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趙清源
最近,「凡爾賽文學」衝上了微博熱搜。什麼是凡爾賽文學?按照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總結的定義,凡爾賽指非常做作或刻意的炫耀,這種文體通常出現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平臺上。凡爾賽的出處是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由於該漫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貴族氣息,被微博博主@小奶球用凡爾賽來指代朋友圈貴族。而根據她的總結,凡爾賽是一種表演高級人生的精神,「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凡爾賽,它不跟金錢或地位掛鈎」。
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博主@蒙淇淇77的凡爾賽創作,成為大部分人第一次見識這種文體的案例。
先來欣賞一個凡爾賽文學的代表作:突然覺得他太省了,重要場合穿10多萬的KITON高定,平時上班也就3萬多的ZEGNA山羊絨桑蠶絲西裝,皮包萬年不變的ARMANI,皮鞋D&G。但平時出去玩,他都優衣庫、adidas,幾百塊,當然吃法餐fine dining時會換。剛我跟朋友吐槽,朋友說:「帥哥穿什麼都好看,你看他高中穿大麻布校服,不也是男神?」
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事實上,凡爾賽文學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郭敬明的《小時代》中,便可以看見這類文體的影子。例如文中主角顧裡曾經講過:「我告訴你,小孩子很簡單的,難道你還不清楚嗎?一個兩歲的小孩,需要的僅僅是一條溫暖的愛馬仕毛毯,然後再塞一個LV的錢包到他手裡,就行了。實在不行,你再給他掛上一條梵克雅寶的項鍊,噴一點嬌蘭的帝王之水,這兩管猛藥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閉嘴不哭」。
當然,這種報菜名式的炫耀還屬於凡爾賽文學的初級階段。相對高級一點的是這種: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在家不愛吃早餐了,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煮的難吃,更是因為我的房間到廚房的距離是兩層樓,吃完再上去一共是四層樓,就……有點遠,吃個飯實在是太累了。
事實上,凡爾賽文學更不只限於文學。比如,總會有成績優秀的人在公布成績時抱怨:「語文才考了95分,這下完了,其他科有兩個100分又有什麼用?」簡單來說,這種看起來在埋怨、其實是在炫耀,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的文體或者話語方式,都可以歸入凡爾賽文學的範疇。
當然,在泛娛樂化的社交網絡,凡爾賽已經成了一場玩梗的社交狂歡,真真是凡人的比賽。
事實上,炫耀優越感是人性,不論是低調的還是高調的。從「假摔炫富」到「名媛拼單」再到「凡爾賽文學」,不過是炫富方式的迭代更新。幾乎一切new money(「暴發戶」「非繼承的財產」的意思)都有炫耀的衝動,而幾乎一切old money(通俗講是「富x代」)都有養成了悶聲大發財的習慣。所謂凡爾賽文學不過是一類削弱了攻擊性、去掉了鋒芒、變化了方式的炫耀,一種刻意營造的、虛偽的、代理的自我感覺良好,一場欲蓋彌彰、比拼演技的生活秀。
當然,如果把社交網絡上的凡爾賽文學都當成真的事實,那就太幼稚了。
事實上,凡爾賽文學甫一開始,可能確實是new money謙卑自誇的交際手段,當這種炫耀越來越多,不勝其煩的大多數便會通過戲仿來放大這種行為的滑稽之處,來解構其荒謬和可厭,以一種搞笑的形式來表達對這種或炫耀或自戀行為的抵抗,使其成為可以不斷填充的流行格式,試圖減少日常生活中防不勝防的炫耀,常人在這種會心一笑的虛擬情節中,既獲得了諷刺炫富的滿足感,也看清了新型的、變種的炫富套路。
當然,戲法一旦被人識破了,再變下去,也就沒勁了。更重要的是,生活是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