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這兩天或多或少都被「凡爾賽」刷屏了。
「凡爾賽公主」蒙淇淇77,成了網友們最近的快樂源泉。
如果你還沒搞懂怎麼回事,先看一張圖。
再來一張。
狂曬與霸道總裁老公的恩愛和金錢的充裕,就是她幾乎全部的微博內容。
甜到膩的狗糧和暗戳戳的炫富,熱搜就這樣突然爆了。
殺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凡爾賽文學」這個梗,不早就是「傳說」了嗎?
新時代霸總發糖+炫富
被群嘲的「凡爾賽公主」
先來看下蒙淇淇引起熱議的微博。
幾乎是每天更新與老公的甜寵日常。
有純曬恩愛類的。
給她買了一打髮帶,還會偷偷根據當天穿的衣服配顏色。
細節糖,好甜。
說情話,蟬主敢打賭方圓五十裡內無人比得過她老公。
有大女主「寵」男人類的。
一個人逛街,也會隨call隨到為自己的男人當看書「工具人」。
寵男朋友就要送禮,而送禮就是要驚喜,笑而不語。
但會在微博裡跟粉絲們分享價格明細。
有明吐槽暗炫耀的。
運動量=小黃文計量單位,也是real 敢寫。
守身如玉的高管老公立刻拉黑對自己有企圖的女實習。
專一的霸道總裁妥了。
除了秀恩愛,剩下的都是炫富三連了。
怎麼三連?
1. 先抑後揚
2. 自問自答
3. 外部襯託
舉個例子☟
先不滿自己老公太省,然後列舉「證據」:重要場合穿十幾萬、上班穿3萬多,結果平時跟她出去卻穿幾百塊的快時尚。
和朋友吐槽,朋友也很會:「你老公那麼帥,穿破布都好看」。
炫富+曬老公,一氣呵成。
這樣的表達手法,和今年上半年突然紅火的「凡爾賽文學」如出一撤。
於是蒙淇淇女士就被封#凡爾賽公主#。
承包了全網的尬點和嘲點。
刷屏的「凡爾賽文學」
究竟怎麼玩?
「凡爾賽文學」這個梗,其實很早就出過圈了。
今年5月,豆瓣就創建了一個「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現已超四萬多組員。
「凡爾賽」一詞源於漫畫《凡爾賽玫瑰》。
該漫畫原是描述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妻子的奢華上流生活,被博主@小奶球用來代指一些喜歡用抱怨自貶的方式進行反向裝x的朋友圈貴族。
後來,「凡爾賽」逐漸演變成一種人類社交研究學科——「凡爾賽學」。
接觸這門學科的人則自稱「凡人」或「凡學者」。
「凡學」的核心要領是:反著來。
明明是想炫耀,但手法要先抑後揚,明貶暗褒,一種想要裝作不在意卻拼命想炫耀的微妙情緒。
一句話概括:「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附上言簡意賅、一學就會的教程:
明星名人們也有「資深凡學者」。
「北大還行」撒貝寧,「對錢沒興趣」馬雲,「煩惱太紅」王菲都可劃分在「凡學」的範疇裡。
大多數的凡爾賽文學,都意在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曬著「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有錢/有才/有人寵」的優越。
「凡爾賽」一開始是帶有嘲諷的,是對裝x 人群的諷刺。
後來,看得多了,很多人摸出了套路,便開始模仿——以其人之道反諷。
緊跟時事,現學舉一反三的網友確實優秀。
像這種奢侈名牌堆積的,充其量只能算「低仿」。
把自己的優秀無痕跡地炫出,才為之「整活」。
被優秀學姐追的側面襯託+emoji的適當運用=全國最優秀青年就是我
我直接好傢夥。
「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的簡介裡寫著:凡爾賽是一種表演高級人生的精神。
「凡學家」組員們說,凡爾賽不僅是一門社交藝術,更是一種面對平凡生活的豁達與從容。
一開始是的,模仿的初期大家都獲得了娛樂。
把對裝X的看不慣,由那英的微博到「消解的快樂」,融會貫通peace and love。
但逐漸地,這種「以調侃反調侃」的娛樂方式卻再次反彈,颳起了「以反調侃而炫耀」的風向。
一句話描述這種畸像。
一個深諳「凡學」的人想裝X。
你以為他是在貫徹落實凡爾賽文學,
他也猜到你以為他的裝x 是凡爾賽文學,
但他其實是真的在裝X,而且反釣了一堆「魚」。
當鋪天蓋地的「凡爾賽文學」充斥,已經很難分辨誰在刻意且有目的地裝有錢人,誰又在玩梗自貶,只博君哈哈一笑。
反正蒙淇淇的粉絲信了。
那個被描述得只活在甜寵文裡的有錢又專一的霸道總裁,甚至她本人都信了。
從拼單名媛到蒙淇淇
隔著幾個顧裡?
