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戰狼》?還是《八佰》?

2020-12-20 白某觀文史

你是在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是大名鼎鼎的《集結號》,是中國歷史總票房第一的《戰狼2》,還是今年登頂全球票房年度冠軍的《八佰》?細讀這些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國產戰爭片票房,能看到這一類型片是如何伴隨電影工業的進步不斷探索和進化,讓更多的觀眾在電影中走近歷史,了解英雄,珍惜和平。

2007年

2007年

《集結號》

所有主演片酬總計100萬元的大製作

總票房:2.1億人民幣

近20年來你能想起的第一部國產戰爭題材商業大片是哪部?很多觀眾的答案是電影《集結號》。

這部總投資達8000萬元人民幣的影片,集結了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廖凡、王寶強等實力派演員,但所有主演的片酬加起來不過100萬元人民幣。大量的資金都投入到了影片中的戰爭場景,馮小剛導演當年曾對媒體表示,《集結號》能拍成,要特別感謝演員們在片酬方面給予的理解。

《集結號》在2007年年底賀歲檔上映,票房壓過同一檔期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歷史動作大片《投名狀》,拿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等重要獎項,成為當年的話題作品。

這部電影改編於小說《官司》,而該小說取材於真實歷史,講述解放戰爭期間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穀子地的47個戰友全部壯烈犧牲卻被視作失蹤,他發誓要為戰友們尋回贏得的榮譽。整部電影雖然只有前一半是戰爭戲,但對戰場的呈現深深震撼了觀眾,影片中無處不在的英雄情結更是引人共鳴,被評價為「豎立了國產戰爭電影的新標杆」。

2014年

《智取威虎山》

俠客風格的戰爭英雄片

總票房:8.81億人民幣

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的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是上一代人、上兩代人的紅色記憶,多年前還在美國讀書的徐克,也被這個解放軍剿匪的故事深深吸引。2009年,他開始籌備拍攝電影《智取威虎山》,並在5年後成功地將這部紅色經典搬上銀幕。

那是2014年年末,《智取威虎山》與姜文自導自演的《一步之遙》同期上映,觀眾原本沒有對這部「新編樣板戲」抱有太高的期待,但其全新的風格和精彩的打戲很快吸引了大量觀眾入場,最終票房反超《一步之遙》,將國產戰爭題材電影票房紀錄刷上新高。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驍勇善戰的203小分隊與土匪鬥智鬥勇的故事,片中能看到徐克擅長的武俠片風格,只是俠客們的刀劍換成了槍械和大炮,成熟的視效技術讓戰鬥場面更上一層。

電影《集結號》裡的「穀子地」張涵予,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了潛入威虎山的剿匪英雄楊子榮,土匪頭子座山雕則由梁家輝飾演,徐克導演還在主演陣容中加入了林更新、佟麗婭等青年演員,通過這部有些特別的賀歲片,讓年輕一代的觀眾了解紅色經典,了解上一輩在雪原中的剿匪之戰。

2015年

《戰狼》

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

總票房:5.45億人民幣

或許一些觀眾是在《戰狼2》爆火之後才開始對前作《戰狼》產生興趣的。《戰狼》的票房不到《戰狼2》的十分之一,但在它上映的那一年卻也是年度票房最高的國產戰爭片,而兩年後的票房奇蹟,其實在更久以前就打下了地基。

2010年,吳京主演南京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出品的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為了演好特種兵,他與部隊戰士同吃同住同訓練,因為表現優異,營區歡送他離隊時打出了「向吳京同志學習致敬」的橫幅。

積累多年的合作基礎與戰爭片拍攝經驗催生了《戰狼》,這是中國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南京軍區的大力支持,觀眾得以在片中看到貨真價實的軍機和坦克。

作為一部戰爭片,《戰狼》中與專業相關的情節可以說是相當豐富,連高科技的信息戰都有涉及——當然,為避免涉密,電影裡戰士們身後大屏幕上滾動的代碼並不是真的。

上映之時,《戰狼》收穫了觀眾的熱情反響,多日獲得單日票房冠軍。而今回頭重溫,這部電影不止講述了冷鋒成為「戰狼」的故事,也為《戰狼2》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2017年

