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2020-12-25 三月文軒

距離10月23日國產戰爭電影《金剛川》上線已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才談起這部影片似乎有些晚,但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厚重歷史和濃烈情感,對於國產戰爭電影來說,什麼時候提起都不算晚。

《金剛川》劇照

2007年底,一部串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集結號》上映。以其震撼的場面和深刻的內涵在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了票房和評價的雙勝利。《集結號》的成功,為後續國產戰爭電影的拍攝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本。但是,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產戰爭電影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百花齊放的景象,在商業資本以及快錢思維的驅使下,投資耗費巨大、見效較慢的戰爭片已被逐步排除在電影類型的主流序列。

《集結號》劇照

在經歷了12年的沉寂之後,國內電影市場變化巨大,《戰狼2》、《流浪地球》以及《紅海行動》等電影的巨大成功,說明觀眾的鑑賞水準已經從浪漫喜劇轉為史詩級大片。今年八月,《八佰》的回歸,使得國產戰爭電影再次突圍。

《八佰》海報

《八佰》沒過多久,《金剛川》便攜洶湧勢頭而來。如果《集結號》是第一人稱敘事,《八佰》是第三人稱敘事,那麼《金剛川》對於國產戰爭類型的拓展,顯然更進一步。多視角和多重構架之下,《金剛川》的立體感比《八佰》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相較於《八佰》,《金剛川》的聚焦更接近普通人的心理期許。

對比早上映兩個月左右的《八佰》,《金剛川》在的敘事模式上有了全新的嘗試,這種破舊立新的風格更體現出導演管虎在影視拍攝上開拓創新的意識。本片中,導演集成了西方多視角的敘事技巧,並把多視角審視的技巧融入被壓縮的時空之內。這使得影片不僅升華了反戰精神,而且給了觀眾全方位的觸動。

影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張譯飾演的張飛身受重傷,在只剩下一條胳膊和一條腿的情況下,憑藉著個人強大的意志力和決心,依然成功殺死了美國偵察機飛行員。相信看過的觀眾都會被這種壯烈和犧牲而感動。影片中吳京、張譯和鄧超為主角的志願軍角色雖然個體性格各有差異,但是精神價值的一致性,在不同的片段相互呼應,形成了完美的契合。形散而神不散使得《金剛川》成為了完成度極高的電影,而個體的犧牲經過集體精神的衝刷,反而更有價值。

圖/《金剛川》劇照 文/李亞衝

但是,作為一個製作周期僅有百日的電影,《金剛川》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影片無論是影像質感,還是講故事水準,均有所欠缺。演員的表演因劇本倉促確實受到很大限制。三位主演中只有張譯的戲份最長,足夠引起共情,其他兩位的戲份短,高光時刻不足,更不用說其餘角色的刻畫。另外,影片在視覺層面上的整體質感一般,自然趕不上《八佰》的水平,甚至都遜色於很多中等成本戰爭片。

三位導演,用時三個月,完成四段故事的交叉拍攝。《金剛川》不但創造了國產戰爭電影一個新模式,也是對中國電影產業的一次檢驗,這份答卷不夠完美,但它給國產戰爭電影所帶來的創新價值,無法磨滅。

