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悄悄話告訴你——聊聊那些匿名社交

2020-11-22 騰訊網

曾經或現在仍是QQ玩家的你,是否也曾收到過來自匿名好友賜予的「吃貨委員會會長」「可以24小時賴在床上」等坦白說標籤,是否曾被人用悄悄話表白或惡搞,是否在空間裡看到好友或者好友的好友發的小秘密,或是少男少女的情感心事,又或者是吐露生活的苦水?而在如今以微博為主流的網絡社交平臺上,你是否曾點進喜歡的「太太」或者博主的「歡迎向我匿名提問」的popi提問箱連結,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表達對他們的欣賞和喜愛呢?

QQ悄悄話、坦白說、空間秘密、popi提問箱等都是曾經或正在流行的匿名社交方式。登上匿名社交的神秘星球,讓我們共同一探究竟吧。

匿名方式知多少

關於QQ

QQ悄悄話是2014年QQ5.1版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匿名發送信息給好友,但從2017年推出的QQ7.1.5版本開始已停止使用。空間秘密是2014年推出的一項用戶可以在空間匿名發布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功能。2018年,QQ又推出坦白說——根據系統的描述然後選擇最符合的好友,不過我們只會看到別人的評價,卻不知道是誰給的評價。這些功能在剛推出時都有過短暫的風靡熱潮,現在雖然沒有剛推出時流行,但仍不失為人們表達自己想法和交流的一種方式。

關於popi

popi提問箱則是一款可以匿名提問各種問題的應用,用戶可以領取自己的專屬提問箱,發表自己的問題。同時可以通過生成連結發布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接收他人的匿名問題和評價等。popi如今在微博、微信上比較常見,人們常常藉助這種匿名方式向自己喜歡的「太太」或者大佬們請教問題和表達個人的欣賞和喜愛,形成一種交流互動。

有關各種類型的匿名社交方式,在許多人心裡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問號與感慨。一起來看看他們對這些匿名玩法的不同理解吧。

關於popi有話說

01

為什麼開提問箱?

@木馬疫情期間看到大家都在玩,自己也想玩,還想收集一些別人對我的評價和問題。

@末度行吟原因就是我閒的!而且回答問題挺有意思的,別人又是匿名,所以就有種不知道會遇見什麼的驚喜感吧,然後猜這個問題是誰問的也挺好玩的。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寫手之前也有在(微博)首頁上刷到好多人在玩,感覺挺有意思的,也想和一起玩微博的姐妹們特別是和我一起分享我的文字的姐妹有進一步的交流吧。我每天也會收到很多評論,大多是表白的,說我寫得怎麼怎麼好,我肯定是一個多麼溫柔多麼優秀的人之類的,一方面當然開心,但有時也會覺得好像吹得太過了,感覺她們再看了我的文字後有一點將自己的想像加到我身上,所以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能進一步互動,展現出一個更真實的我。

@玉米跟風加無聊,朋友圈都在流行玩這個,而且自己想找人聊聊天。

@夜如年朋友圈還挺風靡的,我覺得也挺有意思。主要是看到幾個朋友的提問箱裡面很多有意思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也許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收穫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平時,微信上還是跟我很熟悉的朋友小窗聊天,雖然別的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也會去看看我的朋友圈,但一般是點讚之交,或者說評論很少,如果大家願意在popi提問箱向我問一些問題,或者問一些平時哪怕是朋友之間也不會去聊的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我覺得就會比較有意思。

02

收到過什麼問題?有印象深刻的問題嗎?

@漿果大概分為文藝型、表白型、搞笑型、問跳舞的、廢話型、討論遊戲的、沒事找茬的。廢話的還好,有時候會回,因為可能是朋友,找茬的一般會舉報並禁止提問。

@末度行吟印象深刻的挺多的,我沒什麼底線所以沒什麼難回答的問題。有比較難回答的就是那種:我猜不出是誰發的,或者我猜不出是什麼群體、哪個圈子的人給我發的(我混好幾個圈子),所以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語氣去面對這個問題。比如這個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是誰寫的。我問了所有我覺得能寫出這種話的人他們都不承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寫手我的提問箱收到的大多數還是表白,感覺她們的文筆比我還好,彩虹屁吹得我都有點無地自容,能收到這樣的信息肯定還是很令人開心的,我也覺得挺幸運的,我只不過是寫些文字,可能恰好激發一些人的共鳴,然後我就收穫了很多溫暖。當然也有詢問我三次元生活的,在可以透露的範圍內我還是會儘量解答,畢竟還是想讓她們了解一個更接近現實的我,而不是只是大家口中的「老師」「太太」之類的符號。

@簡體中文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人來問我對政治話題的看法。(為啥要在提問箱議政啊!!)

