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演楊荔鈉出任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節亞洲新浪潮單元評委

2021-02-22 D紀錄
時隔兩年,新一屆山形國際紀錄片節即將於10月10日揭開序幕,今天影展官方公布了亞洲新浪潮競賽單元評委陣容,中國導演楊荔鈉將出任評委。另一位評委是日本紀錄片工作者Erikawa Ken。

拍攝中的楊荔鈉

楊荔鈉生於中國吉林,1996年開始紀錄片工作。是當時中國新生代民間紀錄片代表人物之一,《老頭》是她的第一部紀錄片,本片獲得了1999年山形紀錄片節亞洲新浪潮單元優秀獎,其後又創作了《老安》,《家庭錄像帶》,《一起跳舞》等。

影展官方介紹:楊荔鈉用兩年多的時間記錄了她的鄰居老人,完成了《老頭》,老人每天聚集在街角,在塵土飛揚的北京郊區,整個四季中,攝像機跟隨他們的身影,觀察他們的老年生活,並傾聽他們的喋喋不止的傾訴和抱怨。老人們承受了灼熱的夏日,也徘徊在春天的陣風中,當城市在一片雪白時又沉默消失。

10月15日,《老頭》一片也將在山形時隔20年重映,極具紀念意義。而放映的前一場也是來自中國紀錄片女作者章夢奇的《自畫像:47公裡斯芬克斯》,可以看作一次頗具傳承感的接力。

楊荔鈉的劇情長片《春潮》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和first青年電影展相繼獲獎,而她也沒有脫離紀錄片的創作,她的最新紀錄片項目《少女與馬》將聚焦一群馬術少女的成長之路。作為中國首部少女成長題材紀錄電影,在120分鐘的時間內濃縮了六位青春洋溢的少女騎手和她們的馬夥伴一年365天的故事。該片意在向觀眾傳遞青春的美好,成長的酸楚,信任的相伴勇敢的傷痛以及熱愛的無悔。

7月31日組委會公布亞洲新浪潮競賽單元片單,中國大陸導演崔兆松的《流浪的石頭》,兩位中國臺灣導演蘇育賢的《工寮》和許慧如的《臨時工》入圍競賽單元。章夢奇的《自畫像:47公裡斯芬克斯》與陳俊志《美麗少年》入圍特別展映單元。在早前公布的國際競賽單元中,章夢奇的《自畫像:47公裡的窗》與王兵的《死靈魂》入圍。今年影展的亞洲新浪潮單元從68個國家和地區的943部電影中挑選出了21部佳作。這些作品正在大膽地開闢出新的表達方式,此外還有兩部特別邀請的作品,邀請觀眾一同進入到紀錄片製作者們鏡頭中的世界。


Anatolian Trip
TURKEY / 2018 / 114 min
Directors: Deniz Tortum, Can Eskinazi

The year is 2014, just before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a young jam band embarks on a road trip, leaving Istanbul to tour around Anatolia—travelling in the improvisatory spirit of their music, rolling from one local encounter to the next.

And What Is the Summer Saying

INDIA / 2018 / 23 min
Director: Payal Kapadia

A man enters the forest to collect some honey. The wind whispers through the trees, swaying the hammocks in the village. Listen closely and you will hear the women’s hearts murmur about lost love.


The Ashes and Ghosts of Tayug 1931

THE PHILIPPINES / 2017 / 115 min
Directors: Christopher Gozum

Pedro Calosa led an agrarian uprising as a young man. Speaking through a cross section of silent film, fiction and documentary, this film brings forth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Calosa, a forgotten hero.

At Home Walking
INDIA / 2019 / 114 min
Director: Rajula Shah

Poetic monologues and the music of wandering bards accompany the pilgrims and nomads of modern-day India. This experimental work challenges us to visualize a journey of the soul, with walking as a meditative act.

