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度的綜藝競爭中,第二季《蒙面唱將猜猜猜》顯然是底氣最足的節目之一。從收視數據中《廣電視界》發現,其節目自登陸江蘇衛視以來,已經連續九周蟬聯全國衛視周日綜藝收視冠軍,並且接連問鼎各大衛視周末季播綜藝桂冠,視頻獨播平臺優酷播放量衝破11.4億,足見觀眾對其喜愛有加。一個饒有意思的數據是:今年的《蒙面唱將猜猜猜》,語言交流部分的收視很高。
《蒙面唱將猜猜猜》在名字裡一連拋出三個「猜」字,足見懸念的反差和反轉對於節目看點的重要。值得稱道的是,「猜評團」作為懸念和猜想、唱將和觀眾之間的重要銜接,有著穿針引線的特殊價值,節目的起承轉合、跌宕起伏,都與猜評團的收放自如密切相關。因此,不僅僅是「指鹿為馬」那麼簡單。
第八期節目,猜評團遭遇節目開播以來最大危機:臺上嘉賓火力全開揭穿套路——霍尊率先發難,Diss猜評團「指鹿為馬」,並總結出三大慣用猜評策略:飈演技、猜大咖、蹭熱度。猜評團元老巫啟賢激動之餘,揭穿觀眾早已看透的一切,半玩笑半認真:「明明知道你們是誰,卻不能說你們是誰,其實我們很累!」
看到這裡,無數追隨《蒙面唱將猜猜猜》已久的節目觀眾心裡會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猜評團難道只是一個明知故問的「戲精」角色嗎?回看節目實際效果,猜評團恐怕真的難逃「指鹿為馬」和「尬猜」的嫌疑。
案例一:飈演技
首期節目,第一組唱將中有「御前侍衛三把刀」李榮浩和「我們白著呢」範瑋琪,第二組唱將中有「閒不住的鐵娘子」張韶涵。就聲音辨識度來說,這三位歌手想要掩藏身份不被認出,毫無疑問具有相當難度。
果不其然,「御前侍衛三把刀」一開口,觀眾一陣騷動,彈幕也被一秒聽出「李榮浩」的吃瓜群眾刷屏,而張韶涵的特質音色一出顯然具有同樣效果。可猜評團就是要玩出一點意外,觀眾一眼就能認出的「御前侍衛三把刀」,在陶晶瑩看來像是周杰倫,還列舉出二人間的重疊之處:駝背、樣子拽、愛帶道具。陳爍則堅稱張韶涵是鬱可唯,甚至放出一段鬱可唯早年演唱《隱形的翅膀》的視頻。
案例二:猜大咖
「尬猜」玩法在「寶寶翻身把歌唱」的杜淳身上運用得同樣十分嫻熟。僅憑「寶寶」、「海綿頭套」和「演員身份」這幾條簡單線索,猜評團迅速將「寶寶翻身把歌唱」與黃曉明建立關聯。緊隨其後,巫啟賢來了一通驗證電話,觀眾這才打消了黃曉明的念頭。
大咖不是你想猜,想猜就能猜。「沒朋友的球鞋俠」可以說是節目組挖下的超級巨坑,全世界篤定是林俊傑的人卻不是林俊傑,讓觀眾感到深深沮喪,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大張偉及時送上線索,透露曾在某節目與「球鞋俠」打過照面,這才揭開了「球鞋俠」廬山真面目。若非如此,蔡宗強這個不為人熟知的素人,恐怕觀眾想破頭都無法確定其身份。
案例三:蹭熱度
「俺們屯裡的音樂大匠」汪蘇瀧一出場,就因「00後喜愛」和迷人大長腿的特質,被猜評團圈定為王源,陳爍則把猜測方向指向了楊洋。綜合九期以來的猜評團表現,除了王源、楊洋,趙又廷、鹿晗、鄧超等流量明星,都一次不落地被猜評團「溜」了一遍。
諸如此類的猜評手法不一而足,貫穿了整季節目。有觀眾感嘆「一方面得留意猜評團挖掘出的線索,同時還得謹防他們挖坑埋雷,能把猜評團環節刪除嗎?好讓我安靜如雞地看完整期節目!」
對於任何一檔音樂節目來說,音樂性是首當其衝的看點。可是,如今觀眾的愉悅值越來越高,光有高水準的音樂性遠遠不夠。過去,製作團隊熱衷通過PK的「升級打怪」鍛造人物的命運感,從素人PK,到明星PK,再到星素PK,接下來還能解鎖什麼新玩法?選擇了去PK化的《蒙面唱將猜猜猜》,成功地把追看節目的樂趣放在了「神秘—猜想—驚喜」的情感脈絡上。
