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全球調研:中國人最了解人工智慧,最不擔心隱私問題

2020-12-24 第一財經

摘要:

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12月19日舉行。本次論壇以「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匯聚「光華思想力」研究成果與光華各項目創新思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孟涓涓出席論壇,並就「文化、技術和隱私態度」的話題進行演講。

她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人們的隱私態度有什麼樣的跨文化差異;二是,哪些企業的特性能夠有效消除人們對隱私保護的顧慮;三是,數據安全技術的進步對隱私保護有什麼樣的影響。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交叉學科平臺與曠世科技共同推出的跨國調研,設計4600多個樣本,對中國、日本、新加坡、德國、沙特、美國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這六個國家中,中國人是最懂人工智慧的,也認為隱私保護最為重要。但同時,中國人又最不擔心隱私問題,原因就在於對政府的信任,由此對個人信息的使用表現出較高的接受度,尤其是在公共事務方面。對於隱私問題,總體來講,中國人更加信任政府監管,而其他國家更加信賴市場或行業自治。

正文:

在人工智慧時代,數據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和隱私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我們深入理解數據價值是什麼,也要求我們深入理解人們對隱私的態度究竟是什麼。上一個議題談論了數據,接下來我們談論隱私保護的問題。人們在隱私方面在乎什麼,他們擔憂的到底是什麼,在不同文化和國家的跨文化環境中,隱私態度有什麼差異。技術進步所創造的隱私保護問題能不能通過技術進步來解決。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我們光華的人工智慧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平臺,和曠視科技的人工智慧道德管理委員會聯合推出了一項跨國調研,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主要的內容。

我今天主要想分享三方面:一個是人們的隱私態度有什麼樣的跨文化差異;第二是哪些企業的特性能夠有效消除人們對隱私保護的顧慮;第三是數據安全技術的進步對隱私保護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國人認為隱私很重要 但不是最擔心隱私安全問題

首先來看隱私態度的差異。最近的11月份北大光華做了一個6個國家的跨文化、跨國家的調研,中國、日本、新加坡、德國、沙特、美國,每個國家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本,詢問一系列關於每個國家的人民對隱私保護的態度問題。例如,你對人工智慧的理解程度和了解程度有多少。令人吃驚的是,我們發現中國人最了解人工智慧,可能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應用特別多有很大的關係。日本比較保守,不太了解什麼是人工智慧。

了解人工智慧以後,人們對隱私保護的問題是不是覺得很重要?一般我們覺得中國人不太在乎隱私。實際上調研恰恰相反,所有六個國家當中中國人是最在乎隱私,認為隱私是最重要的一個國家,也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在乎隱私覺得隱私重要,並不一定代表最擔憂隱私問題。

第三個問題問的是你對個人隱私問題的擔憂程度。我們發現中國並不是最擔憂隱私問題的國家。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反而最擔憂。後續我們的一些展示也會告訴大家為什麼中國人覺得隱私問題最重要,但卻不是最擔憂隱私問題的,這個根源在於中國人對政府的信任。後面會看到一些數據。

我們特別去關注了人們對個人人臉識別的人工智慧技術的接受程度,結果發現媒體有非常多的報導,中國人對人臉識別的接受程度最高,跟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大規模的應用有很大的關係。

總結起來第一部分中國人對人工智慧最了解,也認為隱私最重要,但是並不是最擔心隱私問題的,同時對人臉識別有比較高的接受度。

不同國家對隱私問題的擔憂有跨文化差異

第二個問題我們研究人們擔憂隱私的什麼問題,是擔憂純粹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被人知道,還是擔心隱私被洩露以後的一系列不良影響。

在這裡詢問了所有國家的人,關於這八個我們提供的選項中最認同度的是哪一個,發現一些有意思的跨文化差異,選取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例子來給大家展示。

我們來看中國人最擔心的選項,擔心信息洩露所帶來的人身安全、資產安全的不良影響,說明中國人的觀點非常實用主義,就是擔心實際的會不會有什麼問題。美國最認同的觀點是我們希望每一個人有不披露自己任何信息的權力,他在乎的是虛的理念和價值,我希望有一個自由的選擇權。這樣有趣的跨文化差異實際上後期給我們每個國家制定自己的隱私保護政策,著力點在哪裡提供了有益的提醒。

