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不是中國YouTube-虎嗅網

2020-12-19 虎嗅APP


5月底B站發行可轉債電話會,老外問陳睿,「B站是中國的YouTube嘛?」陳睿當時回答的大意是——在中國,B站是最像的:


內容足夠豐富多彩;


最好的內容創作者。



但是B站沒有模仿過YouTube:


從2006年開始YouTube就是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是基礎設施,有谷歌導流,廣告議價上一直是最高的;


B站是10年時間一步一步做出來的,也有自己獨特的社區。


B站未來能做YouTube做不到的事情:


更豐富的商業化,YouTube主要是廣告變現,B站現在和未來都不是;


B站不做貼片廣告,移動時代不再需要看廣告來等待視頻加載;


國情不同,中國年輕人特別願意為線上娛樂和優質內容付費。


牽扯到一個月經貼話題,誰才是中國YouTube?


或者說中國是否會有YouTube。


B站的產品面試題就有一道,你覺得現在B站跟YouTube有什麼差別,或者說你覺得B站距離YouTube還差什麼?



中國的YouTube,從用戶生態來說,肯定是B站更像。從技術和商業來說,字節系的產品更像。


但今天來看,有可能中國的YouTube就是個偽命題,就像中國為什麼沒有Instagram一樣。其實ins起來的背景就是twitter當時不支持發布圖片,但中國的朋友圈、微博和QQ空間都是很多圖片的。


同理,YouTube的用戶需求被不同產品滿足了。可以按照時長x橫豎屏x主分發邏輯來做分類,15秒和一分鐘內的豎屏內容在抖音快手,3分鐘~10分鐘的橫屏視頻在B站西瓜,小時級的版權內容在優愛騰。


首先,我們看下YouTube在美國是什麼。YouTube是「視頻基礎設施」,用戶上傳、分享、觀看和搜索視頻的第一平臺。從2006年開始它就是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再加上背靠谷歌,它的廣告議價能力一直是最高的。 


Youtube現在20個億的月活,中國之外所有安卓手機都內置YouTube,YouTube已經超過Facebook成為全球流量第二大網站。對於美國之外的地方,之前作者是沒有任何選擇的,他只能用YouTube,因為他很早就變成了一個基礎設施。而且B站+西瓜+優愛騰的廣告主數量都不如背靠Google的YouTube多。



另外,YouTube有成熟的向內容創作者分成的廣告機制,形成完整商業閉環。創作者分55%,YouTube分45%。YouTube Partner發起人之一的喬治·斯特羅姆波羅斯稱:「YouTube 想確保自己可以成為新晉創作者的大本營,他們不僅可以在這裡吸引大眾的眼球,還有機會得到一些收入,YouTube甚至可以支持他們全職投入創作。」


但B站很早就說不放前置廣告了,UP主目前賺錢跟公眾號的自媒體非常像,不走平臺,恰飯都是靠自己接廣告。


這裡延伸開來,就是陳睿說的,B站的商業模式其實跟YouTube完全不一樣的,因為YouTube核心收入是靠廣告,B站不是。




比如B站的收入大頭也是遊戲,比如8億收購LOL直播版權、去籤遊戲主播和投資國漫,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可轉化的遊戲用戶。去年在主站之外組建了一個新的OGV事業群,主要做大會員相關的版權採買、綜藝和國創自製,主要就是文化消費以及衍生消費。再加上遊戲和直播,B站都是偏向於用戶直接對內容付錢的模式。



YouTube也走高級會員,從2016年2月開始,衍生出兩個內容品牌:


YouTube Red Original Movie原創電影,主要生產長度在90分鐘~120分鐘左右的電影內容;


YouTube Red Original Series原創劇集,生產電視劇、綜藝、真人秀、動畫等10分鐘~50分鐘的內容。


從原創劇集的內容品類和內容時長來看,娛樂內容佔比達到50%以上。但整體內容質量偏低,劇集平均投資在幾十萬美元,「五毛」特效眾多,跟B站相比官方對好內容的信仰和投入明顯是不足的。


再看B站運營最好的幾款遊戲,FGO、碧藍航線、公主連結,都是跟產品非常匹配的強ACG屬性。



第三點,B站是一家還將PC叫做主站的公司,PC和移動是兩個產品。PC主站最大的幾個區都是有各自的隊伍,首頁內容放什麼以及順序都是有講究的,就像當年的新浪搜狐門戶的浪首狐首一樣。



YouTube的產品理念則是移動優先,桌面端是移動版的從屬,PC端同移動統一。即以前手機版是「縮小的桌面網頁」,現在桌面版是「放大了的手機App。「不應該為不同的屏幕規格創建不同的產品,而是使用一種統一的設計方法開發一款可以跨多種屏幕的產品。」


