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一些新謠舊梗借著「寒風」泛起。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對11月熱傳網絡謠言集中澄清,為您抵擋謠言「刺骨寒」。
本月熱門謠言話題
疫情防控謠言
食品安全謠言
虛假宣傳、偽科學
冬季謠言
政策誤讀
1.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9057元?
謠言套路:拼湊剪接
真相: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年,一則「2019年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9057元」圖片引發網民熱議。經核實,圖中收入數額實為「年收入」。網傳圖進行了篡改,在收入後加上了「/月」的字樣,以此誤導公眾。
2.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謠言套路:過度解讀
真相:近期,一則「山脈阻隔乾冷空氣」的圖片引來億萬網友圍觀,配文稱「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中國天氣發文澄清,有雲的一側是南方,圖片顯示的並不是秦嶺擋住南下的冷空氣,而是阻擋北上的暖氣流。同時,並不是所有的冷空氣都可以被秦嶺「擋住」,遇到強冷空氣來襲,還是可以「破關」南下的。 http://www.piyao.org.cn/2020-11/03/c_1210870409.htm
3.上海南站「突發狀況」,省際客運要停運?
謠言套路:主觀臆測
真相:22日上海出現小範圍疫情,網傳一則聊天截圖稱,上海南站有「突發狀況」。部分社交平臺陸續轉發「上海市省際客運停運」消息。@鐵路上海站闢謠,上海南站沒事,一切正常。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回應:「經核實,目前,上海市省際客運運行正常,沒有變化。」網傳消息是@上海發布今年1月26日發布的信息。
4.餘杭等多地返鄉公告:本市定居人員12月陸續返鄉?
謠言套路:憑空杜撰
真相:經公安部門核查,該「返鄉公告」為不實信息。這則所謂的「公告」還變換地點、時間等,在浙江、貴州等多地傳播,均被當地官方闢謠。
5.烘焙薯片致癌物「丙烯醯胺」超標?
謠言套路:斷章取義
真相:深圳市消委會回應,日前發布的《薯片比較試驗報告》中,顯示有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超出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是「績效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因此「丙烯醯胺超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已背離比較試驗報告本意,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6.普通高中將納入義務教育?
謠言套路:主觀臆測
真相:近日,有網傳消息稱「國家將把普通高職納入義務教育,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不少家長信以為真。對此,教育部公開回復,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7.納入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心臟支架價格低,是「過氣貨」
謠言套路:主觀臆測
真相:經核實,納入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鉻合金雷帕黴素及其衍生物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是冠脈支架使用最廣泛、臨床認可度最高的一組產品。價格跳水,其實是擠掉了中間銷售環節。集採通過「國家團購」的方式,不僅對產品的出廠價和成本價進行了摸底,而且使得市場售價回歸到合理空間內。
8.毛岸英做「蛋炒飯」引來轟炸?
謠言套路:歪曲史實
真相:成普曾擔任志願軍彭德懷司令員作戰指揮所主任,是毛岸英犧牲時真正的當事人和現場目擊者。在他寫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資料中證實:「彭德懷的床下根本沒有雞蛋,只有蘋果。作戰室也根本沒有飯鍋炒勺,並且,鐵桶火爐上,用一根很長的鐵皮煙筒直通出房頂鐵皮之上。因此鐵桶火爐根本不能做飯,這樣他們怎樣做雞蛋炒飯吃?不知是何人提供的這種資料,簡直是天大的謊言。
9.「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
謠言套路:偽科學
真相:網紅「信號增強貼」號稱通過拉長手機內置天線接收信號的波長,來增強信號的接收範圍」,從原理上是講不通的。首先,波長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長」;其次,貼紙無法為「有效放大信號」提供能源。而且,由於手機型號及運營商的不同,各手機信號頻率也不盡相同。一張貼紙即便能產生某種共振,也不可能適用所有手機,不可能實現商家宣稱的「全場景」應用。
10.秋冬季停工停產防霧霾
謠言套路:政策誤讀
真相:部分營銷號在供暖季開始前,發文「解讀」各地《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將方案中的精準減排歪曲成「一刀切」的全面停工停產。實際上,大氣治理行動方案對企業減排有精準的量化要求,不存在「一刀切」的停工停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