@木馬比較有趣的問題是有一個人問了我如何看待婚前同居和婚前性行為,雖然匿名才能問出口,但是著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對性行為的態度應該大方一點。

@夜如年我覺得我自己回答的最開心的是一個問我做過印象最深刻的夢的題目。就是還挺有趣的,因為的確這個夢是我印象挺深的,然後平時也沒有人去說這個東西,也沒人會問你。

還有挺多問題我覺得自己回答挺機智的。比如說一開始收到一條數學題,感覺像那個競賽數學題,反正我不會答,直接小猿搜題搜出來的。然後我就直接拐一下,拐到就是談這個線上教育的問題上,剛好我實習做過篇稿子還順便給我的前單位賣了個安利。

還有印象挺深刻的一點是我發現問題關注的領域是在變化的。同一類型的問題會扎堆出現,因為可能那些人看了你最近的一些問題,都是同一類型的,他就會接著問這些問題。

@me啊

03

開popi箱有什麼收穫嗎?

@漿果會發現還是有人在默默關心自己就很快樂,然後會有筆友來提問討論音樂啊感情什麼的精神層面也很快樂,可以設置僅他可見就很便利。

@me啊收穫主要是無聊的時候找點有意思的事幹,也有人趁機表白了,但是我不知道是誰。

@末度行吟偶爾有不聯繫的朋友會突然來提問,也算加深了感情吧。然後就很多人平時不能跟我開口說的話可以在這個平臺裡說。

@玉米開始思考自己之前沒思考的問題,例如對自己的生活是否滿意,自己看重什麼樣的感情。

@木馬匿名提問方式挺新奇的,看到了一些平時不常被問或者大家羞於問的問題,感覺能更剖析自己一點。我蠻喜歡別人匿名提問或對我說悄悄話的,因為有時候看這些匿名留言會自我反省,有些話當面可能不好跟我說,我有什麼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自己也不自知,需要匿名留言來警醒我,規範我的行為吧。

04

玩過悄悄話、空間秘密嗎?和popi有何不同?

@一位不願提供姓名的寫手QQ悄悄話之前也玩得挺多的,但一般都是整蠱朋友,假裝向朋友表白之類的。空間秘密我沒玩過,但在空間裡看到過「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說些什麼,有些感覺挺羞恥的。這兩種其實還是和現實的社交圈關聯的,即使是匿名,感覺還是會有一定的拘束。popi也可以在現實的人際交往圈裡發,但我主要還是在微博玩,都是和一群完全不認識的人交流,可以放飛自我,不過popi的提問還是所有人可見的,所以你要說沒有任何約束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際交往,不管匿不匿名,真正放飛自我還是很難的。

@漿果之前QQ悄悄話流行的時候也是說自己平時不會當面說的話,但我覺得popi的形式更好一些,更獨立。空間秘密更像是自言自語說出心裡話,互動性差一些。

@夜如年我覺得某種意義上就算是文藝復興吧,但是我自己可能有代溝了,已經沒有經歷過那種QQ悄悄話盛行的年代。

這種東西可能的確有周期,因為它既然不是一種長期社交方式,那可能就是一陣一陣的。然後我可能很久沒有玩了,突然間有人發起來之後,我就也覺得很想去參加到這種玩的浪潮。popi現在就是要把用戶轉化到他自己的app上而不是路人。據我粗略的觀察,它在努力促成一個社交平臺,希望大家上面發一些原創動態,不是被動地等提問,但是我覺得它可能持續發展下去還是有點難。而且我感覺裡面會稍微有點低齡化,因為從語言方式、混的圈子來看,我感覺還是初高中生比較多。就是大家會問一些比較二次元、文圈的問題。

05

你覺得popi為什麼會流行?你怎麼看popi?