把猜評團環節刪除,能讓觀眾「更有效」地觀看節目?透過現象看本質,得出的結論才不會錯。
僅從字面意義解讀《蒙面唱將猜猜猜》——唱將蒙面亮嗓,落腳點在「猜」,說白了,這是一檔主打懸疑競猜的音樂綜藝。從觀眾心理出發,《蒙面》的魅力恰恰在於「猜謎」的樂趣。更深一步講,謎面難度要「恰好」方能激發觀眾興趣,「一猜就中」和「怎麼猜都猜不準」,是猜謎遊戲的大忌。而猜評團的設置,就是從這個落腳點出發,發揮調劑功能。
從賽制上看,節目每期由六位或八位唱將登臺,兩兩分組,合唱完畢,由猜評團選擇更容易猜測的歌手留下獨唱並猜測其身份,如果正確,直接揭面;如果錯誤,進入下期節目;而未被選中的歌手進入下一輪節目或直接進入下期節目。較之上一季,本季非常巧妙的一個升級在於,「猜評團」只負責助攻猜想,名字的決定權放手給了觀眾——徹底修復猜評團主控全場的bug。
顯而易見,聲線獨特、辨識度高和知名度高的歌手更易被識破身份。相反,不為觀眾熟知或者大眾化的聲音卻能走得更遠。如果不做猜評團設置,《蒙面》會呈現怎樣的結果?毫無疑問,不擅長偽裝聲線、開口就被觀眾聽出的歌手會處於劣勢從而尷尬「一輪遊」;不知名和聲音不獨特的歌手,卻能讓人怎麼猜都猜不出來從而多輪演唱——這種尷尬結果既無法讓觀眾體驗到「猜」的樂趣,也明顯不符合節目的公平邏輯。因此,鋪設「水中望月,霧裡看花」的朦朧,五分專業和深情,五分煙幕彈,在收放自如之間讓大家過足癮,或許是節目的本真訴求。
音樂本就是表達情感的語言。《蒙面唱將猜猜猜》搭乘時光的穿梭機,回溯華語樂壇上下幾十年的溫暖記憶。這個節目的神奇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次重溫,更是一次重塑,面具仿佛有魔力一般,讓記憶裡的唱將以耳目一新的姿態久別重逢。觀眾發現,他們唱腔曲風變了,人生態度也變了。
促使這一切悄然發生的,正是猜評團。
作為「猜評團元老」的巫啟賢、Ella和大張偉各司其職,陶晶瑩和資深音樂人巫啟賢擔任專業鑑定師職責,點評起歌手唱功和唱法來可謂信手拈來且言之有物;Ella就是典型的「放料機」,大張偉則發揮段子手的實力與優勢,不斷貢獻包袱與金句,其對唱將的吐槽,也是節目一大看點。他們集體奠定了輕鬆、歡脫、溫暖的節目底色。
激發潛質,正是猜評團的一大功勞——他們經由猜評環節與唱將互動的過程,其實也是撩撥出唱將不為人知個性的過程,當隱藏在面具之下的唱將在猜評團的「進攻」中放飛自我,揭面時刻才擁有了反差萌和衝擊力。
不止於淺層的語言互動,「猜評團」也強烈發揮訪談氣質,資歷夠深、經驗老道的陶晶瑩和巫啟賢,總能穩準狠戳到唱將們的柔軟處,深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將音樂之路的命運感和情懷性釋放到極致。最新揭面引發轟動的GAI,正是將一個嘻哈歌手一路打拼而來的內心吶喊充分爆發,他說,「很多人都覺得說唱歌手只會說不會唱,感謝《蒙面唱將猜猜猜》的舞臺,給了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十二年從地下唱到臺上,夢想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曾缺席。」
如何讓節目常變常新,保持強大的黏性,真心不易。《蒙面唱將猜猜猜》背後的操作思路,應該叫「蒙面唱將變變變」,不傷筋動骨的基礎上,它用撲面而來的活潑,極大調動觀眾高漲的熱情,而這都源自蒙面的形式和猜評團的設置,共同釋放了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