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吹響了票房「集結號」?

2020-08-28 狗蛋資深炒股人


「藝術大師」王家衛曾說,電影的意義在於將生活的鏡子打碎,然後將碎片重新拼貼成另一面鏡子。


演戲的真諦就是把人生當成一場實驗,在一次次的幕起幕落之間探究人生的千奇百怪和悲歡離合,夢想始於劇本,而終結於電影!

在電影院「停擺」半年後,一部耗資5.5億元,籌備10年之久,聚集7位影帝 + 3位影后豪華陣容的《八佰》,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成為街頭巷尾大眾關注的焦點。


與《八佰》的火爆相比,電影產業則是「危機重重」。


《八佰》的火爆,是否吹響了票房「集結號」?


一、火爆的《八佰》


《八佰》於2017年9月開機,2018年4月殺青,原定於 2019年暑期檔,無果而終,2020年疫情暴發,結果直到 8月14日才迎來首日點映,可謂命途多舛。

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而淞滬會戰直接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

這一仗,打了三個月,敗了三個月,70萬兵力折損近一半,為了掩護國軍大部撤離,88師524團400餘戰士奉命駐守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與租界一河之隔,為壯聲勢,524團對外宣稱800人,在日軍包圍進攻下,誓死抵抗了四天四夜


早在1975年,電影《八百壯士》就對524團堅守四行倉庫的英勇事跡進行了歌頌,林青霞正是憑此片在第22屆亞太電影節「封后」。


為了真實重現,搭設了68棟實景、700塊霓虹燈牌,深挖200米長蘇州河,眾多影帝影后齊聚一堂,《八佰》可謂未映先火,引眾人期盼,這次,終於如願以償,重磅來襲!



一周以後,就是七夕檔,市場預期其票房將高達20億。但有人肯定要說,20億也不算多啊,要知道,這是在今年疫情之下取得的。


除了《八佰》,備受關注的,還有其發行方---華誼兄弟的一則公告。


二、《八佰》,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


電影業有三大參與方:電影製作、電影發行和電影院線。


聽名字我們也知道是做什麼的,只是隨著行業發展,行業滲透加劇,像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兼具電影製作和發行,……


一直以來,票房分配遵循分帳式放映。


分帳式放映是行業大幅「潛規則」,其分配原則是:電影院分享 50%,院線分享 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 43%。


《八佰》此次的發行策略除了傳統的分帳式放映外,開始有了新「花樣」--買斷式:2019年票房在2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影院,實行20萬買斷方式放映,2019年票房在200萬以下的,不能放映。


什麼意思呢?


說白了就是:小地方、票房低的影院需要向片方支付20萬元來獲得放映權,超出的票房部分歸影院所有,這就直接卡掉了很多中小影院。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是發行方怕影院扛不住,剛給你膠片沒多久,你倒閉跑了,片子也不給我了(膠片昂貴),所以先交20萬的預付金買放映權,這就充分說明問題了:不管是上遊還是下遊,都非常缺錢。


《八佰》的火爆,給發行方----華誼兄弟,迎來了轉機。


一場疫情,2020年的賀歲檔直接泡湯了,從1月下旬停業到7月20號復映,間隔時間半年之久,這給華誼兄弟帶來了「滅頂之災」,因為華誼已經兩年虧損了,再虧損就直接從創業板除名了。


於是,一場保殼之戰開啟了。


2018年以來,華誼從巔峰時期的800億一度縮減至不足100億,跌幅超八成,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去年一度遊走在爆倉邊緣。


華誼兄弟4月29日非公開發行A股募集資金22.9億,招商銀行7月31日向華誼提供不超過15億綜合授信額度,覆蓋直到2023年華誼預計推出的30部影片。


終於,影院開放了,《八佰》可謂是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遙遠的救世主終於來了!

三、火爆的《八佰》,吹響了票房集結號


不難發現,華誼兄弟作為行業領袖,已身陷如此困境,其他就不用說了,中小影院已經倒了一大片了!


