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華誼CEO王中磊揪心463天甚至淚灑首映禮現場的《八佰》終於要上映了,說是千呼萬呼始出來,一點也不為過。
昨晚《八佰》開啟了第一輪點映,藝綻君看完後發現一位豆瓣網友的評價,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
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
電影講的啥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悲壯事跡。結合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更令人感慨了。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昨晚陳思誠在首映禮上說,《八佰》是一部一定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什麼叫「電影」二字。他的評價沒錯,從各方面看,這部電影都可以視為華語戰爭片的新標杆,非常值得在大銀幕上欣賞,也只有這樣才能看出管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用心。而且,優先建議看IMAX,因為《八佰》是全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拍攝的電影。
下面的內容會有劇透,大家自由選擇是否還要繼續看哈~~
首先,千萬不要錯過片頭,你會看到國家電影局給《八佰》的定製版龍標:
電審故字[2019]第800號
這排面給的,相當大了。也算是一個小彩蛋。
在視聽感受的營造上,兩個字足以說明:震撼。
《八佰》的置景相當精緻,一面是戰役發生地四行倉庫,另一面就是與倉庫只有一河之隔的租界,倉庫的滿目瘡痍與租界的燈紅酒綠形成鮮明的對比,很有視覺衝擊力。
曹鬱作為該片攝影指導,對電影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功不可沒,他的鏡頭是電影的一大看點。
在戰爭場面上,史實裡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雖然不是什麼大戰,但導演管虎還是想盡辦法,讓海陸空戰鬥在電影裡都有呈現,空戰有日軍戰鬥機空襲倉庫樓頂,水戰有日軍通過河道偷襲倉庫,與我方水下肉搏,陸戰展現得就更多了。
從特效上看,《八佰》的完成度也很高,幾乎看不出什麼CG感,片中呈現的當時上海全景,既宏大,觀感又很細膩,很讓人難忘。
電影的另一大亮點是採用雙線敘事,租界與倉庫互望並形成多次互動。一開始租界裡的各色人等都還只是一種看戲態度,外國人拿倉庫裡的軍隊能撐多久來打賭,大部分中國民眾也都是吃瓜態度。但隨著戰爭的進行,他們被倉庫官兵們拼死抵抗的英勇精神所震撼與感動,態度也發生轉變,開始幫助我方軍隊,為抗日做出自己的貢獻。
方言臺詞也是《八佰》特別值得表揚的地方。片中的人物都說著天南地北的方言,符合史實,也讓人物形象更生動了。據說這版臺詞是後面專門配的,劇組有心了。
身為湖北人的藝綻君在片中聽到了大量湖北方言,覺得很親切,而且根據相關研究的統計,當年的八佰壯士中,原籍地在湖北的佔到了80%左右。大家去影院看的時候可以留心聽一下,說不定也能聽到你的家鄉話。
接下來藝綻君就要唱唱反調,談談不太喜歡的地方了。當然,所有觀點都只針對影片本身,而且單純分享個人感受。
看完《八佰》後,還是替導演感到有點遺憾,因為我覺得片中的人物塑造還是偏單薄了一些,比較臉譜化。雖然能看到主創想表現的人物弧光,但人物的轉變太理所當然了,比如開頭慫的士兵最後一定會變勇敢,開頭漠不關心的路人最後一定會變熱血。不是說這麼演不對,但電影處理得不夠細膩動人,基本上一句話、一個畫面就能讓人物心理產生重大轉折,讓人覺得有點突兀和不可信。而且因為是群像戲,分配到每個人物上的戲份都比較平均,也導致每個人物都有些淺嘗輒止,說看完後記不住吧,也不至於,但就是沒那麼印象深刻。
全片幾乎都是男性戲,在大家彼此戲份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成為演技高低的角逐場了。能否在有限的戲份中儘可能完整、生動地塑造人物,非常考驗演員。
幾位主演中我比較喜歡的有鄭愷、姜武、王千源和俞灝明。
鄭愷飾演的陳樹生表現英勇,他的重頭戲應該是全片最大催淚點之一。
姜武演一個看似勇武實則「瓜慫」的逃兵,反差感較強。
王千源飾演一位神槍手,發揮穩定,符合他的硬漢氣質,但略缺少驚喜。
俞灝明在片中有場洗澡戲,露出了燒傷的身體。估計這場戲是導演專門為他設計的,結合演員現實中的遭遇,讓人覺得很唏噓。
接下來是演員黑榜。
首先要說的就是黃曉明,他太出戲了!一上場就讓人笑場。從他身上我得出兩個深刻感受:一是男演員千萬不能太自戀,一自戀就容易表演車禍;二是演員還是要少上綜藝。
歐豪在片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也能看出來他很努力,但完成度只能說一般。跟他相似的還有魏晨,偶像包袱略重,形象太帥有點不寫實……
杜淳在片中飾演團長謝晉元,形象還是有味道的,但他的方言臺詞聽起來有點奇怪,粵語口音的普通話老讓我跳戲到炊事班裡的洪班長。
唐藝昕飾演冒死送旗的童子軍楊惠敏,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但她的畫風完全不符合這部電影的調性,有種民國偶像劇亂入戰爭片的感覺。另外,全片沒有一個出彩的女性形象。
張譯飾演老想逃跑的士兵老算盤,給我的感覺是狡黠有餘但恐懼不足,覺得他在部隊裡憑著圓滑混得遊刃有餘,但看不出他內心對戰爭的懼怕。
令人疑惑的還有辛柏青飾演的記者。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個什麼大人物,可以遊走在租界各國還有日軍等各方勢力之間,後來他又去倉庫給官兵們拍照留念,人物設定有點混亂。
配樂,大概是我對《八佰》最不滿意的地方了。太煽情了!從頭到尾都在賣力烘氣氛,鋪得略順拐。當然,弱弱地說一句,全片整體都有些煽情過度,尤其是結尾。
這次管虎用了兩個特別明顯的意象,一是白馬,再就是戲曲裡的趙雲(沒錯就是那個七進七出的趙子龍)。看出來了,管虎是真的喜歡用動物和戲曲來表達,但放在《八佰》裡有些刻意,而且和全片寫實的風格不太搭。
話說回來,以上這些槽點都瑕不掩瑜,因為我們等《八佰》太久了,所以難免對它有太高的期待。還是要說,《八佰》是一部難得的電影,作為國產戰爭片它已經足夠優秀,值得去影院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藝綻
本期作者、編輯:袁雲兒
本期監製:周南焱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