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配得上一張電影票

2020-08-18 山西晚報

當「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兩部重映影片在中國狂攬2億票房的時候,國產巨製《八佰》這部期待已久的戰爭大片、這部疫情過後第一部定檔的院線商業大片被「寄予厚望」——這個時機上映,對於歇業大半年的影院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是影城藉此翻身的第一部影片。

於是,《八佰》備受矚目。還未上映,就從各地點映現場傳來「淚點滿滿」的好評,連吳京都捧場說:「我不輕易哭,但是哭了好幾回。」但是,大部分觀眾只能等到21日才能看到這部影片,對於影片上映前期營造的「好口碑」半信半疑。

8月17日,《八佰》在太原萬象影城IMAX廳提前舉行了內部觀影場,山西晚報記者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影片,觀影感受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會讓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它沒有以往國產戰爭題材的「賣慘」或是「口號」,而是通過「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的兩岸對比、空中俯瞰局勢等多視角的方式,始終帶給觀眾一種臨場感和無法喘息的緊迫感,從而在戰爭慘烈之餘感受到一種「悲壯」的情緒。

「說實話,我扛住了前面很多淚點,但看到敢死隊員捆綁手榴彈一個一個從樓上跳下這一幕,有點繃不住了。」觀影結束有媒體這樣說。對於當天觀影的不少人來說,這可能是8個月以來頭一次走進影院,就趕上了147分鐘的「超長」觀影,「看得」驚心動魄,「哭得」意想不到!

這才是華語戰爭片正確的打開方式,《八佰》,值得你看一次!

也值得擔負起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的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八佰》為啥會看哭?

看過《八佰》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同樣是像「建國大業」「建黨偉業」一樣出現眾多明星臉,但我為什麼就記不住呢?

確實,明星臉在《八佰》中變得模糊了,很多甚至是看到片尾人名才「對上了號」。為啥會如此呢?影評人史航在觀影后的總結或許能說明問題「全片第一句臺詞:我們是湖北保安團的臉面……中間有一句:我們是黃陂縣黨部派來保護上海的……大地名、小地名,聽說過的地名、沒聽說過的地名,記得住的姓名、記不住的姓名……加在一起,就是《八佰》。」

影片描寫了亂世眾生相,是一部小人物的群像。觀眾也許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卻會記得每個人的性格,即使走出影院,他們的臉孔卻在腦中無比鮮活。比如歐豪扮演的端午,信守承諾,時刻銘記保護好小湖北;王千源扮演的老兵油子,人狠話不多,舉起槍殺敵是一把好手;姜武扮演的老鐵,(song)了幾乎一部影片,最後終於雄起了一把……

這些小人物並不完美,有(song)瓜、有逃兵,講著髒話、說著葷段子、玩弄著小心機,他們是有血有肉有父母親人的平凡人,只因生逢亂世,不得不被命運裹挾進炮火之中。八百壯士也是由一個個平凡的個體組成,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這是這部戰爭影片輸出的一個關鍵內核,足以引起同樣是普通大眾的共鳴。

所以,當這一群普通人扛起炸藥包、高喊著自己的家鄉與姓名跳下樓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無論是空中的國際觀察員,還是河對岸的老百姓,抑或是大銀幕前的觀眾,內心某處就會突然被擊中,有一種說不清的悲壯感。猶如影片開頭那一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華語戰爭片的新意

《八佰》獲得好口碑,其中一個原因是讓華語戰爭片有了一些新意。

雖然是一部非常寫實的戰爭史詩,但導演管虎在影片中穿插了一點浪漫的表現手法:就是片中用了騎著白馬穿白袍的將軍這樣一個意象。

片中多次用趙子龍這個意象,比如李晨扮演的山東兵在倉庫演皮影戲唱的是趙子龍,對面租界裡京劇唱的也是趙子龍,四行倉庫裡藏著一匹白馬,正好這些都幻化成小湖北眼中的意象——白袍將軍拍馬挺槍,衝向潮水般的敵軍……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還探討了一個重要的話題:這些壯士們保衛倉庫的意義是什麼?