隨著人們對影視劇越來越「挑剔」,以及網劇和動漫的崛起,還有範冰冰逃稅風波鬧得沸沸揚揚,電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前幾年,明星片酬佔到一部劇總體投資50%以上的相當常見,甚至還有比例高達70%,剩下的錢包括劇本導演、服裝、化妝、道具、場景,只能怎麼湊合怎麼來了,因此導致很多劇越來越粗製濫造。


去年大年三十,今日頭條以6.3億的價格買下了《囧媽》線上獨播,免費向公眾開放,引起的行業地震。


以優酷、愛奇藝、騰訊引領的網劇崛起,也是分流資源的主要原因。


雖然也有爆款出現,如拍了《哪吒》的光線傳媒,拍了《流浪地球》的北京文化,但畢竟只是「曇花一現」。


2020年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八佰》,不僅對於華誼,對於整個電影行業意味著揮別至暗時刻。


毫無疑問,火爆的《八佰》,吹響了票房集結號。

相關焦點

  • 馮小剛的《集結號》遠比管虎的《八佰》要精彩
    今年上映了一部戰爭電影《八佰》,收穫31億票房目前排名第一,它講述了志願軍奉命守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是近年的中國電影之光,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首屈一指的戰爭電影,個人認為它的精彩程度遠比《八佰》要好,它就是當年拿下票房冠軍的《集結號》。
  • 八佰票房已破4億,能與之一較高下的,唯有馮小剛的集結號
    8月21日,國內也上映了一部非常精彩戰爭題材影片,它就是《八佰》,由管虎執導,熱血悲壯又令人感動。《八佰》不只有具歷史意義,同時也具有經濟意義。此次《八佰》還聯動貪玩遊戲攜手助力電影產業恢復,《八佰》致敬先烈,共赴戰場;而貪玩遊戲推出的新品正版傳奇手遊《原始傳奇》致敬經典,熱血集結,兩者都是為了銘記歷史、致敬經典,將一代人共同的回憶保存下來。
  • 《八佰》能夠趕超《集結號》成為中國影史現象級的電影嗎
    這沒有列全的長長的名單,可以想像當年電影《集結號》帶來的轟動效應。如果我說《集結號》是一部現象級的電影我想贊同的人會很多。《集結號》總票房2.5億,為當年的票房亞軍,比《變形金剛1》少了3000萬元。豆瓣評分8.1。
  • 還有一部經典電影《集結號》,看這點就知道為什麼能比肩《八佰》
    近期因為《八佰》掀起了一部主旋律電影熱。《八佰》的確是一部優秀的主旋律電影,但是國內的主旋律電影《八佰》並不是唯一一部優秀作品。2007年上映的作品《集結號》同樣是主旋律電影中的佼佼者。《集結號》是華誼兄弟出品作品,由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
  • 《集結號》和《八佰》:一個讓軍人真實死去,一個讓軍人真實活著
    把《集結號》和《八佰》擺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是中國戰爭片中,對歷史、對人性的敘述最特別的兩個。在敘事方法、拍攝技巧、畫面風格,還有布景、服裝在藝術造詣上,與迄今為止的國產戰爭片相比,《集結號》和《八佰》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那兩者水平誰勝誰負?美人姑且嘮叨嘮叨。
  • 《集結號》和《八佰》:一個讓軍人真實死去,一個讓軍人真實活著
    把《集結號》和《八佰》擺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是中國戰爭片中,對歷史、對人性的敘述最特別的兩個。它們讓我們看到了戰爭中有血有肉的軍人,他們渺小、脆弱、虛榮、恐懼、退縮、懦弱……正因為如此,它們讓戰爭的殘酷更真實。我們熱愛軍人、銘記犧牲,但是對於被設置了統一程序的、面不改色的英雄「機器人」卻早已審美疲勞。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金剛川》劇照2007年底,一部串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集結號》上映。以其震撼的場面和深刻的內涵在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了票房和評價的雙勝利。《八佰》海報《八佰》沒過多久,《金剛川》便攜洶湧勢頭而來。
  • 兩天票房近6億!《八佰》真要摸到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啟動儀式上,陳道明把《八佰》的四億票房口誤說成了四百億,這當然是中國電影一個喜慶的口誤,可是《八佰》的最終票房,到底會是多少億?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
  • 兩日票房破5億!為什麼《八佰》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
    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當一部歷經曲折的電影在一個特殊的節點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重生,它不僅收穫了報復性觀影的紅利,更證明了第一個衝出戰壕的戰士未必先倒下,而是有可能贏得接近兩周的影市真空期作為勇氣的報償,直到9月諾神的《信條》上映,《八佰》在市場上並無真正的對手。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影片點映期間,馮小剛曾評價《八佰》:「非常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大義的電影」。
