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個寶媽在後臺留言,因為要不要給寶寶坐便器的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爭執,他婆婆認為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人去把尿,大了自然就會了,不用進行如廁訓練。而寶媽認為把屎把尿不科學,要讓孩子自己學著如廁。
小麼作為過來人,認為買個坐便器還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家寶寶都兩歲了,關於自己上廁所這事兒,還是一籌莫展。
「不會蹲著尿,也還不會表達上廁所的意願。」
「有時候會自己坐在便盆上玩,但真的要大小便了又不願意坐了。」
「已經能自己脫褲子小便了,但大便還是非得穿上紙尿褲才拉得出來。」
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結果。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從1 歲半,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因為寶寶一般到這個年齡生理和心理都已經準備好了。
那麼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坐便器呢?
給寶寶選坐便器有很多講究,比較常見的有騎式和坐式兩種,另外還有馬桶墊圈。家長在買了馬桶之後,難免會碰到「買回去寶寶不愛用就擱置了」、「馬桶太高,寶寶坐著太累」、「馬桶不防滑,寶寶坐上去的時候老怕他摔倒」等問題。
所以,在給寶寶挑選馬桶的時候,注意是否合適和實用很重要。
首選坐式馬桶,性價比最高
大多數家長一般會直接給寶寶買坐式馬桶,因為比較實用,而且用得時間長。寶寶只需要脫一半褲子直接坐上去就可以上廁所了,很方便。
市面上坐式馬桶的樣式有很多,家長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檢查馬桶的安全性
確認馬桶的材質是否安全過關。
看看馬桶底部是不是防滑。
寶寶在使用的時候有沒有可以扶的地方。
馬桶有沒有靠背。
選擇適合寶寶的尺寸
根據寶寶的身高,選擇高度適合的馬桶,如果太高,寶寶在使用的時候會很累。
根據寶寶的體型,選擇大小適合的馬桶圈,如果太大,寶寶的屁股會掉下去。
看看是不是方便清理
最好選擇有分離式內膽的馬桶,清理的時候比較方便,直接將內膽拿出來清洗就可以了。
在高度允許的情況下,內膽越深越好。這樣,寶寶在排便量大的時候,便便不容易粘到屁屁上。
選擇功能更多的馬桶
功能多的馬桶,性價比更高。比如有蓋板、有方便挪動坐便器的扣手、有紙巾盒等。也有一些家長會選擇三合一的馬桶,除了當馬桶,還能當小凳子用,也可以把馬桶圈拿下來裝到成人馬桶上使用。
外觀以簡潔為主
馬桶外觀要簡潔,設計最好能可愛一些,可以吸引寶寶主動坐上去。
這些如廁「神器」也可以考慮
騎式馬桶
如果寶寶對走路、自己坐下來等動作的控制力還不是很強,騎式馬桶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騎式馬桶的設計,可以方便他扶著馬桶坐下來,而且能坐得比較穩,也比較舒適。
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外形非常可愛的騎式馬桶,也可以吸引寶寶對坐在馬桶上上廁所產生興趣。
但是寶寶在用騎式馬桶的時候,一般都需要脫掉一個褲腿或者脫掉整條褲子才能坐上去。有時候尿急,可能會來不及,而且到了天氣比較涼的時候,寶寶光腿坐著也很冷。所以已經會走路能坐穩的寶寶不建議購買。
馬桶圈墊
有些寶寶可能會對大人的馬桶更感興趣,家長也可以考慮用這樣的墊圈。而且有些墊圈除了能在成人的馬桶上使用,本身也有可以適配的小馬桶。使用馬桶墊圈,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過渡到直接使用成人馬桶。
還有很多馬桶墊圈是帶扶梯的,當寶寶大一些了,就可以自己爬上馬桶。
男寶寶用的站立小便器
有一種專門為男寶寶設計的小便器,使用時裡面的螺旋槳會動起來,可以吸引寶寶產生興趣,讓他養成如廁的習慣。但有些寶寶可能會去玩小便器裡的螺旋槳,家長要注意及時清潔和消毒小便器。
可攜式小便壺、紙馬桶
如果寶寶正在進行如廁訓練,在外出的時候家長可以攜帶可攜式小便壺,這個比較適合男寶寶小便時用,或者可以選擇可摺疊的移動可攜式紙馬桶,能同時解決大小便問題。
無論選擇哪種馬桶,都是為了幫助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最終學會自己上廁所。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著急,不能強迫寶寶使用,要正確地引導,如果他不願意用,可能就是如廁訓練的時機沒到,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