小結一下。中國人最擔心隱私問題洩露的不良後果,而美國人主要是要有選擇的自由,要有拒絕的自由。

我們分析了不同數據使用的方向,是不是人們最擔心哪種程度的數據使用。這裡我們先看了使用個人數據進行一些個性化定價和個性化服務。結果發現,各國之間的差異並不大。但是亞洲國家,中國、日本、新加坡三個國家普遍更為擔憂使用個人數據進行個性化數據定製和服務,相比起來,歐美和沙特其他的中東文化的國家反而沒有那麼擔心。同樣,你願不願意企業用你的數據優化算法,態度基本差不多。

真正有意思的部分是第四部分,如果問他,你是否能接受人工智慧技術用你的信息進行公共政策輔助決策,中國人的接受最高,介意程度最低。可能與疫情期間人工智慧在防疫防控方面的好處有關係,也可能跟後面要談到的,對中國政府的信任有很大關係。

這裡總結來說,亞洲文化的國家普遍認為個性化定價,個性化服務優化算法更不可接受,但是中國能接受這樣的公共輔助的決策。

哪些企業特性能降低隱私顧慮

以上是第一個問題,簡單談了跨文化的隱私態度當中有趣的現象。第二個問題解決既然有這樣的顧慮,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樣的顧慮。

第一個是什麼樣的企業特性,以及企業能做什麼,能有效打消大家的顧慮。這裡挑有趣的維度給大家展示。

特別有意思的是,中國人覺得跟政府相關的企業特性最能打消他們的顧慮。如果你發現政府對企業有足夠的監管,能確保企業遵守相關的法規,或者企業和政府部門有一定的合作,這些都能夠增加他們對數據安全的信心。歐美國家剛好有點反過來,歐美國家更加相信企業自治和行業自治。如果一個企業比較重視倫理道德的問題,美國人覺得能信任的程度就比之前高一些。如果這個企業在使用數據的時候向你請求權限,美國這樣的國家可接受度也會高一些。

我們總結了在所有詢問的七、八項企業特性中,不同國家認為最有效的一個特性。中國認為政府監管力度足夠強的時候最能打消顧慮,日本、新加坡、德國認為,當行業和企業自治,如果能有對倫理道德充分的重視程度的話,企業可信度更高。而美國和沙特是把這個掌握在自己手裡,我的數據怎麼使用,使用前先得到我的允許和請求更加放心。

數據安全技術顯著降低人們對個人信息被搜集的介意程度

現在有很多的數據安全技術進步,能夠有效保護人們的隱私安全,這些技術進步是否能被公眾理解和信任。這裡做了一個學術的隨機控制試驗,把人群分為一半和一半。一半人群為對照組,描述了計算機的發展歷史,沒有提供更多的技術信息。另一半為實驗組,描述了最新的一些數據安全的技術,對數據進行匿名和加密處理,也就是數據不出本地就可以被人們所利用,吸取有效信息等等。

在這些技術的討論下問他,如果公司使用這些技術你的顧慮有沒有減輕。結果我們發現,告訴他公司使用安全數據之後,更為顯著的人群不介意我們搜集他的各種數據,這是加總的信息,但是後面有很多不同搜集個人數據的維度。相對來說,人們對人臉識別的抗拒是比較強的,哪怕你使用了技術,對人臉的態度也沒有太多的影響,技術進步能解決一般的普遍性問題,人臉還是人們非常在意的。

總結下來今天分享了三個問題,人們對隱私的態度有很重要和很有趣的跨文化的差異,能幫我們進一步制定相應的政策。第二點是什麼樣的企業特性能打消人們的顧慮,也是有跨文化差異的,中國人特別信任政府的監管。第三點是我們現在正在逐步採用的信息安全技術,實際上確實能有效打消人們大部分的普遍的信息安全的顧慮。

作者:孟涓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一財號】是什麼?——實踐第一財經內容平臺化戰略,開放旗下全媒體平臺的資源,依託多年來在財經領域積累的專家資源,與專業意見領袖共同致力打造一個財經領域高質量的思想交流、價值傳播、能力成長的生態。

第一財經一財號獲作者授權首發

版權及入駐合作請聯繫陳老師:

13761712038/或郵件1000V@yicai.com

相關焦點

  • 六國隱私態度研究:中國人最關注隱私,對人臉識別接受度最高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孟涓涓。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圖12月19日,在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孟涓涓表示,基於「文化、技術和隱私態度」的研究表明,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人對隱私非常關注,但出於對政府的信任,對個人信息的使用表現出較高接受程度,尤其在公共事務方面。
  • 孟涓涓:中國人覺得跟政府相關的企業特性最能消除對隱私保護顧慮
    人們在隱私方面在乎什麼,他們擔憂的到底是什麼,在不同文化和國家的跨文化環境中,隱私態度有什麼差異。技術進步所創造的隱私保護問題能不能通過技術進步來解決。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光華的人工智慧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平臺,和曠視科技的人工智慧道德管理委員會聯合推出了一項跨國調研,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這些主要的內容。
  • 孟涓涓:數據時代,從3個層面看個人隱私問題
    孟涓涓介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交叉學科平臺與曠世科技共同推出的跨國調研,設計4600多個樣本,對中國、日本、新加坡、德國、沙特、美國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這六個國家中,中國人是最懂人工智慧的,也認為隱私保護最為重要。但同時,中國人又最不擔心隱私問題,原因就在於對政府的信任,由此對個人信息的使用表現出較高的接受度,尤其是在公共事務方面。
  • 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丨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
    在資金要素方面,唐遙分析,銀行依然是我國最重要的融資渠道,但是作為融資主體的大銀行拓展中小企業的內生動力並不充足。他指出,政策應該思考如何在市場化的大原則下鼓勵大銀行從事普惠金融,同時給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發揮中小銀行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的優勢;在經濟下行風險大的階段,需要採取宏觀審慎和再貸款等逆周期的政策來穩定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
  • 2020,謝謝你陪我走過|北大光華獨家記憶
    QS學科排名:會計學與金融學位列全球第23位;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全球第25位;商業與管理研究全球第36位。 開發寧夏葡萄酒產業政策、企業數位化轉型、五年規劃口述史、產業互聯、人工智慧研究等紮根中國大地,研究中國問題的案例。 發布REITs系列研究報告、城市發展格局系列報告、白皮書等政策及社會影響力成果。
  •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為那些對中國發展葆有好奇心的全球政商學人士,為那些試圖解構中國經濟奇蹟的全球有識之士,打開一扇理解中國發展的大門!15位北大光華學者,他們擁有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將從不同維度和視角,以學者的科學精神、深厚的理論積澱、前沿的研究實踐和嚴謹的敘述方式,通過線上課程,帶領全球政、商、學各界人士理性、客觀地認知中國,解碼中國經濟發展的奧秘與邏輯。
  • 清北專業PK|清華經管和北大光華全方位對比
    從教學到科研再到個人成長,清華經管和北大光華都為學生做足了打算。  03. 清華經管和北大光華的國際化程度都很高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自2007年起大力提高英文授課比例,半數以上的本科專業採取全英文教學,為本科生在大三時赴海外院校交換學習奠定了基礎。
  • 堅守創業初心 創新驅動發展丨北大光華EMBA首次「實地教學」課堂開課
    想深度了解一家公司的產品迭代故事嗎?想聽專家、教授對企業家的創業經歷進行深度分析嗎?想聽客戶角度對企業家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評價嗎?想直接向企業家提問嗎?所有這些都能在一堂課裡實現!這就是北大光華EMBA「實地教學」的魅力!2020年12月16日下午在光華2號樓,以致遠互聯作為核心案例的實地教學舉行。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聯手臨潼度假區共建「創業者之家」
    西安新聞網訊( 西安日報記者張瀟)北大光華「創業者之家」揭牌儀式3月9日在臨潼成功舉辦,力圖成為西安創業者的優質「土壤」和「水分」,讓創業力量茁壯成長。  在揭牌儀式現場,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道,「創業者之家」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提升西安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全方位打造北大光華「雙創」品牌,幫助入駐「北大光華創新產業培育示範基地」的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解決創業者住宿、交通不便等問題,北大光華西安分院攜手臨潼度假區共建「創業者之家」,全力推進區域創新創業發展。
  • 北大光華故事集:This is us!
    《光華故事集》作者:北大光華本研項目推薦指數 :★★★★★Dec.30.嗨!2020屆的你,半年未見,最近還好嗎?她從競賽獲獎進入北大,到大二轉專業來到光華,從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換學習金融工程,再到就職花旗銀行,她始終相信,」竹杖芒鞋輕勝馬「,多些試錯也無妨。
  • 新時代 新階段 新徵程 | 北大光華本科、研究生教學改革