片中一句臺詞或許給了答案:「戰況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會看著我們。」黃曉明扮演的特派員的話似乎更有深意「戰爭背後就是政治」!這場保衛戰其實就是一場秀,對岸站著外國記者,這些戰士的抵抗都被相機記錄下來,用以引發國際社會的憤慨,同時表明中華民族抗戰的決心。

電影最後一個畫面,鏡頭從滿是彈孔的四行倉庫斑駁的牆壁上緩緩升起,在空中完成了與當下上海大都市的天際合一,頗有深意。

一切都安靜下來。但內心才開始洶湧起來。

山西晚報記者 李霈霈

相關焦點

  • 高票房背後:《八佰》如此努力!我們都欠管虎一張電影票!
    《八佰》作為這個「春天」的第一朵花,綻放出了她的絢麗,同時也加快了這個「春天」到來的步伐。大部分在影院觀看完這部電影的觀眾表示:電影《八佰》的製作十分精良,演員的演技展現地淋漓盡致,戰鬥場景也很震撼真實,振奮的同時又讓人們感受到「八佰壯士」的孤獨和悲涼,讓人不禁動容落淚…
  • 《八佰》定檔8月21日,票房預估15億,值得貢獻一張電影票嗎?
    觀眾對《八佰》可以說期望已久了,該片在去年撤檔前就成為熱議話題,想看指數排名前列,看過粗剪版本的業內人士普遍預測該片票房將突破30億。如今,一年過去了,《八佰》的票房預期能有多少呢?業界的預估減少了一半——15億左右。
  • 因為《八佰》是華誼兄弟的,所以《八佰》是爛片?
    》這部電影就因為沾上了華誼兄弟而被黑得很慘,在上映之初或者說之前,很多知乎,貼吧,豆瓣,論壇的網友幾乎是一致黑,其中關於《八佰》最致命的兩條評價就是,這部電影「虎頭蛇尾」還有「這部電影華誼出品」順帶著,沒看過電影之前,我也去豆瓣抄了幾條惡評,然後去網上罵了罵,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特意評論了一句:真不知道《八佰》拍得是個什麼玩意兒
  • 《八佰》:和平年代的人們,欠真實的歷史一張電影票
    所有曾關注過《八佰》的人都很清楚,能走到公映這一天,中間過程遠比一部普通電影曲折。這部作品,原本是去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卻在上影節開幕前一天臨時宣布因「技術原因」撤檔,14個月之後,終於與全國觀眾見面。而直到影院復工整整一個月之後,《八佰》才終於在8月21日這天,正式全國公映。
  • 海量電影票免費派!《八佰》等你觀影!附8月片單
    海量電影票免費派!《八佰》等你觀影!有了電影票,片子自然要安排上8月份上映的這些片子哪部是你的最愛呢?《八佰》上映時間:8月21導演:管虎主演: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1917》上映時間:8月7日導演: 薩姆·門德斯
  • 《八佰》或許該叫六佰
    從電影本身質量來說,《八佰》可能更應該改名叫六佰,所以請覺得我不尊重抗戰先烈的人暫時收了30米大刀,且往下看。我也在給朋友的微信中說到:張譯、姜武、王千源,這哥仨往熒幕上一放,那就是行走的荷爾蒙呀,衝他們,也得去消費一張電影票。終於在七月份迎來了與觀眾見面的機會,我也是在第一時間看到《八佰》的購票窗口,甚至都沒仔細辨別是哪個平臺就點進去預購了電影票。
  • 歐豪,從「快男」到《八佰》,歐豪配得上實力小生的稱號
    《八佰》上映,成為了當下最為叫座的電影,這部管虎花費了十年心血製作的電影,終於沒有令人失望。電影叫座的同時,很多觀眾也注意到了新生代演員歐豪的身影,他在裡面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難怪這些年來,很多人都說歐豪是新生代演員當中的實力派代表,從「快男」到《八佰
  • 《八佰》,未映先火!網友質疑:他真值一張電影票嗎?
    上一期《八佰》的精彩部分和重要的學習意義,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它的不足之處。 《八佰》真有那麼好嗎?我看未必。 《八佰》這部電影,越往後看,就給人一種虛張聲勢的架勢,到最後,直接混沌到不知所措了。這《八佰》保衛的不僅僅是四行倉庫,同時,也讓他背後的公司,華Y兄弟吹響了公司保衛戰的號角,話說《八佰》上映前夕,華Y兄弟已經到了退市的邊緣,作為曾經創業板影視的扛把子,華Y一度讓多位明星瞬間暴富,而目前,它已經連續虧損了好幾年,如果2020年再不盈利的話,那麼就將按照規則,摘牌退市。以前那麼厲害的公司,怎麼三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個要從2013年說起。
  • 虐哭千萬人的《八佰》:和平年代的人們,欠真實的歷史一張電影票
    01《八佰》帶著使命感上映,它肩負了很重要的責任:疫情後的首部電影能否喚起影迷的熱情?但好在《八佰》不負眾望,上映後票房迅速破十億,目前還在持續增長。沒有辜負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的名號。雖遭至各種惡評,但《八佰》的票房仍然堅守在第一名。《八佰》這部電影對於觀眾而言,投其所好,大家都只要藝術來源於生活。如果你抱著看「紀錄片」的想法,真的就別去看了,免得看了生氣,因為它的確不夠真實。它只是取材於真實事件,其中有很多虛構的情節。
  • 今年唯一的國際大片,蘋果用7000萬美金,無形中狠狠打臉《八佰》
    沒有一點偏見的意思,《八佰》這部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網傳那麼誇張。 毫無疑問,《八佰》(的票房)打響了中國戰爭片的名號,也激起了影迷們對戰爭類電影的喜愛,但它不該被「神化」。 倒不是說《八佰》差勁,它確實在戰爭片中,算得上中規中矩,電影票也買的值。