B站跟YouTube這種PC移動的不同處理,又是跟B站有非常硬核的核心用戶群和社區文化相關,YouTube是搜尋引擎是基礎設施但不是社區


由此延伸開去,兩家公司人數,人員構成,人均效益差別都是非常大的。


B站不是中國YouTube,B站也不必是中國YouTube。


相關焦點

  • B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YouTube?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沒有廣告沒有付費的資源分享圈,估計有很多新人不知道或者說UP主原來不是專心混B站的,B站最早初有絕大多數的視頻是需要會員才能看得,在版權爭奪的時候B站老會員還能通過黑科技觀看。因為會員帳號的珍貴所以會員的流失度極低。14年年底的愛奇藝等9家視頻網站開始的訴訟,可是差一點就送B站涼涼了。也就是這個時候B站開始走進大眾的視線裡了。
  • B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YouTube?|b站|youtube|a站|動畫|愛奇藝_網易...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沒有廣告沒有付費的資源分享圈,估計有很多新人不知道或者說UP主原來不是專心混B站的,B站最早初有絕大多數的視頻是需要會員才能看的,在版權爭奪的時候B站老會員還能通過黑科技觀看。也可以說因為這兩個重要調整或者說原來B站的用戶(包括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番劇這些越來越沒有追劇的動力,後期入駐的UP也主要不是以ACG為主,所以才感覺越來越像YouTube。N站也好YouTube也好,兩個都是用戶的我來說,B站跟A站可以說是集合了兩家之所長更適合國人的站點。
  • B站不是中國YouTube
    陳睿當時回答的大意是:-在中國,B站是最像的:國情不同,中國年輕人特別願意為線上娛樂和優質內容付費牽扯到一個月經貼話題,誰才是中國YouTube?中國的YouTube,從用戶生態來說,肯定是B站更像。從技術和商業來說,字節系的產品更像。但今天來看,有可能中國的YouTube就是個偽命題,就像中國為什麼沒有Instagram一樣。
  • 別把B站當「YouTube」了-虎嗅網
    ▲  B站股價壹娛觀察在《「中國YouTube」終成空,為何愛奇藝還要一意孤行》一文中論述道愛奇藝為何想要打造對標YouTube的新平臺「隨刻」,論述中也提到如果從單從內容層面來看,B站無疑是國內最有資格談成為「中國YouTube」的平臺。
  • YouTube、B站等視頻一鍵下載神器!youtube-dl 「復活」
    果不其然,youtube-dl遭到了投訴,並且被迫下架刪除。youtube-dl被投訴,遭下架刪除10月23日,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根據《數字千年版權法案》(DMCA)向GitHub發布了刪除通知,其中要求刪除該項目的youtube-dl。
  • 這兩年日益火爆的B站,能成為中國的YouTube嗎?
    B站不再是二次元的世界,而是想要做中國的YouTube你們怎麼看?近日b站更新app啟動頁面,由之前的2233娘變為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可見B站想獲得更多更廣泛的用戶群體而不是局限於二次元……我覺得是一個好事情,而且B站不僅僅是有視頻,而且目前還設置了語音以及圖文的專欄功能,B站這兩年一下子也開始崛起的很厲害,而且很多明星都開始入住了B站做UP主,之前有人就說過把我了B站用戶,其實也就是把握了年輕人的群體,
  • B站知名UP:吃貨請閉眼(北京) | 招募人才啦:編導,策劃 | b站方向
    2.負責美食/生活方式相關短視頻的節目策劃(主要是b站,擅長抖音快手也可)包括節目形式,每期選題,節目亮點,創意策劃,寫出可執行性強又有流量的腳本,注意,有流量有流量有流量!同時協調拍攝和後期製作。3.搜集相關內容的熱門視頻進行分析,至少能分析出為啥上熱門吧。4.發布後懂得分析視頻各項數據,不斷矯正策劃。三連太少就該反思自己了。
  • 我在騰訊新聞發現了一個假的虎嗅網... ...
    我點開一看,網友所說的搬運者,是一個叫「虎嗅網」的號。我問他是什麼原因,他說:這個搬運文章的帳號「虎嗅網」並不是虎嗅的人創建的。巧了,這邊也說:1.這個帳號不是我們的,我們從不運營自己的企鵝號,都是別家入駐的。2.要刪除這篇搬運的文章,或者下線對應的帳號,得聯繫「虎嗅網」對應的帳號負責人,要麼就走投訴渠道。
  • 虎嗅網逃離北京?「自黑」背後難掩真實衰敗
    文章稱,內容不是靠機器審核,而是靠人工審核,不玩標題黨,不做「情緒生產者」,所以內容上不受讀者喜愛。言外之意,虎嗅「內容嚴謹」。再次,軟文標註「廣告」。文章稱「直到現在,虎嗅都拒絕跟金主合作不標註『廣告』、『推廣』等特殊字樣的商業植入性內容,因此特別不招金主待見,微信公號徒然擁有百萬關注者。」言外之意,虎嗅「不跪舔企業」。