  • 《八佰》演繹了中國人民真正的民族精神嗎?
    以前看過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名字叫《集結號》,連長穀子堅持等待集結號的吹響的時候,炮火無情地奪走了一個又一個戰士的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當排長焦大鵬在臨終前堅持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吹響的聲音,穀子卻堅持自己並沒有聽到集結號聲,堅持守在陣地。
  • 點映破億,豆瓣7.9,超越《集結號》的《八佰》能扛起救市大旗?
    全國首部華語電影首映禮於8月15號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首網上點播放映票房已過億。《八佰》可謂是未播先火,不僅首次點播破千萬而且預售票房已經突破1.8億大關,這部反映抗戰題材的電影一波三折最終才定在疫情過後上映,熱血奮戰的場面給那些因疫情影響而改變生活的人們,增添了一份戰鬥的勇氣。在首映禮現場,投資方的集團大咖們都來到了現場,導演和演員們也都悉數到場談談自己跟這部影片拍攝的心路歷程,首映結束之後到場觀禮的馮小剛、吳京等知名導演演員也都紛紛給電影點讚。
  • 點映破億,豆瓣7.9,超越《集結號》的《八佰》能扛起救市大旗
    全國首部華語電影首映禮於8月15號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首網上點播放映票房已過億。《八佰憑藉著諸多亮點,《八佰》有望在今年電影市場持續萎靡的大環境下,很多人都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並希望它能讓國產電影市場重新振作起來。
  • 《八佰》首映當天票房突破3億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邢虹) 什麼電影能在首映當天實現票房突破3億元?《八佰》做到了。昨天是《八佰》上映第一天,貓眼數據顯示,首日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票房,截至昨晚7點,已達3.31億元。《八佰》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也為電影行業復甦注入一劑強心針。
  • 管虎《八佰》上映質量獲贊,但到達頂峰,它還需要跨過一道坎
    近日,管虎執導,王千源、張譯、姜武主演的電影《八佰》正式上映,首日票房1.39億,加上之前的點映票房,目前《八佰》的總票房已經達到3.71億,按照目前這個速度,本周末破5億應該不成問題,10《八佰》能獲得此成績,一方面是因為疫情過後,集中爆發的影迷觀影需求。
  • 《八佰》電影實景項目助力地方文旅產業發展
    尤其是近日電影《八佰》重磅出擊,一掃電影市場陰霾,吹響了電影行業復甦的集結號。8月底,由華誼兄弟出品、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銀幕。從上映至今,在兩周時間裡,《八佰》票房節節攀升突破20億,點燃了消費者的觀影熱情,有效帶動了市場復甦,為疫情下的中國電影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連等地近日相繼發放電影惠民券,為推動影院市場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持。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影片點映期間,馮小剛曾評價《八佰》:「非常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大義的電影」。聽到馮小剛這樣評價,難免讓人想起他2007年執導的《集結號》,豆瓣評分8.1,比7.9分的《八佰》還要高。
  • 《八佰》上映首日票房再創佳績
    戰爭史詩巨製《八佰自8月14日開啟點映以來,影片捷報頻傳:18日票房過億,20日突破2億,截止今天下午15:53,票房破3億。在電影行業剛剛復工的大環境下,《八佰》強勁的票房表現,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為2020電影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被評價為
  • 八佰 電影
    王中軍力贊《八佰》近幾年世界最好戰爭片 期盼能幫華誼挽回頹勢 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但你應該知道兩人打造的華誼兄弟,就算不知道你也一定看過華誼投資的電影電視劇。
  • 文旅部下達新通知,《八佰》嚴重受影響,票房破十億沒戲了?
    《集結號》之後的又一力作,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主要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雖然《八佰》還未正式上映,但大家都開始預測起《八佰》的最終票房了。就連徐崢、吳京等導演都預測,《八佰》的票房成績會突破10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