Beyond the Salween River

BURMA, VIETNAM, THAILAND / 2019 / 65 min
Director: Gigi Berardi

Poetic monologues and the music of wandering bards accompany the pilgrims and nomads of modern-day India. This experimental work challenges us to visualize a journey of the soul, with walking as a meditative act.

Cenote

JAPAN, MEXICO / 2019 / 75 min
Director: Oda Kaori

Cenotes—sources of water that in ancient Mayan civilization were said to connect the real world and the afterlife.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and around them intersect, and distant memories echo throughout immersive scenes of light and darkness. The latest film from the director of Aragane (YIDFF 2015).

Erased,___Ascent of the Invisible
LEBANON / 2018 / 76 min
Director: Ghassan Halwani

The lingering image of a man kidnapped 35 years ago. The film hunts down and carves into the present the absence of countless existences that were vanished without a trace, written off as anonymous deaths after the civil war.

Exodus
IRAN / 2019 / 80 min
Director: Bahman Kiarostami

Migrant workers from Afghanistan who entered the country illegally now wish to go back home, and they make their case at the government center near the border. The stories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family and work circumstances are interwoven in this Exodus—from Iran—with a reggae lilt.

A Feeling Greater Than Love

LEBANON / 2017 / 93 min
Director: Mary Jirmanus Saba

The labor and political movement led by factory workers in 1970s Lebanon has been overshadowed by the region’s history. Through testimonials of those enactors of social change and a variety of footage from the era that encompasses both fiction and documentary, the film reclaims and breathes new life into the people’s revolution.

The Gracefully

IRAN / 2018 / 64 min
Director: Arash Eshaghi

An 80-year-old man, known in his youth for having danced at local ceremonies and celebrations dressed as a woman. Dancing publicly is banned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he lives now as a farmer, taking care cows. This film captures one man’s continued pursuit of happiness through dancing.

工寮 Hut
中國臺灣 / 2018 / 54 min
Director: 蘇育賢

One by one, Indonesian laborers flee to a hut somewhere in Taiwan and begin talking about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m. Their voices crowd the hut, until an explosion seems imminent . . . .

In Thy Kingdom by the Sea

POLAND, JAPAN / 2018 / 23 min
Director: Keino Yutaro

To the port by train, plane, and car. Sketches of the diverse lives of those tied to the sea: fishermen, sailors, me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here for work, men from the Navy, and students . . . .

Invisible Actors

KOREA / 2018 / 122 min
Director: Chae Hyeong-sik

Four actors rehearse playing zombies for a film audition. Encompasses documentary theatre, the actors』 discussion process and their everyday lives—all at the same time they attempt to make a film with the director.

No Data Plan

THE PHILIPPINES, USA / 2018 / 70 min
Director: Miko Revereza

「Mama has two phone numbers.」 A journey of film in the space it takes a train to leave Los Angeles and head to New York. The latest work from the director of Droga! and Disintegration 93–96 (YIDFF 2017).

臨時工Temporary

中國臺灣/ 2017 / 25 min
Director: 許慧如Hsu Hui-ju

我們聘僱了三位真正的臨時工來扮演臨時工,廢棄工廠的空間便是舞臺,他們在其中組構出了一個若有似無的、臨時的家。憑藉著身體的勞動與彼此的關係,在真實與虛構的邊界、城市與荒野的邊界、家與流浪的邊界,活著。他們是現代化工業歷程的「遺蹟」,如今徒剩遺留在城市邊緣的空洞與荒蕪。

That Cloud Never Left

INDIA / 2019 / 65 min
Director: Yashaswini Raghunandan

A story about a village not very far away—children search for a red ruby, and toys are made out of filmstrips. Out of a phantasmagoria of village, children and stars, a film soon emerges.

This Is My House, Come the Sleeping
INDONESIA / 2019 / 90 min
Director: Halaman Papua

A man works out every day what numbers to bet on the lottery. In the midst of his seemingly peaceful life, Papua’s history and memories of the tragedy that plagued his home village hazily linger on.

