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新 | 紀錄山形

2021-02-28 光影綿長李道新

紀錄山形

李道新

2011年10月5日,我剛到東京。6日便去山形。

6日下午4點多,刈間文俊教授親自駕駛一輛日本少見的韓國現代JM,帶著驚魂未定的我,從東京大學本鄉校區出發,驅車前往300公裡以外的電影節。

一路上,我們沿著東北高速公路,途徑琦玉、宇都宮、福島和仙臺。在福島與仙臺之間的國見,駐車稍事休整,並各點了一碗仙臺名物牛肉飯,比想像中好吃得多;在這裡,不僅感受不到剛剛過去不久的地震與核電洩露帶來的後果,而且沒有我一直在暗中尋找的魯迅的影子。畢竟,在《藤野先生》一文裡,魯迅寫到過的仙臺,也太過深入我的腦海了:「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臺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利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現在想來,仙臺的中國學生應該很多了,魯迅在仙臺的日子,也已經過去一個世紀。

未到山形,夜色降臨。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刈間教授鄰家長兄般的說話聲,夜空中明明滅滅的燈火,以及仍在很遠的遠方的山形,這一切之於我,均仿若夢中。

山形,是一座安靜而又宜居的小城;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是一個低調而又平民的各國紀錄片展映與評選活動。秋天的山形,天氣變化較快,或則細雨濛濛,或則風和日麗;街道總是乾淨整潔,市民神態恬淡祥和;我也是太享受這種白天看片,晚上休息的日子了。三天下來,一共看了十部參賽影片。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如下三部(第三部太小眾,現已無法搜索到相關信息):

《擁有五隻大象的女人》(Die Frau mit den5 Elefanten),46歲德國導演Vadim Jendreyko作品,93分鐘。影片紀錄一個出生於烏克蘭,但在二戰時期遷往德國的女子,終其一生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5部代表作品(五隻大象)翻譯成德語的經歷。鏡頭始終凝視翻譯家的臉,並緊緊跟隨翻譯家的足跡。如此嚴肅執著的紀錄作品,凸顯著文學的力量與人性的尊嚴。

《要做什麼?》(Que faire?),46歲英國女導演EmmanuelleDemoris作品,152分鐘。拍攝埃及亞歷山大港附近一個名叫Mafrouza的貧民小鎮,大量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片裡的宗教儀式與音樂歌舞我非常喜歡,可惜全片太長,似乎缺乏提煉。如果不是看到了這樣的紀錄片,我不太相信一輩子能夠看到這樣的人群和他們的世界。紀錄片的意義可能就在這裡。

《河流的擁抱》(Los abrazos delrio),38歲哥倫比亞導演Nicolas RinconGille作品,73分鐘。描述哥倫比亞西部河流的漁民,他們的艱辛勞動,及與地方邪惡勢力的矛盾,還有悲慘的虐殺和神秘的死亡。在精緻的聲畫與飽滿的情緒之間,充滿著底層的憤怒與悲傷。這部紀錄片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可惜導演並沒有來到放映現場。

來山形之前,我知道很多中國紀錄片導演跟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之間的深刻關聯,也大約了解吳文光、段錦川、張元、朱傳明、楊天乙、沙青、李紅、李一凡、鄢雨、王海兵、杜海濱、王兵和馮豔等中國導演,在此前各屆分別獲得過包括國際競賽「弗拉哈迪大獎」和亞洲新浪潮「小川紳介獎」等在內的各種獎項。這一次,我們在看片間隙遇到了吳文光,我因為平時較少跟紀錄電影人接觸,所以沒有太多交流;也很遺憾沒有看到顧桃導演的《雨果的假期》,這部影片獲得了本屆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最高獎「小川紳介獎」。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展映影片之中,觀看了中國導演和淵的《阿僕大的守候》。

《阿僕大的守候》片長142分鐘,納西語對白,以極其樸素寫實的鏡頭,講述一個父與子的故事。片中父親曾是金沙江北岸深山峽谷最偉大的納族歌手,但他的兒子已近中年,因智力障礙,心還像個孩子,父子倆相依為命。我非常喜歡這部具有影視人類學特徵的紀錄片,觀眾應該也有同感。放映結束接受提問環節中,這位來自雲南省社科院的紀錄片導演非常認真,但也顯得十分青澀。

總結三天的看片經歷,最大的感受還是觀眾。每場放映,偌大的影廳幾乎都是滿座;無論影片長短,中途絕無觀眾早退;影片結束之後的互動環節,所有觀眾仍然凝神靜聽。這都是什麼樣的觀眾啊!