有網友扒出,疑似蒙淇淇老公稱,他們已離婚多年。
後面蒙淇淇本人又發博闢謠說婚姻ing,離婚是真是假難以確證。
但從她的微博中,是可以看到不少破綻的。
她給自己營造的是富婆人設,老公是帥氣多金的霸總。
但...有錢人去專櫃,為什麼會害怕被櫃姐看不起?
這樣的心理,沒錢沒底氣的學生/打工人才更熟悉吧?
說過的話可以刪除,但網際網路有記憶。
一條微博編輯無數次,字眼的心機斟酌了又改。
一個人逛街,從配圖到文案都悉心編輯。
結束語從「在愛的人眼裡都幼稚」到「簡單粗暴的買」,直接升華了一個立意。
在蒙淇淇大曬炫耀的微博底下,即使明擺著大多秀恩愛的微博都是她自己虛構的。
也依然有無數粉絲在維護闢謠和豔羨。
讓大使館哨兵都為之動容的絕美愛情,用腳指頭想都不可能是真的。
那些明顯是假的虛構情節,她的粉絲們依然選擇相信。
個人分享日常,無論真假,自己寫得開心又不影響別人,作為旁觀者無權批判。
但問題就出在很多人信了並死心塌地追隨,且大多數都是年齡小的女孩子。
就像有網友說的,「看起來是炫自己牛逼,實則在曬自己老公的優秀卻沒有傳達出自我價值的創造」。
以「成為優秀男人依附品而優秀」的優越感,是扭曲的。
這樣的價值觀,如果年輕小女孩們都信了,那一直以來所呼籲的「女性力量」的努力也就被戳破了一塊。
「凡爾賽文學」不是新鮮詞彙,只不過在此之前沒有像「凡學」這樣的精準定義。
它本質嘲諷的,其實是「階級優越感」。
說到階級優越,《小時代》是很難不提的經典代表。
隨便列舉,都是濃濃「凡味」——
「穿著Gucci小短靴拎著lv包包的顧裡向我們走過來」
「因為內地還買不到 Chanel 的男裝,Neil 上次去巴黎玩兒回來之後,穿著這件全球只有兩件的襯衣在我面前顯擺了好幾天,他甚至做出了重大的犧牲:他連著兩天穿了這件襯衣」
顧裡他們在宮洺家打雪仗,顧裡讓顧源小心點別弄髒衣服,大喊「你穿的可是Prada」,宮洺嗤之以鼻:「這裡誰穿的不是」
連內環都不願意溜達出去的顧裡,去浦東陸家嘴的證劵交易中心時,她說著:「浦東的空氣,無論什麼時候聞起來,都不像是住人的地方」
顧裡的「精緻」,成為了很多女孩夢想中想要活成的樣子。
有錢有美貌,帥氣男朋友和女王的氣場。
電影裡小說裡的顧裡是真富婆,現實外的「顧裡」有幾個?
某紅薯裡的「人均白富美」,拼單名媛的「共享精緻」,編織豪寵童話的「凡爾賽公主」蒙淇淇,再到追隨著她的幻想並自行代入的「淇淇女孩」?
凡爾賽公主在得知自己被嘲上熱搜後,不僅不慌,甚至很興奮地發博記錄。
緊接著,馬不停蹄地上了廣告。
也出了接受採訪的視頻預告。
拼單名媛用自己賺來的錢支付欲望,蒙淇淇靠賣人設吵熱話題變現。
從實用主義來看,她們的虛榮心都得到了滿足。
但在這些微博下無論嘲罵還是豔羨的那部分人,卻沒找到真正舒服的情緒表達。
罵著拼單名媛的人,會在白冰的禮服爭議下聲勢浩然地科普著「娛樂圈的穿衣規則和三六九等」;
追捧羨慕著蒙淇淇的人,也許連她這條關於「高薪保姆」的微博為什麼被罵都沒搞懂。
而蒙淇淇本人已把這條微博刪掉。
遺憾的,不是有太多人想當「拼單名媛」還是幻想著有霸總寵愛的「凡爾賽公主」。
慾念不可怕,虛榮心需要被包容。
怕的是,被「慕強慕富」帶著走的貪念。
和還沒看清真正的「富足」,就急著想擁有資本階級優越感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