  • 誰也成為不了中國的 YouTube-虎嗅網
    最近,西瓜視頻、 B 站和愛奇藝又在爭「誰是中國的 YouTube」。YouTube 可以說是中國長視頻公司的聖杯了,土豆、優酷、六間房、56.com、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到現在的B站和西瓜視頻。
  • 【爆料】關於B站被訴的一些內幕
    A站當時的站長是xilin ,2009年後期,當時A站經常大姨媽(伺服器出錯),稿件也沒人審核,徐逸就夥同當時另一個夥伴搞了個網站,叫mikufans,就是早期的b站,而且還去A站貼吧宣傳這個網站。當然,目的不是和A站競爭,只是在A站大姨媽時候留個棲息地,不過當時沒什麼人去,覺得這就是山寨的A站,所以mikufans一直無人問津。
  • 中國版的YouTube開始浮出水面了,不是B站
    中國版的Twitter是微博,中國版的Google是百度,中國版的Facebook是騰訊旗下的社交應用,然後你要問中國版的YouTube是誰?好像誰也說不上來,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認為的中國版YouTube。
  • B站有毒,但卻是中國的YouTube
    但這還不是讓人最迷惑的,看完伏地魔x林黛玉的CP視頻,我是真正的迷之感動了。從霍格沃茲走到大觀園,平行時空裡的猜疑,讓人唏噓不已。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聚集,使得B站經過十年的發展後,在我心裡已經成為了中國的YouTube,只是規模還不夠大而已。
  • 火在YouTube上的中國網紅-虎嗅網
    01、YouTube上「最火」的中國區作者排在YouTube中國區最火的兩位創作者分別是李子柒和辦公室小野,前者擁有816萬粉絲,後者緊隨其後,擁有814萬粉絲。李子柒已經超過辦公室小野,成為YouTube 上訂閱數第一的中國區創作者。排在第3名、擁有377萬粉絲的滇西小哥與前兩名相差了400多萬粉絲。
  • youtube五秒廣告!原來不是要給你看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會跟漫遊者一樣,在看youtube影片時常感到納悶:「五秒的廣告可以略過,那廣告主要賺什麼呢?」
  • 如果說B站變了,那之前B站的二次元文化是什麼樣子?
    多元化,複雜化是必然的,出現各種問題也是必然的,小破站就是一個年輕人們的社區啊,看看中國和日本的二次元氛圍,差異也很大啊兩國國民對待二次元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啊,相比以前,你會發現中國社會對二次元這個亞文化圈更加的開放包容,以往那種異樣的眼光了變得很少了,日本反而相反,作為一種文化,吸收包容兼收並蓄是必然的。
  • 中國有1億年輕人,在b站消解孤獨
    那時候,你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你此刻的所有悲喜,都能得到身邊人即時的反饋。即便多年後,接不出來下半句,你也休想冒充自己是內地人。於是,川上量生決定,把「廣場」嫁接到網絡之中,於是有了一個叫niconico的視頻網站,人們邊看可以邊留下自己的評論。
  • 短視頻戰爭即將進入終局,誰在成為中國的YouTube?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6月,中國網民總人數達到8.54億。也就是說,短視頻領域儼然已是一片紅海,隨著c端市場的天花板越來越臨近,各平臺對用戶的爭奪將由增量爭奪變為存量爭奪。留給短視頻平臺的選擇要麼是出海,要麼是擴寬賽道,前者的軍備競賽早已在海外打響,抖音海外版tik tok和快手海外版kuai都在全球留下了漂亮的戰績。
  • 專訪秒拍韓坤 致力打造中國的YouTube
    與海外市場相比,國內市場最大的特點是有播放,沒分享,沒有youtube這樣一個巨大的UGC社區。現在的視頻網站提供的都是hulu、netflex這樣的影視服務,在視頻UGC方面存在極大的空白。而中國用戶隨著這些年年輕一代的成長、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攝像頭普及,已經積聚了非常強烈的視頻分享需求。所以誰能滿足用戶快速上傳、快速分享的需求,誰就能獲得這些用戶,就有希望成為中國的youtube。
  • 你對外國人的氣,不要撒在中國女人頭上
    這個外國up主在b站有近200萬粉絲,是b站的「百大up主」為了防止有人說他這些粉絲都是說「我愛中國」騙無知的b站用戶騙出來的,我特意找了他的youtube,youtube上他也有近30萬粉絲:以我對社交媒體德了解,b站百大up主和youtube30萬粉絲,能帶來的收入絕對超過15萬一個月,遠超普通人。然後這人長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