當然,我也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參賽紀錄影片大多一個半小時以上,甚至幾乎達到5小時(當然比不上曾經在此獲獎的,長達9個小時的王兵作品《鐵西區》);這是紀錄片表達的需要呢,還是其他原因?第二,在國際競賽單元,可發現歐美紀錄片呈現出明顯的頹勢,無病呻吟或過於自戀的作品還是太多。也許,優秀的歐美紀錄片沒有來到山形?第三,亞非拉等非主流國家的紀錄片頗有可觀,不僅呈現出令人期待的文化多樣性,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第四,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可以更加充分地融入山形市的歷史文化與地方發展之中。

電影節期間,我們也走上街頭。正逢周末,又是山形的地方節日,主要街道汽車限行,代之以各種各樣的演出節目,以及豐富多彩的土特產品展示。飲食攤點前面排起了長隊,縣民會館則在舉辦映畫音樂會。偶爾,還能看到盛裝的男女,立即讓人想起日本的古裝時代。

回程路上,一路風光無限。前往藏王山的路邊,紅葉愈來愈濃。快近山頂,景致美得驚心動魄。隨後,在藏王溫泉大露天風呂(澡堂)入浴紀念,據說身上的硫磺味道,將會延續好幾天!藏王山頂峰的五色嶽和火山湖,都是全日本較有名氣的景點,視野開闊,山風凜冽,海拔已近1,700多米。

沿著山形高速公路,過了藏王山頂峰,就到宮城縣境內。在一個叫村田的地方,終於匯入東北高速。已經開始感到了路上的擁堵,原來跟北京的周日不同,周一下午才是東京上班族趕回首都上班的時間。車過福島松川,交通越來越緊;於是決定從郡山轉入磐越高速,途徑阿武隈高原取道沿太平洋的常磐高速。這就意味著:車在福島縣的群山中穿行,我們離核電站越來越近了。

終於能夠最近距離地感受到地震與核電的後果。一路上,被地震破壞的路段越來越多。有的路段還在修整,有的路段仍舊高低不平。震災後的交通提示,也隨處可見。前往仙臺市的被封路段,應該就在不遠處。

穿越福島,為災難的人類祈福。

回到東京,為不舍的電影忙碌。

 