相關焦點

  • 從《集結號》到《金剛川》的13年,國產戰爭片真越拍越好嗎?
    早在《八佰》拍攝之前,70年代的臺灣便有《八佰壯士》的原版電影。張元良和謝晉元一正一反的人物對比,增添了戰爭對於人性的考量,更拓展了人格的可挖掘性。 原本定在2019年6月上海電影節上映的《八佰》,最終推遲一月後姍姍來遲。而《八佰》的回歸,正如國產戰爭電影的再次突圍。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兩部戰爭片。可以說在2020年國產電影裡異常耀眼。而這兩部電影的優缺點都非常的明顯。
  • 《八佰》真要摸到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啟動儀式上,陳道明把《八佰》的四億票房口誤說成了四百億,這當然是中國電影一個喜慶的口誤,可是《八佰》的最終票房,到底會是多少億?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
  • 比《八佰》還要震撼的《金剛川》,值得一看
    如果說《八佰》還有人性的話,那《金剛川》直接就成神了!這是我和朋友去電影院看完《金剛川》之後最大的感受,真的非常震撼,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一場。因為前兩個月剛看了《八佰》,並不覺得有什麼還會比那個更好。聽到朋友說《金剛川》也是管虎導演的,這才耐著性子看了下去,加上還有張譯、歐豪,和白馬,給我一種原版人馬的感覺。
  • 你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戰狼》?還是《八佰》?
    你是在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是大名鼎鼎的《集結號》,是中國歷史總票房第一的《戰狼2》,還是今年登頂全球票房年度冠軍的《八佰》?細讀這些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國產戰爭片票房,能看到這一類型片是如何伴隨電影工業的進步不斷探索和進化,讓更多的觀眾在電影中走近歷史,了解英雄,珍惜和平。
  • 不吹不黑,《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驅人變鬼,逼人成魔…可以這麼說,國產戰爭片拍到現在,多數都沒超越1.0和2.0的表達。《八佰》的歷史地位如何,具體在哪個維度,稍後再說。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而且,如果只把《鬼子來了》歸類到戰爭片,也確實有些委屈這部經典。拋開這部自己獨佔第一檔的作品,當我們把《集結號》《金陵十三釵》和《八佰》,這三部豆瓣評分都在8分上下的作品放在一起對比時,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首先,在主題上,這三部作品都是再明顯不過的2.0表達。
  • 從《八佰》到《金剛川》——見證了中華民族從沉淪到榮光的歷史
    ,片中的很多演員都是他的固定班底,相同的演員也曾出現在之前上映的《八佰》之中,觀影時很難不讓人對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在這裡對這兩部電影的品質不想談太多,反而想從兩部電影的歷史背景:1937年和1953年分別切入,看看這16年間,整個中華民族經歷了怎樣一個覺醒的歷程。
  • 和張藝謀馮小剛相比,管虎的《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驅人變鬼,逼人成魔…可以這麼說,國產戰爭片拍到現在,多數都沒超越1.0和2.0的表達。《八佰》的歷史地位如何,具體在哪個維度,稍後再說。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而且,如果只把《鬼子來了》歸類到戰爭片,也確實有些委屈這部經典。拋開這部自己獨佔第一檔的作品,當我們把《集結號》《金陵十三釵》和《八佰》,這三部豆瓣評分都在8分上下的作品放在一起對比時,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首先,在主題上,這三部作品都是再明顯不過的2.0表達。
  • 抗美援朝戰爭大片《金剛川》預售開啟,憑什麼說它能票房奪冠?
    今年暑期上映的《八佰》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31億元,成為了今年的票房冠軍。 然而,《八佰》的冠軍可能保持不了太久了,因為抗美援朝戰爭大片《金剛川》即將於2020年10月23日上映。
  • 電影金剛川定檔,八佰導演的實力加戰狼的運氣,票房破紀錄穩了?
    引子電影《八佰》上映的時候,導演管虎怎麼參與宣傳,因為他去東北拍電影了。如今,兩個月過去了,電影《金剛川》定檔了,打算在10月25日上映。你們期待嗎?吳京是主演,鄧超自《集結號》後再演戰爭片,關鍵還有魏晨這樣的新演員。