@簡體中文匿名提問可能會讓大家更敢說真話或者提問一些平時不太好問的問題。具體來說有種反正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心態,更敢向平時畫畫好看不好勾搭的老師提問一些技巧啊,畫法啊之類的問題。但我看我列表在提問箱被罵了,感覺匿名同時也保護了鍵盤俠,可以搞一個舉報該用戶嗎?

@me啊有一個帶動效應吧,一個人玩,會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大家會互相提問。心理層面我覺得是匿名提問,讓大家敢問一些平時不敢問的問題。看一個人的popi也能看出大家普遍對你好奇的點是什麼,側面反應你在大家心目中是什麼樣吧。比如平時很直接的同學會有人問他怎麼懟人,平時很文藝的人大家會問她喜歡什麼電影,就很有意思,能反映她朋友圈大體的傾向吧。回答別人的問題有時候也會比較有成就感,尤其是複雜一點的問題。

@末度行吟popi挺好的,但我看它現在越來越向社交發展了。希望別往社交發展吧……就單純做成提問箱多好。

@夜如年我覺得就是匿名方式社交肯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它不可能成為一個主流的社交方式,因為人總是會對未知東西既存在好奇也存在恐懼。跟一個陌生人的對話,其實會越來越不願意談自己的事情。而且可能一開始大家自我披露的程度比較高,慢慢地可能大家越來越謹慎了,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因為它本身涉及到一些敏感性的東西,所以我覺得不太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社交方式。

用心表達最重要

無論是當下流行的popi提問箱,還是曾經風靡一時的qq悄悄話、空間秘密、坦白說等,這些各種各樣的匿名社交產品流行的背後,都是隱身後的我們展現自我和彼此溝通的狂歡。

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社交中的「我」和「TA」互相了解彼此的經歷、觀點、興趣、價值觀念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我」都需要向外表達,每一個「TA」都需要試探了解,當兩者溝通順暢,形成良好互動時,我們才有了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條件。

但現實的生活紛繁複雜,當我們進行社交活動時,不得不考慮條條框框,糾結各種各樣的影響結果,「表達」和「了解」被強制性地讓位於情面。而諸如popi提問箱的各種匿名社交途徑以匿名的方式抹去了身份的存在,提問者不必礙於情面而難以開口,回答者不必嚴肅回答而可以輕鬆回復,雙方卸下了實名社交帶來的包袱,在提問箱中「各得其樂」,充分實現了「表達」和「了解」的社交訴求。

但是,匿名社交也有自己的缺點。你可以「肆無忌憚」地提問,我也可以「不著邊際」地回答,吃瓜群眾樂樂呵呵地窺屏,看起來是一片「你問我答」的歡樂景象,但有些問題未必匿名了就能隨心所欲、暢所欲言,有些時候,回答者也只是玩笑似的回覆,雖然大家都得到了樂趣,但對於真正了解彼此還是作用有限。

這些層出不窮的匿名社交玩法實際上體現出了我們對他人的好奇,對自我展現的渴望和對他人理解自己的嚮往。在popi提問箱裡「熱鬧歡騰」一番後,我們不妨拿出一份真心、誠心和耐心和身邊人打交道,以持續穩定的投入經營人際關係網絡,換取他人真正的了解和關懷,而不僅僅是在匿名的隱身衣下,參加了一場終會結束的狂歡。