Through the Border
SINGAPORE / 2018 / 29 min 

Director: Teo Qi Yu

After his cancer diagnosis, an old man is given six months to live. His granddaughter’s camera gently captures his sense of belonging in China—the place he left behind but never forgot—and the story of his family in Singapore.

流浪的石頭The Wandering Rock
中國 / 2019 / 93 min
Director: 崔兆松

《流浪的石頭》主人公是陝西的一個搖滾歌手,為了推廣自己的自由理念,他開始巡演。他的歌手朋友,老衲,因為沒錢治病而自殺。他在探訪老衲足跡的過程中,開啟了兩個音樂人與時代的獨特對話。

Winter in Seoul

KOREA / 2018 / 25 min
Director: Sohn Koo-yong

A young man writes in a motel room at night, while people go about their business outside in the cold winter streets of Seoul, anonymously crossing paths. A venture to visually interpret the sense of the words of the short story 「Seoul—1964—Winter,」 through an experiment in the five senses.

Xalko

CANADA / 2018 / 100 min
Directors: Sami Mermer, Hind Benchekroun

The men of the director’s hometown, a Kurdish village called Xalko, are off making a living in Europe. Within the daily lives of the women left back home, as they chat and their hands work busily, brim the joys and anger, grief and laughter of one large 「family」.

亞洲新浪潮單元特別展映

New Asian Currents Special Invitation Films

自畫像:47公裡斯芬克斯

Self-Portrait: Sphinx in 47 KM
中國 / 2017 / 94 min
Director: 章夢奇

An old woman speaking falteringly about the sadness of her life; a young girl drawing pictures—a touching portrayal of the intimate flow of time in a quiet village. This was made prior to Self-Portrait: Window in 47 KM (YIDFF2019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lso set in the same village.

美麗少年Boys for Beauty
中國臺灣 / 1998 / 63 min
Director: 陳俊志Mickey Chen

導演陳俊志長年關注性別議題,拍攝多部紀錄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不只是喜宴》,其中《美麗少年》紀錄葉永志在學校遭受霸凌,離奇喪命的事件,喚醒臺灣對於性平等教育的忽視,近而鑄下遺憾的悲傷故事。

本片於1999年入選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同個單元,陳俊志導演也曾於2011年擔任該單元評審。導演陳俊志因心因性休克 (高血壓心臟病)2018年在家中過世,年僅51歲。

