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寶媽要明白

2021-01-11 硬核奶爸日記

朋友的孩子今年剛剛兩歲,孩子的奶奶就一直不斷的催促朋友讓他把孩子的尿不溼摘掉,快點教他怎麼去上廁所。

朋友覺得現在還為時過早,孩子不一定能夠學會,但是孩子的奶奶實在是太能夠嘮叨了,朋友沒有辦法就順了孩子奶奶的意,把兒童坐便器買了回來,然後又買了幾條兒童內褲,在家裡不斷的訓練孩子該怎麼上廁所,但是兩歲的孩子有的時候根本就不懂,不願意被家長安排,即使紙尿褲摘掉了。

他也不停的在褲子裡面上廁所,根本沒有一點改變,以前只是換尿不溼,現在每次孩子上完廁所都要重新給他換一條褲子。

朋友非常的煩躁,就跟孩子的奶奶抱怨說孩子現在還小,根本不願意坐在馬桶上。孩子的奶奶也覺得非常的奇怪,平時孩子明明非常懂事的,為什麼就是上廁所這件事情一直學不會呢?

其實教孩子上廁所這件事是有一定時間的,太早太晚都對孩子有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如果太早進行上廁所的練習,就會對孩子還未發育健全的肌肉和神經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種影響會讓孩子的泌尿系統產生混亂,一般來說孩子是神經系統刺激自己條件反射進行如廁的,如果太早對孩子進行訓練,那麼就會導致父母的人為作用,去影響孩子的如廁活動。

很多老年人為了讓孩子不尿在褲子裡,經常會對他們進行把尿,老年人覺得這樣做是對的,但其實這種訓練反而會推遲孩子自主上廁所的時間。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對一對雙胞胎兄弟進行過關於獨立上廁所相關的實驗。

哥哥在出生之後兩個月就開始進行訓練了,之後訓練了一年的時間,哥哥也完全學不會獨立上廁所,有的時候可能會成功,但是失敗也會隨之而來。

直到兩歲的時候,哥哥才能夠準確的獨立上廁所,但是弟弟是在兩歲的時候才開始訓練的,結果弟弟訓練了沒有幾天,他的成功率基本上與哥哥持平。

這個實驗也就告訴我們,不是越早對孩子進行如廁相關的訓練孩子就能夠越早學會,有的時候他們的生理髮育還沒有健全,這樣的訓練反而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負擔,等到孩子完全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都準備好了再進行訓練,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才算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呢?

一,每天大小便有固定的規律

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上廁所是沒有固定的規律的,有的時候剛剛吃完飯不久就會上廁所,還有的時候兩次上廁所間隔的時間非常短。

如果存在這樣的狀況,那麼就代表他們還不適合進行訓練,一定要等到孩子的排洩有一定規律了,家長才可以對孩子進行訓練,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在大小便之前他們自己會有特定的感覺,家長就要讓孩子知道當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就是他們想上廁所的信號。

二,會有一定的表情和姿勢表達自己正在上廁所

孩子在小的時候上廁所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但是等到他們長大之後上廁所就會用力,所以臉上或者是身上會不自覺的有其他的表情或者是動作,比如有的孩子臉會完全皺起來,而有的孩子上廁所就會馬上蹲下。家長如果發現這樣的特徵,就代表孩子可能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三,可以遵守簡單的指令

家長要訓練孩子的前提就是他們能夠聽懂。如果孩子現在連一般的指令信息都聽不懂那麼根本連訓練都不需要訓練,這只是在浪費自己和孩子的時間和精力。

四,紙尿褲髒了會想換新的

孩子如果感覺到在紙尿褲裡大小便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他們就有這種欲望想要用馬桶上廁所,那麼家長這個時候就可以滿足孩子的欲望,訓練並且告知他們用馬桶上廁所的方便之處,讓孩子逐漸產生興趣,他們訓練起來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排斥。

五,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孩子對坐便器產生興趣的表現,就是一直模仿大人上廁所的動作,這就代表他們內心有欲望像大人一樣使用坐便器上廁所,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這種興趣。

六,主動要求穿內褲

經常孩子覺得穿內褲是一種長大了的標誌,他們如果主動要求穿內褲,那就說明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順勢而為向孩子發出要獨立上廁所的信號。

七,基本能夠獨立穿脫褲子

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需要在家長的幫忙下才能穿脫褲子,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要上廁所之前大聲告訴叫爸爸媽媽,慢慢的經過練習,孩子就能夠獨立穿脫褲子,這個時候孩子就能夠自主的如廁了。

如何進行如此訓練?