2011年10月10日,東京-山形

2020年初夏,北京改定

相關焦點

  • 萬字長文 | 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吳文光去山形紀錄片節的路
    這篇文字寫到這裡,題目也確定了,就叫「去山形的路」。寫之前想過的標題是「通往山形之路」,感覺偏重,好像我拍紀錄片就是為了去山形一樣,類似那些電影人的夢想歸宿是坎城威尼斯。我和山形影展的事實發生是,我拍紀錄片之前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山形影展」,我知道(聽說)日本有東京京都名古屋廣島但不知道山形。
  • 山川、溫泉、美酒,跟著「長效設計之父」前往山形
    「森之家」,山形一直在用自己特有的古樸與素雅,向世人展示它那別具一格的魅力。《d設計之旅:山形》;長岡賢明 著;2020年5月;中信出版集團 |中信·雅信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錄《d設計之旅:山形》中的若干段落(為閱讀方便,文中小標題有所改動),與「長效設計之父」一起出發,深度挖掘山形地方文化特色,體會存在於山形的特有美學。
  • 影展 | 章夢奇 | 山形筆記(1):
    2011年,6年前我的第一部影片《自畫像和三個女人》入選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今年我再次來到山形,帶來的影片是去年完成的《自畫像:生於47公裡》。 出了機場,志願者舉著海報等待的身影與記憶中的一樣,旁邊站著羞澀的鐵路協助員大叔,從一本大夾冊裡翻出車票,他們把我送上另一個站臺,接著另一個站臺有另外兩位志願者把我送到通往山形的火車。據說從早上9點開始他們就穿梭在不同的站臺上。她們揮著的手消失在窗外,我被送往目的地。
  • 山形——阿信的老家、來自中國吉林的梅花鹿、紅花鬥笠舞~日本電車站024~山形YAMAGATA
    今天是第24站,山形,やまがた,YAMAGATA。《阿信》的山形老家及精彩片段回顧梅花鹿、包機~山形與吉林、黑龍江友好交流見證山形盛大「花笠節」歡唱豐收景象讓我們沿著長長的鐵軌,一起雲遊日本。下圖:山形花笠節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將中國巡演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中國巡演後青年誠意出品,美國獨立音樂人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6中國巡演,將於11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座城市重磅呈現。此次巡演,山形瑞秋將攜全樂隊陣容來華,無論是《Be Be Your Love》《Dealbreaker》《Duet》等經典名作,還是新專輯《Tightrope Walker》當中的全新曲目,都值得你親臨現場一赴這場深秋之約,聽山形瑞秋娓娓唱來。 1977年,山形瑞秋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她的父親是第三代日裔美國人,哈佛大學畢業後在華盛頓特區擔任律師;而身為藝術家的母親則有著義大利、德國的血統。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7中國巡演
    預售:260元 / 現場:320元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購票頁面2016年,山形瑞秋與中國歌迷首次相聚,像是赴一次素未謀面卻又相識已久的老朋友之約。2016山形瑞秋中國巡演北京站與觀眾互動 就像山形瑞秋與中國歌迷間無言的約定,山形瑞秋今年9月將再次和中國的樂迷見面,巡演的每一場都會為大家呈現一個特別的「演出之夜」。
  • 山形玫瑰,麵包師用它贏得世界冠軍!
    山形玫瑰儼然成為中國臺灣食用玫瑰的代表之一,麵包師傅吳寶春帶它出國比賽,帶回一座世界冠軍獎盃。
  • 中國導演楊荔鈉出任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節亞洲新浪潮單元評委
    時隔兩年,新一屆山形國際紀錄片節即將於10月10日揭開序幕,今天影展官方公布了亞洲新浪潮競賽單元評委陣容,中國導演楊荔鈉將出任評委。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7中國巡演來廣州啦!
    被稱為 Bonnie Raitt 最終繼承人,又被稱作女版 Damien Rice 的山形瑞秋,去年來中國巡演獲得無數文青的擁躉,初次邂逅的情景令很多人至今難忘,她那刺穿靈魂的嗓音一直縈繞耳邊,那麼,今年再來一次近距離接觸吧。2016年,山形瑞秋與中國歌迷首次相聚,像是赴一次素未謀面卻又相識已久的老朋友之約。這次赴約,獲得了媒體與樂迷的一致好評。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8中國巡演