歡迎掃碼關注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節亞洲新浪潮單元豆列

「導筒」微信號  directube2016 




相關焦點

  • 章夢奇 | 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影展筆記④ | 亞洲四導演四影片·閉幕
    兩年一屆,為時七天的山形國際錄片電影節昨天閉幕,國際競賽單元的「弗拉哈迪獎」由王兵導演的作品《死靈魂》獲得,亞洲新浪潮單元的「小川紳介獎」由黎巴嫩導演格桑·哈瓦尼(Ghassan Halwani)的作品《被抹去的,——無形的上升
  • 釜山電影節評委名單 張艾嘉任新浪潮獎評委主席
    新浪潮獎單元評委名單    1905電影網訊 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日前公布了新浪潮獎單元的五位評委名單。中國臺灣女演員兼導演張艾嘉擔任評審委員長,印度導演阿努拉格·卡施亞普(Anurag Kashyap)、韓國導演金泰勇、德國女演員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和美國影評人Stephanie Zacharek一同出任本屆新浪潮獎評委。    「新浪潮獎」又被稱為「亞洲新秀導演作品獎」,從1996年第一屆釜山電影節開始舉辦至今。
  • 女導演楊荔鈉電影三部曲《春潮》《春夢》《春暖花開》
    楊荔娜拍攝的紀錄片有《家庭錄像帶》《老安》《老頭》《野草》《一起跳舞》《廟》等,她在國際電影節也得了多項大獎。影片獲得1999年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2000年巴黎真實電影節評委會獎、2001年德國萊比錫紀錄片電影節金獎和觀眾獎。
  • 十六位華語女導演和她們的紀錄片
    1994年,馮豔開始關注三峽題材,並決定進入三峽庫區考察和拍攝;1997年,她完成了以此為題的第一部長片《長江之夢》,旨在描述強大國家與普通平民之間的關係,這部作品入選亞洲新浪潮單元;2002年,馮豔再次回到長江邊上她拍攝過的村莊,五年之後,馮豔將長期跟蹤對象之一的故事剪輯成《秉愛》,並因此於山形獲得亞洲新浪潮單元的小川紳介獎,同時這部影片還在
  • 李道新 | 紀錄山形
    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刈間教授鄰家長兄般的說話聲,夜空中明明滅滅的燈火,以及仍在很遠的遠方的山形,這一切之於我,均仿若夢中。山形,是一座安靜而又宜居的小城;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是一個低調而又平民的各國紀錄片展映與評選活動。秋天的山形,天氣變化較快,或則細雨濛濛,或則風和日麗;街道總是乾淨整潔,市民神態恬淡祥和;我也是太享受這種白天看片,晚上休息的日子了。
  • 釜山電影節開幕 張艾嘉領銜新浪潮獎評委亮相
    電影網訊 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評委見面會於10月2日上午在釜山舉行,張艾嘉作為評委會主席,帶領韓國導演金泰勇、印度導演阿努拉格·卡施亞普、德國女演員娜塔莎·金斯基、美國影評人Stephanie Zacharek一眾評委集體亮相。
  • 萬字長文 | 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吳文光去山形紀錄片節的路
    秋山,這個會講中國話的日本女孩,認識她的時候她是選修「中國文化」的大四學生,現在是大學講授研究中國電影的老師學者和兩個兒子(大兒大學小兒高中)的媽媽。28年前秋山在我和山形和日本朋友間做翻譯(一半是義務幫忙),這樣的事一直不斷,最近的一次是今年7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安排我和原一男導演對談,翻譯也是秋山。我和「日本紀錄片與人」有持續30年交往的話,秋山曾經並一直為我鋪路搭橋,當然也是目擊和見證人。
  • 2020年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IDF創投」提案結果公布
    陳宏曾擔任過加拿大班夫山地電影節、四川「金熊貓」國際電視節、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湖南金鷹電視節等多個國內外獎項的評委。由其擔任總編導、總撰稿的大型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外交》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另有多部電視作品獲得國內外獎項。
  • 徵片中 |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曹正昀導演作品影片《人子》(「Yun」) 入圍2020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終選名單。段雲衝導演作品《狗叫了一天》入圍第30屆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林子導演作品《海上城市》榮獲2018年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生命跡象單元(Signs of Life)最佳影片獎。
  • 湯尼·雷恩、胡智鋒領銜,西湖國際紀錄片節評優單元評委公布
    2019第三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D20提名」評優單元評審委員會陣容新鮮出爐! 湯尼·雷恩先生長期致力於國際電影的推廣與影像製作,其尤為關注東亞電影的創作與推廣,被稱為「亞洲電影教父和伯樂」,曾發掘和推介眾多亞洲優秀導演,如北野武、李滄東、洪尚秀、阿比察邦、陳凱歌、王家衛、賈樟柯、關錦鵬、蔡明亮等,出版有關於法斯賓德、韓國影像、鈴木誠俊及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等著作。
  • 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即將在杭州舉行!
    著名導演拉凱什·沙瑪(Rakesh Sharma),他在1986年開始電影電視作品創作生涯,其紀錄片作品《最終解決》被印度總統授予「2007年國家電影獎」,並在BBC,NHK等世界各地的知名頻道播出。紀錄片學者馬庫斯·諾內斯(Markus Nornes),他致力於中國與日本電影的影史、亞洲研究中的敘事與學科以及紀錄片等研究。
  • 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新聞發布會舉行