《戰狼2》

首次躋身全球票房top100的亞洲電影

總票房:56.91億人民幣

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爭大片《戰狼2》想必不用多做介紹,影片在上映首日以劣勢排片票房破億,上映首周登頂全球票房榜,並在半個月後代表亞洲電影首次躋身全球票房榜前100名。憑藉全國觀眾口口相傳的好評,《戰狼2》在中國內地創下累計觀影人次1.4億的現象級紀錄,56.91億人民幣的累計票房,至今在中國電影排行榜上雄踞榜首。

《戰狼2》講述的是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原本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因此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票房奇蹟背後不僅僅是愛國主義,吳京「不惜血本」地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一部不輸好萊塢的戰爭大片,前特種兵在異國他鄉營救同胞的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刻畫出一幅驚心動魄的戰區群像。

看完電影,除了吳京,觀眾也一定記住了和吳京並肩作戰的老兵吳剛、張翰飾演的富二代軍迷、盧靖姍飾演的醫生等一眾性格鮮明的配角。

相較前作,在電影《戰狼2》中出鏡的軍事裝備也進一步「升級」,「坦克飄移」、軍艦定位開火等一系列經典鏡頭,將國產戰爭片的工業水準推上了新高度,最終的票房登頂可謂名至實歸。

2018年

《紅海行動》

真槍實彈的「硬核」春節檔冠軍

總票房:36.50億人民幣

2018年大年初一,中國觀眾迎來了一部極其「硬核」的春節檔大片。《紅海行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參與出品,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的故事,全片唯一和新春佳節的溫馨氣氛相關的鏡頭,大概就只有平安撤離戰區的同胞走進中國軍艦食堂的那一幕,其他時候,觀眾都跟著銀幕裡的蛟龍小隊奔波在硝煙滾滾的戰區。

曾有觀眾在網上詢問主演張譯,「擦著車頂飛過去的炮彈是怎麼拍的?你的反應就像真有炮彈一樣」,張譯回覆說,「就是真的飛過去一枚炮彈啊。」

作為中國首部現代化海軍電影,《紅海行動》在專業性和真實度上絕不含糊,在這部電影裡能看到直升機上的狙擊戰、沙塵暴中的坦克戰、戰場上的拆彈行動、驚心動魄的人質營救行動、單兵翼裝飛行、軍艦開炮攔截火箭彈,更有數十種真實槍械出鏡,令軍迷觀眾大呼過癮。

同樣「硬核」的,還有對於戰爭殘酷場面的直白描繪,但這並不影響《紅海行動》在2018年春節檔以破紀錄的成績拿下票房冠軍。真槍實彈的大場面與家國情懷,《紅海行動》讓經歷過《戰狼2》的觀眾又一次看到了主旋律戰爭大片的魅力。

2020年

《八佰》

一個意義特殊的年冠

總票房:31.04億人民幣

《八佰》上映於一個非比尋常的時間點——中國內地電影院全面復工剛滿一個月。

作為院線復工後迎來的首部國產大製作新片,《八佰》背負著眾多電影人的希望入場,而後我們就見證了它的票房在上映7小時內突破3億人民幣,3天內突破10億人民幣,一路晉升至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前十,最終以超過30億人民幣的票房登上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寶座,成為2020年中國電影復甦之路上的一道裡程碑。

《八佰》這部電影立項之時,《戰狼2》的票房奇蹟還未誕生,國產歷史戰爭片票房不曾突破10億人民幣,但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劇組用一磚一瓦建起佔地200畝的實景建築,消耗大量照明彈、舊報紙和煙油打造出一個硝煙瀰漫的戰場,甚至人工開鑿了一條「蘇州河」,在銀幕上還原了「八百壯士」在蘇州河北岸迎著日軍炮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事跡。

《八佰》在電影工業上投注的勇氣最終贏得了回報,有外媒發出「中國電影人在電影院開業後拿出的戰爭片大受歡迎」的驚嘆,中國的戰爭題材商業電影,正伴隨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相關焦點

