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海豹、海象、海獅、海狗、海兔這幾種動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生活在海裡,而且在陸地上都能找到「同名」的動物,但是,海豹不是豹,海象也不是象,海兔更不是兔子。那麼,這幾種海洋生物都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我們從海兔先開始
海兔並不是兔子,如果非要與一種陸地動物有牽扯的話,應該就是蝸牛了,因為生物學意義上的蝸牛是所有陸生的腹足綱動物(包括蛞蝓),而海兔就屬於腹足綱動物,不過它生活在海洋中而已,而且由於海兔並沒有堅硬的外殼,長相與蛞蝓有有些相似,所有它又被稱為海蛞蝓。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海兔屬於腹足綱無盾目海兔科,也就是說所有海兔科的成員都叫海兔,目前已知的海兔科成員超過了150種,它們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溫帶海洋中。
海兔主要棲息在海底,以藻類為食。大多數的腹足綱動物都有堅硬的外殼,但是海兔的外殼已經高度退化,只留下了一層透明的、薄薄的角質層,再加上海兔的體型大都比較小(平均在10公分左右),所以它們對於捕食者進化出了一套自己應對天敵的方法:放屁。
海兔放屁的原理比較的簡單,它通過進食不同顏色的藻類在身體中積蓄不同的色素,當遇到天敵時,它利用自己體內的水管收縮將這些色素排出體外,於是就形成了「彩虹屁」。「彩虹屁」能夠幫助海兔迷惑天敵,給自己逃跑爭取時間。
其實,海兔之所以叫海兔,是因為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當不移動時,它的觸角配合上它胖嘟嘟的身體,看起來就是一隻兔子一樣,尤其是一些體色為白色的海兔,更像是一隻兔子。
除了「放屁」這個神奇的能力外,海兔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它具有動物和植物的雙重特性。科學家發現,一些海兔,比如藻類海蛞蝓,它就可以提取藻類葉綠素中的葉綠體與自己的細胞結合,之後進行光合作用。而且海兔也是目前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以利用植物葉綠素的動物。
海狗與海豹
之所以把海狗和海豹放在一起說,是因為它們倆長相有些相似。當然,海狗不是狗,海豹也不是豹,它們都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當然,它們也不是同一種動物,事實上,海狗屬於食肉目鰭足亞目海獅科海狗亞科,而海豹則屬於食肉目鰭足亞目海豹科,因此,兩種動物從科開始已經分化了。
雖然從外形上看,海狗與海豹非常接近,但是,二者還是有著許多不同的。比如外觀,雖然海狗與海豹的外形非常相似,身上都有光滑且濃密的短毛,但是,海狗的背部呈白色或是棕色,腹部呈白色。而海豹的背部則呈藍灰色,腹部則呈乳黃色。
其次,海狗的耳朵雖然比較的小,但是我們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但是海豹的耳朵已經高度退化,只剩下了兩個孔。
最後是食性。海狗與海豹都是食肉動物,但是它們的食物卻有著很大的區別。海豹的主要食物以頭足類和甲殼類生物為主,而海狗則主要以魚類為食。
除了這些,在體重上,由於兩種動物都有許多的亞種分化,而不同種類間體型差異較大,不過總體而言,兩種動物的體型比較接近,體長都在1.5-2米之間(一些體型大的亞種除外)。
海獅與海象
海獅和海象同樣也是海洋哺乳動物,但是它們也不是同一物種。其中,海獅與上面說的海狗同屬海獅科,不同的是海獅是海獅科海獅亞科下的動物,而海狗則是海獅科海狗亞科下的動物。
在海獅亞科下,大多數的動物體長都在2米左右,其中以北海獅的體型最大,雄性的體長平均在3.3米左右,體重平均超過了1噸。海獅之所以得名與雄性海獅脖子處的毛髮有關,在雄性海獅的脖子和肩膀處有著類似於雄獅一樣的鬢毛(雌性沒有)。相比較海狗和海豹來說,雖然海獅身上也有毛髮,但是海獅身上的毛髮比較的稀疏且粗。
海象在這5種動物中是體型最大的存在,即使是雌性海象都有著平均3米體長,而雄性的體長更是在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噸左右。而且海象身上的毛與大象非常相似,都屬於比較粗的剛毛。這些還不是最明顯的,海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嘴裡有兩顆露在外面的大長牙。
總結一下
在海豹、海象、海獅、海狗、海兔這五種動物中,最好區分的就是海兔了,它體型最小,而且像一隻小兔子,其次是海象,因為只有它擁有兩顆大長牙,而海豹也比較好區分,它的耳朵退化為兩個小孔。因此,只有海狗和海獅相對較難區分,因為它們是同科不同亞科的動物,在形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它們也有區別,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海獅身上的毛髮比較的少且粗,而海狗身上的毛髮則細且濃密的短毛,看起來要比海獅順滑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