    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用批判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理論和知識,不盲從,更不迷信;反思自省。我們不僅用批判的眼光審視外部世界,也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經常復盤,檢視過去,學會從錯誤中學習;敢為人先。勇於挑戰慣例,敢於打破常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具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與時俱進。北大是「常為新」的,要順勢而為,順勢而變。
  • 校友故事 |北大光華陶婷婷:縱使艱難,我依然選擇這滾燙的人生。
    為了籌備貴鳳凰,我花了五年的時間走遍了貴州九個市州,去到每一家最好吃的小吃店去採風、去記錄、去學習,儲備了四百多張小吃食譜,有著強大的產品資料庫,那時候不知道這個資料庫是日後使我們度過兩次的疫情的根本原因。
  • 全球Top 40的人工智慧英文媒體「Synced」,了解一下
    「Synced」北美的全職記者及專業分析師團隊分布在灣區、波士頓、紐約、西雅圖和多倫多等全球人工智慧重鎮,負責前往現場報導海外的高質量學術及產業會議,對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的人工智慧公司進行一手調研及採寫, 製作並發布全球人工智慧生態的調查系列特稿。「Synced」的用戶是來自全球的人工智慧開發者、創業者及知名高校的教授、研究員、學生。
  • 北大光華EMBA活動丨飛花入戶時 扶搖九萬裡 147班參訪戴姆勒及星途...
    正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進行第三模塊學習的EMBA147班的同學們,懷揣著驚喜和愉悅,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在經濟發展的這條航路上,那些仍堅持著理想向前航行的人們,他們的名字叫中國企業家。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在SpaceX開啟民用航空火箭的商業化浪潮後,心裡一直燃燒著航天夢的中國人自然不甘落後。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從事系統級航天產品研製的中國民營科技公司,秉承「探索、共進」的企業核心精神,提供創新、高效的航天運載器、飛行器設計研發和技術服務,致力於探索新技術、提升太空進入效率、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 精準扶貧,兼濟天下——第六屆北大光華「一帶一路」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個關係民心根基的大問題。北大光華「一帶一路」發展論壇再度發揮平臺號召力,集結戰鬥在扶貧工作一線上的各界代表,暢談企業家和企業在共享發展理念指導下,發揮技術與市場優勢,帶領群眾創新創業,回顧近年來國內尤其是西部扶貧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成果,梳理問題、分享經驗,為決勝2020年,實現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紮實的攻堅準備。
  • 中國頂尖商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大師親自、面對面為你上課!
    ——周黎安金李:從哈佛牛津到北大隻為一個夢想他是北大光華講席教授,博導,北大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曾任哈佛商學院金融教授兼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執行理事,現兼任牛津大學商學院金融教授(終身教職正教授兼博導),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他同時擔任哈佛-牛津-北大「民營及家族企業未來領袖項目」的創始聯席主任。
  • 思想有光 華彩綻放 | 祝賀北大湖南校友會光華分會成立
    他表示,今年是光華管理學院建院35周年,光華發展路上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校友們的大力支持,今天北大湖南校友會光華管理學院分會正式成立,這不僅僅是一個成立儀式,更是湖南光華校友的力量進一步凝聚、光華精神進一步傳承和彰顯的開端,學院也期待湖南校友們未來能與學院有更多交流和互動,更多參與到學院的發展建設中來,互促互進,凝聚合力,共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 北大光華:今年中國GDP增速或達9%,下半年壓力較大
    報告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顏色執筆。報告稱,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之後逐季放緩至9%、6%和5.5%左右,趨近經濟長期潛在增長率。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報告指出,今年出口是否可持續高增長取決於海外疫情形勢。
  • 站在光華的肩膀上看世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項目一覽
    天下之才,光華聚首,從此不問歸途,不計付出,重拾少年心性,做自己的掌舵手,執著向前。——成晟,北大光華MBA2017級北大光華MBA—西班牙ESADE雙學位目掃碼了解更多雙學位項目信息—— 王舒婷,北大光華MBA2018級美國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學期交換掃碼了解更多交換項目信息
  • 2020北京AI治理論壇|曠視對話大咖:全球共建可持續發展AI
    該論壇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曠視人工智慧治理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召開,將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實現發展與治理雙輪驅動作為會議目標,以人工智慧作為加速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確保人工智慧始終向對人類和生態有益的方向發展作為論壇的討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