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是啥梗?你朋友圈有多少「凡學家」?

2020-12-23 新京報官微

「凡爾賽文學」現象包裹的,還是一種現代人內心深處無法被擺到臺面的虛榮,只是這種虛榮被包裝成了華麗文字背後的無病呻吟。

文1946字,閱讀約需4分鐘

▲圖片來自影視劇。

文/與歸(媒體人)編輯 陳靜 實習生 潘宇潔 校對 吳興發

「我還奇怪為啥開不了門……」配圖是一把正在開門的豪車鑰匙。

「在學校裡,能停車嗎?」配圖是露出魚叉標誌的方向盤。

「給我送個鑰匙有啥用?能當飯吃嗎?還不如送漢堡和奶茶。」配圖是一把奔馳車鑰匙。

……

你的朋友圈,有類似的「文學創作」嗎?

這兩天,在網絡上,「凡爾賽文學」走紅。某作家在微博裡三百六十度「壕無死角」的炫富內容,就切實助燃了「凡爾賽文學」一詞的熱度——不僅成功登上微博熱搜,還火出了圈,引發民眾歡樂圍觀與集體吐槽。

在網上,有人總結了「凡爾賽文學」三要素: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2.自問自答;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

遭遇群嘲的「凡爾賽文學」與人間真實背道而行

通過「網絡扒墳」,我們可以發現「凡爾賽文學」其實由來已久。早在今年5月份,微博幽默視頻博主@小奶球在自己微博上發布了《凡爾賽公開課》,自稱創始人,講的就是怎樣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通過反向的表述,不經意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的行為。

在微博上,該作家就利用「凡爾賽文學」,成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人生贏家的人設:有錢有地位,出入都是高端場所,最重要的是還能得到霸道總裁老公的極端寵愛——哭都要打飛的去維多利亞港,才能哭個盡興。

▲該作家微博截圖。

只不過,這位號稱住別墅、用著月薪兩萬五保姆、老公在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作家,發微博的手機型號居然是4年前發行的IPhone 7Plus。再加上「用流量下載視頻軟體」的梗,也被不少人調侃:這確定不是裝富與瞎編?

網友們對該作家曬富帖的嘲諷,既指向了她帖中自我暴露的「疑點」,也指向了「凡爾賽文學」的表達路數。

這倒不是人們「仇富」,而是這些內容不僅太過矯情、油膩,而且不合常理,有時候甚至會違背自然規律,帶有一種浮誇、病態的金錢觀、價值觀以及感情觀——而這些其實都不太屬於一位正常成年人的生活範疇。

當然,無論內容真假,這些原本都屬於私域,只要不影響公序良俗,她寫得開心我們看得樂呵,本也無須上綱上線。

但圍觀「凡爾賽文學」,其中暴露出的「人間真實」卻值得說道說道。畢竟,在我們的身邊,或多或少,有意無意,我們都曾見識過不少「凡爾賽文學」式炫富的真實場景。

▲圖片來自截圖。

━━━━━

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世界的遼闊豐盈

炫富,由來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王愷和石崇的鬥富故事,就曾令人大開眼界。

王愷飯後用糖水洗鍋,石崇便用蠟燭燒飯;王愷做四十裡的紫絲布步障,石崇做五十裡的錦步障;王愷搬出一株珊瑚樹,石崇便將其砸碎,然後命左右取來六七株更高更大的珊瑚樹,讓王愷挑……

不得不說,相比古人炫富的簡單粗暴,今人的朋友圈真的委婉文藝得多了,似乎有了些羞恥心,炫得也沒那麼明顯了。

但再委婉,那也是「炫」。揆諸現實,某些人不止會炫富,還會炫顏值,炫學歷,炫人脈,炫老公……那些迂迴的圖文,只不過是欲說還「羞」的糾結罷了。

這樣的欲說還「羞」,的確讓人不好下嘴:畢竟,人家已經表現得非常迂迴婉轉、人畜無害了,你非要跳腳起來戳穿,搞不好會被戴上一頂「無情無恥無理取鬧」的「大帽子」。

但那些「凡爾賽文學」愛好者其實自己給自己戴上了一頂「虛榮」的帽子,TA們自己總是「不經意」間秀出這頂帽子。

而凡爾賽文學現象包裹的,也是一種現代人內心深處無法被擺到臺面的虛榮,只是這種虛榮被包裝成了華麗文字背後的無病呻吟。

這可能也是人性當中無法消滅的一部分,但在價值評判上,我們顯然不能把這種「炫」當成一種高級行為。

實際上,真正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富足的人,應是低調的。真正的富人思維,是用財富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用財富來製造問題,包括把自己推進網絡群嘲和爭議之中。

