤錄入部分內容如下:
不顯朕皇祖,受天命,灶又下國。十有二公。不墜才上,嚴恭備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夏。曰:餘雖小子,穆□帥秉明德,叡輔明刑,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協和萬民。我的解析:
(1)」受天命,灶又下國」:秦國人祖先自伯益起就在上埃及,上埃及在南方,在中國這裡的方位是在下的。(屈原的「吾將上下而求索」也是上下埃及之意。)
(2)「虩事蠻夏。:」寶雞的器物秦「虩事蠻獶」,1917年出土於甘肅省的春秋秦公簋(guǐ)蓋鑄銘:
不顯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跡,十又二公,在帝之坯。
嚴,恭夤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獶。
夏朝的故土被第24王朝、第26王朝的犬戎聯合希臘人佔領,又被亞述連續攻擊、掠奪,住在孟菲斯亳的王后和太子都被亞述掠走,所以夏朝這時的夏字變成了獶!
(3)「十有二公」:秦桓公,嬴榮,604—577BC。包括桓公,秦國到此時有12代「公」,西周東周的諸侯國國王。根據與平王的協議,在古埃及,大秦國人就是天子和法老。
秦景公在中國的大墓為何可以按天子的葬制?請去閱讀《史記》裡平王對秦襄公的承諾和雙方的誓言。
大秦國在努比亞西山墓發掘出戰馬
在秦襄公、秦文公、秦憲公(寧公)埋葬的努比亞西山(庫魯el-Kurru):
考古學者在秦文公(皮亞Piye)金字塔墓中發現4匹馬和戰車。秦憲公(秦寧公)沙巴卡(Shabaqa)的墓中埋葬著他的戰馬,戰馬是面朝南站立著被埋葬的,這是努比亞喪葬的傳統。請陝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館的專家考察下秦陵的殉馬或銅車馬有無戰馬是面朝南站立著被埋葬的?你們應該能看到我的這文章。認識他們的朋友,也請幫忙轉發給他們。
(內容多、雜亂,留待下篇,繼續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