  • 全球購UU特權讓你7折看遍《八佰》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火爆影片
    全球購UU特權讓你7折看遍《八佰》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火爆影片 來源:財訊網 • 2020-08-28 14:37:29
  • 電影《八佰》為什麼值得一看?
    昨天朋友微信發了一張截屏,顯示是一張電影票。我看了看名字——《八佰》,立馬就被吸引住了。隨即我就在網上搜了搜,它的評分已經超過9.0。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可以叫男人流眼淚的電影,確實也讓我流了好幾次。《八佰》電影開場一直以來,國民的劣根性就曾在魯迅筆下被深刻地揭露。
  • 依然擋不住《八佰》盜版橫行!五十人輪流監督,24小時全網打擊
    剛上映5日,《八佰》的電影票房就已經突破11億,這對於主創團隊來說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電影院復工率不足的情況下,《八佰》身先士卒,率先打開國內市場,頗有電影中主角們的影子。另一方面,主旋律電影被市場持續看好,《八佰》成為2020年度片票房冠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八佰救市,華誼卻不救人
    《八佰》爆了。在當下這個疲軟的電影市場,點映三天的它已拿下了1.28億的票房。而《八佰》的品質,擔得起這麼大的關注。換言之,倘若無法交出這筆保證金,這些小影院將無法上映《八佰》。讓我們按照華誼的「規矩」假設一下,一張電影票35元,一家年銷售額
  • 《焦點訪談》贊《八佰》行業積極影響 王中磊對市場復甦充滿信心
    8月2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了電影《八佰》的上映表現及對行業復甦的積極影響,並採訪了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欄目認為,《八佰》作為影院上座率放寬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票房一路飆升,成為了行業焦點話題,更是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 不能感同身受,也要做最佳觀眾——《八佰》
    如果說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人滿懷期待,那一定就是這部歷經波折抗日戰爭題材的歷史巨作——《八佰》。,一段只有五分多鐘的預告片火遍整個網絡媒體,那份悲壯的,沉重的,滄桑的歷史故事重現眼前,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欠八佰壯士一張電影票「成為了我們獻給百位烈士慷慨赴死的一份誠意。
  • 《八佰》是如何做到爭議越大票房越穩的?
    《八佰》作為疫情後上線的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票房一直在不斷刷新中,僅僅5天時間,票房就突破了13億大關,甚至一度被稱為影視行業的&34;之作。看得出來,無論是影院方還是製片方,都對《八佰》報以很大的期望。
  • 《八佰》為什麼對「偷票房」零容忍?
    截至目前,《八佰》預售總票房已經破億。超高的點映熱度,讓這部影片早早鎖定了本周票房冠軍。另一邊,關於《八佰》的各式傳言也是層出不窮。在此之中,《八佰》創新發行模式之爭議,無疑是在業內群體中探討聲量最高的一個話題。近日,有個別影院和從業者就此事發表了抵制文章。在相關稿件中,我們看到了「500萬以下20萬保底」、「4200家影院需要買斷」等言論。那麼《八佰》的發行策略,真的有如此嚴苛嗎?
  • 《八佰》15億票房的好電影,卻輸給一張照片
    但卻不乏爭議的聲音,更有甚者認為《八佰》是部爛片,導演管虎有炒作之嫌。《八佰》所顯現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正是由孫元良直接向團長謝晉元下令「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然而他自己卻早早轉移。所以僅僅因為一張合影引發的抵制言論,確實不太理智。第二個爭議點在於對歷史認知的分歧。八百壯士的歷史背景其實並不簡單。
  • 《八佰》終定檔,這期間經歷了什麼?
    《八佰》終於定檔了。 雖然已經被網傳過無數次,但是這次真的不是「狼來了」。與觀眾錯過了15個月之久的《八佰》,在幾十分鐘前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尤其是本周的整體大盤表現,更是難以配得上暑期檔的稱號。工作日大盤雖然均突破千萬,但是單日大盤仍然一天比一天低,這還是建立在復工影院每天都增長三四百家的情況下。昨天周六在多部新片入市的情況下,剛剛突破4000萬,僅比上一個周六多了600萬。 可以說,復甦初期的內地電影市場,僅僅依靠中小體量的老片以及三四部經典好萊塢大片,是撐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