  • 《戰狼2》與《八佰》證明:一部電影「生不逢時」是多麼的悲哀
    《八佰》輿論的爭議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變得更多了。因為現在我們談到《戰狼2》,仍然會有很多網友,非常喜歡拿《戰狼2》和美國現代戰爭片比較。最後得出《戰狼2》如何如何的結論。這些網友就和《八佰》有點類似了,他們的立場站在別處沒有落腳國內。
  • 三大原因,《八佰》難以超越《戰狼2》
    截至目前,《八佰》累計票房已經突破7億大關!距離10億票房僅一步之遙。當然這兩年軍旅題材的電影出現了不少,尤其是《戰狼》系列的大爆,更是催生出了一大批戰爭片。歷經半年之久的影院休業,剛剛復工一個月有餘,從各方面基礎條件來看,《八佰》的觀影條件無法和《戰狼2》同日而語。即使二者有著很多相同的環境條件,比如同時期唯一一部國產大片,從排片還是上座率來看都是最高的,沒有有力的競爭對手。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距離10月23日國產戰爭電影《金剛川》上線已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才談起這部影片似乎有些晚,但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厚重歷史和濃烈情感,對於國產戰爭電影來說,什麼時候提起都不算晚。《集結號》的成功,為後續國產戰爭電影的拍攝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本。但是,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產戰爭電影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百花齊放的景象,在商業資本以及快錢思維的驅使下,投資耗費巨大、見效較慢的戰爭片已被逐步排除在電影類型的主流序列。
  • 十三年前的這部電影,是比《八佰》更真實的國產戰爭片
    今年暑期檔一部《八佰》橫空出世,讓很多人討論起誰是最好的戰爭片? 我說它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大家沒意見吧! 最近戰爭片《八佰》大火,許多人去影院打卡看片,影院也漸漸復甦,這部電影的上映拯救電影院,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諸多討論。
  • 《八佰》沒有《戰狼2》的同等票房,卻有同等非議
    這樣的原因就能徹底抹殺《八佰》存在的意義嗎?這樣因一個缺點就抹殺全片的遭遇不光《八佰》有,當初《戰狼2》也遇到過。《戰狼2》劇情簡單,特技效果在國產電影中能夠名列前茅,但與國外許多大片相比仍欠缺。《八佰》故事細節上有很多都沒能講清楚,比如李晨扮演的角色本來準備綁手榴彈跳下,最後為什麼又沒跳;氣氛渲染上也存在問題,杜淳在樓頂的那一幕,鏡頭展現了蘇州河兩岸的租界與四行倉庫之間的差別,原本僅靠畫面就已經能夠將氣氛和情緒傳達到位,卻偏偏要讓杜淳開口將其中含義講出,反而打破了營造好的氛圍。
  • 從口碑兩極化的《八佰》回顧國產戰爭片:你pick誰?
    第2920期文化產業評論歷經審查、撤檔、改檔、刪減等諸多風波後,《八佰》終於上映。然而等待《八佰》等並非眾口一致的好評,兩級化評價的《八佰》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八佰》的差評又能給國產戰爭片哪些啟示呢? 《八佰》儘管不完美,但依舊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是一部值得前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尤其是對於疫情後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以及影院的經濟復甦而言,支持一下國產電影還是很有意義的。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電影票房的第一梯隊裡,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事實上,《戰狼2》和《紅海行動》都是建立在大國想像基礎上的軍事動作片,和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八佰》在去年7月上映,那麼基本就湊齊了國產戰爭片的三大傳統題材:紅軍、抗戰、解放。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八佰》這把火燒得夠旺。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電影票房的第一梯隊裡,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事實上,《戰狼2》和《紅海行動》都是建立在大國想像基礎上的軍事動作片,和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抗日劇一度是國產電視劇經久不衰的一大類型,琳琅滿目,泥沙俱下。長期以來,抗戰題材的高曝光度、低美譽度,使其很難在市場中突圍。
  • 繼《戰狼2》之後,國產戰爭電影的最高水平《八佰》即將上映
    相信吳京的戰狼2大家都很熟悉了,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部號稱最催淚的國產戰爭片《八佰》。豆瓣開分8.3,淘票票、貓眼電影9.4——《八佰》的首波表現可以用氣勢如虹來形容,目前燈塔數據上《八佰》的預測票房已經達到
