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止境----健康快車的2018
>>>點擊收聽音頻
12月11號,來自北京人民醫院的眼科醫生在廣東肇慶為慈善公益項目----中華健康快車的第20萬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創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為復明的患者揭開了蒙在眼睛上的紗布。請聽報導:《愛無止境----健康快車的2018》。
實 況:很光亮啊。。。【掌聲中壓混】
主持人:這是接受白內障復明手術的患者何妹仔揭開蒙在眼睛上的紗布後,說的第一句話。
實 況:這是幾個手指?
兩個。【掌聲中壓混】
主持人:71歲的何妹仔來自廣東肇慶。手術前,因為白內障,她左眼的視力僅剩0.15。重見光明的何妹仔把喜悅化作了四個字:
實 況:謝謝你們!【壓混】
主持人:為何妹仔主刀的醫生是北京人民醫院的眼科副主任鮑永珍,在仔細檢查完了患者眼睛的術後情況,鮑永珍告訴記者:「她角膜清亮,晶體位置很正,術後情況很好。」
據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介紹,何妹仔的女兒患有精神疾病,全家的生活就靠著丈夫的退休金以及低保供養金。如果沒有這次免費的白內障手術,失去光明的不僅僅是何妹仔本人,這個家庭恐怕也要長久的生活在陰霾當中。
音 響:火車緩慢行進的轟鳴【壓混】
主持人:健康快車火車醫院是專為中國內地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免費手術治療的公益慈善項目。它始於1997年7月1號香港特區成立之際,面對著來自祖國各地的賀禮,香港市民將這列健康快車當作了答謝的禮物送給了內地百姓。到今天,這份愛的禮物傳遞了21年,全國110多個地區的20萬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因此受益,重新看到了多彩的世界和親人的身影。
音 響:火車快速行進的轟鳴【壓混】
主持人:21年,人生的五分之一。是什麼支撐這個慈善公益項目持續了如此之久?在2018年8月,健康快車吉林白城親子團活動中聽到的一個故事讓記者有了新的感悟。接下來,請您耐心地把這個故事聽完。
講 述: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陶勇
我是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陶勇。讓我一輩子不能忘記的就是王阿婆的故事。王阿婆自己是一個孤寡老人,駝背非常嚴重。當時我們就勸她不要在健康快車上做手術!因為當時我們(對她)進行了眼部的檢查,發現她的白內障非常嚴重。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硬得跟石頭一樣,太厲害了!就算是在北京也算是疑難手術。所以呢,我就跟她直接就說:「做不了」。
當地的聯絡員就告訴我說:當地是有這樣一個風俗的,就是阿婆在年齡大了,快要離開人世的時候,一定要穿著自己親手做的一件壽衣入殮。否則的話,到了那邊,家裡的人可能會認不出來,就沒法回家。王阿婆她丈夫在好多年前就因為癌症就去世了,王阿婆唯一的一個兒子也是在一場事故中遇難了,所以這些年王阿婆真的就是一個人在黑暗中這麼生活著。王阿婆最常幹的一件事就是把她丈夫和她兒子的這個照片拿出來撫摸,但她自己因為白內障已經看不清了。所以呢,這張照片其實早就已經被她多年的摩挲,已經早就模模糊糊了。所以呢,她這次也是求著聯絡員,一定要讓我們幫她解決這個心願。
聽完了這些,當時我其實說實話還是很猶豫的,但是最終經過了內心的一番鬥爭,給王阿婆做了手術。當時在手術臺上,我們為了讓阿婆能夠完成這個手術也就是讓她駝背的上半身,能放平在手術臺上,在她的下半身放了一個半米高的墊子去墊她的腿,就這樣才能夠躺平在手術臺上。而且手術過程呢,我們是站著做的,一般我們都是坐著做手術。在手術過程中,王阿婆的確是非常堅強,因為我們手術只是用點麻藥的形式,就是點幾滴眼藥水。這種麻醉的效果,對一般人還可以,但是對她這種嚴重的白內障,真的有可能(效果)不會特別滿意。但是在手術臺上,王阿婆一動都不動,她非常配合。她的眼睛(是)瞼裂,我們當時就叫「一線天」、「咪咪眼」,這種的難度就可想而知。整個手術過程花了半個小時,但是,真的最後手術成功了!