  • 《八佰》,吹響了票房「集結號」?
    與《八佰》的火爆相比,電影產業則是「危機重重」。《八佰》的火爆,是否吹響了票房「集結號」?二、《八佰》,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電影業有三大參與方:電影製作、電影發行和電影院線。一場疫情,2020年的賀歲檔直接泡湯了,從1月下旬停業到7月20號復映,間隔時間半年之久,這給華誼兄弟帶來了「滅頂之災」,因為華誼已經兩年虧損了,再虧損就直接從創業板除名了。
  • 從口碑兩極化的《八佰》回顧國產戰爭片:你pick誰?
    ,華誼兄弟戰爭片的代表作有《集結號》《風聲》《芳華》《八佰》等,博納影業的戰爭片代表作有《智取威虎山》《紅海行動》等。國內目前的戰爭片創作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歷史向的戰爭片,比如《金陵十三釵》《1942》《集結號》等;二是現代軍事戰爭片,比如《戰狼》系列與《紅海行動》等。在戰爭片中還有一片紅海,是國產戰爭片尚未涉及的,那就是科幻向的戰爭片。
  • 《八佰》後,管虎又一力作《金剛川》吳京、張譯領銜主演先睹為快
    說起最近電影最火的非《八佰》莫屬,上映14天 票房21億,這對尚未完全解除疫情的國內電影市場了來說,絕對是一個奇蹟。在《八佰》熱播之際,另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正式官宣,那就是《金剛川》。《八佰》和《金剛川》都是由管虎執導,從曝光的劇情、演員陣容上相比較,《金剛川》絲毫不輸《八佰》
  • 主創陣容比《八佰》還強大的《金剛川》,為何票房卻少了20億?
    今年國產片中,出了兩部備受關注的戰爭片,分部是《八佰》和《金剛川》。這兩部電影還是有頗多的相似之處的,比如電影題材,導演,演員陣容都有重合和交集的部分。同樣是大製作大投資的戰爭片,同樣是頂級的卡司陣容,同樣是主旋律戰爭題材。
  • 《金剛川》首日票房破6千萬,第一波口碑出爐,能否超《八佰》?
    ,但《金剛川》的整體質量不錯,故事分四章,每一章從不同視角來描述一場充斥著任務、鮮血與犧牲的戰爭。喜歡這種敘事方法的觀眾,就認為這是國產戰爭電影的一次突破,從戰場上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見大,令觀眾更容易有代入感並產生共鳴。
  • 吳京,張譯主演《金剛川》首爆預告!它反而有望超越《八佰》
    為了電影能夠迅速完成,三個導演分成三個團隊同時開工。大家雖然拍的是一個故事,但各自拍攝不同的部分,最後再結合在一起。不管如何,《金剛川》工期確實太趕了。電影從拍攝到上映,滿打滿算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電影史上工期趕的電影有很多,有的電影甚至成為了經典。
  • 為什麼《八佰》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
    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當一部歷經曲折的電影在一個特殊的節點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重生,它不僅收穫了報復性觀影的紅利,更證明了第一個衝出戰壕的戰士未必先倒下,而是有可能贏得接近兩周的影市真空期作為勇氣的報償,直到9月諾神的《信條》上映,《八佰》在市場上並無真正的對手。
  • 能和《八佰》掰手腕爭奪全球票冠的電影也就它了
    不一定,因為還有一部戰爭大作可以和它掰掰手腕,那便是10月23日上映的《金剛川》。 這部電影大家都知道,主演卡司,導演實力,故事背景已經有太多太多的消息流出,能賣個好票房是情理之中,但能不能超過《八佰》的31億則成了大家熱議的談資。
  • 題材類似,演員重合,《金剛川》票房卻不到《八佰》的一半?
    電影《八佰》於8月21日上映,上映後,這部電影收穫了不錯的反響,表現在票房和口碑上,《八佰》取得了31億元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7分。《八佰》上映兩個月後,電影《金剛川》上映,這兩部電影同屬於戰爭題材的影片,在上映後卻收穫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 遲到的「八佰番外篇」《金剛川》,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
    但很可惜的是管虎在《八佰》中後段劇情崩盤,而《金剛川》更是拍得不知所云像極了騙傻子的玩具。作為歷史紀錄片般的戰爭電影,不需要多視角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重複鏡頭,作為戰爭電影來說,管虎賣弄的那點手段可以說是極其低劣的,拍簡單的民粹也就算了,但連民粹都拍不好是何其浪費這樣的一個演員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