著名詩人、北宋宰相晏殊對炫富就有過一番評判。當時有人作詩炫富,「軸裝曲譜金字書,樹記花名玉篆牌。」晏殊回懟,「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

人家「金字書」「玉篆牌」,晏殊為什麼說是要飯的呢?晏殊解釋道,「餘沒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唯說氣象。」

晏殊哂笑的是高調炫富現象,涉事作家則曬得沒那麼直白。但就算如此,那股彆扭的氣質,也難免給自身招黑:越是缺少什麼,越是喜歡曬什麼。

如今,這種所謂的凡爾賽炫富學,遭受了群嘲,其實正彰顯了主流的價值評判。這套評判體系沒有歪樓,「凡爾賽文學」就掀不起大風大浪。

相反,凡爾賽文學的存在,倒是可以作為一種對比告誡我們: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世界的遼闊豐盈。

值班編輯 康嘻嘻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凡學家是什麼意思 科普凡學家的意思
    凡學家是什麼意思 科普凡學家的意思時間:2020-12-20 00: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凡學家,這裡的凡學指的是凡爾賽文學。 2、所謂的凡學家,指的就是那些喜歡在朋友圈裡寫凡爾賽文學的人。
  • 凡爾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凡爾賽文學梗出處
    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帶火。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估計剛開始聽到這個大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但是重點是他今天火了,還上了熱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意思出處介紹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突然刷屏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
    一打開就看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熱搜#凡爾賽文學#,竟然有4億閱讀。有網友言簡意賅地總結出凡爾賽三要素,只要句子包含這三要素,就符合凡爾賽文學的標準。小雷初步估計這是剛入門的凡學家,有進步空間。來,咱們再看看稍微高級點的凡爾賽文字。
  • 凡爾賽文學文藝復興了?!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學家」又從何而來? 今天我們就來研習一下近期的網絡流行梗——凡爾賽文學。致力於在朋友圈表演高(裝)貴(X)人生。又簡稱為「凡學」。 那凡爾賽的鼻祖是@小奶球,個人感覺凡爾賽鼻祖應該是《武林外傳》裡面的韓娟!
  • 凡爾賽朋友圈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 出處: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講的是路易十六老婆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貴族氣息,博主@小奶球 就用凡爾賽來指代朋友圈貴族。 凡爾賽文一般常出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社交平臺上,延伸出了「凡爾賽文學」這個詞彙,同樣也是指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各種裝逼文章或動態。
  • 2020年凡爾賽文學水平測試(消防卷)
    最近,繼「打工人」「尾款人」之後,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火了什麼是「凡爾賽文學」?想知道你的凡學水準有多高嗎?快來測測吧!凡爾賽消防員如何稱呼自己老婆 我老婆 我太太 我家親愛的 我妻子 2. 這條朋友圈不該搭配哪個表情作為結尾? 優秀的消防員那麼多,記者為什麼偏偏只採訪我啊?我只是運氣好,不小心被評為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 🙄 🤭 🤔 3.
  • 刷屏朋友圈的「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名媛」和「打工人」都輸了...
    而是在網絡上風靡已久的「梗」 #凡爾賽文學# 榮登熱搜榜 網友們一時沸騰 創作出各種凡爾賽樣本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網友精闢總結: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今天你「凡爾賽」了嗎?不是法國古典宮殿凡爾賽宮,不是那部日漫《凡爾賽玫瑰》!   最近接二連三包攬熱搜的「凡爾賽文學」(Versailles literature),凡爾賽文學到底什麼梗?