那麼,第二天呢,阿婆的這個眼睛的視力呢,我們給她檢測就恢復到了0.6。在我們即將結束、離開健康快車的時候,當地的聯絡員就找到我們,告訴我們,這個王阿婆其實在手術後的一個星期,她就過世了。因為,其實她早就知道:她的肚子裡還長了瘤子!阿婆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阿婆讓聯絡員給我們帶的這句話就是:感謝我們給了她七天的光明!聯絡員也告訴我們,在這七天裡,阿婆她親手用當年她陪嫁的時候,娘家給她陪嫁的這個布料做了一件壽衣,而且在這個壽衣上面縫了兩個口袋,一邊的口袋裡放的就是那張可能早就摸的人影模糊的那張黑白照片,是她丈夫和她兒子的。另外一邊是她出嫁的時候母親送她的木梳子,而且為了防止掉出來,她把兩個開口的口袋都給縫死了。
主持人: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先生用一個比喻來詮釋健康快車的持久的原因。
採 訪: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
不因小善而不為。(人)很痛苦的時候,你就問候她一句。你說我們做的事情可能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能幫了一個人,幫了一個家庭,幫助最有需要的人,這方面其實很重要的。我當年讀書,雖然一個月生活費可能就十塊錢,但人家幫過我。現在我可能我想的不是幫回他(一個人),會幫回十個人,回饋社會的這種理念,這種觀念感染了更多的人來去做慈善
主持人:因為理念的認同,澳門基金會為四列健康快車裡的一列捐贈了大修基金。健康快車因此將它命名為:健康快車「澳門光明號」。
在2018年11月底的一次募款活動中,記者還在香港淺水灣巧遇了常年支持健康快車的香港立法會前主席範徐麗泰女士,她還是健康快車香港基金的名譽主席。為什麼健康快車能堅持21年,範徐麗泰這樣認為:
採 訪:範徐麗泰
它是將這個健康跟做善事連在一塊,這樣的去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對內地同胞的關心就是兩地一條心,充滿愛的活動。
主持人:助人是快樂之本!這個項目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創會主席方黃吉雯女士是這樣說的。
採 訪:方黃吉雯
第20萬個人,我們覺得就是幫了20萬的家庭。1997年7月1號的時候,健康快車第一個停靠點就去了安徽的阜陽。一個患者,他說,你看今天天多藍!雲彩多白!我想對一個看不見的人能夠重見到天空是個很快樂的事。健康快車也是為了這個快樂鼓舞,21年不停的做這個事情。
音 效:鼓掌聲。。。加油聲【壓混】
主持人:雪濃於水的親情,和衷共濟的友情是健康快車的初心,強大的醫生團隊則是它的支撐。
實 況:我們鄭重承諾!關愛患者,尊重患者。。。。。。【壓混】
主持人:讓我們把時針指向2018年年初,健康快車在這一年的發車儀式上增加了一個宣誓的環節。雖然參加健康快車的醫護人員的誓言沒有如虹的氣勢也不夠鏗鏘激昂,但是他們用無聲的行動把來自健康快車的深情厚意向縱深傳遞!
實 況:董方田主任給病人檢查
往下看,往下看。
這個晶體有混濁,眼壓低呀!你測得不準!【壓混】
主持人:這是退休的協和醫院眼科主任董方田2018年在新疆喀什為眼科患者做檢查。如果沒有健康快車的邀請,新疆喀什很難請到像董方田這樣的國內眼科醫學的頂尖人物。【混出】
實 況:董方田主任講授檢查技巧【壓混】
維族醫生:瞼基線堵住一下?
董主任:對。堵住有兩個好處:一個它把孔撐大一點,把邊翹起來。第二個,它堵住就防止IC劑通過孔徑進網膜下。好吧,這是教你們的絕招,你們就。。。。。。【壓混】
主持人:像董主任這樣為健康快車服務的眼科專家還有很多!比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醫院眼科主任李朝輝、中山眼科醫院門診部主任梁小玲、中醫眼科學國家級學科帶頭人謝立科等人。對地方醫院、特別是偏遠地區的眼科醫生來說,這些人都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就在平平常常的那一天,這些國內頂尖的眼科專家竟然來到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手把手兒地傳授積累了幾十年的技藝和絕招。
採 訪:三門峽市中醫醫院眼科主任程偉
從我們三門峽地區來說,300萬人口的一個地區,基本上也就三四個醫生能夠比較熟練的把這個超聲乳化手術給做下來。。。。。。【壓混】
主持人:這是三門峽市中醫醫院眼科主任程偉,他在2010年第一次走上健康快車,開始接受專家們的培訓。到2018年,他已經獨立完成了2000多例白內障復明手術。他對於健康快車的情感只能用「刻骨銘心」來形容。【混出】
採 訪:三門峽市中醫醫院眼科主任程偉
從每年六、七十個,做到每年900例;從併發症的發生的概率,十個裡面要出一個併發症,現在從一百個病人裡面,我只出一個併發症,我經常說:「我是健康快車培養的手術醫生」。
主持人:一個點輻射出一個面,像三門峽市中醫醫院這樣的點,健康快車在全國已經留下了80個,人們把這些點稱作是:「不走的健康快車」。依託這些點,健康快車可以常年為所在地的白內障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健康快車的服務內容從白內障復明手術延伸到了篩查治盲的隱形殺手----糖網病。醫學名詞就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健康快車編織的網絡正在為國家防盲、治盲戰略發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還記得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陶勇的講述麼?
採 訪:朝陽醫院眼科陶勇
阿婆,她讓我知道:當我們面臨著壓力的時候,我們輕易的不跟患者說:「不」。我們不因他們的家境貧寒而放棄他們,也不因他們的病情複雜而拒絕他們,更不因他們的身份而歧視他們。
主持人:參加活動的8歲小女孩陳安晴事後在作文裡面寫下來自己的感受。
音 響:陳安晴朗誦作文最後一段:
健康快車讓許多人看見了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它是一道彩虹連接著醫生和患者,長大後,我也想加入這個群體,幫助更多的人!
主持人:從這段短短的文字、稚嫩的聲音中,我仿佛看到一顆愛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生根、發芽,當這粒種子成長以後,那愛的力量便會源源不斷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