文字:馮中華 孫國慶 梁似燕 曹念念 白鷺

圖片來源於受訪者與網絡

編輯:遊文慧

相關焦點

  • 嗨,我們「馬桶」上聊聊那些匿名社交APP
    今天我們聊聊「匿名社交」。你有馬桶號了嗎?
  • 匿名社交APP馬桶MT詳細體驗
    為何叫馬桶MT 一首歌給你答案  為啥叫馬桶MT,王鐵匠的最新微博給了大家一個答案:《馬桶》是歌手劉德華的專輯《愛在刻骨銘心時咫尺天涯真心人》中的一首歌曲。請注意看歌詞。(嗯,說起馬桶小編想起的是傲遊瀏覽器,而在群裡,小編說「我正在寫馬桶」,感覺有點怪怪的!)
  • 說說Dcard,聊聊臺灣最火的大學生匿名社交
    社交不必激進,營造一個健康的氛圍也能有意外收穫。Dcard是臺灣大學生的匿名論壇,用戶需要大學生相關證件資料才能註冊。通過設置大學生的門檻來篩選用戶,將用戶群固定在「大學生」這一群體中。官方對Dcard的介紹如下:Dcard是一個匿名社群,因為匿名,你可以無拘束地在這裡討論不敢和朋友說的心情與秘密,也可以討論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討論情感話題、美妝穿搭或是分享美食等各種時下議題。
  • 【一周快訊】小程序「匿名聊聊」又活了:改名「走心聊聊」
    本周,忙碌的你錯過了哪些資訊?現在,帶你快速回顧本周的要聞······1、微信更新新版本,可批量管理不常聯繫的好友8月7日下午消息,微信版本更新至6.5.13版,本次更新可以在群資料頁查看最近收到的小程序。
  • 「SHUPL • VOICE」歡迎向我匿名提問!
    「SHUPL • VOICE」歡迎向我匿名提問!QQ悄悄話、坦白說、空間秘密、「關於我的十道題」等都是曾經熱門過或者仍在流行的匿名社交方式。這些匿名社交平臺為什麼總能一次又一次在當代年輕人的心尖上反覆橫跳呢?小精靈經過採訪幾位匿名社交的參與者和使用者,基於真實素材和換位思考來與大家談談譬如提問箱之類的匿名社交。1 你為什麼發起匿名提問?
  • 騰訊上線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漂流瓶復活?
    來源:36氪來源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文 |陳橋輝頭圖來源 | 視覺中國2019年年初,王欣上線了一款名為馬桶MT的匿名社交App,對此,馬化騰曾在朋友圈評價道:「負能量的匿名社交是旗幟鮮明地反對的,沒得說。」而如今,騰訊在「有記」後,再次推出匿名社交產品「燈遇交友」。
  • 網絡「匿名提問箱」成年輕人社交新寵 為何這麼火?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網絡「匿名提問箱」成為年輕人社交新寵「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這麼火?「年度歌單裡排名第一的是哪首歌?」「未來十年你的人生規劃?」「有沒有被甩過?」最近,這種別人能夠匿名向自己提問的「提問箱」越來越得到年輕人的鐘愛。
  • 網絡「匿名提問箱」成年輕人社交新寵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
    「未來十年你的人生規劃?」「有沒有被甩過?」最近,這種別人能夠匿名向自己提問的「提問箱」越來越得到年輕人的鐘愛。只需要在朋友圈或是微博發出一個提問連結,便能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匿名提問,問題類型涵蓋了學習、生活甚至是隱私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釋放好奇還是解答困惑,「匿名提問箱」正在為當下的網際網路社交建立全新的互動關係。
  • 匿名提問箱Popi:新型社交方式能否在社交賽道突出重圍?
    本文以匿名提問箱Popi為分析對象,從市場分析、用戶需求、產品分析、競品分析等角度對產品進行了拆解與思考,並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01 產品概況1. 產品簡介產品版本:1.2.4(2020年04月15日)名稱:PopiSlogan:說你想說的。
  • 匿名社交應用大起底,誰是最後贏家?
    同時以豌豆莢下載數量為參考(下載裝機數據僅供參考,你懂的):無秘:國內最早的基於手機通訊錄的熟人匿名社交軟體,用戶看到通訊錄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在上面的吐槽和爆料。所有的無秘或評論都不帶作者名字、頭像,每條無秘下的評論會隨機分配頭像,初創時叫秘密,後改名無秘(iOS現在叫友秘)。
