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是科學家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收錄於話題#我是科學家 · 演講預告113個
10月25日,「我是科學家」將舉辦第28期活動
「AI:人工智慧,或者愛」
本期演講嘉賓
孫曉
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教授
情感計算研究所所長
《你可能不了解ta的心意,但人工智慧知道》
孫曉採訪視頻:
情感計算——利用人工智慧,計算、分析人的情感和性格。
聽起來冷靜而理智,但對於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的教授孫曉來說,做情感計算有相當溫情的理由。「當時做研究,是因為關注到了全世界的心理問題和自殺問題。如果通過訪談或者其他方式,能提前預判產生自殺傾向的人,並且進行幹預,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孫曉的研究從抓取博客或者微博上的文字開始 | Pixabay
最初,孫曉的研究從抓取博客或者微博上的文字開始:「人會在網絡上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我們把每個詞、每句話、每個段落裡面複雜的情緒全都標註出來,然後去分析、理解其中的情緒。數據足夠多後,就可以做一個模型,進行半自動化的情緒識別。」
漸漸地,孫曉從研究文本裡蘊涵的情感,轉到更普適、自然的場景。「我們的情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外部形態表徵出來,無論是我們寫的文字、語音、語調,還是我們的眼神、面部表情,甚至身體姿態、步態,都能表現出人的情感。」
「結合自然語言處理、人機對話、人機互動,我們想試著從對話過程中,發現人的一些性格特質。」通過100輪甚至更多輪的對話,AI可以基本了解一個人的對話模式,準確了解人喜歡聽什麼,想聽什麼。
這個模型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比如,現在有很多人有心理問題,但是心理醫生數量卻不多,如果AI能挖掘出人深層的情緒、性格、喜好,它可以輔助心理診療。」
病人願意跟機器人聊天嗎?
孫曉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你想想,為什麼你願意跟朋友、同事傾訴?因為他們容易跟你產生共情。如果AI 理解了你的性格、情緒,甚至越聊就越了解你,它還不會煩,也不會帶入自己情緒,這時候病人就會有溝通的意願了。」
AI 理解了你的性格、情緒,甚至越聊就越了解你 | 圖蟲創意
而且,通過跟一些心理學家溝通,孫曉發現其實有心理疾病的人,反而不願意跟人進行交流。「有時候他們更願意跟石頭、樹或者是機械,甚至機器人交流。」
除了健康醫療,情感計算還可以應用在招聘的崗位評估。「現在很多公司招聘會要求面試者填寫心理問卷,由此判斷人的性格特質是否符合招聘崗位的需求。而我們可以根據應聘者的一個短視頻,分析他的表達、神態、動作等等,然後判斷他的性格特質。這樣一方面省去了填問卷的麻煩,一方面也更客觀,不會出現因為應聘者填寫虛假信息而導致的誤判。」
但這並非是說,有了這項技術,那些性格上稍微有缺陷的人就會因此失業。「我們希望大家能通過AI認識到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儘量去克服或者避免因此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說給人打上不好的標籤,將他一輩子釘在恥辱柱上。」
「因為我覺得科學家的精神對我來說就是兩個字:服務。一項技術,比如人工智慧和心理學的碰撞,我最終還是希望它能服務於群體,服務於一些領域,甚至服務於我們的國家。」
10月25日,歡迎來合肥市科技館西二樓學術報告廳,聽孫曉老師聊聊情感計算的故事。
監製:吳歐
策劃/編輯:麥芽楊
撰稿:範可鑫
排版:雷昱兒
2020年10月25日14:00-16:30
合肥 · 合肥科技館西二樓學術報告廳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刻報名
(報名10月24日截止)
報名後將由工作人員隨機篩選,所有幸運入選的觀眾,將在10月24日之前給您發送簡訊通知,請您查收簡訊或自行查看報名狀態。
名額緊俏,請珍惜到場機會哦~
建議成人及初中以上青少年參與
精彩直播同步上線
請關注「我是科學家「在
一直播、網易、騰訊、嗶哩嗶哩官方主頁
我是科學家
一直播
網易
騰訊
b站
交通貼士
地址: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黃山路與合作化路交口)
科技館停車有限,請儘量使用公共運輸
公交:
10路;12路;13路;16路;53路;56路;102路;103路;108路;118路;121路;125路;129路;136路;149路;158路
溫馨提示:
1. 進入報告廳前請有序排隊,保持一米間隔;
2. 主動接受體溫檢測;
3. 報告廳入口處配備洗手液,進入前請進行消毒,進入報告廳後根據標識主動隔位就坐。
原標題:《孫曉:你可能不了解ta的心意,但人工智慧知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