一,讓孩子穿著尿不溼感受坐便器

如此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夠急於一時。家長一開始不要將孩子的尿不溼脫下來,可以先讓孩子對坐便器這一工具進行熟悉,讓他們先感受一下坐便器的感覺。

比如孩子在上廁所的時候,家長告訴他們要坐在坐便器上上廁所,就是讓他們帶著尿不溼坐在坐便器上,這一階段感覺上的熟悉才最為重要。

二,習慣坐便器後摘掉尿不溼

當孩子對坐便器熟悉了之後,他們每次想上廁所即使帶著紙尿褲也會坐在座便器上,這個時候條件才成熟,家長就可以試著摘掉孩子的紙尿褲了。

三,觀察並示範

孩子能自主上廁所後,一系列工作家長就可以逐漸教給孩子,比如如何脫褲子,如何擦屁股等等。這些動作和步驟其實很難用語言去解釋,最好家長可以在一旁進行示範,動手教孩子。

不管是很早還是很晚學會自主如廁都不能代表什麼,有的時候太早和太晚還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所以家長要按照孩子自身發展的規律,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多大可以把屎把尿?伊媽有話說!
    相信很多寶媽都聽過這樣的話:「給孩子把尿吧,穿紙尿褲多難受啊!悶著容易長疹子」 「用尿布又洗又擦多麻煩,還省紙尿褲的錢」 如果反對,他們還會說:「你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越早把尿越好,可以從小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 錯誤,倒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容易排尿的時間,圖自己省事。
  • 如廁訓練如何少走彎路?寶媽的實戰經驗,助力寶寶輕鬆告別紙尿褲
    如廁訓練在孩子成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寶貝18個月大之後,各位寶爸寶媽就可以考慮怎麼樣讓寶寶更好地學習自己去上廁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嬰兒的如廁訓練。給孩子耐心講解便盆的功能也許剛開始小寶貝可能不太懂得如廁技巧,但是他也必須要清楚便盆是用來做什麼的,爸媽要告訴他們,應當去正確的地方進行如廁行為,不能夠隨地大小便。小男生最好也是由父親帶著去上廁所,並且,各位寶爸也需要耐心地教兒子嘗試大小便的不同解法。
  • 出現這四種信號,父母要進行如廁訓練啦
    所以寶媽們在寶寶18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上廁所了。 出現這四種信號,父母要進行如廁訓練啦 相關數據分析稱,寶寶18個月大時開始訓練自主如廁,1年的時間就能做到獨立上廁所。
  • 經常把尿和穿開襠褲的寶寶不會自主如廁?寶媽不妨試試這些小妙招
    面對寶寶因不良習慣形成的無自主意識的排尿,寶媽試試這些方法根據《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上的觀點,寶寶可以在18-24個月之後再開始如廁訓練。而且訓練寶寶自主如廁的習慣晚一些比早一些要好。寶媽可以等到寶寶有明顯的膀胱感知,或者有明顯的排尿意識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的自主如廁習慣了。
  • 寶寶幾歲如廁訓練最佳?「3步法」訓練要知道,育兒更在乎細節!
    訓練寶寶如廁應該從幾歲開始?「3步法」穩紮穩打,家長急不得!隨著夏季的腳步來臨,寶媽們開始著急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早點進入幼兒園。寶媽們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白天的表現,寶寶們能在2個小時中憋住尿或者更長時間憋住尿,那麼他們可能已經進入了如廁的窗口時間。其次,給寶寶們穿上訓練褲自己體驗如廁的成就感這個訓練褲是一種介於紙尿褲和內褲之前的一種小褲子,這種褲子在尿溼之後有種溼溼黏黏的感覺,但是尿不會漏在地板上。
  • 寶寶什麼時候做如廁訓練?自主如廁注意哪些事項?
    寶寶排洩的問題是家長比較擔心的,很多時候寶寶無法控制自己,只能任其自由泛濫,大多數的寶媽知道孩子排洩器官到2歲左右才開始成熟,我們要在什麼開始做如廁訓練?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尊重孩子的時間表,在孩子準備好了以後再進行如廁訓練,會非常順利,孩子一般3歲之前就會掌握。如果和這個原則背道而馳,就不免經歷極其漫長和痛苦的訓練期,孩子有可能到了4歲還沒有完全學會。
  • 什麼時候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孩子如果有這些表現,通常可以
    小王不知道在現階段,是否要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因為他家寶寶才兩周半,也不知道現在給孩子訓練的話,是否還太早? 有經驗的同事在聽了小王的傾訴後表示,其實需不需要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倒是可以根據孩子的一些實際情況進行參考。
  • 寶寶怎麼戒紙尿褲?科學如廁訓練,滿足一個前提,準備三樣東西
    需要滿足一個前提網上搜「寶寶怎麼戒紙尿褲?」會有很多關聯搜索,比如:兩歲半寶寶怎麼戒紙尿褲?一歲寶寶怎麼戒紙尿褲?不同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開始時間差異很大。有的寶寶早早就開始戒紙尿褲,有的寶寶三歲要上幼兒園了才提上日程,還有穿著紙尿褲去上幼兒園的。
  • 寶寶什麼時候不用紙尿褲?如何進行如廁訓練,看這篇
    天氣冷了,很多媽媽都想著把寶寶的如廁訓練挪一挪,放到天氣溫熱舒適的春夏季節,生怕凍著孩子了。穿著較少確實能更好的幫寶寶掌握如廁技能,但如果寶寶已經做好如廁訓練的準備,在冬天只要把室內溫度調得足夠溫暖,也可以開始如廁訓練的。今天整理了一些知識點幫助大家幫助孩子順利進行如廁訓練。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自主如廁?抓住這個黃金時間段,如廁練習三步走