  • 《八佰》上映票房直衝《戰狼2》,竟是十年來最好國產戰爭片?
    ,提到優秀的戰爭電影,人們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好萊塢的經典戰爭片,不論是槍林彈雨的衝鋒場面,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貌似在電影製作方面,國產戰爭片的拍攝還沒有那麼成熟,導致大家對於國產戰爭片的製作水準有了一些偏見。
  • 《八佰》:年度最好哭的戰爭片?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八佰》院線上映那會,列表首頁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群人說,這是今年看過的最好哭的戰爭片;另一群人說,《八佰》根本沒有尊重歷史,完全是歷史虛無正義。最近,《八佰》上線網絡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了這部影片,關於影片的爭議再次成為熱點,那麼,《八佰》應該如何被看待?
  • 《戰狼2》對比《八佰》,電影也要「生而逢時」
    而那些抨擊《戰狼2》的網友大總是將中國戰爭片與美國戰爭片作對比,但要知道,美國戰爭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歷史,和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只有中國戰爭片講述的才是中國的歷史,才能引起大家的共情,即使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電影市場上的標杆,但是他們的作品和我們的文化沒有任何共情。
  • 《八佰》就是部「抗日神劇」?到底什麼才是抗日神劇?
    那麼,《八佰》是不是抗日神劇呢?它就是「英雄誕生」的那種主旋律戰爭片。現在很多人說《八佰》是抗日神劇,主要原因是電影的戰鬥表現,完全不符合歷史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狀態。因為這個有人將《八佰》罵成「抗日神劇」。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這電影問題雖多但不用戴「抗日神劇」的帽子。1、什麼英雄崛起(主旋律)的戰爭片?
  • 商業戰爭片,能成為國產電影市場的下一個「爆款」嗎?
    上映一個多月,《八佰》累計內地票房破30億,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大片,《八佰》用驚人的票房號召力終於讓沉寂了大半年的電影市場熱鬧了起來《金剛川》的「大片質感」絲毫不遜色於《八佰》,由《八佰》導演管虎、《流浪地球
  • 《八佰》影評:無奈的鏡頭,反類型的優秀國產戰爭片
    從升旗無歌到結尾的字幕卡,可以很明顯地感到一種無奈的生硬,因此我也沒辦法以一個簡單的分數去衡量現在的《八佰而整部影片中,日軍雖然出現了部分鏡頭,但可以說是相對缺位的,如果導演想要反類型地去拍攝,日軍缺位後,守軍們面對的壓力是什麼應該給出明確的指向
  • 繼《戰狼2》後,吳京又將迎來一部熱血戰爭片,熱度不輸《八佰》
    不過相比於這些,大家還是更加期待吳京的軍人題材作品,特別是《戰狼3》,從17年熱映開始就已經讓人滿懷期待了。雖說大家一直期待的《戰狼3》還未有消息,但最近吳京的又一部熱血戰爭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不得不說今年的電影行業真的很不容易,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長達半年的時間影院都是關閉的,直到最近才剛剛有所復甦,好在憑藉著《八佰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那麼問題來了,國產戰爭片為何會變成這樣?國產戰爭片到底應該怎麼拍呢?國產戰爭片應該怎麼拍?影視流行文化,一直都是現實社會中大眾精神需求的投射。一個時代社會上大眾的文化需求是如何的,它自然而然會投射到流行文化產品上面。我們梳理一遍國產戰爭片的發展。基本就能弄清楚國產戰爭片出了什麼問題。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昨晚陳思誠在首映禮上說,《八佰》是一部一定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什麼叫「電影」二字。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他的評價沒錯,從各方面看,這部電影都可以視為華語戰爭片的新標杆,非常值得在大銀幕上欣賞,也只有這樣才能看出管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用心。而且,優先建議看IMAX,因為《八佰》是全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拍攝的電影。
  • 國產十佳戰爭片《八佰》無緣上榜,你看過幾部?
    1、《大捷》;一部十分優秀的電影,受限於資金和那時候的拍攝技術,戰爭場面有點小家子氣,但是在優秀的劇情年前,都無所謂了。一場反諷的生動描寫,段團長可以說已經是個不錯的團長了,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就信任行家方參謀。從始至終沒有逃跑,跟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