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寧死不屈,其後人也是鐵骨錚錚,孫女:不接受日本兵的道歉

2020-12-28 百家號

趙一曼寧死不屈,其後人也是鐵骨錚錚,孫女:不接受日本兵的道歉

巾幗英雄趙一曼

在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許多無名英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來守衛著家園,一曲曲戰歌燃遍中華大地。

在那個年代裡,中國女性無疑是非常羸弱的。日本鬼子來到中國,燒殺搶掠,其實最受傷的就是女性了。因為大多數女性都不能上戰場,所以她們往往會在後方為抗日將士們搞好後勤。然而,一旦城破,女性就會成為日軍的奴隸,下場可想而知!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不乏一些巾幗女英雄。此前小天有跟大家提到過女英雄——趙一曼。許多網友都表示,對趙一曼女士的事跡特別感興趣。於是,小天又繼續給大家帶來趙一曼女士的事跡了。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是咱們四川省的宜賓縣白花鎮人。青年時期,趙一曼獨自北漂,22歲就來到了當時前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而在那裡,趙一曼便邂逅了自己的愛人陳達邦,花前月下,兩人只是度過了一年春秋,便在黨的號召下回國了。回國後不久,趙一曼便懷孕結婚,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還沒等趙一曼做完月子,她又被調到了東北,從事地下工作。

在東北時期,趙一曼女士領導過瀋陽的工人鬥爭,與日寇鬥智鬥勇。後來因為戰友暴露,所以從地下轉入地上,領導抗聯遊擊隊繼續與日寇周旋。

在1935年,趙一曼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帶著幾個戰士一起抵抗日軍,最後受傷被俘。在趙一曼被俘後,日軍想盡辦法撬開它的嘴,想要得到抗聯根據地的信心,然而趙一曼寧死不屈。即使是日軍用盡刑罰,趙一曼被電刑電得皮開肉綻,她也一個字都不說。最後,日軍無可奈何,只好將趙一曼槍決。

英雄的後輩鐵骨錚錚

巾幗英雄趙一曼離世之時,才31歲,而他的兒子才7歲,可想而知,失去母親的寧兒會有多難過。當時,趙一曼的身份沒有被揭開,他的兒子也還不知道他犧牲了,直到20年後才知道!

趙一曼口中的寧兒,失去了母親的庇護,依然堅強地生活著。後來,它還有了兩個女兒。而趙一曼的孫女陳紅,自從知道了祖母的事跡後,都以她為榜樣。每年清明節,陳紅都會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去四川宜賓老家為奶奶掃墓。

當孫女談及祖母的時候,也是滿臉紅光,十分自豪,陳紅說,她一直以奶奶為榜樣,認為奶奶是個真正的戰士,也是對自己這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然而,之後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陳紅始料未及。原來,1999年,日本老兵鈴木健三訪問了我國。作為一名侵華老兵,此次鈴木健三前來,是想拜會一下趙一曼的後人。而這個鈴木健三便是當年下令逮捕趙一曼的人!

原來,鈴木健三一直對當年趙一曼女士寧死不屈的信念念念不忘,戰後,他更是十分後悔當初自己所做的一切。於是,鈴木健三這半輩子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責中。此次,他不顧日本右翼派的阻擾,來到中國,就是想拜會一下趙一曼的後人,親口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然而,當鈴木健三出現在陳紅的面前,向她道歉,並且希望自己能上山祭奠一下陳紅奶奶的時候,卻遭到了陳紅的嚴厲拒絕。

陳紅表示:"我沒有資格代表奶奶,也做不了奶奶的主,奶奶也不想再見到你!"

陳紅的回答斬釘截鐵,她仿佛在告訴這個曾經的侵略者,你們對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化解的!

的確,日軍當年的殘暴,超出現代人的想像。即使陳紅沒有經歷過抗戰,但她也能感受到奶奶當年的英魂以及當年日寇醜陋的面孔。之所以拒絕鈴木健三,陳紅不是小家子氣,反而是一種民族的骨氣,人們都說"以德報怨,方為至善之道"。然而,對於國恨家仇,一般人又豈能忘記?我們只有牢記先烈們對我們的叮囑,才能吸取教訓,不會讓悲劇再度發生,總之,先烈的血不可能白流!