  •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每天的都不同的快樂,今天的快樂是「凡爾賽文學」給的,在看百思特小編這篇文章之前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最近這個梗之所以這麼火也是因為微博上一名叫做「蒙淇淇77」的用戶帶火的,有人說凡爾賽文學不過就是無形裝逼,那麼凡爾賽學是什麼意思呢?凡爾賽學什麼梗?凡爾賽學三要素又是怎麼回事呢?
  • 寫作素材 | 突然火了的「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請看時評專輯+凡爾賽人測試卷
    這個詞來源於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嘲諷那些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來表達高人一等感覺的人。  如果你選擇了C,那麼恭喜你,你深諳凡爾賽文學的精髓了。凡爾賽文學並不是中法文學友好交流的衍生產品,而是網友們自創的一種文體,由一位情感作家在微博上發揚光大,繼而引發了全民的狂歡。
  • 火爆全網的「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原本是法國巴黎近郊的一個衛星城,怎麼就成為了一門「新學科」的代名詞?「凡爾賽學」是如何悄然興起又星火燎原的?學習「凡爾賽學」和吐槽「凡爾賽學」的都是怎樣一群人?最近,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火了,先後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熱搜,成了全國網友的「快樂源泉」。
  • 刷爆朋友圈的凡爾賽文學,到底什麼來頭……
    最近,「凡爾賽文學」這個詞火了。 為什麼叫「凡爾賽」,據說來源於凡爾賽玫瑰,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更為直接:因為凡爾賽 = 煩而曬。*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漫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貴族氣息,所以被代指那些通過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的方式在社交平臺花式炫耀自己的人。朋友圈刷久了,應該多多少少有看過這種飽藏炫耀意味的文案。看起來輕描淡寫的文案後面無不透露著:有錢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 凡爾賽文學社交後遺症:凡爾賽潔癖
    朋友圈這幾天最火的詞彙就是凡爾賽文學了。為防某些愛人貴人事忘而錯過了熱點,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凡爾賽文學的詞條。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現代社會,凡爾賽文學的發表渠道無非就是朋友圈了。這梗火了以後,大家發朋友圈都謹慎了,平時無須斟酌就直接發送的文字,現在要數度「審稿」再能發出,生怕被人誤讀為凡學體——這就是凡爾賽文學的後遺症:朋友圈凡爾賽敏感症。
  • 朋友圈裝 X 的正確方式!用「凡爾賽文學」裝飾自己的一日三餐
    微博熱搜上從「知名凡學家」蒙淇淇,打響破圈式器起跑的第一槍,  再到《令人心動的offer》裡「凡爾賽王子」王驍蓄力以及何炅老師點評,  凡爾賽學搞得如火如荼,網際網路衝浪落後他人?沒關係,緊跟肥良步伐。
  • 李白,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凡學家"
    幾天前,「凡爾賽文學」和「凡學家」這兩個梗火了。單聞其名,還以為是法國貴族搗鼓的文藝復興。
  • 凡爾賽沒有文學
    蒙淇淇的微博也被冠以「凡爾賽文學」之名火了,一天之內連上幾個熱搜。「凡爾賽文學」有三大要素:文字上「先抑後揚」,「明貶暗褒」;形式上「自問自答」,營造出很多人互動的氛圍;同時,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借他人之口來誇讚。
  • 刷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
    此次讓微博掀起「凡爾賽文學」浪潮的源頭,是來自一個名叫@蒙淇淇77 的微博用戶。 蒙姐的每條微博無一不在炫富、秀恩愛,以一種無知少女構建理想愛情、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宗旨給大家帶來了快樂,徹底開啟了「凡爾賽文學」的風潮。
  • 「凡爾賽文學」梗刷屏,看完之後發現,朋友圈的家長們才是老玩家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日,很多人一打開手機,就被「凡爾賽文學」刷屏了。「凡爾賽文學」這個梗一時之間成為網友們的「快樂源泉」,樂此不疲地進行調侃。這些就是典型的「凡爾賽文學」,都是父母輩玩剩下的,也是大多數人在朋友圈、家長群裡最想要屏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