  • 陌生人匿名社交案例:Whisper(耳語)、微密、嘰密
    耳語的產品形態可以理解為四個區塊:首屏為「首頁」(展示了UGC的feed流,分為「熱門、最新和附近」);第二屏是「發現」(是運營團隊編輯過的UGC合集列表);第三屏是「消息」(「我的消息」是異步feed流的動態通知;「我的私信」是和其他匿名用戶之間的聊天記錄,可以實現IM功能);第四屏是「我的」,用於用戶對應用的自我管理。
  • 老闆如何找到匿名的你?
    前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某知名電商品牌辭退匿名發帖員工」的事情,就給所有熱衷在網上吐槽老闆的小夥伴們敲響了警鐘。打工人說:「我天天熬夜加班,被你壓榨剩餘價值,連匿名上網罵你一頓都不行嗎?你還能有本事把我找出來?」老闆說:「不行。」HR說:「我能。」打工人,卒。
  • 任家萱Selina《女人30+》第二季,為你講述歲月告訴她的悄悄話
    任家萱Selina 作為節目的首播嘉賓,直面自己的年齡,在歲月的洗禮和打磨中,她依舊保持任真樂觀,與我們分享歲月告訴她的悄悄話。「38歲的快樂,我可能更在意的就是自己吧,我覺得保持快樂一定是比保持堅強要來的難」,可以看到任家萱Selina 在社交平臺將自己記錄的生活日常分享給大眾,用」任」真樂觀的態度詮釋生活的真諦,她對於快樂的不斷尋找與保持,感染了更多的人。
  • 匿名社交平臺Popi回歸
    今年開春,一個印著大寫字母「P」的白色小方塊在一夜之間席捲了各大社交媒體。點擊小方塊,跳轉連結,就可以在輸入框裡向發布連結者匿名提問。像是往信箱裡投遞一封匿名信,也許有回信也許沒有,卻讓不敢實名寄信的人有了勇氣,讓收信者有了期許。這大概就是Popi提問箱命名的由來。
  • 單向匿名社交軟體,「紅白藍」提供真實情感的表達平臺 | 獵雲網
    紅白藍是一款單向匿名的熟人社交軟體,創始人杜鑫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途徑去傳遞人最真實的情感。紅白藍是一款基於真實情感表達的社交軟體,談及創辦紅白藍的初衷,創始人杜鑫表示團隊關注的不是信息溝通,而是情感表達,「只有在你去掉了面具、標籤、角色概念之後,你才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真實的自己。因此,我希望通過一個平臺和途徑去傳遞人最真實的情感。」
  • 脈脈靠什麼撐到現在:匿名爆料還是職場社交?
    林凡用數據予以回應:「目前脈脈職言(匿名版塊)的每日訪問用戶數(DAU)僅佔脈脈APP的DAU不到10%,準確地說介於8.5%~9.5%之間。」林凡告訴《中國企業家》,匿名版塊的比例不斷下降,已經從原來的20%逐漸降到不到10%。無論如何,2013年10月上線至今,脈脈已經成為職場社交賽場上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今年4月,脈脈宣布用戶數突破8000萬。
  • 手機qq悄悄話在哪裡圖文教程
    QQ悄悄話是QQ5.1版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匿名發送信息給QQ好友。不過由於QQ功能的調整,QQ悄悄話於QQ7.1.5版本起已經停止使用,屆時將不能發送和接收悄悄話信息,悄悄話歷史消息漫遊也將停止。所以現在QQ悄悄話已經不能使用了。
  • ASN公鏈生態產品---全球匿名社交軟體強勢上線
    43:29 來源: 金融與頭條 舉報   據ASN官方消息,ASN公鏈生態產品---全球匿名社交軟體將在
  • 匿名提問箱是如何捕獲年輕人的?
    歡迎向我匿名提問! 留下喝著茅臺品著茶的「前浪」滿臉問號: 匿名提問箱是啥?Popi/Tape真的有這麼好玩嗎?  匿名提問、走心回答、情感樹洞、亞文化圈交流……提問箱Popi/Tape集悄悄話、漂流瓶、廣場等諸多功能於一體,數百萬年輕人在這裡宣洩情感,釋放秘密。 在Tape,最常出現的問題莫過於「今天吃什麼?」「明天有什麼安排?」。
  • 經緯投資的「popi」,難憑藉匿名提問功能養成社區
    匿名問答工具popi提問箱正在微博和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流行。在核心功能提問箱之外,popi也正積極探索別的運營方式,但它邁向陌生人社交社區的嘗試也正使它陷入簡潔性和用戶黏度的兩難。popi提問箱的生存依賴於用戶對於匿名社交的一種傳統需求,此前相似功能的應用Sarahah和peing提問箱也都獲得了一定範圍內的成功,QQ也曾經有匿名發送消息和標籤的「悄悄話」和「坦白說」功能。通過匿名提問功能積累用戶之後,popi開始致力於擴展其功能範圍,從匿名提問的淺社交引流,吸引用戶在其APP內開展進一步的深度社交。