相關焦點

  •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受日軍多種酷刑寧死不屈,20年後才知其身份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受日軍多種酷刑寧死不屈,20年後才知其身份記得剛了解到抗日女英雄趙一曼時,還是從小學課本中。那時候就對這位面對殘暴的日偽淫威堅強不屈的巾幗女英雄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當筆者深入了解整個經過的時候,更是為趙一曼烈士而感到心疼!1933年,在日寇佔領下的東北一片灰暗。
  • 我的本家爺爺董憲勳烈士為救趙一曼而犧牲
    齊魯自古出英雄、出名人,董氏也是名人輩出,萬古流芳。其中供奉著的更有當年因生活所迫闖關東,1936年為營救抗聯民族女英雄趙一曼而犧牲的我的本家爺爺董憲勳烈士的「牌位」 。董憲勳開始並不了解趙一曼,經一段時間接觸,他覺得趙一曼並不像上司說的那麼可怕,雖然是個女人,看到她在敵人的酷刑折磨下,面不改色,寧死不屈。反而認為她是一個平易近人,有學問的人,令人敬佩、敬重。此時,躺在病榻上的趙一曼也在觀察周圍的人,經她細緻觀察,看出董憲勳是一個善良、厚道的年輕人。於是,趙一曼開始做董憲勳的工作,主動和他嘮家常。
  • 抗日戰爭最「硬氣」女英雄,面對酷刑,寧死不屈,堅決不做漢奸
    抗日戰爭最「硬氣」女英雄,面對酷刑,寧死不屈,堅決不做漢奸 在抗日戰爭中,中華大地湧現千千萬萬的抗日民族英雄,有一個女英雄廣為人知,她一個人面對日寇的所有酷刑,寧死不做漢奸,讓日寇束手無策,只好把她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她的名字叫趙一曼。
  • 【紅色家書】《趙一曼與寧兒書》
    「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四年前她含著熱淚拋下聲聲呼喊媽媽不滿三歲的兒子,毅然投身東北抗戰第一線!(趙一曼)明天就要上刑場了,我最後的鮮血都要灑在我深愛的白山黑水之間;我最後的生命之光都將匯入抗日的熊熊烈火之中,把日寇焚燒殆盡!
  • 趙一曼:被捕後遭遇多種毒刑,犧牲前給兒子寫一封180字絕筆信
    一、抗日烈士趙一曼1905年趙一曼出生,她原名叫做李泰坤,後來又使用過李一超的化名。她是是一位四川女子,根據之後的人回憶,趙一曼擁有非常好的皮膚,她的氣質和容顏也是非常的出眾。這樣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子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能開槍的革命軍人。
  • 趙一曼兒子不肯領烈士撫恤金,晚年飽受折磨,最終選擇了自殺
    一封塵封的日本檔案,曾記載趙一曼生前的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對趙一曼女士施以電刑,操作準確電力十足,新式電刑工具功能發揮正常,給了趙一曼女士最大負荷的壓力,長時間遭受高強度電刑的狀態下,趙一曼女士仍然沒有招供,難以用人類生理醫學來解釋"。
  • 趙一曼被捕後,受到怎樣的酷刑?一位日本戰犯晚年說出了實情
    但是在1935年同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了掩護部隊轉移,不幸腿部負傷昏迷後被日軍所俘。趙一曼被俘後,遭受了許多的酷刑。這點從一個日本人身上,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 日本憲兵、抗聯、趙一曼,《懸崖》和《懸崖之上》同一編劇的諜戰
    某天,日本憲兵將抗聯女政委趙一曼押至醫院,指名要求劉為其治療。劉為趙一曼堅忍高尚的精神所感動,與此同時更懵懵懂懂地捲入營救趙一曼的行動之中。在此之後,他被警察逮捕,卻由此和傾慕自己的麻醉師娜拉(苗圃 飾)結為夫婦。納拉的父親蘇春來是死忠於偽滿政府的頑固人士,他對新興的革命政黨懷有深深的誤解。劉和娜拉伸出他的陰影之下無比痛苦。
  • 趙一曼殉國之後:丈夫被迫害死 兒子自殺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在臨死前的你的母親    趙一曼的兒子寧兒名叫陳掖賢,一直由伯父陳嶽雲撫養,在陪都重慶度過了他的童年,12歲時,才和親身父親陳達邦相認。陳掖賢的女兒陳紅1980年代初移居成都,這是趙一曼和陳達邦尚在國內的唯一後人。
  •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獄中用了哪些酷刑?隻字未提,有個日本人服了
    趙一曼(1905年-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學名、又名李一超趙一曼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時期接受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衝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縛,走上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趙一曼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6月30日晨,趙一曼被追敵二度捉捕,受到殘酷的刑訊;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我們看看當年她在獄中所受的折磨,連日本人都服了。
