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董董執導,六小齡童、馬德華、汪粵、劉大剛主演的喜劇《財迷》正式上映。
《財迷》實際上在2016年就已開拍,儘管四年來影片遲遲沒有上映,卻是未映先火。
前兩年,一句「美猴王上春晚」讓六小齡童在網上有了空前熱度,也因此眾人對《財迷》翹首以待,以示對老藝術家的支持;後兩年,六小齡童在網上風評跌入深谷,還因此催生了網絡亞文化「六學」,《財迷》也成了眾矢之的,人人紛紛等著影片上映後去吐槽……也正是如此,《財迷》竟被觀眾期待了四年之久,如今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下,該片終於上映,也讓觀眾能一窺它的真實面貌。
《財迷》最大的熱點就是央視《西遊記》「師徒四人」首次在熒幕上相聚,據導演董董透露,她也是看著央視《西遊記》長大,才有意將汪粵、六小齡童、劉大剛和馬德華聚在一堂。
影片一開始就是濃濃的懷舊風,也就是影片說的「彩蛋」,是用來致敬童年的。其實這段還是比較寫實的,因為許多八零後觀眾的童年確實如此:一群小孩圍在一臺黑白電視機旁觀看《西遊記》……這是董董導演對青春的致敬,也是有意讓六小齡童在影片中再次表演他的絕活,耍耍金箍棒。
隨後電影進入主題。六小齡童扮演一位嗜財如命的父親郝鯤鵬,雖不偷不搶,卻為人摳門,比如帶著女兒去高檔酒店用餐卻只點了兩隻蝦,其它的酒和菜都自備;再比如,在外吃飯時也會順手帶些牙籤回去用……
一次偶然的機會,郝鯤鵬發現自己十年前買的2萬元的股票大漲,如今已有2000萬元之多。一夜暴富,恍如做夢一般,以前窮的時候煩惱,如今發了財更加煩惱。
郝鯤鵬整天懷疑自己被人跟蹤,有人會打他錢的主意。所以出門也要全副武裝,改頭換面,將臉包得嚴嚴實實,以免被人認出。
而當年為郝鯤鵬薦股的算命先生朱首富(馬德華飾)得知他贏了錢也對他敲詐起來,採用各種手段想讓他分給自己一半,這也讓郝鯤鵬感到煩心不已。
另一邊,郝鯤鵬的事情被傳了出去,他竟被節目公司包裝成股神,並邀請他到節目上說些欺騙觀眾的話……
當真是「野花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可見有了錢財也依然會有煩惱。這部分六小齡童將一個小人物暴富後的生活百態詮釋得淋漓盡致。
一次郝鯤鵬被朱首富忽悠花了200萬購買一隻金牛,說好了一個月後能賺2000萬,誰知血本無歸。郝鯤鵬在此打擊下暈了過去,並被檢查出身體健康出了問題,這時郝鯤鵬開始省悟,方知錢財乃身外之物。
至此,電影畫風一轉,告別了前半段的喜劇,開始了後半段的催淚劇情。
郝鯤鵬給國外的女兒打電話,問她何時歸來。女兒郝元寶告知現在工作忙,三個月後才能有時間回去,郝鯤鵬便拿出日曆,用筆記著日期盼著女兒歸來。
然而女兒的工作並不順利,她沒能找到好的工作,住著便宜房,吃著泡麵度日,又何談歸期?
郝鯤鵬日夜思念女兒,也愈發懷念起和女兒生活時的光景,更是想到了當年女兒生病時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能醫治的情形,終於決定將原本要留給女兒的錢財捐贈出去……
導演表示劇情主題來自於生活百態,你為誰財迷,這是許多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錢財,是每個人的所愛,郝鯤鵬亦是如此。從後面的回憶可以知道他之所以成為財迷是為了女兒。他和女兒相依為命,父女情深,在殘酷的現實中,如果沒有錢財哪怕你危在旦夕,醫院也會按規矩做事……他曾經因為沒錢,差點失去了女兒;而女兒多年來身體也並不好。郝鯤鵬一夜暴富,想的依然是女兒,有了錢他計劃著為女兒買房、買車,甚至為她招一個好的夫婿……
這就是父愛,為女兒財迷。
然而,即使有錢,也難買到一切。
劉大剛飾演的礦產老闆沙大海,當年可是富甲一方,如今也落得個賣菜的地步。他告訴郝鯤鵬,即使有再多的錢留給子女,如果子女不爭氣,也只是養了一個敗家子。汪粵飾演的唐老闆在嫁女兒時的真情流露也讓他明白再多的錢財也比不過親情的陪伴。
當然,影片也並沒有否定錢財的重要性。比如影片中一直安插著一條暗線,一位五年未回家的落魄打工仔,因為父親手術需要錢而一直跟蹤著郝鯤鵬,因為錢財他幾乎犯罪,好在最後懸崖勒馬,明白父親真正所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
這是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郝鯤鵬守著門口等待女兒的歸來,直到白髮蒼蒼;女兒何時歸來,一年、兩年、或是直到他死去?……
此情此景,難免讓人感到辛酸,人人都是財迷,卻始終不知為誰而財迷。假如為了親人而賺錢奔波,何必不留下點賺錢的時間去多陪伴親人?
其實這種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只是生活所迫難免讓人情非得已。影片中的元寶本就是一個敬愛父親的女兒,奈何生活壓迫下始終工作不如意,假如她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伸手族,此情此景必定向家人討取,偏偏她是一位尊敬父母又有自尊心的女兒,就只能隱瞞真相地報喜不報憂,以至於歸家之日遙遙無期,這又何嘗不是大多數子女遲遲不肯歸去的原因?
影片最後郝鯤鵬舉辦基金會救助他人,或許他沒了錢財,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比之前更加富有,他將對女兒的愛給了更多人,讓更多的家庭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既然有六小齡童出演,《財迷》就少不了關於他的「彩蛋」,比如影片中一開始他的猴戲不減當年,比如郝鯤鵬家中的照片也是他年輕時的真實照,比如影片中他多次紅衣、紅圍巾出鏡是對他現實的寫照,再比如郝鯤鵬等開辦的基金會正是他一直推崇的「西遊文化」和「猴王精神」……
《財迷》主題鮮明,這是一部描述親情的電影,可惜的是剪輯和敘事有些混亂,後半部為了表現父女情深給了太多回憶鏡頭,好在幾位老演員的演技依然在線,在熒幕上的相聚也算是給觀眾帶來了不少情懷。錢財雖好,親情更重,希望每一個為錢財奔波的子女們能多花點時間陪伴父母,你陪我小、我陪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