    在這個溫暖舒適的時候,是比較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當寶寶出現這三個信號,是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標誌。多數寶寶會在2~3歲之間,學會自主如廁,具體時間要看自家寶寶的表現啦。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實物獎品,當寶寶成功自主如廁,獎勵寶寶「一朵小紅花」,對寶寶來說也是非常驕傲的事情了。【孕育島寄語】孩子是純真美好的存在,爸爸媽媽要用愛去守護。
  • 寶寶如廁訓練幾歲開始最好?
    首先,寶寶要能夠意識到來自膀胱和直腸的壓迫感,所謂的上廁所的「信號」; 其次,他要能明白這個「信號」和身體之間的聯繫,要趕緊找廁所了; 最後,要完成一系列上廁所前的準備,脫褲子、蹲下等,還得在準備好前學會憋著,直到準備完成。
  • 2歲寶寶如廁訓練,先把馬桶選對!再配合8個如廁原則更有效果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可能寶寶一歲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訓練寶寶如廁。有的時候急於求成,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 如廁訓練是第一要務,要多加訓練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疫情結束後,寶寶們九月份要開始新的徵程了,幼兒園就是寶寶求學的第一站。 寶爸寶媽們不由得開始發愁,急忙抓緊時間帶寶寶們get入園的必備技能。
  • 寶寶坐便器你選對了嗎?選對坐便器,如廁訓練事半功倍,媽媽省心
    前兩天,有個寶媽在後臺留言,因為要不要給寶寶坐便器的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爭執,他婆婆認為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人去把尿,大了自然就會了,不用進行如廁訓練。而寶媽認為把屎把尿不科學,要讓孩子自己學著如廁。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結果。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從1 歲半,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因為寶寶一般到這個年齡生理和心理都已經準備好了。那麼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坐便器呢?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2) 對父母上廁所感到好奇孩子在成長中也會開始對父母上廁所的行為產生好奇,即不自覺地就會想跟著父母上廁所,這其實也在證明孩子擁有相關的意識了,也說明該進行一定的如廁訓練了。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如廁訓練,簡單點說就是教寶寶去廁所大小便。如廁訓練就是讓寶寶自己覺得有排便感覺的時候,能夠憋住便意,然後到廁所解決。給孩子把屎把尿,已經被證實並不利於孩子成長發育,所以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 教寶寶如廁最佳時機是多大?兒科醫生:孩子發出這些信號,最合適
    01教寶寶如廁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如廁訓練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大部分孩子控制大小便的神經肌肉的能力,要到18~24個月時才會成熟,因此,一般國外兒科醫生會建議至少等寶寶18個月以後再進行如廁訓練。認為較晚開始接受大小便訓練,比早接受訓練的寶寶學得更快。
  • 寶寶如廁訓練,為寶寶暑假過後上幼兒園做準備,寶媽要重視
    身為父母,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要顧及的問題會多很多,不僅要關注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程度,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還有讓父母猝不及防的大小便問題。但事實上,獨立如廁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們需要知道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最佳時間,讓孩子最終獨立。
  • 如廁訓練就這幾步,整個過程可以很愉悅
    於是思忖著是否可以給寶寶開始如廁訓練了。事實上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和訓練,很多媽媽並不清楚什麼時候寶寶會憋尿了,如果一直穿著尿不溼,可能到了3、4歲你仍然不知道他到底會不會憋尿。根據心理諮詢師嚴藝家的建議:要拒絕人為控制的把尿,尊重寶寶自主意識,寶寶行為發展的這些信號可以是如廁訓練開始的時機:1. 對走路和用腳已經沒有之前那麼興奮。
  • 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任何時候都不建議,因為對寶寶來說危害很大。②寶寶要到2~3歲時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這是控制便尿的基礎。把屎把尿其實是在提前練習還沒完全發育好的肌肉群,由於把屎把尿的陋習,多次強化訓練後,寶寶有了條件反射而已。他們完全不懂根據尿意排洩,而是在等父母把的動作或者是「噓噓」聲來小便。而這樣提前訓練發育還未成熟的肌肉,會導致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