    在入圍影片中,有不少是已經在國內外業界引起關注的作品,包括即將登陸院線的《四個春天》、唯一入圍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的國產紀錄片《盲行者》,以及獲得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的《拆彈生死線》、獲得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以及加拿大熱門(Hot Docs)國際紀錄片節觀眾選擇獎的《愛與痛的裂痕》。
  • 獨家 程青松出任臺灣國際酷兒電影節評委 並將首次參加臺北同志大遊行
    此次影展分為長片、短片單元,加上影展自創「臺灣酷兒獎」短片。臺灣酷兒獎則有10部華語酷兒作品脫穎而出與觀眾見面。該單元由酷兒影展獨創常設,今年有導演楊雅喆協力呼籲海內外優質作品投稿,最後共計超過200多部華語LGBT影片來件,經由專業評審評選出最後10部,將於影展期間正式播放,讓大家看見亞洲酷兒影片的創作實力。
  • 西湖·西湖|2020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榮譽獲獎名單
    陳宏曾擔任過加拿大班夫山地電影節、四川「金熊貓」國際電視節、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湖南金鷹電視節等多個國內外獎項的評委。由其擔任總編導、總撰稿的大型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外交》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另有多部電視作品獲得國內外獎項。
  • 快訊|劉和平任第24屆白玉蘭獎電視劇單元評委會主席
    海外電視劇單元由英國製作人、監製李·梅森和美國製片人、編劇扎克·施坦茨擔任。英國製作人、導演尼克·弗雷澤將任白玉蘭獎紀錄片評委會主席,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彭輝和日本導演松江哲明擔任紀錄片評委。所獲獎項: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金鷹獎最佳編劇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獎。2.評委(1)中國電視劇單元高群書  導演
  • 90位大陸獨立電影女導演推薦
    短片入圍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西寧FIRST國際電影節、荷蘭國際動畫節(HAFF)、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推薦展映單元、韓國首爾國際動畫節(SICAF)等。2016年擔任Rome International Cinefest 評委。2017年舉辦首個個展「寄居的時光」。現生活工作於杭州。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終審評委陣容揭曉
    40部影片入圍終審 六位「他」和一位「她」 將以專業、嚴謹、認真與耐心 甄選出12部最優秀的作品 讓青年影像綻放光彩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徵片已於
  • 重磅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終審評委陣容揭曉
    徵片落幕終審將至40部影片入圍終審六位「他」和一位「她」將以專業、嚴謹、認真與耐心甄選出12部最優秀的作品讓青年影像綻放光彩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徵片已於10月3日截止,初審也已落下帷幕「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理事長,第23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年度人物獎獲得者,中國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主編,「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創辦人、主席。代表著論有《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紀錄片的觀念》、《中國紀錄片30年:話語權與話語的演進》、《中國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現狀及發展策略》。
  • 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片單元
    要經過怎樣的過程,才能讓一部紀錄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與影迷見面呢?特別是在今年如此困難重重的情況下,SIFF紀錄片單元可謂交出了一份驚豔的片單。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設計師陸雲帆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片單元一份驚豔的片單採訪:張新偉SIFF紀錄片單元重量級的片單背後,離不開策展人徐錚的不懈努力,每年她都會觀看大量的紀錄片,從中甄選出適合在電影節進行展映的作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之間,凹凸鏡DOC專訪了徐錚,在與她的交流中,感覺她是一位很感性的人。
  • 重磅|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終審評委陣容揭曉
    終審將至40部影片入圍終審六位「他」和一位「她」將以專業、嚴謹、認真與耐心甄選出12部最優秀的作品讓青年影像綻放光彩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徵片已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理事長,第23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年度人物獎獲得者,中國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主編,「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創辦人、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