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該輪到講中國電影了,老觀眾都知道,我這倆欄目很少講新片,連5年內的都少見,這期《我不是藥神》應該是細讀經典講過最近的作品了。
我記得很清楚,《我不是藥神》7月6日公映的前一天,我剛剛從俄羅斯看世界盃回來,倒完時差迷迷糊糊鑽進影院,當時進行了大規模點映反響很不錯,但對它還有點抗拒,什麼破片名,文牧野是哪位?
其實上映前片方心裡也挺慌,四改片名,還調了一次檔。沒想到啊,初出茅廬,剛剛大銀幕處女作的文牧野竟然導出了如此傑作,你要是問我的意見,它應該橫掃那一年所有的華語電影最佳獎項,其他的沒有一點兒機會。
中國電影不缺世界級藝術獎項,也不缺票房爆款,但像《我不是藥神》這種既能在藝術水準上達標,又能拿到30多億票房的作品,太少太少了。
豆瓣評分說明了一切,超過140萬人打出了9.0,是神作級別,無論你是藝術片觀眾還是只看商業娛樂片,超九成的人對這部電影是力薦的,雅俗共賞這四個字寫起來好簡單,實際要做到太難太難,整個世界影史上可能都挑不出一百部。
《我不是藥神》的成功首先是有個好的故事底子,陸勇是個現代俠士般的人物,編劇韓家女敏銳的發現了其中「法與情」的強烈衝突,並且將人物進一步「矮化」,極大提升了成長魅力,雖然陸勇後來有些不高興,說編的有些過頭,但山爭哥哥多會說話:英雄的部分屬於你,而小人物的部分,屬於我。
導演文牧野當然功不可沒,第一部長片就能將類型片手法玩的如此熟練,未來非常可期,雖然有人說基調是借鑑韓片《辯護人》,但要知道類型片之所以叫類型片,就是因為它沒秘密,你去借鑑一部安東尼奧尼的片子試試看能不能大賣?
如果借鑑能輕易成功,就不會有那麼多翻拍爛片了。
這期做的量比較足,除了劇情與視聽手法,還有一些現實方面的論點,提出來供大家討論,一不留神就搞到了35分鐘,我知道你肯定看過原片了,跟著我再回味一遍吧,它值得。
上菜。
今天有點上火,喝了個「薏米茯苓茶」,不錯,推薦一下。一盒30袋,現在買二送一,不到50塊到手90袋,每天泡一包還不到6毛錢,非常值,有需要的同學點下面的小程序卡片。
《細讀經典》往期回顧:
90:偉大的人性史詩:《鋼琴家》
89:男主死去活來N次的硬核燒腦片
88:熱血就完事兒了《勇士》
87:豆瓣9.0,他就是奧斯卡的最強大腦
86:我願把所有的讚美都獻給這部中國電影
85: 中國最好的犯罪公路片《無人區》
84: 最會開車的導演,最具喜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