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農村中有許多野生植物,如今許多人其實並不了解這些植物,都把它們當成了沒有作用存在,隨意踐踏毫不在意。但這些野生植物曾經是幾代人的美好童年回憶,小時候零食玩具全靠它們。
以前農村的缺少各種物質,生活條件不好,我們就摘些野生果子作為我們的零食,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有時候也把這些植物製作成好玩的玩具,例如今天所講到草珠子,就是一種讓多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草珠子的名稱有很多,即便是見過它的人,也可能叫不出它的名字,而且古時候各個地區的交流不頻繁,風俗語言習慣不同,取的名字也就不同了,比如有的地方叫它為「來尿珠」,也有些地區稱呼草珠子為「停扣子」「五穀子」等等。
草珠子其實屬於禾本科薏苡屬植物,在中國的歷史悠久,至少存在六千年以上,植株與我們常見的玉米幼苗相像,高一米左右,頂端開花,結的果實如酸棗大小,很多人想必都曾見過這種植物。
多數人都把草珠子當成了薏米,兩者雖然同屬於薏苡屬,功效也有些類似,但各位朋友千萬不要混淆,草珠子的澱粉含量其實低於薏米。
如果是在肥沃的土地上,個頭也比薏米大,而且前者外殼堅硬,後者外殼薄脆,脫皮前兩者相差很大,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能分辨出來,但脫皮後的草珠子和薏米,幾乎看不出差異。
草珠子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生長歷史悠久,大部分的山區農村,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多生於低洼潮溼的地方,例如小河的兩邊,田邊的水溝等地。草珠子的用途也與薏米大不同,我們以前沒玩具的時候,就用它製作成各種玩具。
而且草珠子的中間天然就有孔道,不用費心費力的鑽洞,直接用線穿過去即可,方便快捷省心省力,可以串成各種手串,佛珠,有時候也會把草珠子串成門帘,在上世紀非常的受人歡迎。
這種珠子自帶光澤,就像噴了一層漆一樣,還沒成熟時呈現出的顏色為綠色,外表剔透,成熟後為黑色或黑灰色,細膩光澤,潤滑堅硬,不用加工,就是天然的珠子,而且形狀為慄子形和桃形,少了幾分工具的打磨,多了些天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