    POST YOUTH PRESENTS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 11.15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8中國巡演 廣州站
    闊別一年,山形瑞秋即將在2018年秋天再度回到中國。11月15日,廣州中央車站,等你相約。山形瑞秋2017中國巡演回顧攝影:大袋子、September、Vinkwan、泡麵不久前看到樂迷提議將山形瑞秋來中國巡演的日子設置成固定節日,比如 Rachael Week(瑞秋周),這聽起來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
  • 呂聿來電影《山形物語》1月17號日本上映
    由優橝傳媒旗下藝人呂聿來主演的《山形物語》將於2020年1月17日在日本上映,該電影是日中法合拍,日本導演近浦啟執導。故事描繪了來到日本的中國技能實習生陳亮(呂聿來飾),購買了新身份「劉煒「。在一通電話後,陳亮從工廠逃到山形縣的一家小蕎麥麵店,開始了和麵店老闆(藤龍也飾)的嶄新生活,同時邂逅了將去北京留學的葉月(赤坂沙世飾)。然而,隨著陳亮身份被揭穿,他們將做如何抉擇?本片此前於山形縣大石田町進行了外景拍攝。主演呂聿來說道「希望觀眾可以體會出,這部作品所描繪出的,從人與人的相遇間油然而生的微妙情感」。
  • 11/12丨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9中國巡演 杭州站
    2019 中國巡演後青年Post Youth榮譽呈現,美國獨立音樂人山形瑞秋
  • 魔山演員衝破了世界紀錄的重重拉力!看到了山形的身影
    簡介:昨日,在《權力的遊戲》中的「魔山」玩家,31歲的冰島大力士HafthorJuliusBjrnsson以501公斤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的硬拉,創造又打破了極限。這個看起來像座山的人,有一個巨大野獸的身體。他身高2.06米,體重205公斤。
  • 三天玩遍山形、宮城的冬季旅行提案
    小編這次要帶大家前往日本東北地區南部的山形、宮城兩縣,搭乘特色列車、走訪周邊天然美景與體驗傳統文化工藝,當然還有各種東北限定的特色美食等著大家來品嘗!快來跟著小編的腳步,展開一場華麗的鐵道冒險吧!酒造資料館 東光の酒蔵地址:山形県米沢市大町二丁目3-22(柳町上通り)營業時間:9:29~16:30藏王樹冰幻想迴廊說到山形
  • 山形瑞秋*《春夜》OST | 夜櫻綻放,春風沉醉
    山形瑞秋為《漂亮姐姐》獻唱了OST《Something In The Rain》和《La La La》,瑞秋獨特磁性的嗓音,加上溫暖的鋼琴曲,為劇中的場景營造了夢幻的氛圍。今年5月,同由丁海寅主演、安畔錫導演的劇集《春夜》始播,至今在豆瓣已收穫了8.6的高分評價。
  • 來山形縣特色飯店享受悠閒農活假期
    相信如果不是讓玩家們親身走一遭,真的很難想像在偏遠山形縣的鄉間稻田中,竟然能看到一間猶如時尚別墅般的飯店。飯店取名為「SHONAI HOTEL SUIDEN TERRASSE」非常特別,主人將山形縣的好山好水好風景,悄悄地融入飯店服務的每一個細節,美好旅途不需要太多繁雜的矯情元素,或許只要擁有自然與時間,就能看到更多日本的美好模樣!
  • 山形瑞秋 Rachael Yamagata 2019中國巡演 | 後青年榮譽呈現
    當我們聽山形瑞秋,我們不僅僅在聽慰藉心靈的吟唱,我們還在向一個獨立的靈魂靠近。回憶往年的巡演,現場大合唱的情景依舊曆歷在目,溫柔的歌聲依然縈繞耳畔。2018年山形瑞秋中國巡演深圳站
  • 山形的這家酒造,讓你一次集齊吟釀、熟成、貴釀之美
    這個賞心悅目的小哥哥便是山形櫻花美酒「出羽櫻」的代表。出羽櫻 貴釀清酒在造酒的最後階段,原本應該添加的釀造用水被酒取代,使得成品醇厚甘甜。而甜味過後又有酸味產生,兩廂平衡。 當然,從最初的連日本首都圈都打不進的小規模作坊釀造,到摘得GI標籤,都是要感謝「山形酒造team」的,每年各種研釀會讓山形縣的酒逐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口感柔和、清澈透明、味型豐富,慢慢也開始行銷海外。 而「出羽櫻」酒造,就是team裡很早開始進行由量到質的轉變的,第四任社長也是山形縣的酒造組合長。
  • 章夢奇 | 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影展筆記④ | 亞洲四導演四影片·閉幕
    兩年一屆,為時七天的山形國際錄片電影節昨天閉幕,國際競賽單元的「弗拉哈迪獎」由王兵導演的作品《死靈魂》獲得,亞洲新浪潮單元的「小川紳介獎」由黎巴嫩導演格桑·哈瓦尼(Ghassan Halwani)的作品《被抹去的,——無形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