  • 女英雄趙一曼被俘後,在日軍醫院都經歷了什麼?一名日本戰犯說出真相
    趙一曼就是那時非常令人尊敬的女英雄。1935年11月,趙一曼為了掩護部隊撤退而與敵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後因寡不敵眾而被活捉。 當時她已受了傷,敵人為了從她口裡得到情報,所以特地對她進行治療,不過後來又對其進行了拷打審問。最終,趙一曼英雄犧牲了。
  • 趙一曼被俘後,在日軍醫院都經歷了些什麼?一名日本戰犯說出真相
    在這場戰役平息之後,一位名叫大野泰治的日本戰犯,說出了當年的女英雄趙一曼,在日軍醫院時的慘痛經歷。當時的大野泰治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這一切,這些冰冷的文字,記錄了日軍對於趙一曼最殘忍的手段,也記錄了這朵曾經絢麗的花朵,逐漸凋零的全過程。1935年11月,趙一曼為了掩護部隊撤退,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但由於勢單力薄,並且敵人的數量眾多,趙一曼被日軍活捉。
  • 趙一曼唯一的兒子,拒領母親撫恤金,自縊而死,遺言感動無數國人
    趙一曼烈士也是我們所熟知,所敬仰的英雄,更為傳奇的是,不僅是她,甚至她的整個家族都投身於保家衛國。烈士之跡1905年十月,趙一曼出生在了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她是家裡的第七個小孩,家裡靠父親給人看病治病掙錢。她的父親李鴻緒曾是個監生,後來自學了中醫,開始以一個郎中的身份謀生。
  • 趙一曼殉國後:丈夫、兒子的結局卻是這樣……
    特別是趙一曼英勇就義前給她的兒子寧兒留下的遺囑,更讓人耳熟能詳,記憶猶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丈夫——陳達邦。寧兒名叫陳掖賢,一直由伯父陳嶽雲撫養,在陪都重慶度過了他的童年,12歲時,才和親身父親陳達邦相認。陳掖賢的女兒陳紅1980年代初移居成都,這是趙一曼和陳達邦尚在國內的唯一後人。
  •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小北門外 慷慨就義 - 新晚報數字報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於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趙一曼沒有吐露任何信息。
  • 趙一曼兒子陳掖賢:拒領母親撫恤金,53歲自縊,身上刻三個字
    無奈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趙一曼竟然9個月沒秀出一朵花來,反而是讀了很多革命書籍。趙一曼在宜賓女子中學讀書期間,按照當時封建禮儀要求,規定女校學生一律挽髻。當時新式思潮業已迸發,但是封建禮儀對人的禁錮仍然強大。趙一曼為了反抗舊禮制,帶領幾個女同學去找到監學,「我們梳不來頭,挽不來髻,請你給梳、給挽吧!」
  • 烈士趙一曼丈夫文革被迫害致死 兒子上吊身亡
    特別是趙一曼英勇就義前給她的兒子寧兒留下的遺囑,更讓人耳熟能詳,記憶猶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丈夫——陳達邦。寧兒名叫陳掖賢,一直由伯父陳嶽雲撫養,在陪都重慶度過了他的童年,12歲時,才和親身父親陳達邦相認。陳掖賢的女兒陳紅1980年代初移居成都,這是趙一曼和陳達邦尚在國內的唯一後人。
  • 趙一曼抗日殉國,丈夫卻死於文革,兒子上吊自殺.
    陳掖賢的女兒陳紅1980年代初移居成都,這是趙一曼和陳達邦尚在國內的唯一後人。陳紅在接受我們訪問時說:爺爺和奶奶在莫斯科結婚後不久,奶奶因工作需要一個人回國,爺爺繼續留在莫斯科,後來到法國和吳老(即吳玉章——編者注)一起辦報,抗戰期間回到重慶,解放後在北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人民幣上有他寫的字。我們根據陳紅提供的線索,經過多方調查了解,陳達邦的傳奇人生終於躍然紙上。
  • 趙一曼被捕後遭受哪幾種酷刑?行刑前給兒子留了封180字絕筆信
    可惜的是,在1935年11月的一次和敵人激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且已彈盡糧絕,於是她便成了日本人的俘虜。實際上,若非掩護部隊突圍,趙一曼是不可能被日本人俘虜的,因為畢業於當時中國最好軍校黃埔軍校的趙一曼在謀略、槍法等各方面都是極其出眾的。 也是因為趙一曼各方面都極其出色,所以,她被日本人稱作中國的「紅槍白馬」。
  • 七壯士堅守南樓寧死不屈
    □文/圖 唐達 傅雅蓉 黎秀敏「一樓作砥柱中流氣吞風雲不讓田橫五百,七子護河山半壁心堅金石雄於項羽八千」,這副鐫刻於南樓紀念公園入口牌樓兩側的對聯,講述著「南樓七壯士」血戰日寇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司徒亮,這位86歲高齡的長者,是在赤坎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